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與校結對幫扶簡報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校校結對幫扶簡報(精選9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簡報對人們來說越來越重要,簡報是簡要的調查報告,簡要的情況報告,簡要的工作報告,簡要的消息報道等。你寫簡報時總是無從下手?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校校結對幫扶簡報(精選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校校結對幫扶簡報1
9月26日,松潘縣城關小學會議室里掌聲陣陣,大邑縣北街小學與松潘縣城關小學正式“牽手”,簽訂了“校對校”教育聯合體合作協議,并分別從安全、德育、閱讀、學生禮儀、小課題申報、“雙減”背景下如何扎實有效地開展教研工作等方面對城關小學全體教師培訓指導。
按照《關于鼓勵內地優質學校與深度貧困縣學校建立緊密型“校對校”教育聯合體的實施意見》文件要求,大邑縣第六批對口支援(松潘)工作隊積極謀劃,協調兩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經大邑縣教育局和松潘縣教育局共同研究決定,大邑縣北街小學與松潘縣城關小學結成“校對校”教育聯合體,扶智助教,進一步助力松潘教育。兩校決定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做好教育教學、教師隊伍、學校內部管理、教學科研創新、教學資源運用等方面的統籌管理,把“輸血”轉變為“造血”,推動學校校風和學風建設,逐步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窗口學校。
據了解,大邑對口幫扶松潘以來致力于松潘教育,結合松潘實際構建現代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為松潘教育跨越發展提供示范引領和改革動力,先后選派幫扶支教教師赴松掛職幫扶,開展“傳幫帶”培養松潘教育骨干人才,幫扶對子獲得資格技能學歷晉升、課題研究成果等表彰獎勵,全面推動了素質教育,對松潘縣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下一步,大邑將繼續深化優質教育資源協作工程,立足實際,充分發揮大邑優質教育資源優勢,科學謀劃、主動作為,加強“校對校”精準結對幫扶,組織大邑名師專家團隊等師資赴松潘圍繞學校管理、師資優化、資源共享等內容,開展“國培計劃”等專題培訓、學術交流、捐資助學和結對共建活動,推動松潘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校校結對幫扶簡報2
為推進落實延川縣2022年教育局長年度項目“名校+”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充分發揮優質學校的示范引領作用,提高薄弱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推動我縣教育高質量發展,依據教科體局協調安排和雙方學校溝通,本著“校際統籌、以強帶弱、資源共享、緊密合作、均衡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北關小學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從而推動雙方學校又好又快地發展,根據《延川縣“教育局長年度項目”工作實施方案》的精神,結合延川縣北關小學優勢以及杏山村小學的實際情況,于2022年5月13日上午,北關小學一行7人,在校長高淑霞的帶領下,前往杏山村小學。
校長高淑霞校就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及宏觀管理,開展改革與創新研討做了專題講座,希望通過北關小學的.幫扶,杏山村小學能理清學校發展思路,明確發展方向,完善發展規劃。
今天的活動僅僅是開始,后期我們還會采取多種形式對杏山村小學進行幫扶。如:采取師徒結對的方式、教學示范專題講座、送教到校、學生交流等。通過各種途徑相互切磋,圍繞課標進行教材分析、教法研討與高效課堂案例分析等,鼓勵引導被幫扶學校教師學習北關小學科學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杏山村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共同譜寫城鄉學校均衡發展的新篇章。
校校結對幫扶簡報3
為積極響應并落實《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xx年“國培”“省培”項目任務實施工作的通知》和《綿陽市人民政府阿壩州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加快推動綿阿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xx—20xx年)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完成“一對一”對口精準幫扶項目,根據市、區教育部門統籌,4月2日,綿陽市實驗中學與汶川縣水磨中學結成“校對校”精準幫扶共同體。
