- 相關推薦
如何寫好一份簡報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過簡報吧,簡報的寫作既不同于文字作品,也不同于評論文章。我們該怎么擬定簡報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如何寫好一份簡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簡報格式范文
(1)報頭報頭一般占首頁三分之一的上方版面,用間隔紅線與正文部分隔開,報頭內容有:報名:“xx簡報”、“xxxx簡訊”,一般用大字套紅,醒目大方。期數:排在報名的正下方,有的連續出,還要注明總期數,總期數用括號括入。編號:排在報頭右側的上方位置。編發單位:排在橫隔線的左上方位置。印發日期:在橫隔線的右上方位置。密級:如:“機密”、“絕密”、“內部刊物”等排在報左側上方位置。
(2)正文就是選刊的文章部分。編排原則是:①各篇文章要圍繞一個中心,從不同角度反映某一個問題;②最突出中心的文章排在前頭;③每篇文章疏密間隔要恰當,標題字大小要一樣。(
3)報尾在末頁的下方,用兩條平行線框住,左側寫報、送、發單位的名稱或個人姓名、職務、右側寫本期印發份數。
要做一個好的簡報,可以依從下列四個步驟:
1.計劃:了解你的聽眾,如他們的背景、需要、甚至演講的地點。對小學生作的簡報,要活潑簡明;對大學生作的簡報,要清楚而不含糊。在會議室作簡報,可以講得快一點;在學校的禮堂簡報,因為回音的影響而要慢慢講。當時間不夠,就要對內容有所刪減。所以要事前計劃可以怎樣放棄而不會遺漏最重要的內容。
2.準備:先設立主題,然后是這個簡報的各個目的;之后開始寫大綱、銜蓋的范圍。簡報應該鼓勵講者和聽眾的互動,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并鼓勵他們作出回應。
3.發表:現今發表簡報,都會借助簡報軟件,而很少印出或手寫投映片,所以在發表時要好好熟習。避免在簡報上引入過量的動畫,以免聽眾分神。如果簡報內容對聽眾很重要,可以考慮把講稿放在每一張投映片的筆記欄內,并把全份投映片連同筆記打印交與聽眾。
4.檢討:很多時我們做簡報后,都需要向另一班聽眾重覆。因此,賽后檢討非常重要,以使下一次簡報時可以做得更好。
簡報要避免的地方
1.字體要夠大。太細的話,擺出來也沒有人可以看到,就失去了意義。
2.切忌在簡報內插入表格,特別是資產損益表之類的表格。沒有人有心機去細閱每一行細字所表達的內容。
3.切忌貪心,在每一版塞入太多內容。每一版內最多放四、五行。太多的話,也最多分成兩版或三版表示。要是你發覺你的內容超過三版,那表示你的簡報不夠簡潔。
公文“簡報”:
一、概念
簡報是各行政機關之間用來下情上報、上情下達和互通情況、交流信息的一個文種,是信息類公文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種。它是一種機關文書。
二、作用
1、反映情況。通過簡報,可以將工作進展情況以及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及時反映給各級決策機關,使決策機關了解下情,為決策機關制定政策、指導工作提供參考。
2、交流經驗。簡報體現了領導機關的一定指導能力,通過組織交流,可以提供情況、借鑒經驗、吸取教訓,這樣對工作有指導和推動作用。
3、傳播信息。簡報本身即是一種信息載體,可以使各級機關及從事行政工作的人互相了解情況,吸收經驗、學習先進、改進工作。
三、簡報種類
可分為三種類型:
1、工作情況簡報。主要用于反映工作中的動態和一般工作進展情況,
2、經驗交流簡報。專門用來簡要介紹一些工作經驗的簡報。
3、會議簡報。在某一會議召開期間,為交流代表觀點、反映會議動態而縮寫的簡報。
四、簡報的格式結構
簡報的種類盡管很多,但其結構卻不無共同之處,一般都包括報頭、標題、正文和報尾四個部分。有些還由編者配加按語,成為五個組成部分。
簡報一般都有固定的報頭,包括簡報的名稱、期號、編發單位和發行日期。
1、簡報名稱,印在簡報第一頁上方的正中處,為了醒目起見,字號易大,盡可能用套紅印刷。
2、期號,位置在簡報名稱的正下方,一般按年度依次排列期號,有的還可以標出累計的總期號。屬于“增刊”的期號,要單獨編排,不能與“正刊”期號混編。
3、編發單位,應標明全稱,位置在期號的左下方。
4、發行日期,以領導簽發日期為準,應標明具體的年、月、日,位置在期號的右下方。
報頭部分與標題和正文之間,一般都用一條粗線攔開。
有些簡報根據需要,還應標明密級,如“內部參閱”、“秘密”、“機密”、“絕密”等,位置在簡報名稱的左上方。
報尾部分應包括簡報的報、送、發單位。報,指簡報呈報的上級單位,送,指簡報送往的同級單位或不相隸屬的單位,發,指簡報發放的下級單位。如果簡報的報、送、發單位是固定的,而又要臨時增加發放單位,一般還應注明“本期增發xxx(單位)”。報尾還應包括本期簡報的印刷份數,以便于管理、查對。報尾部分印在簡報末頁的下端。
拓展:工作簡報的寫法
第一節 材料要典型
簡報的主要作用是反映情況,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溝通信息,交流經驗,促進工作開展等等。簡報的作用,決定了在選材上一定要典型,也就是政策性要強,問題較為突出,經驗值得推廣,能夠服務工作中心。
一、政策性要強
簡報要體現并宣傳國家的方針、政策,要為政策的貫徹落實服務,這是收集編寫簡報的基本要求。但所選取的材料必須真實,不能為了政策的需要而虛構編造,歪曲事實真相。
