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秋收情況簡報

時間:2023-10-19 15:45:11 登綺 簡報 我要投稿

鄉鎮秋收情況簡報(通用10篇)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會接觸到簡報,簡報是指我們日常就一個題目而簡單向聽眾簡述報告內容的過程。還苦于找不到好的簡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鎮秋收情況簡報,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鎮秋收情況簡報(通用10篇)

  鄉鎮秋收情況簡報 1

  秋高氣爽,正是秋收進行時。為確保秋收工作順利開展,確保農民適時收割,顆粒歸倉,沙河鎮黨委、政府積極籌劃,從組織領導、宣傳、技術服務等方面入手,扎實做好秋收工作,為農民增收提供切實保障。

  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秋收工作作為當前的重要工作來抓。組織領導干部,制定詳細工作方案,及時協調解決群眾在秋收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村級大喇叭,村民微信群等方式,宣傳秋收用電、防火、農機具使用等安全常識;掌握及時、準確的天氣情況,合理安排勞作時間和曬場時間。通過鎮村干部走訪入戶,加大對秸稈禁燒、秸稈綜合利用的'督導與宣傳,倡導將玉米秸稈青貯、黃貯、打包、還田等方式,提高群眾秋收期間的防火觀念,確保實現轄區在秋收期間“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處煙、不發生一起安全事故”的工作目標,為轄區秋收工作保駕護航。

  目前,沙河鎮秋收工作正科學有序進行之中。

  鄉鎮秋收情況簡報 2

  立秋過后,我市天氣持續高溫少雨。記者從市防指獲悉,7月份以來,全市出現了3輪階段性晴熱高溫天氣過程,受天氣影響,加之三峽水庫出庫流量不斷減小,導致藕池河、虎渡河于7月9日斷流,松滋河水位不斷降低,我市安鄉縣、津市市、石門縣部分區域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有1.71萬畝農作物受旱。為確保農作物秋收不減產,全市水利部門高度重視,科學會商研判,細算“水賬”,精準調度各類水利工程,開展“千名水利干部到田間”行動,扎實做好了防旱抗旱各項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各類水利工程蓄水(不包括皂市、竹園、會人溪、三江口)12.10億立方米,全市大中型水庫蓄水6.54億立方米。全市105處大中型灌區可保障灌溉面積515.06萬畝,保灌天數大多在30天以上,其他小型農田灌溉工程保灌天數基本在20天以上。各類農村供水工程保供天數基本都在40天以上。

  面對旱情,區縣(市)迅速行動,多方調水、引水、提水灌溉,努力將旱災損失降到最低。臨澧縣從6月份起調度青山水輪泵站,累計提水5000多萬立方米,有效灌溉農田35.8萬畝,同時縣水利局將抽水泵借給6戶農業種植大戶使用。安鄉縣大部分鄉鎮從低閘引水再通過泵站提水至主干渠,供群眾用小型潛水泵抽水灌溉;三岔河鎮、官垱鎮7月中旬在藕池河西支、虎渡河筑壩蓄水,啟動北部補水一期工程從松滋河引水至文化垸黃金渠,保障了抗旱水源。津市市利用楊氽湖閘筑壩從澧水提水、從毛里湖調水抗旱,同時對相關溝渠進行清淤疏浚,新開挖灌溉渠道14條23.1公里;津市市政府安排抗旱專項資金,對裝機22千瓦以上有固定泵站客戶編號的抗旱泵站抽水電費由財政統籌。石門縣積極疏通灌溉溝渠,啟動機埠抽水,緩解旱情發展。鼎城區在沖柳垸片區5處位置架設8臺共174千瓦臨時機埠抽水抗旱。澧縣啟用北部補水一期、二期工程,引涔水至西官垸,開啟崔家崗、紫南崗等機埠抽水,受益面積近10萬畝;縣財政投入30萬元,8月7日上午開始從湖北洈水水庫引水,灌溉澧縣北部山區5個鄉鎮,計劃引水735萬立方米,受益面積約5.5萬畝。

