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學術會議總結

時間:2020-09-29 18:37:38 會議總結 我要投稿

醫學學術會議總結

  下面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收集的醫學學術會議總結,供大家閱讀參考。

醫學學術會議總結

  【一】醫學學術會議總結

  “煙花三月、瓊花盛開”,在古城揚州最美的季節,來自全國各地的1500余名重癥醫學同道齊聚揚州瘦西湖畔,參加2014年4月24日召開的中華醫學會第二次重癥呼吸大會、中國長江醫學論壇———2014重癥醫學年會暨江蘇省第五屆重癥醫學大會。為期兩天的會議對重癥醫護人員而言,又是一次視聽盛宴。26日會議勝利閉幕。

  大會主題:肺與肺外器官,主題明確,旗幟鮮明。在重癥醫學的發展歷程中,重癥呼吸作為重癥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上世紀50年代的丹麥脊髓灰質炎大流行、重癥肺炎、ARDS、AECOPD、以及近年來的SARS、H1N1甲流、H7N9禽流感等病人的搶救治療工作中均促進了重癥醫學的發展,呼吸疾病不僅僅是肺部本身的疾病,而是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礙的組成部分、同時起步于肺部的疾病有可能是多器官功能損害的始動器官,站在肺的角度看全身、站在全身角度看呼吸,深入探討肺與肺外器官的相互作用是本次的大會的主旨。

  會議內容緊湊、豐富,體現國際學術前沿。分別就ARDS的預防與治療、ARDS嚴重程度導向的機械通氣策略、ARDS床旁可視化治療、嚴重ARDS的救援措施,不同疾病導向的機械通氣策略、不同疾病機械通氣患者的營養支持、鎮靜鎮痛策略,不同疾病機械通氣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監測和管理策略,嚴重肺部感染與MDR治療、SEPSIS發病機制和治療的進展,無創機械通氣,機械通氣的撤離、重癥兒科呼吸、重癥護理等方面進行專題學術報告。設置24個專題板塊,128場專題講座,邀請海內外嘉賓187人,其中國外講者三名,省外講者67名。

  會議形式特色鮮明、獨具創新。除100余場專題講座外,會議創新性進行雙向視頻現場教授查房,就患者存在的疾病、解決思路和方法有查房專家現場與病房管床醫生、會場參會代表講解、分析、討論、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舉辦?萍寄芘嘤杦orkshop八場,旨在加強重癥醫護的臨床技能,收到好評。

  會議規?涨、創造歷史新高。會議規?涨,創造了中華醫學會重癥專題會議和江蘇省年會的新紀錄。本次會議注冊代表1300余名,來自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實際參會代表超過1600余名,收到學術交流論文417篇,經過嚴格評審,共評選出優秀論文52篇給予表彰。充分體現了全國重癥醫學同仁對重癥醫學亞?平ㄔO尤其重癥呼吸專題學術交流和探討的強烈愿望。

  本次大會的勝利召開促進了重癥醫學學科的發展,為重癥醫學亞?频慕ㄔO及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我們不懈努力,共創重癥醫學的美好明天。

  【二】醫學學術會議總結

  經教育部、中國科學院批準,“20xx全球華人遺傳學大會暨全國第十三次醫學遺傳學學術會議”于2014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湖南長沙的湖南賓館順利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遺傳學會、美洲華人遺傳學會、中南大學、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浙江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國家外國專家局共同主辦,中南大學醫學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湖南省遺傳學會、湖南省醫學會醫學遺傳學分會及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共同承辦。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意大利和中國的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共600余人參加了本次大會。

