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為人民服務》評課稿
這幾天在福州參加首屆英才杯“智慧·互動·成長”全國青年教師風采展示大賽。此行收獲很大。大賽特邀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菘舟、孫雙金、孫建鋒展示精品課,10位青年新秀開觀摩課,尤其難得的是大會邀請名師于永正老師做專家評點。真正地與名師零距離的機會不多,一邊聆聽專家樸素、精到而又詼諧幽默的點評,一邊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于永正老師對年輕教師的愛護和期待。
15日晚7點,省語文學科帶頭人二三期培訓班的學員集中在群眾路小學,就林莘老師執教的《為人民服務》和洪麗玲老師執教的《草原》兩課進行互動研討。當然,和其它教研活動一樣,氣氛有點嚴肅,有積極發言的,也有沉默的。我個人以為,發言是一種認真,沉默也是一種認真。沒有深思熟慮的在會上胡亂放炮,反而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你猜對了,我就是眾多沉默者之一。
其實,在林莘老師的課堂里,我一直有一種感覺,感覺自己和群眾路小學六年七班的同學們一起在享受。剛拿到會議材料,看到《為人民服務》的課題,我很納悶,林莘老師怎么會選擇這樣的論說文來上公開課,要想上得出彩──難!可結果卻出人意料,一篇枯燥難懂的論說文,居然被演繹得如此聲情并茂,如此激揚文字,如此富有靈性。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的階段目標中指出:“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教材選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小學生初步接觸這類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為初中學習議論文打下基礎。本節課林莘老師把初步了解“引用、對比、例證”的論證方法作為學生的學習目標之一,是恰當的,也是明確的。
我們一起來看以下兩個片斷:
片斷一:
師:“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主席用了什么方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生:主席引用司馬遷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師:這叫引經據典。司馬遷距離現在有多遠?
生:10xx年。
生:20xx年。
師:司馬遷是我國西漢時期的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距現在有兩千多年了。主席為什么要引用司馬遷的話?這么古老的久遠的話?
生:因為司馬遷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說過了,說明主席說的話也是對的。
生:因為司馬遷說的話經過了歷史的考驗,是被歷史證明了的。
師:經典是古老的智慧,是被歷史考驗,被大家認可的。經典可以表達深刻的內涵,最具有說服力。
。ń又處熤笇W生有感情地朗讀司馬遷的話。)
師:除了司馬遷的這句話,還可以引用什么經典名言?
生: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
師:同學們,名言帶給我們的震撼是無限的。
聽到這里,我的熱血似乎也和學生一起沸騰起來了。學生在學習引證法的同時,進一步積累了名言警句,進一步理解了名言警句,同時也深深地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而且這種教育又是無痕的。
【小學語文《為人民服務》評課稿】相關文章:
《為人民服務》的評課稿09-12
小學語文評課稿05-26
小學語文評課稿[經典]12-10
小學語文評課稿06-20
小學語文課的評課稿05-19
小學語文課評課稿03-31
小學語文作文評課稿11-07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02-23
小學語文評課稿優秀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