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保安計劃書
1.總則
此反恐保安計劃書的具體實施責任人為本廠安全主任,其主要職責為保證相關的保衛安全政策在各個部門或單位落實并實施;督導并檢查所有安保設施完好無損并能達到安全保衛的目的;加強全廠保安的訓練及培訓工作以達到本廠對保安的素質要求,嚴格執行并實施本廠所有的保安政策/措施及門禁制度。
2.集裝箱保安
2.1總則:工廠必須有完整的集裝箱使用管理程序,所有運載往美國的集裝箱必須有保安功能較好的封條并符合現有的,高度安全的封條標準;集裝箱內不允許裝載未經授權的物料;非授權人員不可進入集裝箱內。
2.2集裝箱的檢查:工廠必須制定完整的空柜檢驗程序,以確保貨柜的完整性;確保使用的集裝箱或拖車的結構密實并且狀態良好;檢查過程需包括以下幾方面如柜頭、左面、右面、頂部、底部、內/外門(柜門須有合法的鎖閉裝置)和外底盤;檢驗人員應在集裝箱的檢驗單上簽名確認。
2.3集裝箱的封條:工廠須制定封條監管和使用的程序含不正確使用和遺失處理;管理部門須指派專人負責封條的監管工作;封條號碼應準確無誤地記錄在運輸單上。2.4集裝箱的儲存:集裝箱必須儲存在安全區域防止未經授權和非法操作;工廠須制定有效的報告和制止未經授權進入的程序文件。
3.物理保安:
3.1圍欄:在貨物堆放及儲存的區域周圍應建有圍欄;圍欄周圍應清除雜物如樹木、植物等,以保證保安人員的視線無遮擋物,防止有人躲藏或爬入而無法及時發現;工廠應定期對圍欄進行檢查,以確保圍欄完整無損。
3.2進出口:車輛及人員進入的大門必須有登記記錄或監控措施;對進出的司機須查證其身份或駕駛證;正常的出入口數量應控制在最少的范圍內。
3.3停車場:訪客及私人的車輛禁止停在接近貨物堆放或儲存的區域尤其貨物裝卸的區域。
3.4建筑物結構:所有建筑物的結構應能防止非法闖入和防止從外面進入。工廠應定期組織人員對建筑物進行檢查和維修,確保其完好無損。
3.5鎖閉裝置和鑰匙保管:所有窗戶、大門和圍墻必須有足夠數量的鎖閉裝置;管理
層或保安人員必須保管所有的鎖和鑰匙,確保鎖和鑰匙的使用及保管過程是安全的。
3.6燈光:在出入口、緊急出口、裝卸貨區的出入口、貨物堆放及儲存區域、集裝箱存放的地方、圍欄和停車場/停車區域必須提供充足的燈光;確保閉路電視的影像清晰可見。
3.7報警系統和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工廠裝置有效的警報系統以防范和阻嚇非授權人員在非工作時間內進入貨物裝卸和存放區;在工廠的出入口包括人員進出口、緊急出口、非裝卸區的出入口、拖車和集裝箱的裝卸區以及貨物存放區需利用警報系統和閉路電視進行監控,以防止未經授權的進入;閉路電視錄下的影像至少需要保持30天;錄像帶需每3-6個月更換一次,以確保錄像質量或定期檢查其質量。
3.8貨物管理:對于存放的國際、國內、高價值的貨物和危險品必須加以標注并分開存放在安全有圍欄的區域內。
3.9溝通系統:擁有良好的內外部溝通系統,確保能及時與內部保安人員或當地執法部門取得溝通。
3.10物品管理:工廠應制定政策阻止員工攜帶私人物品進入工作區域;檢查員工的隨身物品防止帶入不明物品或擅自帶走公司財物。工廠需抽查垃圾有無可疑物品存在,并對存放垃圾的地方和搬運垃圾的過程進行監控。
3.11計算機系統:工廠應設立有效的措施以防止計算機系統遭非法進入如設置用戶密碼、系統防火墻、病毒裝置和服務器安全等。
3.12進入管制:
3.12.1對于員工的進入管制,工廠必須建立一套員工檔案數據系統,并可作為進入管制和識別工具;員工進入廠區應佩戴廠牌(廠牌上的照片應與本人相符),保安人員應禁止無廠牌者進入和對其進行盤問。
3.12.2對于訪客的進入管制,訪客進入工廠時必須經管理層批準并出示帶有相片的個人證件,以供識別和登記使用;所有訪客在工廠范圍內必須有保安人員或相關工作人員陪同,并佩戴訪客證。
3.12.3對于郵寄品/郵件的管制,工廠必須建立一套用以識別、查問和驅逐未經授權人員進入的管理程序。
3.12.4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裝、卸貨柜和貨物堆放的區域。
4.人事保安:
4.1應聘者的審核:在雇傭前應對應聘者進行背景調查包括犯罪背景和申請資料(如前雇主或公民身份)的確認。
4.2背景的審核/調查:對新員工包括臨時工和合同工的背景進行調查和研究,以確保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對身處敏感工作崗位的員工進行定期檢查或重新調查如倉庫或保安人員;
4.3雇傭關系的終止:對離廠人員應制定有關程序以有效撤銷其證件、設施和進入系統的使用權。
4.4管理政策:工廠需制定明確的行為規范文明條例。
5.程序保安:
5.1文件保管程序:工廠應建立文件保管程序包括計算機系統內數據的安全性,確保所有業務和貨物數據是清晰、完整和正確的.,防止調換、遺失或提交不正確數據。
