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申請書范文(精選11篇)
在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申請書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申請書的時候需要注意問題。那么一般申請書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題申請書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課題申請書 篇1
課題名稱: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研究
課題負責人:郝曉紅
所屬學校:寧夏青銅峽市高級中學
課題研究時間:
課題組成員:李學勇、丁秀艷、韓玉霞、李文軍、王文義、謝進俠
青銅峽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領導小組:
青銅峽市高級中學歷史教研組于20xx年9月向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領導小組申請了“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研究”課題,經過課題組成員兩年的努力,本課題研究已初見成效。至20xx年9月本課題研究已到期,現向市教研室教育科研工作領導小組申請結題驗收。
課題的研究過程:
根據研究的實際情況,我們分為四個階段開展了研究。
第一階段:研究準備和初步實施階段這一階段也是課題的準備階段,我們主要進行了,選題論證,制定方案,申報立項,開題論證,調查現狀,分析成因,設計研究重點及措施。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這一階段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運行操作,修訂計劃,統計分析,收集積累資料。進行個案分析,制定階段計劃,操作方法驗證,中期成果匯報和鑒定。
第三階段:深化提高階段這一階段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反思,總結中期成果并加以推廣,加大覆蓋面。結合實際,查驗效果,并進行成果匯報展。
第四階段:鞏固總結階段這一階段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鞏固課題研究成果,匯總各種研究資料,進行分析比較,匯編成果專輯,撰寫結題報告,召開結題自查會,申請課題驗收。
取得的成果:
(一)物化性成果
1、校本教材《青銅峽地方史》編訂成功;
2、撰寫了“課堂教學觀察”活動總結;
3、編輯了《關于新課程環境下歷史課堂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的論文集》;
4、撰寫了《高考歷史教學經驗交流》。
5、編輯了《青銅峽高級中學歷史教學反思集》。
6、撰寫了《“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研究”結題報告》。
(二)經驗性成果
1、積累了編寫校本教材的經驗。
2、尋找到了解決課堂教學的新方法和新途徑。
3、初步取得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的方法。
4、獲得了“課堂觀察活動”的經驗。
(三)實效性成果
1、提高了我校歷史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2、建立起了新的課堂評價機制。
3、建立了新的學生評價方式。
課題申請書 篇2
泰興市教育局教研室:
在小學作文教學研究這一領域,雖然在情境作文研究、讀寫結合作文研究、生活作文研究等方面已經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但是仍缺乏使學生感興趣的寫作內容和綜合性教學策略方面的探索,更缺乏綜合性與序列性,沒有形成完善的快樂作文教學體系,導致學生習作興趣不能長久保持,學生寫作能力無法自然銜接和循序提高。為此,我校教師在教科室的領導下,結合作文教學實踐和現狀,確立了《在體驗生活中快樂作文》這一課題。這一課題的提出,目的就是在快樂作文教學中尋求使學生更“易于動筆,樂于表達”之路。
課題名稱:《在體驗生活中快樂作文》
編號:TZJYS2011108
選題依據: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選擇適宜的教學策略,并以課堂為現場,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以校本教研為主,根據研究的內容選擇有效的科研方法。在教學中通過分析研究,提高課題研究的質量。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指導學生從體驗生活入手,不斷增強學生習作的興趣,促進作文各因素的整體提高;促使學生深化對生活的認識和體驗,進而快快樂樂寫作文,促使學生主體人格的形成,語文綜合能力和人文素養得到同步發展;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使教師在語文教學方面具備較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實踐能力,習作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有新的提高,進而歸納、總結、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快樂作文教學模式。
人員組成及分工:王金明為本課題的主要負責人,組織、指揮、處理實驗日常事務。參研人員有王建友、王新鋒、黃燕、吳梅、李慧民、封偉華、朱琴、黃慧等。
目前,本課題的研究組織機構已經建立,各項研究工作的準備已經就緒,特向市教研室申請開題,懇求教研室的各位領導、專家批準,并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給予關注、支持、指導。
泰興市南沙小學《在體驗生活中快樂作文》課題組
20xx年2月24日
課題申請書 篇3
尊敬的盤龍區課題規劃辦:
我校承擔的“創建書香校園”小學國學經典誦讀的研究”課題,因課題負責人原校長田雪芬同志調離本校,需要變更課題負責人為現本校校長武截斌并重新整理課題研究內容“小學經典誦讀的研究”,特提出變更申請:結題時間由20xx年6月改為20xx年12月。
當否,請批示。
此致
敬禮!