各級金融部門每天都發生著許許多多的事情,對這些近來發生的金融事實,并非都能夠編寫成簡報,需要嚴格篩選。在選擇的標準上,從大的方面來講要符合、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從微觀上講應當有利于金融工作的開展,要體現領導機關的意圖。
金融簡報取材的政策性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選取的材料中所蘊含的主題,必須符合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是正確的東西;其次是材料所蘊含的主題,能夠反映出近期某項金融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及正確程度,對工作有指導作用。
當然,不能為了突出某項政策及改革方案的正確性,就對工作成績人為拔高,或者盲目改變某些成績取得的原因,不應當無原則地迎合領導和上級。
二、問題較為突出
上級行及時了解金融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可以對某些政策措施加以調整完善,避免政策失誤;基層單位及時了解金融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可以有的放矢,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同時,編寫簡報應當實事求是,要對本部分的工作情況作全面而準確地反映,有喜報喜,有憂報憂。可是,不少單位的簡報,經驗多、成績多、問題少、教訓少,每年即便出上一兩期反映問題的簡報,也是羞羞答答,不痛不癢,觸及不到問題的實質。這樣,領導及有關部門得到的信息就有要能片面、失真,容易導致決策失誤。
反映問題的簡報應當反映出問題的實際情況,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措施。只有如此,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吸取教訓,促進工作。
金融簡報所反映的問題起碼應當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有關金融政策、措施與實際工作有何不適應。各個時期的金融政策、措施,在貫徹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將這些問題及時地反映出來,能夠實現下情上達,使有關政策、措施更加完善。二是實際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將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及時反映出來,既要實現下情上達,又能使有關方面吸取教訓,及時發現及早解決。三是一些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常常因其弱小而被表面現象所掩蓋。越是如此,越應該主動去發現、去整理,加以研究分析,為領導決策服務。
三、經驗值得推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運用簡報總結、推廣經驗非常重要。經驗值得推廣,是指經驗典型、突出,具有代表性、科學性、政策性和指導性,對工作有推動作用。無論是創造出來的新經驗,還是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的經驗,都應當反映出產生經驗的背景條件和工作成績,絕不能只講成績,不談經驗,要突出經驗。介紹的經驗不僅要先進、具體,值得學習、借鑒,而且必須服務于工作中心,對當前的工作有推動作用。
第二節 內容要集中
簡報所編發的內容,應當集中突出,只有內容集中才能突出中心,否則多個中心,像工作總結一樣,將會影響簡報作用的發揮。
一、提倡一事一報
簡報應當主題集中,一事一報。否則若內容過于分散,簡報就顯得沒有分量。可是初學編寫簡報的同志容易忽視這一點,常常將簡報寫成大塊頭的工作總結,面面俱到,缺乏個性。
一事一報,是指對一些動態事實一一編發,將某一問題說清寫透,不應當把動態性的東西,東拼西湊硬寫成經驗性簡報。有些材料,若硬是拉長,寫工作背景、工作過程、經驗措施、工作成效,就會將一些新情況、新經驗、新風尚掩蓋在文字堆中,起不到簡報的作用。
二、 主要內容應當說清說透
編寫簡報要考慮反映什么問題,提出哪些建議,介紹哪些經驗,達到什么目的。這實質上就是簡報的主題。一 篇簡報只能有一個主題,要圍繞主題安排材料,一切材料都要為主題服務。凡是與主題關系緊密的材料為主要材料,即主要內容,否則為非主要內容。簡報的主要內容,在數量上要充足,要有廣度,在質量上要以一當十,富有深度。
第三節 格式要規范
簡報的格式較為規范,大體上
可分為報頭、正文和報尾三個部分。
一、報頭需規范
報頭多在簡報第一頁上方的位置,“簡報”“**銀行簡報”“金融工作動態”“情況反映”“工作通訊”等幾個醒目的大字居中布局。“簡報”或“**動態”下面是簡報的編號,第*期。簡報的編號多為一年一編,也有統編下來的。在期數下面左側頂格是簡報的主辦單位,右邊是簡報印發的日期。主辦單位名稱和日期下面劃一條橫線。橫線上面的部分統稱為簡報的報頭,橫線下面刊登文章。
二、寫法靈活隨便
簡報所反映的內容多種多樣,其寫法也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是簡報的題目和正文是不可缺少的。