  與此同時,各地都陸續派出多個工作組深入田間查勘指導抗旱工作。市水利局成立防旱抗旱工作專班,印發了“千名水利干部到田間”實施方案,選派9個組約50人,由局領導帶隊深入一線指導防旱抗旱工作,查明受旱原因,核清受旱面積,及時掌握旱情發展趨勢,對發現的'重點問題,采取“一事一議”形式,提出應對方案,有效有力精準應對旱情。并及時對接氣象部門,組織10支隊伍在40多個作業點,開展抗旱增雨作業21次,發射火箭彈52發,有效緩解了旱情。截至目前,全市投入抗旱人力9.83萬人,投入抗旱設施包括機電井80眼、泵站317處、機動抗旱設備3.89萬臺套,累計投入抗旱資金2110.9萬元。

  據氣象預報,8月中旬晴熱高溫少雨天氣持續,無明顯降雨過程,以16~17日午后到夜間分散陣雨或雷陣雨為主,干旱將進一步發展。下一步,全市上下將堅持統籌防汛與抗旱,搶抓有利時機,繼續搞好蓄水保水、調水用水等工作,全力應對旱情發展。

  鄉鎮秋收情況簡報 3

  受連晴高溫天氣影響,重慶部分地區出現不同程度旱情,多地農業生產面臨壓力,為降低干旱對農作物的影響,各地多措并舉,全力抗旱保秋收。

  在永川區仙龍鎮金寶山村,基地里已經育好的辣椒苗遲遲不能移栽,而前段時間移栽的辣椒苗也因缺水出現了枯黃的現象。

  “因為高溫天氣,出現大量缺水,導致我們現在種下去的.辣椒,抗旱不能及時得到保證。”永川區仙龍鎮金寶山村辣椒基地負責人范濤說。

  為保障農作物的用水需求,當地黨員干部也積極組織水泵抽水,對受旱農作物進行澆灌。永川區仙龍鎮金寶山村黨總支書記王芳告訴記者,現在志愿者主動開展抗旱,他們六十余畝的再生辣椒得到了保障。

  近日,云陽縣也組織多個志愿服務隊,確保水稻秋收順利進行。 云陽縣路陽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呂思揚介紹,連續一個多月的高溫天氣以來,他們分別采取河道圍水抽水灌溉、灑水車送水灌溉,以及無人機噴灑營養液等方式,進行抗旱保倉工作。

  來自市水利局的消息,受連晴高溫影響,全市土壤缺墑區域和程度均呈增長態勢,一百余萬人供水受到了旱情影響。目前,水利部門已派出26個工作組對受旱區縣開展分類指導,同時采取多種措施做好抗大旱、抗長旱的準備。

  “通過新找水源、新修水池和塘壩、延伸供水管網、新建提水泵站,讓水源間相互連通,科學攔蓄和調度水量。同時,采用江河湖庫聯調,生活生產統籌科學供水。”市水利局水文與水旱災害防御處處長宋剛勇向記者介紹。

  旱情不斷發展,市農業農村委已派出15個抗旱工作指導組下沉區縣開展工作。19個技術指導組也在受災較重的區縣蹲點指導,針對糧食、蔬菜、水果、茶葉、中藥材等產業,落實抗旱措施。7月以來,市人力社保局依托重慶市專家服務團項目組織42個專家團隊228名專家,赴23個區縣鄉村一線指導抗旱保收。據了解,目前,全市已有三分之二的水稻收獲完畢,玉米收獲進度達95%。

  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袁德勝表示,目前,要搶收已經成熟的糧食、蔬菜,對在土的水果、茶葉要及時利用現有的一些條件,開灌水溝、施抗旱劑等措施,盡可能保樹、保果,減輕高溫干旱帶來的損失。

  鄉鎮秋收情況簡報 4

  自今年6月份夏播以來,汝州市整體氣象條件表現為氣溫偏高,降雨量偏低,持續的高溫少雨天氣導致旱情迅速發展,全市農田不同程度受旱。

  目前該市秋作物中玉米處于灌漿期,大豆處于結莢期,春花生處于膨果期,夏花生處于下針期。現階段正是秋作物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為有效應對旱情發展對秋作物造成的`不利影響,奮力奪取糧食和農業豐產豐收,汝州市農業農村局迅速行動全力以赴做好抗旱保秋工作。