申請人:xx
20xx年x月xx日
課題申請書 篇4
課題名稱:德育導師制工作研究
課題負責人:羅丙唐
所屬學校:高唐縣清平中學
課題研究時間:20xx年1月——20xx年7月
課題主研人員:石華龍秦曉民朗文王春蓮
聊城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高唐縣清平中學于20xx年1月向聊城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申請了《德育導師制工作研究》課題,經過課題組成員近兩年的克難攻堅,本課題研究已初見成效。20xx年7月本課題研究已到期,現向聊城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申請結題驗收。
課題的研究過程:根據研究的實際情況,我們分為四個階段開展了我們的研究,
第一階段:研究準備和初步實施階段(20xx.2—20xx.6)這一階段也是課題的準備階段,我們主要進行了,選題論證,制定方案,申報立項,開題論證,調查現狀,分析成因,設計研究重點及措施。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20xx.7—20xx.1)這一階段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運行操作,修訂計劃,統計分析,收集積累資料。進行個案分析,制定階段計劃,操作方法驗證,中期成果匯報和鑒定。
第三階段:深化提高階段(20xx.2—20xx.4)這一階段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反思,總結中期成果并加以推廣,加大覆蓋面。結合實際,查驗效果,并進行成果匯報展。第四階段:鞏固總結階段(20xx.5—20xx.7)這一階段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鞏固課題研究成果,匯總各種研究資料,進行分析比較,匯編成果專輯,撰寫結題報告,召開結題自查會,申請課題驗收。
取得的成果:
(一)物化性成果
1、《德育導師工作手冊》成功編寫。
2、《德育導師實施實施方案》成文。
3、編輯了《德育導師制工作研究課題圖片集》。
4、撰寫了《德育導師制工作研究結題報告》。
(二)經驗性成果
1、積累了進行課題研究的經驗。
2、形成了在農村中學全員育人新方法和新途徑。
3、獲得了轉化師生關系新的經驗和方法。
(三)實效性成果
1、提高了我校的全員育人能力,促進了教師的全面發展。一批實驗教師得到鍛煉并脫穎而出,1人被評為市優秀班主任,1人被評為市優秀教師,2人被評為縣優秀教育工作者,3人被評為縣優秀教師。
2、建立了新的育人方式。
3、形成了良好、和諧校園氛圍。
實踐證明,通過《提高課堂效率與構建和諧師生關系》課題研究,全校師生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觀念,提高了能力,現在按照預定計劃,各項工作已圓滿完成,敬請審議并批準結題
課題申請書 篇5
尊敬的阿城區教育學會領導小組:
我們是阿城區玉泉鎮河南小學,我校于20xx年11月20日申報了阿城區“xx”教育學會課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的研究》,課題編號是AGH030。為了使更多的教師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來,并能更深入地開展研究,我校決定更改課題主要參加人。
課題主要參加人變更為:史萬和、王亞菊、牛海亮、常偉、張芳、張麗娜、張英華、張麗麗、趙玉嬌、周曉明、李宏偉、葉長生、那佳、劉桂芝、江正軍、宋本雙、高穎、常存、任翠英、周國莉、王艷艷
以上情況完全屬實,請批準。
阿城區玉泉鎮河南小學
20xx年11月28日
課題申請書 篇6
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本項目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和特色創新之處。
研究目標:
1.探索小學生藝術審美素質培養的規律。
2.以促進學生審美素質發展為宗旨,培養和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在學生體驗與感悟中實現教育的啟發、引導、培養、激勵等功能,從而體驗學習的樂趣,激發情感,形成完美的人格。
研究內容:
1.探索小學生藝術審美素質的內涵
⑴藝術審美素質的界定:審美素質是受教育者觀察、認識、理解、判斷以及辨別美與丑、善與惡所必需的基本品質。藝術審美教育實際上就是美感的教育,美感教育對提升審美素質有重要意義。良好的審美素質可以強化健康的社會審美心理,形成和發展人對于世界新的審美關系,并使這種關系滲透到其他社會關系以及人的精神意識、情感方式、個性氣質、行為準則等諸多表現中去。
⑵藝術審美素質的內容:藝術審美素質是指在對小學生進行藝術教育過程中的一種審美意識、審美情感、審美價值取向和審美認知能力,即學生在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過程中,提升藝術審美素質。本課題的內涵,以學科整合為基礎,加強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增強審美意識,提高審美水平,激發審美欲望,實現審美理想,形成審美興趣,鍛煉創造美的意識。
2.探索藝術審美素質培養的內容、途徑、方法。
