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動物朋友評課稿

時間:2024-09-10 11:09:58 稿件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們的動物朋友評課稿范文

  評課是指評者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秀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我們的動物朋友評課稿,希望大家喜歡!

我們的動物朋友評課稿范文

  我們的動物朋友評課稿 篇1

  1、本課就是為了讓孩子理解要和動物和諧相處的重要性,自覺保護動物。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站在保護動物的立場,從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寧老師的環節設置和板書都緊扣目標,設置的比較合理。

  2、教師板書直接、具體、有趣,符合低年級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年齡特點。

  3、 老師從正面的保護動物的故事以及插圖告訴我們,動物為人類服務,給人類帶來快樂和方便,是人類的好朋友。并且讓每個孩子都說說動物都為我們做了什么,以情動人。只有孩子對動物有了感情才會真正主動去保護動物。

  4、教師不僅從正面說,從反面也舉了列子。一些獵殺動物或者傷害動物的行為讓孩子們深深惋惜。這是活生生現實的.事情,雖然有些沉重,但讓孩子去嘆息一下也未嘗不可,就更能激發出他們要愛動物的熱情。

  5、每堂課都有獨特的東西,要分析解決問題并回到主題當中。這個單元的三節課都是有聯系的,但是各有重點,因此要把握好本課的重點,上節課的內容沒必要再在這節課重復。把書本第13頁的內容-------熊貓圖的內容放到第三課時去教,讓孩子對動物了解更多,更能和動物交上朋友。

  我們的動物朋友評課稿 篇2

  首先,非常感謝兩位老師帶給我們精彩的品德課。其實,每一節公開課的背后,都凝聚著老師們巨大的付出。她們反復地備課,試講,修改,一次次磨課,這其中的艱辛不言而喻。不僅如此,上完課后還要經受評課者的品頭論足,應當說心理和精神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所以,無論今天的課堂是否達到理想的效果,在大家看來兩位老師都經歷了歷煉自己的過程,你們都是成功的。當然,我想兩位老師在收獲喜悅的同時,也同樣享受著過程。

  接下來,我就來點評一下山南小學薛曉楓老師的《我喜歡的動物朋友》一課。《我喜歡的動物朋友》一課,是遼海版品德與生活第4冊第二單元《大自然的秘密》中的第二個主題《大自然中的伙伴》中的一課。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了解自己喜歡的動物,使學生初步掌握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觀察、探究、合作能力,懂得動物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和保護動物的意識。整堂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將品德教育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

  課程標準中指出,“品德與生活是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這節課老師充分體現《品德與生活》生活性這一特征。舉例:

  1、導入部分聽聲音猜動物名稱。

  2、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動物資料。學生在介紹小白兔的過程中,老師讓小動物走進課堂,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觀察過程中,學生和動物打招呼,給動物起名字,還能夠親自地喂小動物食物,用手去觸摸小動物的身體等等。構建了一個真實的生活化課堂,使課堂教學更有現實感,更貼近學生的生活。

  3、汶川搜救犬的故事,長頸鹿的經歷,公益廣告,這些大量的事例都源于兒童真實的生活。我們說,品德與生活課就是讓課堂回歸學生的生活。

  二.本節課優化課程資源,培養學生觀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和探究、合作的精神。

  1、學生通過觀察、搜集資料,準確地填寫表格。培養學生整理資料的能力。

  2、原有教材中的表格。(探究的`主題、探究的結論。)對于二年級小孩子來說有些困難,教師刪減部分內容,并增加了貼近兒童生活的`問題:你為什么喜歡這種小動物?這些問題的提出讓孩子們樂于把自己的想法提煉出來。

  三、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教師由淺入深、逐層推進。

  從“了解動物”到“喜歡動物”到“保護動物”。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從感性自然地向理性過渡。水到渠成地讓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從而達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當然,真實的課堂會讓我們發現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比如老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是否能從學生的信息中提煉出來,生成新的問題,把問題拋給學生。當學生的回答沒有達到老師的預設時,教師應如何機智巧妙地處理。

  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必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盡可能多地關注到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來。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一點個人觀點,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

  我們的動物朋友評課稿 篇3

  一、加強互動,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讓學生都想說

  口語交際是聽和說的雙方互動活動,樂于表現是學生的本能欲望,陳老師努力為學生創設口語交際的時間和空間,采用多種形式,以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讓他們參與其中,在動態的口語交際實踐中反復經歷、品味。例如小組交流、合作探究、同桌討論、生生互評、師生互評、角色體驗等,關注到全體學生,真正讓學生在互動中實踐語言,培養口語交際的能力。

  二、營造平等和諧的`氛圍讓學生敢說

  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關鍵,因此陳老師開課伊始便從激趣入手,讓學生聽聲音猜小動物,這樣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拉近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為整節課定下良好的基調。在整節課的過程中教師不時地參與到學生學習活動中,以親切的語言和恰到好處的點撥給學生以適時引導和鼓勵,使整節課師生置身于融洽和諧的氛圍中。

  三、創設交際情景讓學生樂說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多次創設情景,自己扮演打鳥的叔叔,還有扮演學生的媽媽讓學生因體會到不應該打鳥,要保護有益的小動物,這種情景的創設使學生身臨其境,情緒高漲,愛說樂說。

  我們的動物朋友評課稿 篇4

  3月19日觀摩了一節品生課《我和動物交朋友》,現就這這節品生課《我和動物交朋友》的成功與不足談一下個人觀點:

  教學中老師能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了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系列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參與課堂實踐,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導思想,體現了教育教學新理念。整節課層次清晰,設計巧妙,時效性強。本節課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教學目標定位準確,體現了課程價值。

  老師能從生活實際出發,在課堂上圍繞目標開展活動,通過“認一認”“聽一聽” “講一講”“辨一辨”等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活動中,讓每個學生參與活動交流,有效地教育學生不僅要愛護動物,還要正確善待動物。同時也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

  二、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

  實施品德與生活課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讓課程貼近學生的生活,達到教學內容生活化。老師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如:本節課布置學生開展了“同桌交流你和動物交朋友的故事”活動,將學生的生活經歷納為重要課程資源,老師還出示幾種行為讓學生判斷對錯,并說出為什么,引導學生用自己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的心靈去感受,直到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從課堂效果看,學生思維是活躍的,情緒是飽滿的,他們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我們也看到了課堂生成的精彩。

  值得商榷的地方:能否把學生家養的小動物帶進課堂?

【我們的動物朋友評課稿】相關文章:

我們的城市評課稿10-02

《動物兒歌》評課稿06-18

動物兒歌評課稿08-05

《我們認識的數》評課稿04-17

【熱】《動物兒歌》評課稿06-18

精《動物兒歌》評課稿06-17

《動物兒歌》評課稿集合05-22

動物的運動評課稿范文10-16

《動物兒歌》評課稿集錦12-2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色老久久精品偷偷鲁 | 亚州十八禁免费不卡在线视颖 | 我不卡Av片在线观看 |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视在线看1 | 日本香港三级三级久久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