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優化營商環境簡報范文(精選5篇)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人們運用到簡報的場合不斷增多,簡報是單位領導對一些問題做出決策的參考依據之一,也是單位推動工作的一個重要手段。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簡報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鄉鎮優化營商環境簡報范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鄉鎮優化營商環境簡報1
近日,市委副秘書長、市委督查室主任魏坤隆一行六人來高新區督導調研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高新區工委副書記程光磊,工委委員、組織人事部部長楊新國及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督導調研。
會上,市督導調研組認真聽取了高新區近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匯報,并對全市營商環境考核工作征求了意見建議。市督導調研組充分肯定了高新區前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指出近年來高新區持續簡政放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總體走在全市前列,激發了市場活力。在科學規范審批事項管理方面,高新區及時承接落實上級取消及下放審批事項,調整優化區級行政權力清單,搭建審批中介服務平臺,清理規范涉審批中介服務收費。在優化審批流程,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方面,高新區積極推進"兩集中、兩到位"改革,加強行政服務大廳軟硬件建設,打造"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推行建設項目聯合審批,積極推進建設項目區域化評估評審,強化行政事業性收費監管,規范行政審批收費管理。
高新區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副組長、工委委員、組織人事部部長楊新國表示,高新區工委、管委會會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在前期大量工作的基礎上,將繼續落實工委、管委會領導掛包責任制,牽頭抓好優化營商環境相關工作。他代表高新區工委,建議市優化發展環境打造"三最"城市領導小組及相關業務主管部門科學調整考核排名方法,進一步明確考核要求和排名原則,及時將得分、排名情況反饋高新區各責任部門,便于做到查缺補漏,及時改進工作。同時希望市級部門加強業務指導和培訓,通過組織專題業務培訓、召開工作聯席會議等方式,加強對區縣相關部門下放審批業務的指導,使審批人員科學高效行使審批權,提升區縣審批監管水平,市級主管部門應加快融合各部門專網進度,實現行政審批互聯互通,消除"信息孤島",提高審批效能。
下一步,高新區將以此次督導調研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扎實推進"三最"城市建設,通過細化工作方案,超前計劃,早謀劃早開展,做到重點事項提前預備,預備工作重點明確,確保高新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繼續走在全市前列。
鄉鎮優化營商環境簡報2
“從選址、落戶,再到注冊,只用了三天時間”。近日來,以“優化發展環境”為題,集中報道人們能聽到各地優化營商環境疾疾的腳步聲。
迎著人民群眾期盼的方向,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注定能迎來一片深藍大海。去年底,我省“一件事一次辦”事項目錄“擴容”,新的“一次辦”事項,直抵企業和群眾更高關注度的訴求。展望未來,我省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將向廣度、深度邁出堅實的步子:廣度上,逐步推行跨縣辦理、跨市辦理、跨層聯辦、全省通辦;深度上,致力于加快實現“一件事一次辦”掌上辦,提升辦理智能化水平,對簡單的“一件事”,一律下沉到鄉鎮(街道)、村(社區),實現“就近辦”。
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我省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始終堅持以企業和群眾需求為導向,聚焦與市場主體聯系最緊密、群眾反映最強烈的領域和問題,把辦事的“小窗口”當作改革的“主戰場”,為加速全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開山辟路。
面對疫情防控這場大戰、大考,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是沖抵疫情影響的'“防波堤”,是盡快實現生產生活正常秩序的“先手棋”。抗擊疫情期間,全省各地積極推行線上全程辦、預約錯時辦、特事秒批辦、容缺承諾辦、專人輔導辦、主動幫代辦等一系列舉措,為戰“疫”、復產“兩場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發揮出“護航”“加油”的作用。
迎難而上、化危為機,是奮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方法與路徑。盡快實現復工復產、達產達效,需要廣大企業弘揚企業家精神,積極作為、主動出擊,更需要政府職能部門以更優的發展環境,為企業輕裝上陣鼓勁解憂。
鄉鎮優化營商環境簡報3
12月7日,2022年菏澤市優化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八場召開,全面介紹全市法治營商環境工作開展情況。發布會上,市委政法委、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工作進展,并就社會關切的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營創法治營商環境,是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后來居上”的重要保障。今年我市出臺《菏澤市法治營商環境攻堅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集中攻堅涉企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化解、涉企案件專項執行等十項重點工作。市委政法委立足職責、小處著手,以“小切口”推動“大提升”,多措并舉優化法治營商環境。