  一是迅速組織開展抗旱保秋工作。8月21日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召開了抗旱保秋工作推進會,印發《中共汝州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全力做好抗旱保秋收工作的緊急通知》,動員全市各鄉鎮(街道)迅速行動,向群眾宣傳要克服靠天等雨思想,動用一切手段、挖掘一切水源、組織一切力量,投入到抗旱保秋工作中來。通過引水、調水、提水、送水等多種形式,廣辟水源,做到應灌盡灌、應澆盡澆。

  二是積極開展農業技術指導。充分利用基層農業技術體系建設與改革項目優勢,組織動員全市百名農業技術指導員深入一線做好抗旱保秋的技術指導工作。全市共成立21個抗旱工作技術指導組,分包21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同時成立五個具有農業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帶隊的專家指導組,深入田間地頭實地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工作技術指導組實行旱情日報告制度,在調查旱情的基礎上,指導農戶通過灌溉澆水方式及時追施穗粒肥或葉面肥,提升玉米等作物灌漿能力。

  三是持續抓好秋作物田間管理。在抓好抗旱保秋的同時,指導農戶做好后期田間管理工作。8月23日市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業技術指導員、農業科技示范主體、種糧大戶等觀看“2022年全國應對高溫干旱保糧油豐收培訓班”,認真學習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抗旱保豐收大田管理知識。秋作物生長后期玉米容易發生玉米螟、棉鈴蟲、蚜蟲、南方銹病、褐斑病等病蟲害;花生容易發生葉斑病、甜菜夜蛾、棉鈴蟲等病蟲害;大豆容易發生食心蟲、甜菜夜蛾、棉鈴蟲等病蟲害。市農業農村局植保部門加強病蟲情的監測預警和田間普查,堅持統防統治與群防群治相結合,全力遏制重大病蟲暴發成災,確保秋糧生產安全。

  鄉鎮秋收情況簡報 5

  連日來的持續高溫、干旱,降雨不均衡,造成勉縣部分區域出現不同程度旱情,給夏種夏管帶來不利影響。勉縣高度重視,聯合農業、水利和氣象部門,組織技術力量帶領鎮村干部深入生產一線,多舉措指導群眾落實抗旱措施,開展抗旱保秋收工作。

  一是強化宣傳動員。印發《主要農作物抗旱保秋技術措施》,要求各鎮(街道)充分利用各村大喇叭和微信群進行廣泛宣傳,引導廣大農戶積極行動,克服靠天等雨的思想,全力開展抗旱保秋工作,結合不同地塊的'墑情,進行科學合理的灌溉。二是加強信息調度和水利設施自救。與氣象、水利等部門密切協作,科學研判旱情發生趨勢,及早發布預警信息,利用一切可能氣象條件,及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改善土壤墑情;動員農民充分利用溝壩水、機井、小電井、水窖等蓄水灌溉設施適時澆水補墑,積極應用滴管、噴灌、滲灌等節水灌溉技術,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盡可能擴大灌溉面積,有效緩解旱情。三是加強田間抗旱技術指導。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為農民群眾講解抗旱自救方法和技術。引導廣大農民采取中耕除草、去除無效株、噴施微量營養元素和抗旱劑以及防治病蟲害等綜合補救措施,可以有效減少養分消耗,提高根系活力,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損失,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墑和抗旱能力。四是強化病蟲害防控。組織植保人員加強秋作物病蟲害監控,及時預測預報,在科學用藥、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上下功夫,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地見效。統籌抓好草地貪夜蛾、水稻螟蟲、玉米螟、黏蟲等病蟲害的監測防控工作,實現“蟲口奪糧”。五是加強旱情墑情的調查和監測預警。通過對勉縣的旱情調查和墑情旱情動態監測,分析出勉縣西部旱情比東部嚴重,北部比南部嚴重,沙壤土和土層薄的丘陵山區旱情嚴重,影響最大的是春玉米等旱情特點,在工作中針對旱情區域和農作物提出應對措施,做到有地放矢。