  大會開幕式于2014年10月30日上午舉行。開幕式由中南大學醫學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南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夏昆教授主持;中南大學副校長張灼華教授代表中南大學致歡迎詞;全球華人遺傳學大會主席管敏鑫教授,美洲華人遺傳學會會長、美國邁阿密大學劉學忠教授,全國第十三次醫學遺傳學學術會議大會主席張學教授代表會議主辦方先后致辭。本次大會主題為“遺傳—解碼生命”。會議圍繞人類遺傳學及醫學遺傳學、轉化醫學、生殖遺傳學、植物遺傳學、動物遺傳學、微生物遺傳學等領域,在10月30日、31日上午邀請楊煥明院士、賀林院士、陳潤生院士、Prof。JieShen(HarvardMedicalSchool,USA)、Prof。XuezhongLiu(UniversityofMiamiMillerSchoolofMedicine,USA)、Prof。DavidCram(MonashUniversity,Australia)、,Prof。XiLin(Emory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USA)、Prof。FengyuZhang(JohnsHopkinsUniversity,USA)等18位專家學者進行了大會報告;在10月31日下午和11月1日上午分別圍繞各個主題、邀請了王紅艷教授、Prof。JianxinBao(NortheastOhioMedicalUniversity)等60余位專家學者、分成7個分會場進行了報告。

  楊煥明院士以“Genomics:FromReadingtoWriting”為題,作了大會的首個學術報告,他回顧了近年來我國在二代測序方面,尤其是華大基因在測序方面為全球的生物學事業,包括植物、動物、病毒、人類等方面所作出的貢獻,同時對于遺傳學的發展及整個生物學的美好前景進行了預測。

  賀林院士就深度測序在人類遺傳學,特別是臨床應用所面臨的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觀點,他認為: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國在臨床使用基因測序領域蓬勃發展,對國民健康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驕y序作為一門新興產業一般包括:臨床的基因檢測,健康產業的基因指導,工農業的基因運用以及科研導向的研發工作。賀院士根據同仁的觀點,“民間”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見解對于:一、如何使“臨床使用基因測序相關產品和技術管理”處在合理區間?二、基因測序產業的發展是否受到約束;三、迫切需要直視的部分及可能出路等幾個問題進行了必要的綜述和適當的討論。來自美國的劉學忠教授等介紹了遺傳檢測在美國的應用發展情況,詳細介紹了利用自己設計捕獲試劑盒(包含180個已知耳聾基因,覆蓋1。3MB的基因組區間)結合二代測序開展耳聾的遺傳診斷所獲得的數據。袁慧軍教授介紹了中國的耳聾遺傳學家們于2013年9月聯手成立了“中國遺傳性耳聾基因研究戰略聯盟”;從2013年10月開始,戰略聯盟的各研究團隊在全國各地大規模采集遺傳性耳聾患者的血樣和臨床資料,并致力于建立大規模的中國耳聾人群基因變異數據庫,建立適用于中國人群耳聾基因大規模平行測序診斷流程,為今后耳聾基因研究和臨床基因診斷的發展和完善提供優質的技術平臺和創新的研究方法。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所長周琪研究員就遺傳學研究的另一熱點問題“干細胞在遺傳篩選和疾病研究中的作用”進行了闡述,他認為“多能性干細胞既能在體外無限自我更新,又可以分化形成三胚層的細胞,是研究生命現象的良好細胞模型,同時可以作為遺傳資源庫,開展遺傳篩選及遺傳疾病的研究工作。”同時介紹了他們多年努力所獲得的成果。來自于中科院植物與發育生物研究所的楊維才教授以“被子植物胚囊發育與花粉管導向的分子遺傳研究”介紹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賴良學教授介紹了人工核酸酶介導的基因編輯技術在豬基因組點突變中的應用,山東大學的李越中教授介紹了細菌細胞間的自我識別。

  會議期間各與會代表就各自所研究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交流,會議的召開對于加強全球華人遺傳學研究人員和從事臨床遺傳學服務的相關人員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有力地推動并提升了我國生命科學及醫學科學研究的地位。

【醫學學術會議總結】相關文章:

外出參加學術會議總結報告11-16

學術會議策劃方案11-12

學術會議賀信模板11-15

學術會議賀信范文11-15

醫學生實習總結05-31

學術會議的通知7篇12-25

醫學繼續教育學習總結01-07

學術會議通知模板合集八篇10-19

有關學術會議通知范文四篇10-12

有關學術會議通知集錦五篇10-1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中文 | 亚洲国产l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免费区在线观看 | 页面升级永久亚洲色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 | 在线120秒观看视频日本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