緊盯關鍵少數,市委政法委連續兩年開展領導干部聯系服務重大項目工作。編制印發《菏澤市政法領導干部聯系服務重大項目實施方案》,將全市72個省級重大項目分包到位,縣區結合實際同步開展本轄區省市重點項目包保工作。全市政法領導干部堅持“亮身份、樹形象、送服務、解難題”,帶頭深入所聯系服務的重點項目開展工作,為項目建設貢獻力量。全市政法領導干部運用電話溝通、實地走訪、調研座談等形式,聯系服務成武維尤納特生物科技、曹縣家具產業園、巨野花冠集團、東明石化集團等企業400余次,提供意見建議96條,風險提示23次,有效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實際困難。
聚焦資源整合,創新打造“政法護航工作站”服務新平臺,讓企業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高效的法治服務。印發實施《關于在全市設立政法護航工作站的意見》《菏澤市區設立市級政法護航工作站實施方案》等文件,推動政法服務由機關到一線、單一變綜合、被動變主動,實現資源整合、力量下沉、距離縮短、服務優化。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政法護航工作站點36處,其中市級層面3處,覆蓋金融系統、現代醫藥港、魯西新區80余家企業,累計派駐200余名政法干警進駐服務。政法機關以工作站為媒介與企業建立信息互通機制,聚焦法律宣傳教育、矛盾糾紛化解等為企業答疑解惑,紓困解難。工作站運行以來,已累計駐站服務450余次,開設法治培訓36期,發放普法材料1萬余份,提出司法建議40余條,幫助企業避免或挽回經濟損失近3.8億元。
市委政法委高度重視涉企涉法涉訴信訪案件辦理工作,針對企業反應強烈、涉及面廣,沒有解決到位的案件,定期召開政法委員會會議、政法委書記辦公會,調度、研討、核實、辦理。針對涉及雙方都不滿意、反應強烈的.涉企案件,組織召開聽證會,公開辦理。針對積壓時間長、嚴重影響企業經營發展的“積案”“掛案”,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磊親自簽批、跟蹤督辦。如菏澤國花公司合法權益遭受侵害案、山東瑞境公司擔保案,及時有效化解。同時積極運用執法監督、案件評查監督方式,常態化對全市部分已終結案件集中開展案件交叉評查,以常態化案件評查、執法司法規范化檢查活動,預防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現象發生,推動嚴格規范公正廉潔文明執法。
加大對逃廢行為的打擊力度,市委政法委將此項工作列入市對縣區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工作開展以來編制印發文件6份、簡報7期,深入縣區督導7次。截至目前,市督辦案件成功結案57件,追回及化解逃廢金融債務金額4.67億元。
經過全市政法機關的大力配合和傾心付出,我市法治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服務理念由“坐等上門”向“主動服務”轉變,服務內容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涉企辦案由“一視同仁”向“重點關注”轉變,監督監管由“單一被動”向“多元主動”轉變,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
鄉鎮優化營商環境簡報4
自我市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聯席會議成立以來,濟寧市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管科充分發揮好聯席會議辦公室作用,不斷推動我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走深走實。
突出頂層設計,監管工作更加規范。建立由38個部門為成員單位的聯席會議制度,市縣全部設立同等規格的工作機制。完善制度規則。指導38個部門制定并完善規章制度,每年都有新的補充內容,今年完善了《聯席會議實施細則》《聯席會議工作規則》《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部門聯合抽查計劃》《部門聯合檢查指引》《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聯絡員制度》等一系列文件。
突出市縣一體,工作推進更加深入。定期召開會議,每年定期組織召開1至2次聯席會議,統一部署我市年度抽查工作計劃;建立改革創新臺賬,充分發揮聯席會議的.牽頭作用,以今年省綜合監管一件事工作為抓手,指導部分市直部門和縣市區開展改革創新任務,建立臺賬清單。開展培訓交流,以年度重點工作為抓手,每年組織市縣相關部門聯絡員開展交流培訓工作,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有效推動雙隨機工作深入發展。
突出部門協同,推動監管效能提升。我市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計劃事項數,從2020年度33個行業領域、51個抽查事項,到2021年度60個行業領域,89個抽查事項,再到2022年度82個領域、153個抽查事項,已實現對監管事項清單的全覆蓋,全面提升了我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水平。我市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從2019年16個部門到2020年26個部門,再到2021年38個部門成員單位,我市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覆蓋面越來越廣,參與部門逐步增多,部門間發起部門聯合“雙隨機”任務頻次、抽查比例等逐步提升。我市建立的“跨區域聯動、多部門配合、各領域參與的差異化監管機制”獲得省“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全省推廣,多項經驗做法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信用監管司官網刊發。