⑴藝術審美素質培養的內容:
藝術審美素質培養中發現美能力的培養;
藝術審美素質培養中欣賞美能力的培養;
藝術審美素質培養中創造美能力的培養;
⑵藝術審美素質培養的途徑:
形成四大課程體系,落實藝術審美素質的培養,課程包括獨立性課程、活動性課程、隱性課
程和滲透性課程。
獨立性課程即藝術學科課程,它是對學生實施藝術審美素質培養的主要課程,其主要由音樂和美術兩科構成。
活動性課程對發展學生的藝術特長,提高學生的藝術能力,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具有獨特的作用。根據學校實際出發,構建多個藝術活動系列(藝術實踐系列、社會服務系列和藝術展示系列),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
隱性課程是通過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實體、輿論及人際關系等因素構成客觀環境氛圍,對學生身心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一課程主要通過校園環境的建設與美化來得以實現。
滲透性課程即通過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等學科中的藝術審美素質的滲透,達到提高審美素質的要求。
⑶藝術審美素質培養的方法:
獨立性課程:調整教學內容和知識結構,對有關知識進行必要的梳理。把小學各科教材中的藝術審美因素進行梳理,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藝術欣賞水平進行排列,初步構建出各科藝術教育滲透序列。
活動性課程:運用游戲、競賽、表演、討論、器樂進課堂等方法,積極創造條件,提供機會,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
隱性課程:美化校園環境,使學生時時受到美的熏陶。
滲透性課程:找準結合點,通過藝術審美素質與各學科的聯合,借藝術審美素質滲透來促進各學科教學目標的達成,從而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3.探索小學生藝術審美素質培養的多元評價方法。
⑴評價主體,師生互動。⑵評價內容,廣角多元。⑶評價方式,倡導人文。⑷評價過程,動態發展。通過多元的評價,解決學生現有的審美“疲勞”,自主愉悅地接受藝術熏陶,提高藝術修養。
4.探索小學生藝術審美素質培養中的三條原則。
⑴參與原則:學生審美素質的培養需要學生參與,從而獲得審美體驗,進而達到審美育人的目的,沒有親身的參與,是不可能獲得這種體驗的。
⑵愉悅原則:審美是一種精神食糧,正因為它的愉悅性,學生們才可能在心情舒暢的前提下主動參與審美活動,保持良好的心境,使學生充分感受藝術的愉悅。
⑶融合原則:運用各種教育形式所提供的手段與方法,在學科中將藝術審美結合起來,提高學習效益,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與審美空間,全面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輔之以個案研究。在研究過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
⑴根據課題的研究目標,結合現狀,擬定行動計劃。
⑵在計劃的實施過程中,了解問題,解決問題。
⑶發現新問題,逐步修正、完善原有的計劃。
⑷繼續實踐,完善計劃,達到改進工作,完成研究任務的目的。同時在研究過程中全面收集有關事實材料,匯總、分類,進行理性的思考,總結成功經驗。
研究過程:
準備階段(20××.9―20××.11)
建立課題組,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理論學習;收集國內外相關的資料,了解相關研究內容;設計課題方案,請有關專家方案論證,完善方案,使其更具針對性、科學性和可行性;對學生藝術審美素質情況進行現狀調查。調查本校學生藝術審美素質的現狀。
實施階段(20××.12―20××.12)
通過調查,按照預定的課題研究要求,組織教師開展以“培養學生藝術審美素質培養”的研究。
⑴探索小學生藝術審美素質的內涵。
通過問卷調查形式,形成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藝術審美素質,并根據這些內容,形成分學科、年齡段的素質標準與要求。
⑵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以四類課程為載體,分組開展藝術審美素質的探究。提煉出藝術審美中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素質的要點,以及這些素質在培養中起到的作用,做好“三百工程”即藝術發現百篇、藝術欣賞百篇、藝術創想百篇的資料搜集與整理工作。
總結階段(20××.1―20××.3)
與此同時,形成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所積累的新世界實驗小學學生藝術審美素質培養的“三百工程”,即藝術發現百篇、藝術欣賞百篇、藝術創想百篇。同時課題組總結、評價成果。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哪些藝術審美素質是小學生發展過程中所必須的?而這些審美素質在其發展過程中又起到了哪些作用?
