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疫情消殺工作簡報(通用8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簡報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簡報具有一般報紙新聞性的特點,這是共性;它又有本身的特點。究竟什么樣的簡報才是好的簡報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社區疫情消殺工作簡報(通用8篇),歡迎大家分享。
社區疫情消殺工作簡報1
交匯點訊 環境消殺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也是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重要保障。為了切實將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揚州市邗江區楊廟鎮蒼頡村高度重視,開展消毒消殺工作,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消殺過程中,蒼頡村“同心戰疫”行動黨支部的'黨員同志,積極發揮領頭雁作用,組織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嚴格按照要求做好自身防護,嚴格按照消殺流程進行操作。重點對壹號院核酸小屋、衛生服務站、轄區小區、莊臺、村部等人員密集的區域進行360度無死角消殺,全力阻斷病毒傳播途徑,把好防疫第一關。此外,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在消殺之余不忘提醒小區居民和群眾盡量少去、不去空氣不流通或人流密集的公眾場合,外出戴好口罩,經常開窗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此次活動通過消毒消殺與宣傳防控“雙管齊下,有機融合”,強化群眾思想認識,對日常消毒消殺工作進行科學指導,提高群眾對消毒消殺工作的科學認知,讓廣大村民養成每日開窗通風,對室內外環境進行消毒消殺的良好生活習慣,確保了群眾生活環境以及公共環境安全、衛生、健康、整潔。
社區疫情消殺工作簡報2
倒入消毒液、兌水配制好比例,穿好防護服、注入汽油,背上彌霧機……12月3日,襄城文昌門社區聯合藍天救援隊志愿者對轄區開展地毯式消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張寶運是高新管委會南湖家屬院的一名保安,同時也是襄陽市藍天救援隊的.隊員,為了助力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帶給轄區居民安全保障,他通過高新物業主動聯系社區,表示愿意和隊友們一起為文昌門轄區進行消殺。
伴隨著“隆隆”的轟鳴聲,彌霧機噴出陣陣白霧,小區院落、樓梯道、沿街門面、綠化帶、健身活動廣場等等,所到之處消殺無死角。“感謝好鄰居,感謝隊員們,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為社區進行全方位的消殺,我們很放心,也很有安全感!”得知藍天救援隊前來支援社區防疫工作后,居民們紛紛在文昌門小區微信群里為隊員們點贊。
社區疫情消殺工作簡報3
為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工作,11月29日,昭明臺社區聯合襄陽市藍天救援隊對轄區的公共區域和小區進行全面消殺,筑牢疫情防控的屏障。
消殺現場,工作人員迅速行動,穿上防護服、佩戴口罩護目鏡、手套,背負噴霧器、消毒機等到各個重點場所全方位開展消殺工作。昭明臺社區黨委書記李蕾說:“消殺工作是防疫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我們通過組織專業化隊伍,對轄區進行全面消殺,消殺過程中大到街道、院落,小到走廊、過道,我們都無一遺漏,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途徑,全力確保居民的生命健康。”
社區疫情消殺工作簡報4
12月1日,運城市副市長梁清燕主持召開市新冠肺炎疫情消毒消殺組工作部署會議,聽取討論《鹽湖區11·27疫情防控消毒消殺專班工作方案》。
梁清燕強調,消毒消殺工作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關鍵環節,要與其他防控措施同步安排,貫穿疫情應急處置始終。要聚焦涉疫場所、轉運車輛、隔離酒店、保供點、社區等不同環境特點,針對性細化消毒措施,制成“消毒明白卡”,實現工作人員人手一冊,提升工作規范化水平。要加強消毒消殺人員配備,壓實消毒工作責任,確保工作專人監督,聯絡專人負責,培訓專家指導,并加強人員自身防護,做到閉環管理。要強化消毒工作質量控制,日常監督和抽查監督結合,每天及時發現問題、反饋問題、整改問題,確保全市消毒工作及時、規范、高效開展。
會后,梁清燕深入鹽湖區部分醫學隔離觀察點和重點保供超市,對消毒消殺工作進行現場檢查指導。
社區疫情消殺工作簡報5
疫情期間,做好消殺工作是加強疫情防控防范水平,切實消除病毒傳播風險的重要環節。連日來,在昭烏達南路街道錦秀社區景觀花園小區,由熱心居民組成的.消殺志愿者隊伍,奔忙在小區各個角落進行環境消殺,他們不畏風險,以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堅決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線。
面對小區繁重的疫情防控工作,物業消殺工作缺乏人手,消殺頻次遠遠達不到預期。10月28日,得知小區消殺工作需要人手,業主楊博鵬便在網格群里發出組建消殺志愿者團隊的倡議,并號召業主捐款購買專業消殺彌霧機和藥品。倡議發出后,廣大業主積極響應,陸續有20位業主踴躍報名參加消殺志愿者團隊,大家還紛紛出資,短短4小時籌款近萬元。