突出方式創新,監管方式更加科學。構建信用風險模型,實施差異化監管。在“雙隨機、一公開”檢查中實施差異化監管,根據風險等級實施差異化監管,盡量減少對市場主體的干預。我市“1+X+1”差異化監管工作做法被國務院“放管服”領導小組在全國營商環境簡報上刊發,經驗做法向全國推廣。推廣應用移動檢查,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廣應用移動檢查,實現雙隨機抽查工作結果現場錄入、現場上傳、現場公示,減輕基層監管人員負擔,有效提高檢查效率。
突出考核導向,落實更加到位。明確抽查計劃、抽查事項、信用風險分類結果運用、結果錄入完成等作為考核評價標準,以考核為抓手,明確各級各部門工作任務,推動市縣兩級相關部門將雙隨機監管工作落實更加到位。強化督導考核,定期梳理通報各項工作進展情況,及時查缺補漏,針對落后指標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培訓指導,不斷提高我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專業化水平。
鄉鎮優化營商環境簡報5
從謀劃獨具地方特色的田園綜合體現代設施到河南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萬頭商品豬養殖的落地,從河南億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萬噸合成香料項目的開工建設到8000畝林茶基地的順利推進……近年來,桐柏縣平氏鎮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激活發展活力、推進經濟發展的重點工作來抓,緊扣“優化基礎設施、壓縮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加強便民服務”的要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一批為民惠民便民的實招硬招,著力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在基礎設施上做加法,提升發展“硬實力”。走進桐柏縣平氏鎮,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集貿市場井然有序,寬暢平坦的水泥路通村到組,明亮潔凈的農家院整齊排列。近年來,該鎮全力推動雷莊至新集直通國道引線工程建成通車,使平氏至縣城車程縮短近五公里,極大地便利了群眾出行;投資500多萬元,完成新莊村小周莊——大周莊等6條通村入組道路建設,規模達12.53公里,2000余戶群眾受益。投資1000余萬元,改造鎮中心廣場,修建老平程路北段300米的排水溝,對府前大道重新繪制標線,扎實開展農村環境衛生規范化治理,對集鎮主要街道實施油化亮化工程,鋪柏油3.5公里,安裝路燈240余盞,景觀燈20盞,努力創造宜居宜業宜商的`環境,有效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的條件,帶動了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辦事流程上做減法,爭當便民“店小二”。平氏鎮作為桐柏縣放管服改革試點鄉鎮,結合鄉鎮工作實際,對標縣“一網通辦”政務服務事項目錄,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最大限度實現利企便民。經過梳理,對群眾辦事證明材料、辦理時限、辦事流程等進行了精簡和優化。在服務大廳中設立了民政、城建、土地、衛生健康、勞動保障等10個窗口,涵蓋把農綜服務、民政事務、勞動社保、衛生計生等多項業務,讓老百姓不出大廳,就能辦理各項事務,一站式解決群眾實際問題。同時,投資3.75萬元,購置自助終端一體機,實現自助服務24小時不打烊,推廣使用“豫事辦”APP,實現養老、醫保繳費實現“掌上通辦”。2020年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豬養殖項目落戶平氏鎮,鎮黨政班子成員親自掛帥,鎮直相關單位優化服務,全力配合,壓縮辦事流程,僅用7天時間,順利完成租地合同簽訂、土地平整等工作,確保了項目建設“零障礙”。
在破解難題上做乘法,搭建便捷“連心橋”。近年來,平氏鎮黨委、政府在疏通營商環境“難點”上下功夫,為緩解鎮域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平氏鎮多次與農商銀行、工商銀行等金融機構溝通、對接,鼓勵銀行創新貸款產品,提供全流程便捷貸服務,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門檻和時間成本。2021年舉辦金融機構業務和產品推介會、政策培訓會等,有效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和群眾滿意度。
在改進作風上做除法,完善服務“好差評”。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聚焦漠視企業群眾利益等問題,通過勤學、深思、真查、實改,加強窗口服務的規范管理和動態評價。設置舉報電話,舉報信箱等,采取“日常考勤+群眾評價+年底總評”的“雙加”辦法,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員辦事效率及群眾滿意度。
桐柏縣平氏鎮通過多措并舉,持續發力,讓“放”的效果進一步凸顯,“管”的制度進一步健全,“服”的質量進一步提升,群眾們對此反響熱烈。
【鄉鎮優化營商環境簡報】相關文章:
鄉鎮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簡報06-24
優化營商環境簡報07-05
鄉鎮優化營商環境信息簡報(精選6篇)12-16
鄉鎮營商環境簡報12-19
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簡報09-13
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簡報09-24
鄉鎮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簡報(精選17篇)06-30
鄉鎮宣傳優化營商環境簡報(通用13篇)12-17
鄉鎮優化營商環境信息簡報范文(通用8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