2.通過何種方法及途經解決學生現有的審美“疲勞”,進而自主、愉悅地接受藝術的熏陶,提高審美素質。
課題申請書 篇7
尊敬的阿城區教育學會領導小組:
我們是阿城區玉泉鎮河南小學,我校于20xx年11月20日申報了阿城區“十一五”教育學會課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的研究》,課題編號是AGH030。為了使更多的教師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來,并能更深入地開展研究,我校決定更改課題主要參加人。
課題變更為《小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的研究》
課題主要參加人變更為:史萬和、王亞菊、牛海亮、常偉、張芳、張麗娜、張英華、張麗麗、趙玉嬌、周曉明、李宏偉、葉長生、那佳、劉桂芝、江正軍、宋本雙、高穎、常存、任翠英、周國莉、王艷艷
以上情況完全屬實,請批準。
此致
敬禮!
申請人:xx
20xx年x月xx日
課題申請書 篇8
尊敬的縣教育教學研究室:
20xx年春我校申報省級課題《初中物理“超市課堂”—基于新課程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失利后,學校領導積極一面鼓勵課題組人員不要有放棄研究的思想,一面支持和指導課題組分析和反思我校在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讓我們茅塞頓開,增強了繼續研究的信心和力量。
隨著學校食堂項目的開工建設,教學樓項目的順利立項,麥元中學駛入發展的快車道,特別是學校二級機構新設了教研專職機構——教科室,為我們的實驗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平臺。
在縣教研室有關專家的指導和學校領導的關懷下,《初中物理“超市課堂”—基于新課程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20xx年6月被立項為縣級課題,課題編號是:WJKT20xx-3。實驗研究一直在有序地進行著。
但是,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感到《初中物理“超市課堂”—基于新課程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這一課題研究受現有辦學條件、師資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制約,很難達到預期的研究效果。同時我們深切地感到新課程的有效實施關鍵在教師,我們地處農村,如何提高農村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這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校本教研,反思與實踐。只有教師的專業成長達到一定高度才能從事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課題選擇是研究戰略的起點,它對實驗研究的整體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整個實驗研究工作成敗的關鍵。為了課題研究能解決教育教學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并能更深入地開展研究,我校決定更改課題有關事宜。
課題變更為《農村教師實施新課程能力的實踐研究》,課題負責人為汪結樂、汪水根,由校教科室牽頭,以物理學科教師為實驗對象,力爭早出成效。課題主要參加人變更為:汪結樂、胡靈枝、何焰伢、孫瓊力、周紹寬、汪水根、徐的毛、方愛仙、汪四珍。
安慶市教育局局長江興代倡導的“教育超市”理論指出教育應該借鑒產業的某些運作方式,研究產業的運作思路、管理模式,教師的專業成長是“經營”理念中的追求最大限度的“增值”。課題變更是前期研究的延續,是前期實驗的“意料中事”。
以上情況完全屬實,請批準!
