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面積》評課稿

時間:2024-10-26 17:42:36 稿件 我要投稿

《圓的面積》評課稿

  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后的教學延伸。對其執教教師的課堂教學的得失,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發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圓的面積》評課稿,歡迎閱覽。

  《圓的面積》評課稿 篇1

  李老師執教的《圓的面積》這一節課,是人教學版六年級的上冊教材內容。圓是小學階段最后的一個平面圖形,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認識,到學習曲線圖形的認識,不論是學習內容的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是學習上的一次飛躍。上課的思路是先出示生活中出的的牽馬圖,讓學生想到一些數學問題,從而進行探索和驗證圓的面積的計算方法。在教學中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把圓的面積轉化成我們學過的近似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通過電腦多媒體課件的驗證科學地讓學生感到了知識的轉化過程,學到了真正的知識,是一節較好的課。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系。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來說,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在實施新課程的背景下,在“以學為本”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要授之以漁;我們的教學須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哪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了解、鼓舞。”本課教學中,李老師更多地體現為:引導者——給學生的學習提供明確的導航目標,輔導者——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與支持,使學生能夠比較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合作者——關注學生的學習,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共同尋求問題的答案。與學生構成良好的學習共同體。因此,通過對圓有關知識學習,不僅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聽了本校李國賢老師講的'《圓的面積》一課,深受啟發,感覺課講的很成功。由于李老師多次深入鉆研教材,可以說準確地理解教材編寫意圖,跳出教材,對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進行大膽的改革,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緊密結合起來,強化教學互動、學生動手操作推理和多媒體教學的科學驗證,對提高學生素質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圓的面積》評課稿 篇2

  《圓的面積》這節課老師能夠科學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有效開展教學活動,充分體現了新課程背景下,一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教學理念,整節課亮點紛呈,我談三點。

  一、本節課新課程理念鮮明突出

  1、教師像導演。從提出教學目標,到完成教學任務,整個過程,教師始終扮演著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師出示了“圓”后,啟發學生提出學習目標“本節課你們想了解圓的哪些知識?”學生生成問題“什么是圓的面積、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以及怎樣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解決有關問題。”在引導學生生成學習目標中扮演好了引導者角色。在學生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時,老師先通過引導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方法,實現知識遷移,然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把圓剪拼成近似的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進而利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構建新知識。從這個層面來看,老師是一個很好的組織者。在學生剪、拼圖形的過程中,老師能夠深入每一小組指導學生如何將圓剪拼成長方形,并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從這個層面看老師是一個很好的合作者。

  2、學生像演員。在推導圓的面積計算過程中,從學生動手實踐剪圓、自拼圖形,到學生自主探究和運用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整個過程,學生個個是主體,個個是主角,演的輕松,演的有特色,學的真實,用的靈活、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倡導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新

  理念。

  二、本節課重視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

  本節課學生有四次動手操作的機會:第一次是將圓按照4等份、8等份、16等份、32等份、64等份的要求進行分剪。第二次是學生將剪好的紙片拼成自己熟知的.長方形等其他圖形。第三次是學生通過展臺展示自己的拼圖。這既是學生自主探究新知的體現,又是突破難點重點的需要,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了學生的操作能力,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享受數學”。

  三、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突出學以致用

  數學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它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本節課中,老師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經驗,創設了讓學生觀察生活環境中自動噴水這一情境,向學生展示了生活中的圓形,從中提出數學問題,并加以解決,從而順利地引出新課,最后又讓學生計算出噴水頭噴出的最大面積,即圓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通過聯系實際,計算面積,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所學的知識。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激發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本節課也有幾個值得商榷和加以改進的方面:

  1、要充分挖掘教材資源,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本節課可以引導學生把圓折成三角形,嘗試推導圓的面積公式。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而且可以收到殊途同歸的效果。

  2、創設教學情境要立足于教學內容。總而言之,這節精品課,不僅充分展示了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風格,而且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探索。

  《圓的面積》評課稿 篇3

  《圓的面積》是在學生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及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認識了圓,會計算圓的周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兩節課老師能夠科學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有效開展教學活動,充分體現了新課程背景下,一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教學理念,,特別注意了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兩節課亮點紛呈,我談幾點我個人粗淺的認識和感悟。

  1、情境導入能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復習鋪墊有實效。通過復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面積那樣將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去求面積,為學生采用圖形轉化的方法推導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做必要的準備,讓學生明白轉化的思想是學習新知的`有效手段之一,激發學生將圓轉化成學過的圖形探究面積計算做準備。

  2、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本課時教學的重點是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教學中,在引導學生提出“將圓分割,然后再拼組成學過的圖形”的猜想后,組織學生分動手操作,分別將圓分成16等份和32等份,再拼成近似的平行四邊形的過程,使學生經過推理,認識到“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會越接近于長方形”。并從中發現圓和拼成的近似長方形之間的關系,根據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學生參與這一知識形成的過程,不僅有利于他們理解和掌握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而且培養了他們的

  創新意識、實踐能力、探索問題的能力,學習了一些數學方法,進一步發展了初步的空間觀念。

  3、充分體現“高效課堂”理念,以學生為主體。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從“點——線———面”,引導學生探究圓的面積公式,激勵學生自主探索圖形變換的規律,并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歸納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的過程中,向學生提供了觀察、猜想、實驗等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探索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另外,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課堂練習,也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4、多媒體課件與課堂教學有機的整合,應用巧妙、自然,做到了多媒體資源位教學服務,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當然,本節課也有幾個值得商榷和加以改進的方面:

  1、要充分挖掘教材資源,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本節課可以引導學生把圓折成三角形,嘗試推導圓的面積公式。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而且可以收到殊途同歸的效果。

  2、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照顧到學困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王玉嫚老師指教的《圓的面積》,從教學效果看,效果良好。有效地滲透了轉化思想。首先,充分體現“高效課堂”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從“點——線———面”,引導學生探究圓的面積公式,激勵學生自主探索圖形變換的規律,并在

  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歸納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探索能力。

  多媒體課件與課堂教學有機的整合,應用巧妙、自然,做到了多媒體資源位教學服務,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而言之,王老師的這節課是節精品課,不僅充分展示了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風格,而且為我樹立了榜樣,值得我去學習和探索。

【《圓的面積》評課稿】相關文章:

圓的面積評課稿05-17

圓的面積評課稿01-21

《圓的面積》評課稿(精選14篇)04-24

《圓的面積》評課稿范文(通用5篇)09-15

新人教版《圓的面積》評課稿(精選5篇)05-29

《面積計算》評課稿04-08

梯形的面積評課稿06-09

圓環的面積評課稿11-23

面積的認識的評課稿06-2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电影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网址 |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 | 亚洲愉拍二区一区三区 | 亚洲vs日韩vs欧美vs久久 | 思思热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