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的講話稿(通用5篇)
在當下社會,我們都跟講話稿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講話稿是指把在一定場合下所要講的話事先用文字有條理的寫出來的文稿。寫講話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端午節的講話稿(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講話稿1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農歷的五月初五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今年的端午節是6月25日。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等形式來紀念我國著名的詩人、愛國主義者——屈原。
屈原是距今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所在的時代是一個戰亂頻繁、弱肉強食的時代。屈原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環境里,他對當前的形勢有著清醒的認識,于是在國內倡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舊貴族遭到了詆毀攻擊。
面對壓力,屈原秉持寧折不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思想,最后投汨羅江自盡。在與保守勢力的斗爭中顯示了自己的高尚節操,赤誠的愛國之心。
兩千年之后的今天,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知道自己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學會珍惜我們寬敞明亮的教室,我們的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
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于炎黃子孫的稱號。最后祝同學們期末考試取得理想的成績,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謝謝大家,我的講話完畢!
端午節的講話稿2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關于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廣為流傳。今天,人們會在端午節那天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蒿,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這首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競渡曲》記敘的就是端午節賽龍舟的場景。
那么我們該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呢?
首先,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傳統節日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民族精神的家園。端午節那日,同學們可以嘗試著向家里人學包粽子。一方面不僅可以讓我們學習一門小手藝,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內涵。
其次,學會自主學習。馬上我們就要迎來本學期的一場大考——半期考。假期是彎道超車的好時機。我們不能沉浸在歡樂的節假日當中,還應該合理安排好學習時間,利用節日之余,好好復習、查缺補漏,爭取在半期考試里發揮出最好的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績。
最后,希望每位同學都能度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也預祝所有同學在半期考中考出自己滿意的成績!
端午節的講話稿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端午節。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而今年,端午節就在5月30日。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相傳是為了紀念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同時它也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些都是被人熟知的關于端午節的俗語,生動地體現了端午節的習俗與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心目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吃粽子,賽龍舟,這些都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活動,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作為中學生,我們更重要的是知道并擁有它所代表的精神。一是為了弘揚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二是體現于龍舟比賽的團結向上、勇于進取的精神,端午節更是一個中華民族文化的展現。
同時,端午節也是一個增進親情,密切人際關系的機會。鄰里之間互相送粽子,與家人一起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龍舟競渡,都是一些平常享受不到的事情。
在此,我希望大家能重視端午節,重視這個中國傳統節日。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端午節的講話稿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本周四是農歷五月初五,又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端午節。所以,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隨想。相傳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時候,悲憤交加,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就這樣,端午節這天人們通過包粽子、賽龍舟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他熱愛祖國,疾惡如仇、追求真理,用死展示了忠貞愛國的高尚情操。他成了中華民族愛國憂民的千古榜樣。
屈原離世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那么,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該怎樣過好這個端午節呢?
這一天,我們要好好陪陪父母,努力為他們做點什么。我們得永遠對父母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感謝他們愛我們勝過愛他們自己,感謝他們把我們撫養長大,感謝他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這一天,或者從這一天起,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要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要多為別人著想,理解別人,寬容別人,幫助別人。試想,如果屈原只想著自己,他可以舒舒服服地過他的貴族生活,不用去管其他老百姓的生活。當然,他也不會這樣被千古傳頌;這一天,或者從這一天起,我們更要學會熱愛我們的祖國,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這一天,或者從這一天開始,我們要做的還很多很多,但歸根到底,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做一個優秀的中天學子。
今天,初三的同學迎來二模,馬上又將奔赴中考考場。“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前途美好而充滿艱辛,希望我們彼此勉勵,發揚上下求索的精神,為自己的美麗人生去拼搏,回報呵護自己成長的父母和師長。借此機會,我想送給畢業班所有同學一副對聯:三載磨劍今日策馬闖雄關,今朝試鋒七月揚眉奏凱歌。祝愿我們初三的同學在今年中考再創輝煌!也祝愿初一、初二的同學在期末調研測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作貢獻的人。我的講話結束了,謝謝大家!
端午節的講話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粽葉飄香話端午。
6月13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歷史上的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干,在楚國擔任要職。因為他堅決主張抗擊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至極,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詩篇,如:《離騷》、《天問》、《九歌》等影響深遠的詩篇。后來,秦國軍隊攻占了楚國的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尸橫遍野。屈原心如刀絞,他不愿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歷五月五日這一天,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離世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是要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會永遠生活在歲月的長河里,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有關端午節的講話稿(通用5篇)】相關文章:
端午節領導講話稿12-13
有關領導新年講話稿(通用8篇)12-27
有關開班儀式領導的講話稿范文(通用6篇)12-27
有關消防安全的國旗下講話稿(通用7篇)12-20
有關學校會議校長講話稿(通用6篇)08-18
有關迎新年講話稿范文(通用7篇)12-27
有關慶元旦講話稿范文(通用7篇)12-27
有關幼兒園新年講話稿范文(通用6篇)12-27
消防會議的講話稿(通用5篇)10-26
教師會議的講話稿(通用7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