望江縣麥元中學課題組
20xx年6月20日
課題申請書 篇9
1.問題提出的緣由
2.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思路、方法等
(請按以上兩部分逐項填寫,限2000字以內)
一、課題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在新形勢下學生的行為習慣越來越值得人們質疑,很多學生在家沒有管教,同時學生在學校存在逃學、厭學、對老師不尊敬現象,在做人、做事和學習等方面的行為習慣現象越來越嚴重。
我校對學生行為養成教育很重視,開展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學校以《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禮儀規范》為行為習慣培養材料,以養成教育為主狠抓學生行為規范訓練,以開展文明班級評比為主線來強化德育管理。
(二)、研究的意義:
1、社會發展的需要:為了進一步推進以德治國的落實,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2、學校發展的需要: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必然要求改進學生的道德教育,幫助廣大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本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內容、形式和方法。
2、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3、以養成教育為突破口,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三、主要研究內容
培養學生基本的良好行為習慣,主要包括良好的做人基本習慣、做事基本習慣和學習基本習慣,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發展。在做人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培養愛心”,體現為“有真愛,負責任,明禮誠信和樂觀豁達”。在做事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規則意識”,體現為“遵守規則,做事有計劃,善于合作,毅力堅強,求新求異,追求效益”。在學習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體現為“基礎扎實,掌握信息,學用結合,善于思考,科學用腦”。這些良好習慣都需要在中學生日常行為中培養。
(一)研究的重點
我們堅持從實踐出發的原則,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把研究的重點放在校內。根據《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德育大綱》、《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守則》等將學生的習慣培養分為四個子課題,然后將這四個子課題再進行分解,分別進行研究。在研究中,將結合我校的情況,以衛生健體習慣作為研究的突破口。
1、中學生良好文明禮貌習慣的養成研究。(社會公德、儀表儀態、禮貌待人)
2、中學生良好讀書學習習慣的養成研究。(聽、說、讀、寫、思的習慣)
3、中學生良好衛生健體習慣的養成研究。(衛生、勞動、體育鍛煉、安全等習慣)
4、中學生良好行為道德習慣的養成研究。(自尊自愛、遵守紀律、勤勞簡樸、嚴于律己等習慣)
(二)研究的難點
1、學生的基礎較差。由于多種原因,目前學生在常規行為習慣方面表現不是很好,給研究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2、道德意識怎樣轉化到學生的行動上,這也是本課題研究的難點。
四、研究思路
1、誦唱、創作“行為規范“詩歌。在實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中,我將緊緊抓住詩歌主題鮮明、簡潔明了、學生易學好懂的特點,根據學生的行為習慣,年齡特征和知識程度,組織全校師生開展搜集詩歌、創作詩歌和誦唱詩歌的活動。通過此活動,進一步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進一步促進我校的養成教育向縱深發展。
2、活動育人:開展文體藝活動、重大節日活動、系列專題教育活動。
3、教師言行育人:發揮榜樣的激勵作用。
4、課堂育人:發揮個人學科的育人功能,知識傳授與德育結合。發揮主題班隊會的育人功能。
5、陣地育人:黑板報、升旗儀式,校外德育基地,校報校刊、圖書室、勞動基地(衛生包干區、花圃分班管理),充分利用心理咨詢室。
五、研究方法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方法為文獻索引法、行動研究法、訪談法、講授法、案例分析法、自我反思法、討論與總結。以建立制度,設立基地,抓好宣傳等作為研究手段,采用觀察、問卷調查、經驗總結、實驗、對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進行多輪回研究。
課題申請書 篇10
xx區課題規劃辦:
我校承擔的“創建書香校園”小學國學經典誦讀的研究”課題,因課題負責人原校長田雪芬同志調離本校,需要變更課題負責人為現本校校長武截斌并重新整理課題研究內容“小學經典誦讀的研究”,特提出變更申請:結題時間由20xx年6月改為20xx年12月。
當否,請批示。
xx小課題組
20xx年6月21日
課題申請書 篇11
尊敬的盤龍區課題規劃辦:
我校承擔的“創建書香校園”小學國學經典誦讀的研究”課題,因課題負責人原校長田雪芬同志調離本校,需要變更課題負責人為現本校校長武截斌并重新整理課題研究內容“小學經典誦讀的研究”,特提出變更申請:結題時間由20xx年6月改為20xx年12月。
當否,請批示。
盤龍區環城一小課題組
20xx年6月21日
【課題申請書范文(精選11篇)】相關文章:
課題申請書04-18
課題申請書范文集錦七篇05-02
關于課題實施方案范文合集四篇04-22
課題研究方案范文錦集5篇03-25
課題評審鑒定意見11-17
精選離職申請書范文04-19
課題研究工作匯報(精選5篇)03-02
課題結題鑒定意見11-23
幼兒園教師課題培訓學習總結(精選5篇)01-30
仲裁申請書范文精選15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