楊博鵬作為組織者和隊長,在疾控中心和社區醫院從事過消殺工作,有經驗,熟悉消殺流程。他帶領隊員學習了器材的操作、消殺規范、防護服穿脫等知識后,當天晚上,消殺志愿者隊伍立即上崗開始工作。由于缺乏設備,大家很快籌錢購買了3臺彌霧機,并每日在物業群內公布消費賬目。“我們每天有15人上崗,也有替補隊員,3人一組,一組負責配藥、一組負責拉水,一組負責拉油,大家分工明確。”楊博鵬對記者說,“我們業主都很積極配合,參加志愿服務,就是為了大家安全,爭取小區能夠早日解封。”
景觀花園小區共29棟樓154個單元,1個商業樓體和1個商業步行街。志愿者們需要每日身穿防護服、佩戴N95口罩和橡膠手套、手持彌霧機,身背藥箱,連續工作4個小時,足跡遍布整個社區近2萬平方米的區域。汗水濕透了整個衣裳,長時間手持沉重的噴水槍導致手部酸痛麻木,但他們毫無怨言,嚴格按照消殺作業操作要求,對防疫值守點、核酸檢測區、居民樓道等區域進行全面細致地消殺,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確保不留盲區,積極為疫情防控密織安全防護網。
為了保證消殺志愿者團隊的人員安全,每日上崗前,社區都會組織隊員進行抗原檢測和單管核酸采集。“我們社區要求志愿者每日做核酸之前,進行抗原檢測,并把抗原檢測結果、健康碼綠碼發送到工作群內,抗原合格才能進行核酸采集,然后上崗。社區給志愿者提供防護服、抗原試劑和連花清瘟膠囊等物資,保障大家的安全。”錦秀社區黨總支書記巴特爾對記者說。
社區疫情消殺工作簡報6
為消除病毒傳播風險,堅決筑牢社區疫情防控安全防線,7月14日下午,開發區金河辦事處汪劉莊社區圍繞“五星”支部創建體系,聯合市紅十字會蛟龍搜救隊在轄區內社區展開消殺工作,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消殺過程中,工作人員分組行動、相互配合,對小區草坪、垃圾箱、下水道、樓梯等公共場所進行全方位消殺,全力阻斷病毒傳播途徑,把好社區防疫第一關。
同時,工作人員提醒社區居民和群眾盡量少去、不去空氣不流通或人流密集的公眾場合,外出戴好口罩,經常開窗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社區疫情消殺工作簡報7
環境消殺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也是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重要保障。為杜絕病毒傳播,加強環境整治,提升居民群眾疫情防控意識,做好社區疫情防控,近日,鳳城街道呂花園社區開展消毒消殺工作,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消殺過程中,社區工作人員和物業人員身穿防護服、肩背消殺工具,嚴格按照消殺流程進行操作。重點對社區地下車庫、樓道、居民出入口、下水道、垃圾桶、樓梯、扶手、健身器材等公共場所進行360度無死角消殺,全力阻斷病毒傳播途徑,把好社區防疫第一關。此外,工作人員在消殺之余不忘提醒社區居民和群眾盡量少去、不去空氣不流通或人流密集的公眾場合,外出戴好口罩,經常開窗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此次消毒消殺活動的開展,將社區消毒消殺工作與宣傳疫情防控相結合,不僅進一步降低了病毒的.傳播風險,也提高了居民群眾對疫情防控的認知度,將消毒消殺工作與宣傳疫情防控工作“雙管齊下,有機融合”,確保了居民生活環境以及公共環境安全、衛生、健康、整潔。
社區疫情消殺工作簡報8
為進一步阻斷新冠疫情傳播鏈,切實保護居民的健康安全,實現“人、物、環境”三位一體同防要求,連日來,徐匯區長橋街道持續開展環境清潔消殺工作,堅決筑牢新冠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長橋街道請來專業消殺公司對住宅小區樓道、環境、陽戶開展消殺。消殺人員優化工作流程、規范操作手勢,對不同區域、不同點位,因地制宜開展組合式消殺,做到全覆蓋、有重點、無死角,保障街道環境的安全與潔凈。主要針對所有小區陽性樓道進行消殺;對重點小區陽性樓棟、非陽性樓棟進行消殺;陽性感染者轉運后,及時對樓棟、樓道、感染者家庭進行消殺。對所有小區陽性樓棟進行終末消殺,每日2次;同時,對重點小區非陽性樓棟每日終末消殺1次。
在消殺中,對樓道地面、樓梯扶手、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居民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噴灑消殺,不留死角,同時對于居民不易觸及的物體表面每日進行消殺。對已轉運的'病家做好宣傳和動員工作,及時進行終末消殺,并引入第三方專業公司開展對消殺情況的評估,確保消殺效果。
同時,徐匯消防救援支隊“消殺突擊隊”隊員也聞令而動,助力街道每日對重點小區公共區域進行消殺。消防隊員化身“大白”,投入涉疫環境中開展消殺工作,全力守護著轄區群眾的平安。
長橋街道還積極動員居委工作人員、物業公司人員、志愿者多方參與到非陽性樓棟消殺行動中。重點圍繞居民小區出入口、道路街面、快遞柜、垃圾房等重點公共場所開展全面消殺,每日多次、不留死角,盡可能消除病毒傳播和感染的風險。
為了規范消殺流程,做到科學消殺、精準消殺,長橋街道組織組織居委工作人員、物業公司人員、志愿者參加徐匯區線上消殺工作培訓。同時,居委工作人員及志愿者上門無接觸對重點小區重點樓棟居民發放消毒片,線上指導居民根據不同作業對象完成有效的消毒。
【社區疫情消殺工作簡報】相關文章:
社區疫情消殺工作簡報05-22
社區疫情消殺工作簡報8篇06-23
疫情消殺工作簡報10-09
社區消殺工作簡報07-19
疫情消毒消殺工作簡報12-19
疫情期間消殺工作簡報07-21
學校疫情消殺工作簡報09-13
社區疫情防控消殺工作簡報(精選7篇)12-12
社區疫情消殺工作簡報范文(通用5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