  截至目前,勉縣夏種全面完成,水稻、玉米、大豆等糧油作物夏管36萬多畝,秋作物輕度受旱面積3.2萬畝,中度受旱面積0.8萬畝,嚴重受旱面積0.06萬畝。

  鄉鎮秋收情況簡報 6

  當前,在蚌埠市五河縣澮南鎮廣袤的田野里,一邊是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搶收金燦燦的.稻谷,一邊是旋耕機在田間旋地搶種小麥、油菜,這就是五河縣澮南鎮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搶抓秋收秋種的一道靚麗“豐”景。

  秋收工作開始以來,澮南鎮立足實際,提前謀劃部署、調配農業機械、強化秸稈禁燒、組織搶收搶種、保障農資供應,全力守護群眾“糧袋子”和糧食生產安全,15.7萬畝水稻正在搶收搶種,全力做到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截至目前,該鎮已收割水稻7萬余畝,播種小麥6.5萬畝,秋收、秋種、秸稈綜合利用等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為進一步調動廣大群眾種糧積極性和主動性,澮南鎮鼓勵村集體和種糧大戶采取土地流轉、土地入股、訂單農業等形式,推行小麥標準化、規模化種植,在該鎮郎湖、馬場、朱袁、郭廟等村建成2萬多畝優質小麥生產示范基地。同時依托五河縣淮酒酒業、天麒面業等省龍頭企業,構建企業與村集體合作社利益聯結機制,協調雙方簽訂訂單農業合作協議,實現企業效益和農民增收雙贏。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近年來,該鎮立足農業強鎮優勢,發揮村集體合作社優勢,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廣規模化種植,推進農業機械化,大力發展現代優質高效綠色農業。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補短板強弱項,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緊密聯結企業、延長產業鏈條,促進農民增收、農業高質量發展。”澮南鎮鎮長錢威說。

  鄉鎮秋收情況簡報 7

  春種一粒,秋收萬顆。立秋過后,鐵莊村大地換上新裝,田間地頭呈現一片豐收的美麗畫卷。在田間地頭,有這么一群人,他們時刻關注群眾生產生活方方面面,關注天氣、關注農活、關注困難戶、關注防疫抗疫……他們就是鐵莊村駐村工作隊員。

  秋收來臨之際,他們第一時間組織本村及外村收割機,幫助村民收割了五百余畝玉米,積極幫助困難戶進行拉運、晾曬、確保作物顆粒歸倉。針對本村酥梨面積大,商客不多的情況,他們通過網上,聯系鄰鎮、縣城商客來鐵莊扎莊收購,級次要求寬,價格合理,為村民打通銷售渠道,助力村民增收入,共享豐收喜悅。針對今年花椒產量高,價格低落,雇工費用大的情況下,群眾采摘熱情不高,他們及時走訪入戶,結合花椒今年實際行情,耐心分析,等待出售好時機。行情剛穩定,果然不出一周,花椒價格上漲一元多。為了能更好地幫助群眾,他們成立了黨員志愿服務隊,對勞力短缺戶,貧困傷殘戶進行了義務采摘,極大地調動當地群眾的秋收勁頭。

  鐵莊村駐村工作隊通過開展助農搶收活動,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在駐村工作隊中掀起了一股知農情、貼農心、干農活的熱潮,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極大贊譽,同時也激發了廣大群眾參與鄉村振興,共建美好家園的信心和決心。

  鄉鎮秋收情況簡報 8

  思在高處,以偉大建黨精神領航鄉村振興新征程;志在行遠,以產業突圍換好發展集體經濟新賽道;行在腳下,以實干擔當展現為民情懷。9月6日至8日,保靖縣融媒體中心駐陽朝鄉仙仁村工作隊幫助村里缺乏勞動力戶打谷子、收玉米助力村民秋收。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工作隊入村以來,通過實地走訪與村民交談,了解到仙仁村存在勞動力年齡偏大,勞動力不足,山高路窄,機械化程度低等一系列制約農業發展的問題。每當到了收獲時節,秋收都成為了村民們“急難愁盼”的問題。為了不讓村民整年辛勞付之東流,為了保證村民的每一粒汗水切實變成糧倉的“金粒子”。秋收以來,仙仁村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的同志們,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在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王成江同志的帶領下幫助村里缺少勞動力的村民打谷子、摘玉米,解決村民“急難愁盼”問題。看著一把把金燦燦的稻穗在田里打完,一袋袋沉甸甸的玉米、從土里扛到群眾家中,工作隊的同志們臉上漏出燦爛的'笑容。