5.2載貨單管理程序:工廠應建立載貨單保管程序,確保顧客準時及正確的收到數據;對有權接觸和允許輸入或變更交易數據的人員進行管制。
5.3收貨及出貨的管理:工廠應制定書面的保安程序包括對進出貨物的處理措施以防止非法物品、掉包和其它損失;指派專門的保安對貨物進出和裝卸過程進行監控,以及有系統的監察和追蹤貨物的進出時間;工廠應將私人停車區及裝卸貨區域及貨物存放區隔離開來。對裝卸貨區進行分隔,并限制非授權人士進入;對非授權人員或身份不明的人員進入廠房及裝卸貨區的,制定有關的盤問和阻止程序;在裝卸區域及拖車和集裝箱停放區域安排閉路電視并進行錄像;對于收到的貨物必須有載貨單,貨物的重量、數量、標簽和商標均為正確并且經過檢驗;核對運貨單和包裝單上的貨物,當有超額、短缺、損壞或其它反常現象時應及時向管理層匯報;對于發出的貨物必須有采購訂單或發貨單;對進出的貨車、拖車和司機進行檢查并登記在案,確保司機的駕駛執照是否有效并把其執照號碼及其車輛的號碼登記在記錄表上。貨車司機在發貨或收貨時必須鑒定貨物有無異常,制定清晰的程序以規范如何匯報發現非授權人員,不明物料或不法行為以及如何匯報不準確的封條和遺失封條的處理方法;制定可*的保安措施,確保供應鏈的貨物運輸、處理和存放的過程是安全無誤的。
5.4運輸設備的管理:正確儲存空/重集裝箱以及拖車,防止不明物品或違禁品混入,或集裝箱內的物品被人盜竊。
5.5貨物差異的管理:當貨物出現差異或有異常情況時應向海關或相關執法部門報告。
6.信息技術保安:
6.1用戶密碼保護:自動化操作系統必須有專人的帳戶和密碼,并定期更改用戶密碼;必須對員工進行信息技術安全知識培訓。
6.2監控措施:工廠應針對計算機保安系統制定標準的明文條例;安裝有關的監控程
序以便有系統去識別濫用信息技術的情況包括非法的進入公司IT網絡、臨時的或更改商業數據;對違反者進行相應的懲罰處分。
7.安全培訓和反恐意識
7.1工廠應建立反恐系統使保安人員知曉并能勝任工作;培養保安人員識別由可怕分子或非法走貨所帶來的危險意識,此程序必須包括日用品常工作簡報和走貨記錄,查封和通報可怕分子在供應鏈的恐怖活動。
7.2工廠必須制定描述現實情況和如何匯報的程序;同時為身處重要崗位的員工如倉務的人員提供額外的培訓,特別是識別文件詐騙和計算機保安培訓。
7.3培訓員工的反恐意識包括防止非授權人員的進入,恐怖活動的威嚇,如何維護貨物的完整性和辯識內部間諜等;接受過安全培訓的員工應能識別可疑或違法行為并懂得舉報的方法;工廠應設置員工舉報熱線和制定其它程序鼓勵員工匿名匯報任何錯誤行為;工廠應積極鼓勵員工參與保安控制的活動并對舉報的員工進行獎賞。
8.保安系統
8.1工廠必須指派專人負責整體保安系統之事宜,并應向整體人員通報其職責和聯系方式。
8.2每個部門應指派保安代表負責保安實施及交收貨物過程中的保安問題。
8.3工廠須制定書面的保安政策和程序包括實體保安、門禁管理、人事保安、教育和培訓、集裝箱保安、提貨單及運輸保安、出入貨物管理,以鑒定貨物有否超重或短少以及有否不明或違法的物品混入。
8.4有關保安事件的匯報和調查應建立書面的實施程序,并定期將其向海關和當地執法部門匯報。
8.5工廠應與當地執法部門保持良好的關系,以便及時獲取有效信息和幫助。
8.6工廠必須建立和定期更新緊急聯系電話清單包括與執法部門、公司管理層、客戶和供貨商的聯系電話。
8.7工廠內部應定期至少每年對保安事宜包括貨物的交收、產品的制造和貨物的存放進行內部檢查。
8.8工廠需制定書面的保安改進計劃,以促進保安事務的持續發展。
8.9工廠必須與承運至美國的運輸公司及其它服務公司簽訂服務合同以確保其能最低程度的符合C-TPAT的要求。
8.10工廠可考慮對供貨商/加工商進行C-TPAT評估
9.成品倉庫管制
9.1 所有產品、半成品存放在單獨的、安全的區域(不使用時須上鎖),鑰匙有專人保管,必須列出鑰匙保管人員名單,如果保管人員離辦廠必須更換鑰匙及門鎖;
9.2 成品倉必須有保安監控系統進行24小時監控;
9.3 保證成品倉有一個照明良好,整潔有序的裝卸環境;
10.出貨安全管制
10.1 船務準備每天出貨安排給保安、倉管、機動班主管各一份,資料(包括出貨批次、箱數、車號、司機姓名、貨)(柜)車資料、運輸公司名稱等
10.2 船務人員必須清點當天出貨是否有超裝及短裝的現象,如果有要及時通知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10.3 船務人員及成品倉出貨人員必須核對裝箱單(箱數、核對外箱標簽、總箱數)與包裝箱是否一致,直到完全一致時才能出貨.
【工廠保安計劃書】相關文章:
工廠通告11-10
工廠的通告10-30
工廠處罰通告11-12
工廠嘉獎通告11-09
獎勵保安通告06-15
保安處罰通告12-12
保安聘用合同08-24
暑假工廠實習報告01-18
工廠兼職實踐報告01-17
假期工廠實踐報告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