簡報的題目同新聞的標題一樣重要,是文章的眼睛,需要精心制作。簡報的題目必須反映出文章的主要內容,表達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簡報的題目還需要精練,不落俗套,能夠吸引讀者,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正文是簡報的主體,可分為開頭、主體和結尾三部分。
開頭部分類似于消息的導語,但在寫法上又與導語稍有區別。消息的導語在注重直接點題的同時,強調生動形象,而簡報的開頭特別注重直接點題。同消息的導語一樣,簡報的開頭最好能夠反映出簡報所述問題的中心思想。也就是說,要盡可能運用簡潔的語言將簡報所要反映的核心內容放在開頭部分,及早告訴給大家。因此,開頭必須簡短。
主體部分是簡報的重頭“戲”。在此部分要用典型事實富有邏輯性地將文章的主要內容說清說透。其寫法同新聞的主體部分的寫法大同小異。只是消息的主體部分不宜采用“一二三四”并列幾項措施經驗的寫法,而簡報在此方面較為靈活隨便,既可以采用新聞稿的寫作方法,也可以參照公文或行務信息的寫法,分會條分項布局結構。主體部分的寫法,應視簡報的具體內容而定,哪種寫法有利于表現主題、突出主題、深化主題就采用哪種方式。
結尾是文章的結束部分,可以只有一兩句話,給人以希望或引起人們的深思,也可以省去不寫。
三、報尾不可遺漏
報尾部分位于簡報最后一頁的最下方,在一黑線下面或兩條平行黑線內注意本期發送的范圍,包括某些單位和領導同志。簡報亦應當有主題詞,但無文種詞。有些簡報的最后還注明印發份數、編審、責任編輯等。
第四節 按語要精練
簡報的按語是簡報的編者圍繞所編發的稿子,提出看法,表明態度,或提供背景材料,讓讀者加深對問題的理解。簡報的按語分編者按和編后兩種。無論是編者按還是編后,都應當簡潔、精練,以事實說話,要講究藝術,切忌以領導者自居,居高臨下,更不能以勢壓人、以教要壓人。
一、編者按
編者按屬評論性文章,是編者代表簡報的主辦機關對一些重要事實表明態度、看法,或介紹有關情況。編者按,同其他文章相比,較為正規,不能隨便發言表態,并且要精、要簡,不能拖泥帶水。
編者按可長可短,長可達幾百個字,短可以只有一句話十幾個字。編者按無論長短,其功能概括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根據上級有關精神或當前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對有關重要事實表明態度和看法,明確提倡什么,否定什么,哪些經驗值得推廣,哪些問題應當引起人們的注意,對工作有明顯的指導意義。二是對簡報中文章的背景、有關情況加以交代,或對某些問題作補充性說明。
簡報編者按的功能和寫法,同新聞編者按的功能和寫法基本相同。
比如,《青島鍛壓機械廠牢牢占領市場》這篇稿子的編者按有三個自然段。第一段:“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經營機制必須改革,不革除原有體制的弊端,不轉換經營機制,‘搞活’就是一句空話。但是,只看到自己的短處和弊端而看不到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就會喪失信心,甚至把企業干部職工的心氣弄散。”本段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表明了對問題的看法。第二段:“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四個優勢,并非青島鍛壓機械廠一家獨有。仔細分析,大中型企業的優勢還遠不止這些。只不過在原有體制的束縛下,這些優勢得不到發揮,以致于使一些人忘掉了這些優勢。”本段進一步分析問題,指出了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優勢所在。第三段:“在市場競爭中,擁有這些優勢,是極為有利的因素。國有大中型企業只要認真貫徹執行《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除弊興利,揚長避短,就會出現更多的像青島鍛壓機械廠這樣的廠家,在市場競爭中牢牢占領市場,重新煥發生機。”本段得出了解決問題的總答案,催人奮進,給人以信心和希望。這篇編者按虛實結合,說事明理,指出了現實生活中迫切需要解決的認識問題,把握了時代的脈搏,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和指導意義。
編者按大多放在文前,也可放在文中。編者按沒有題目,在其開頭用比正文稍大一點的字“按語”、“編者按”或“編者按語”加以顯示。
二、編后
簡報的編者,在編完一篇文章之后,感到有話可講,就可以將其整理成文,形成編后。編者按較為正規,不可盲目使用,而編后相比之下則較為隨便,有觸景生情、借題發揮之意。編后可單獨成篇,放在文章之后,可有題目,也可以不要題目。盡管編后較為靈活、隨便,但也要有的放矢,旗幟鮮明,要善于分析問題,闡述道理,要善于謀篇布局,創新求精。
【如何寫好一份簡報】相關文章:
如何寫好一份調查報告08-15
如何寫好答辯狀08-19
如何才能寫好調研報告11-08
如何寫好留學推薦信03-29
如何寫好會議紀要03-25
如何寫好銷售方案計劃書02-15
教你如何寫好會議紀要07-25
如何寫好會議記錄工作06-08
如何寫好讀書報告?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