  “三國志里有這樣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而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我們要時刻要牢記‘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力微’而不為’,在鄉村振興這艘巨艦上,沒有坐享其成的享樂者,沒有置身事外的旁觀者,每一位鄉村振興干部,都是巨艦的劃槳者。”仙仁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王成江對工作隊員說道。

  鄉鎮秋收情況簡報 9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工作事關國家大局。為貫徹落實上級有關農業工作精神和“兩強一增”部署要求,努力實現穩產增產增收工作目標,許鎮鎮結合實際,整合資源,打出組合拳,切實做好糧食秋種秋收工作。

  1、強化組織領導。

  將秋種秋收工作納入全鎮統一部署,業務部門負責人及業務骨干及時將上級精神和工作部署傳達至村居,構建統一領導、分工協作的工作格局。

  2、營造宣傳氛圍。

  采取橫幅、廣播、宣傳欄、集中宣傳、入戶上門等方式,面向廣大農民,特別是種糧大戶,宣傳農業生產相關政策、法規、農業知識等,提升群眾對于農業工作的認識,引導群眾科學、主動參與農業活動,狠抓落實秋季糧油種植,提升農民增收增產。

  3、用足政策保障。

  今年以來共開展三批次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政策、稻谷補貼、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等惠民工作,截至目前已發放補貼資金2400余萬元,惠及全鎮30個村居約2.6萬農戶,進一步降低了廣大群眾農業生產成本,提升了經濟效益。

  4、提供技術支撐。

  不定期舉辦農業知識培訓班,邀請農業專家授課,講解最新政策、動態、技術等。選派一批農業科技特派員,對口聯系村居,常態化深入村居、農戶、田間地頭等,開展送政策、送技術等活動。

  鄉鎮秋收情況簡報 10

  10月10日,龍河鎮組織開展秋收秋整地現場會,動員鎮村干部、種植大戶通過集中觀摩交流,學習秋收及整地好的`經驗做法,為明年農業生產打好基礎。

  活動中,高潮村、勤儉村介紹了秋收及整地各項工作開展情況。并現場展示大豆地塊起壟作業、玉米地塊作物收獲、秸稈打包、翻埋等作業情況,講解秋收、秋整地的相關技術要求和大壟密植優勢。

  入秋以來龍河鎮堅持“邊收邊整、能整盡整”原則,把秋翻秋整地與秋收生產及秸稈綜合利用緊密結合、同步推進,最大限度擴大秋整地面積。還細化工作職責,落實分片包保,安排鎮村干部深入村屯一線,幫助農戶解決秋收、整地困難。全鎮32萬多畝大豆,目前已收獲30萬畝,10萬8千多畝玉米,預計在近期全部收獲完成。

  龍河鎮政府副鎮長蔣海波介紹,所有大豆地塊全部實現深松,為來年春播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所有玉米地塊采取百分之六十的翻埋和百分之四十的打包離田,實現秸稈的全量綜合利用,保證所有地塊實現黑色越冬,為來年春播工作做好基礎。

【鄉鎮秋收情況簡報】相關文章:

鄉鎮秋收情況簡報范文(通用8篇)11-22

鄉鎮秋收簡報范文(精選12篇)11-21

鄉鎮秋收的簡報(通用5篇)11-21

鄉鎮秋收簡報(通用9篇)11-22

鄉鎮農民秋收簡報(通用6篇)11-21

關于鄉鎮秋收的簡報范文(精選27篇)11-21

關于鄉鎮秋收的簡報(通用5篇)11-22

鄉鎮秋收信息簡報(精選6篇)11-22

鄉鎮秋收的簡報范文(通用33篇)11-2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观看三级a | 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a∨ | 中文字幕一二区二三区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 | 亚洲а∨天堂在线网站 | 尤物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