在學校黨委書記、校長趙友章等領導的陪同下,汶川縣水磨中學副校長高勇參觀了學校校園環境和學生寢室。典雅的校園、科技感十足的“班班通”教室、師生們良好的`精神狀態和規范整潔的`學生寢室,給高校長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學校教科室主任肖靜的主持下,綿陽市實驗中學和汶川縣水磨中學舉行了“校對校”精準幫扶座談會。學校黨委書記、校長趙友章、副校長蘭興華和副校長龍太根分別就綿陽市實驗中學的辦學概況、教科研師培工作開展和學生管理工作與汶川縣水磨中學高校長作了交流。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兩校建立“校對校”共同體,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做好教育教學、教師隊伍、學校內部管理、教學科研創新、教學資源運用等方面的統籌管理,以促進交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情系教育長攜手,涪城汶川齊加油!”此次對接交流活動,共續了兩校情緣。綿陽市實驗中學將繼續深化優質教育資源協作工程,立足實際,充分發揮涪城教育資源優勢,科學謀劃、主動作為,加強“校對校”精準結對幫扶,組織名師專家團隊和管理團隊等師資赴汶川縣水磨中學圍繞學校管理、師資優化、資源共享等內容,開展“國培計劃”等專題培訓、學術交流和結對共建活動,推動汶川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校校結對幫扶簡報4
為深入開展“校對校”結對幫扶工作,近日,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西區分校周英校長率送教團一行來到得榮縣奔都鄉中心小學開展送培送教活動。
在座談會上,奔都鄉中心小學扎西彭措校長介紹了奔都鄉中心小學的辦學歷史和基本情況,提出了幫扶工作的具體需求。周英校長表示兩校可以定期定時定主題開展互訪活動,采取“管理交流”“名師示范”“帶教結對”“師生互動”“網絡教研”等方式進行線下線上深度交流合作。
在培訓會上,泡小西區趙欣老師為奔都鄉中心小學老師們進行ppt制作和微課制作的培訓。王老師和冉茂老師分別圍繞《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文化融合課程和《十萬個為什么》整本書閱讀課,為老師們進行了說課交流。
奔都鄉中心校的老師們紛紛表示,這次送培送教收獲頗豐,一定將學到的.技術傳達給更多的老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在青羊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下,共同發展。
校校結對幫扶簡報5
金桂飄香,秋色宜人。10月21日,時豐中學姚平原校長帶隊,一行五人前往岳陽市十二中進行校際回訪交流,并看望和慰問在這里學習的四位時豐中學優秀教師。
交流會上,岳陽市十二中夏世蟒校長分享了教學質量管理、藝體特色打造、形成優良校風等多方面提升辦學質量的寶貴經驗,表示會一如既往地從教學管理、質量提升等方面全力支持和幫扶時豐中學的發展。姚校長表示,感謝岳陽市十二中與夏世蟒校長一直以來對時豐中學的幫扶,希望通過未來更多的結對活動,兩校間的`情感能越久越濃,同時也希望在十二中學習的幾位老師能珍惜學習機會,多多“取經”,及時反哺。會后,兩校負責人與四位學習老師進行了合影,并向他們送予了慰問品。
據悉,平江縣伍市鎮時豐中學與岳陽市十二中建立城鄉學校結對關系已有十余年。多年以來,兩校合力搭建了城市與農村結對幫扶平臺,開展了各種教育教學研討活動,今年更是有項忠、夏永輝、聶芳三位優秀的十二中骨干教師來到時豐中學進行支教,他們用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扎實的專業知識示范引領教學課堂,推動了兩校的共同發展。
校校結對幫扶簡報6
5月24日,端午節來臨前夕,湖南株洲市政協副主席、炎陵縣委書記黃詩燕專程來到位于霞陽鎮炎西村上張家組的易地扶貧搬遷縣級集中安置區,走訪慰問貧困群眾,宣傳講解脫貧攻堅政策,調查研究集中安置區搬遷對象生產生活情況。
原住地為霞陽鎮大源村老屋組的.低保戶廖成運是黃詩燕的結對幫扶對象,今年74歲,20xx年1月底,一家三口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搬進了縣級集中安置區面積為100平方米的安置房。近兩年,他家享受了低保、醫療保險和救助等多項幫扶政策,兒子在九龍工業園務工,今年收入預計可達3.8萬元,可以達到脫貧標準。
來到廖成運家,黃詩燕認真察看了他家目前的生活環境,詳細詢問他能不能適應新環境,身體狀況好不好,就業收入高不高。得知廖運成一家易地扶貧搬遷后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黃詩燕鼓勵他,在黨和政府幫扶的同時,要積極就業,自力更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生活過得越來越好。黃詩燕還為廖運成一家詳細講解了產業扶貧、安居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扶貧等扶貧政策,并認真填寫了結對幫扶聯系卡。黃詩燕強調,結對幫扶隊員和基層干部要將建檔立卡資料及扶貧工作手冊認真核實核準,在搞準政策、摸清情況的基礎上,逐項完善扶貧基礎資料。要明確脫貧標準,加強后續幫扶,確保易地扶貧搬遷戶穩定實現“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
