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鈉與碳酸氫鈉評課稿范文
聽了謝老師的《碳酸鈉與碳酸氫鈉》這節課,感觸很深,使自己對學本課堂產生了很多感想。
這節課,本人認為謝老師充分體現了“生本課題、學生是主題”的教學模式,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角度出發,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前準備導學案,給學生學習以指引的方向
學生在課前拿到導學案之后,記憶開始了主動學習,他們可以明確學習目標,掌握本堂課的重點,學生能自己解決基礎知識,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重新發現和確認本節課的難點和疑點,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說,謝老師這樣的準備,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也真正做到了低負高效。
2、給學生自主發展的空間,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
新課程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交流、合作等多種學習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探究環節的具體教學實施中,謝老師注重復習課的提升,重視課堂細節,重視模式教學引領,規范學生的解題思路。在對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兩種物質的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中,謝老師把學習的權利放給了學生,由學生利用導學案,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并由學生進行評價,在評價中又提出了評價類型的試題的解題模式,這樣一來規范了學生的解題思路,不至于對探究情景無從下手。
值得探討的問題有:
1、引入本課題時,若將問題改成“CO2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產物是什么”,應該會使引入更加順暢。
2、本節課的重點應該是在對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定性與定量分析上,前面基礎知識的講解有些拖沓。
3、在由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時,若能設計層次性問題幫助引導學生,效果可能會更好。
【碳酸鈉與碳酸氫鈉評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數與形評課稿01-19
平移與旋轉評課稿01-14
圖形與變換評課稿01-14
變量與函數評課稿01-02
小河與青草評課稿12-30
排球課評課稿01-02
數與形評課稿 3篇01-19
圖形與變換評課稿3篇01-14
《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評課稿01-05
散步評課稿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