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圖形的旋轉》評課稿范文
開課內容:“基本的圖形運動 ”
《 基本圖形的旋轉 》 這一課充分 體現了 “ 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 的教育理念。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下面我先對本節的說課進行簡要評析。 老師 的說課課件制作新穎,條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本節課 孫 老師有很強的教學功底, 教學 態度親切自然、語言簡潔明了,善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點撥適時到位。
本節課對 對教學目標的確定明確、具體、全面 ,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恰當,主次分明,抓住了主要矛盾。
教法的選擇和運用合理、實用,適合數學學科的教學要求、特點。能根據具體的教學目的選用教法,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法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教法符合學法。與學法相適應。能夠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不同指導,可以達到的不同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習慣。
教學程序的設計比較科學,能達到教學目的。授課內容科學、正確,注重了思想教育。教學結構合理,重點突出, 并且 注重難點的突破。
縱觀孫老師的教學過程,有如下亮點:
1,用好基本題,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本課從 孩子熟知的 生活中的 基本圖形的運動 入手,導入新課,這樣有利于聚攏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興趣,對新課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本課通過各種操作活動給學生建立了感性的經驗,每個活動都為突破教學難點做好鋪墊作用。 在 出示基本題時 ,都有意識地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角,多給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的機會,多讓學生“做”數學。 新課標要求:“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不能依賴死記硬背,而應以理解為基礎,并在知識的`應用中不斷鞏固和深化。”為了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數學知識, 孫 教師在 復習 了 三種基本圖形的運動后 ,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 這三種圖形運動的關系 ,從而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使學生對圖形的運動,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對于有思維量的題 ,注重由淺入深的引導,幫助學生自主構建知識。
新課 標指出:有效的數學教學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 孫 老師在出示有思維量的題時,總是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對于有困惑的地方,總是及時給予適當引導。
3 、 對于題目中含有運動的點, 運用多媒體化靜為動,讓學生感受知識形成過程
孫 老師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把圖片情境由靜態變為動態,把 旋轉的過程淋漓盡致地顯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快速直觀了解旋轉的特點。從而幫助他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雖然 孫 老師的這節課是一節成功之課 ,但也有一些遺憾之處:由于本次復習 課, 牽涉到圖形的三種運動, 所以教學時,對課堂中出現的各種生成沒有充分的估計。這一環節花費了較長的時間,所以使 學生 練習環節時間縮短,對教學效果有一定影響。
【《基本圖形的旋轉》評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平移和旋轉評課稿01-19
平移與旋轉評課稿01-14
圖形與變換評課稿01-14
平移和旋轉評課稿3篇01-19
圖形與變換評課稿3篇01-14
《軸對稱圖形》評課稿(6篇)01-12
《軸對稱圖形》評課稿6篇01-12
《軸對稱圖形》評課稿(集合6篇)01-13
認識立體圖形評課稿2篇01-01
排球課評課稿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