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評課稿-《認識人民幣》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重點是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和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難點是1元及1元以下人民幣的換算及應用。雖然人民幣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不是一個新知識,但是學生對于人民幣的認識只是停留在一個初淺的認識階段。奧蘇伯爾說過:影響學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大多數學生認識1元,1角,5角,這些人民幣在生活中比較常見,學生基本都能分辨。但2角的紙幣現在比較少見,所以有可能不認識。至于1分、2分、5分這些已經離我們現在的生活很遠了,對于現在的學生是陌生的。
陳老師這節課設計了幾個前測問題,通過前測了解到大部分的孩子對人民幣還是有一定的認識的。根據這前測在第一環節中,陳老師通過學生作品的展示,以一個問題“你是怎么看出來的”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覺的進一步認識了人民幣。
第二環節人民幣的分類中,陳老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操作、去感知、去實踐,學生的熱情高漲,對人民幣的分類更輕松,對進一步認識人民幣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這里安排小組合作學習,互相交流,讓全體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為學生提供了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提供了充分的活動與交流的機會。當然分完后,最好能立即要求學生整理好學具。
第三環節教學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時,陳老師同樣運用前測題目“怎么拿出1元錢”,分析學生的不同拿法,從而明確1元=10角=2個5角。雖然使學生知道1元=10角并不難,但對其的應用是本課的難點,針對這一難點,陳老師給學生準備了60角和60分,在3元=xx角換幣時,讓學生動手圈一圈,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材料,對突破這樣的難點是非常有幫助的。
第四環節模擬購物活動中,既然認識了錢,就是為了要學會買東西,因而最后的環節陳老師設計了解決實際問題:買東西。這里陳老師是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來解決的,我想如果變成一張練習單,讓生先動手做做,再匯報是否更好一些?
總體來說,本節課的教學已經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課堂設計也由“給出知識”轉向“引起活動”得到“經歷、體驗”,是一節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課。
【一年級數學評課稿-《認識人民幣》】相關文章:
《認識人民幣》評課稿10-12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評課稿06-08
[經典]《認識人民幣》評課稿13篇04-03
認識人民幣評課稿(精選7篇)06-27
數學認識面積評課稿10-31
數學《認識負數》評課稿09-04
數學《厘米認識》評課稿06-19
數學《圓的認識》評課稿06-19
【薦】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評課稿6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