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評課稿

時間:2024-10-05 22:35:13 稿件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評課稿

  陳老師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學思路條理清晰,先回顧舊知再以小游戲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設想將各種物體放到水里后是沉是浮?再自己動手做一做。然后通過教師演示將土豆放進水里后浮起來,引出本課所要研究的問題:如何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本節課教學的重點,陳老師放在了教學的第一部分:引導學生研究物體浮上來的辦法和上浮材料的特點,這也是這課教學的重難點。在學生設計出了各種方法以后開始實驗,這時老師下到小組內仔細觀察并巡視學生實驗的情況。在小組匯報時,老師予以適當點評,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可以使物體在水里浮起來的方法。

  最后進行適當的知識回顧。整節課按照科學教學的提出問題—進行假設—尋找證據—得出結論貫穿始終,使人感覺完整而扎實,相信學生經過這節課的學習,對如何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可以很好的掌握。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禮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陳老師的這節課可以說是一節很普通的家常課,但我覺得,正是在這種簡單而樸實的課堂教學的細節中,才能看出老師在平時對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科學實驗室里的黑板擦得一層不染;學校進教室后安靜得等待上課;討論或活動時,聽到音樂聲立刻結束;安靜、認真地傾聽同學的發言……這些良好的科學學習的習慣與老師平時的嚴格要求是分不開的。

  另外我還有兩點見解想同大家分享一下。

  一、我個人認為老師為每組學生提供了各種物體,先讓學生不要急著做,先設計方法,再將自己的方法在全班內匯報。我覺得這種方法好,在動手做之前先思考好,避免了直接做實驗可能造成的混亂,也符合科學教學的理念。

  二、我們在學習科學課教學理念時經常把“以學生為主體”掛在嘴邊,但要真正做到,卻不那么輕松。有時在課堂上為了體現所謂的“以學生為主體”,經常會走個形式,象征性的讓學生說說自己想研究的問題,但最終仍然是老師牽著學生走。因為可能學生的回答或反映違背了或超出了老師備課的范圍,老師就可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忽略不計”。其實這種做法是要不得的。在課堂上,只要學生經過自己大腦思考,得出的結論,不論正確與否,都是孩子的“心血”,老師要以欣賞的眼光去看。我覺得這才是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每一次發言。

【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評課稿】相關文章:

物體的浮與沉評課稿11-21

浮與沉評課稿(通用16篇)05-25

《觀察物體》評課稿08-31

《觀察物體》的評課稿11-08

《觀察物體》評課稿(11篇)10-16

《北京亮起來了》評課稿10-21

《觀察物體》評課稿(通用27篇)11-08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評課稿(精選5篇)06-22

小學數學《觀察物體》評課稿(精選9篇)07-25

小學數學《觀察物體》評課稿(通用8篇)06-1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8 | 亚洲人成人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揄拍自拍第一页 | 午夜福利一区美女 | 日韩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