炎陵縣領導黃建中參加慰問。
校校結對幫扶簡報7
為深入推動結對幫扶工作,確保各項幫扶措施落到實處,5月17日上午,朝陽市行政審批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星海帶領局領導班子及全體黨員再次赴北票市臺吉鎮西臺吉村進行慰問走訪,共同謀劃推動幫扶單位精準脫貧。
市行政審批局全體黨員高度重視、積極參與結對幫扶工作,樹立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自發捐款9400元用于扶貧濟困。按照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的原則,在給予貧困戶資金扶持的基礎上,還購買了豬仔、飼料,完善了相關基礎設施建設。
劉星海局長來到貧困戶李秀芝家中,詳細詢問了近來家庭生產、生活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困難。當談到豬仔飼養情況時,李秀芝喜笑顏開,連聲感謝黨、感謝政府的關懷,讓自己看到了希望。劉星海局長現場要求局駐村工作人員要落實好“3+1”方式,即統一品種、統一防疫、分散飼養和統一回銷,解決貧困戶的后顧之憂。此外,劉星海局長又代表個人送上了200元慰問金,叮囑他們有困難要隨時打電話聯系,趕集采買物品、過好端午佳節。
與此同時,其他班子成員與支部黨員一同深入到各自結對幫扶的貧困戶家中,收拾院落、打掃衛生、維修豬舍,話冷暖、嘮家常、談心聲,教授科學的'養豬方法。同時鼓勵他們要樹立信心,比干勁奔小康,相信有大家的關心和支持,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在與村干部交流過程中,憑借多年鄉鎮工作經歷和外地成功經驗,劉星海局長建議該村要依托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條件,大力發展大棚西紅柿產業,成立生產合作社,實現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品牌化銷售,同時利用“農村淘寶”進行網上宣傳、網上銷售,帶動大伙一道脫貧致富。他表示,近期還將責成具有豐富黨建工作經驗的同志來包扶村講授黨課,宣傳、普及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充分發揮農民黨員“傳幫帶”作用。
校校結對幫扶簡報8
根據市委、市政府對市內扶貧的工作指引,我行在與對口幫扶的橫瀝鎮田饒步村開展“結對幫扶”對接工作的基礎上,于20xx年7月10日正式啟動“結對幫扶”活動。當天上午,行領導王國棟監事長親自帶隊,由總行行長辦公室、人力資源部(工會辦)、監察部、財會部、授信審批部、信貸管理部、公司業務部、稽核部、電子銀行部和保衛部的負責人及相關工作人員組成“結對幫扶”隊伍來到了橫瀝鎮田饒步村,進行首次“結對幫扶”進村入戶的慰問活動。
橫瀝田饒步村有低保戶23戶,其中有正常勞動力10戶,無正常勞動力13戶。這些困難戶多數是因為家庭成員患有傷殘、疾病導致不能工作缺乏收入來源而導致生活困難,或是年老體弱的孤寡老人戶。根據市委、市政府對扶貧工作的安排,我行對有正常勞動能力低保戶進行結對幫扶、為無正常勞動力的低保戶給予關懷慰問。并對有正常勞動力的力爭在3年內,通過各種方式提升幫扶對象的經濟收入以達到脫貧目的`。
當天上午10時,我行“結對幫扶”隊伍在村委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分別到結對戶中進行探訪慰問,表達我行的關懷和問候,并送上慰問金和慰問品。通過實地探訪和交談,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存在的困難,并將收集到的信息登記在案并提出下一步幫扶計劃。
“結對幫扶”不僅是我市的一項扶貧助弱的民生工程,也是體現我行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項重要舉措。我行將在上級部門的領導下,積極做好各項組織工作,確保“結對幫扶”工作的順利實施。
校校結對幫扶簡報9
近日,"獻愛心·共成長"關愛留守兒童公益助學暨愛心家庭結對幫扶活動在河南省鄭州市啟動。
本次活動由河南省委外宣辦、河南省政府新聞辦等主辦。啟動儀式上,河南康潤集團向20名留守兒童代表頒發了每人5000元的.愛心助學金。活動期間還舉行了愛心家庭與留守兒童結對聯誼會、"鄭州,我來啦"——留守兒童看鄭州等活動。
據悉,愛心家庭結對幫扶活動期限長達3年,共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結對幫扶階段,完成20個愛心家庭的認親結對任務,建立愛心家庭和留守兒童的結對檔案;第二階段為健全機制階段,活動制度進一步完善,有序開展幫扶行動;第三階段為深化推進階段,基本建立活動長效機制,形成愛心家庭結對規范化管理、常態化推進。
【校校結對幫扶簡報】相關文章:
校與校結對幫扶簡報(通用5篇)12-13
兩校結對幫扶簡報(通用5篇)12-09
校校結對幫扶工作總結(精選10篇)06-22
結對幫扶簡報10-13
學生結對幫扶簡報12-09
學校結對幫扶簡報10-17
結對幫扶簡報通用09-19
結對幫扶工作簡報09-08
學校結對幫扶活動簡報12-05
結對幫扶簡報(精選20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