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批復的特點
今天,CN人才網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淺析批復的特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批復的含義與特點
批復,適用于答復下級機關請示事項。批復具有以下特點:
具有法定的權威性與執行性。批復中提出的批準或指示的意見,反映了直屬上級機關的行政決策,與指示的性質相同,均要求下級機關遵守與執行,具有行政約束力。
具有被動性。批復是根據下級機關報送的請示被動制發的領導指導性公文,與批復的被動性相反,決定則是主動制發的公文。
具有明確的針對性。批復只主送給申報請示的單位和有關單位;批復的內容需針對請示事項予以明確答復,不涉及與請示內容無關的其他問題;批復的開頭與結尾應與請示的標題(或發文字號)與結語相互照應。
2.批復的結構
(1)標題。寫明批復機關名稱、內容、文種,必要時還需在標題中標明“同意”或“批準”的態度,如《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主送機關。一般為提出請示的機關。
(3)正文。需寫明所針對的請示的日期與內容(標題)如:“你局x月x日關于xxxxx問題的請示收悉,答復如下”,然后應來文的要求寫明批復的內容,最后,一般以“此復”或“特此批復”結尾。
(4)制發機關名稱與成文日期。
范文:
國務院關于xx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國函〔xxx〕153號
xx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于報請審批xx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請示收悉。現批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xx市城市總體規劃(xxx1—xxx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xx是xx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總體規劃》實施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識、尊重和順應城市發展規律,堅持經濟、社會、人口、環境和資源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全面參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統籌做好xx市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工作,逐步把xx市建設成為經濟繁榮、和諧宜居、生態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
二、重視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在《總體規劃》確定的4060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加強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整治與改造,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應當統籌考慮為周邊農村提供服務。根據市域內不同地區的條件,重點發展縣城和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中心鎮,優化村鎮布局,在保持鄉村風貌特色的基礎上逐步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
三、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到xxx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430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430平方公里以內。要貫徹落實城鄉規劃法關于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禁止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之外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城市新區。要根據xx市資源、環境的實際條件以及《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空間布局,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加強邊界管控,促進城市緊湊布局。增強城市內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堅持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潛力度,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實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
四、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要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規劃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公路、鐵路、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疏解區域過境交通,加強城市內外交通銜接。發展軌道交通,建立以公共交通為主體,各種交通方式相結合的多層次、多類型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換乘。做好停車場規劃布局,推動城市停車場建設。堅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統籌規劃建設城市供水水源和給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積極有序地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劃定基礎設施黃線保護范圍,加強對各類設施用地的規劃控制和預留。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質災害等在內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
五、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促進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同步發展。要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明確責任主體,落實工作措施,淘汰落后產能,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支持發展綠色建筑。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提高污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限期達到《總體規劃》提出的各類環境保護目標。劃定城市藍線保護范圍,結合水域自然形態進行保護和整治,實施水資源配置、引水、節水工程,提高中水回用比例,全力保障用水安全。特別要加強滇池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改善入湖河流和湖體水質。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模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強綠化工作,劃定城市綠地系統的綠線保護范圍,依托水系形成生態隔離廊道。要加強對石林、九鄉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以及濕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制定并嚴格實施有關保護措施。
六、創造優良的人居環境。要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安排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布局和建設。將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目標納入近期建設規劃,確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給規模、區位布局和相關資金投入。加快棚戶區、城中村、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城市的實際需要與可能,穩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
七、重視歷史文化和風貌特色保護。要統籌協調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按照整體保護的原則,切實保護好城市傳統風貌和格局。要編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規劃,落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紫線管理要求,重點保護好文明街等歷史文化街區,xx陸軍講武堂舊址、抗戰勝利紀念堂等文物保護單位及其周圍環境。依托以滇池為核心的自然山水格局,做好城市整體設計,突出美麗春城和高原湖濱城市的風貌特色。
八、嚴格實施《總體規劃》。城市建設要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堅持依法治市,構建和諧社會。《總體規劃》是xx市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城市規劃區內的一切建設活動都必須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要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實施《總體規劃》的重點和建設時序。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對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包括各類開發區)的一切建設用地與建設活動實行統一、嚴格的規劃管理,市級城市規劃管理權不得下放,切實保障規劃的實施。要加強公眾和社會監督,提高全社會遵守城市規劃的意識。駐xx市各單位都要遵守有關法規及《總體規劃》,支持xx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xx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
xx市人民政府要根據本批復精神,認真組織實施《總體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你省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要加強對《總體規劃》實施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國務院
xxx年9月16日
【淺析批復的特點】相關文章:
公文批復的特點06-08
批復的特點說明10-14
寫作批復的特點10-17
批復的特點有什么07-29
批復的特點與寫作格式09-24
批復的標準格式及特點09-18
批復的特點詳細版08-17
行政公文之批復的特點10-18
行政公文批復格式及特點12-03
批復的格式及批復范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