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會議總結
什么是會議總結
會議總結是會議領導者對會議情況的歸納性陳述,是領導者對會議的畫龍點睛之筆,關系到會議能否開得圓滿成功,關系到會議質量的高低。會議總結看似簡單,但領導者要做好它,也并非易事。
領導者做會議總結發言,應尊重事實,一分為二,既充分肯定成績,又指出不足之處,尤其要對今后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予以強調。
(1)會議總結的方式
領導者有效地進行會議總結,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一是穿珠式:與會人員的發言中,不乏閃光之處,但由于各人掌握的情況或認識水平的局限性,這些思想火花只是些“零珠碎玉”。會議領導者應站在更高的層次上,用發展聯系的觀點,把這些“零珠碎玉”穿起來,形成有價值的會議總結。
二是歸納式:與會人員列舉了許多互有聯系的事實,但對這些事實僅處于感性認識階段,會議領導者應運用歸納求證法,從中找出有規律性的東西。
三是升華式:與會人員都表述了自己的見解,但表述得都不夠完善和深刻,這就需要會議領導者對眾人的思想加以升華,將與會人員心中所有、口中所無的內容表達出來,使眾人的認識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層次。
四是評論式:這種方式一般用于策略性研究會議上。在與會人員充分地獻計獻策后,會議領導者要對這些意見作出評論,同時表明自己的態度。當然領導者在評論方案時要有分析,表態應注意方式,不要傷害與會人員的自尊心。
五是拍板式:當領導者做決策的各項客觀因素,大家的態度已經明了時,領導者就應及時拍板定案,不可猶豫不決,喪失良機,不然就會給工作帶來更大的損失。
(2)常見的會議總結方法
會議領導者作總結,應根據不同的會議種類,有所側重,有所區別。
一是解決問題會議總結法。
每一個問題討論完畢,會議領導者都要做一次歸納,形成一個一致的意見;全部問題討論完畢,會議領導者再做簡要的會議總結,歸納一下會議的成績與不足,強調一下有關問題。如果需要將會議決議內容形式一個文件或會議紀要,則當場交由承辦人落實。如果需要舉行下次會議,則同大家商定下次會議的開法與時間。
這類會議總結中,除了對會議的整體情況進行回顧和概述外,如果會議中有些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有待進一步研究時,在會議總結中也可以一并向與會人員交代清楚。
二是決策性研究會議總結法。
這類會議在最后作總結時,應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充分肯定會議取得的成效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樣有利于增強會議的積極氣氛,也有利于今后這類會議開得更好。
二是一定要把所有有價值的意見盡可能不遺漏地綜合起來,給予肯定,即使完全未被采納的意見,也應肯定它的價值,或表示在其他場合可供參考。
領導會議總結發言
各位同志: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的XX會議,我認為是十分必要的,這對于XX工作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對于剛才某某同志,以及某某同志的講話,我認為,講的非常好,非常深刻。希望在座的同志,認真領會,深刻理解。回去后,要傳達某某同志及某某同志的講話精神,并認真落實、真抓實干,推動XX工作的順利開展,努力開創XX工作新局面。
對于XX工作,我提幾點補充意見:
一.對于XX工作,要加強落實,要把工作落到實處。
目前,有個別同志、個別部門,存在一個很不好的`現象,就是:熱中于搞形式注意,熱中于開大會,傳達文件。當然,開大會是必要的,上傳下達也是必須的。但是,光是講空話、打官腔,是遠遠不夠的。對XX工作,要真抓實干,加強落實。各級領導要把XX工作,列入日常議事日程,要具體部署,認真執行。各級領導要為XX工作,創造必要的物質條件和輿-論環境,扎扎實實推動XX工作的開展。要抓出實效,抓出成績。
二.對于XX工作,我們要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充分領會XX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前,XX工作已經開創了很大的局面,獲得了很大的成績,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還是要從深度和廣度上更加推進公務員之家XX工作。我看,最重要的一點是:提高認識!各級領導要充分領會XX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級黨組織要加強關于XX工作的宣傳力度,形成上下“齊抓共管”的局面,只有這樣,XX工作才能更上層樓。
三.要加強協調工作
歷史證明:鋼鐵一樣的團結,是我黨消除一切困難的有力武器。關于XX工作也一樣,各級領導要加強協調工作,要把上下、左右、各方面、各環節有機結合起來,步調一致地推進XX工作的開展。目前,有些部門,遇事推委、互相扯皮,這種官僚作風,十分要不得!這種作風,輕則導致工作效率降低,重則影響黨和政府的威信。我們要堅決鏟除這種官僚作風。
四.要在實踐中探索XX工作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的新路子。
XX工作與市場經濟有沒有關系,我看是大有關系。市場經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它的影響將波及社會生活的每一個領域,XX工作也不例外,它必然會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因此,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如何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希望大家認真的思考一下,
去探索一下,這是十分有意義的。
以上四點,供各位同志參考。總之,大家要振奮精神,多干實事,少說空話,開拓進取,努力開創XX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