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啟示評課稿

時間:2021-11-02 13:39:26 稿件 我要投稿

生物的啟示評課稿

  梁老師講了一節《生物的啟示》,我感覺受益匪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生動形象的課件、循循善誘的語言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置身于這樣的課堂,自己也不知不覺地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下面我把對這節課的感受總結一下:

生物的啟示評課稿

  一、新穎有趣的導課,拉近師生距離。

  導入部分,教師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動植物的視頻:海中輕松自如游動的海豚、翱翔天空的飛鳥、神奇有趣的捕蠅草……使學生仿佛置身于神奇美妙的大自然中,由此很順利地引出本節要探究的內容與生物有關的知識。讓學生說出都看到了什么,接下來的環節更是出人意料:教師問學生:“老師外出旅游給大家帶來了禮物,想看看嗎?”學生對于“禮物”都十分感興趣,都期待著老師這份神秘的“禮物”。由此引出蒼耳。

  二、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切合生活實際。

  受蒼耳的`啟發而開發出的新產品——尼龍搭扣。(引出課題:生物的啟示)

  本節課傳統教法是根據教材的設計,從研究蔥葉、蛋殼的結構入手,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發現筒形結構與拱形結構的承重力強,從而體會出仿生的過程。田老師打破了這一教法,另辟蹊徑:從學生熟知的蒼耳切入:先讓學生觀察蒼耳的特點,引出瑞士人喬治受蒼耳的啟發發明子母扣的故事。這樣的設計,更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而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三、結合問題的解決過程,親歷仿生過程。

  蕭伯納說:“科學始終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個問題,也就永遠不能解決一個問題。”本節課,教師很好的體現了這一理念。如:教師出示一棵蔥,教師問學生:“你有什么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如果只提出問題又不解決問題,科學探究就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因此,在學生了解了蔥葉的結構特點以后,教師繼續引導學生:由蔥葉啟示,假如讓你做一個設計師,你們能設計出什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學生有了想法后,引導他們進行交流,學生的在交流碰撞過程中,體驗了筒狀物體的發明過程,經歷了仿生的全過程。將他人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即將間接經驗變成了直接經驗,懂得了搞創造發明的一般過程。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此過程中懂得了:只要我們平時多做有心人,多觀察、多研究,遇事多想一個為什么,窮追不舍,勇于實踐,就一定能成為一個“發明家”。

  四、知識的課外拓展,激發學探究動力。

  在這節課的最后,梁老師還不失時機的拓展學生的視野,課內打基礎,課外顯身手;課堂是振動點,課外活動是波,這是科學課的特點。畢竟課堂40分鐘時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所以在學生體驗、了解了仿生的基礎上,讓學生從章魚、蔥葉、蒲公英等生物中選擇一種進行仿生研究。使探究活動從課堂內延伸到課堂外,體現了科學探究時空的開放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生物的啟示評課稿】相關文章:

1.生物入侵者評課稿

2.課賽評課稿

3.寒號鳥評課稿

4.《跳高》評課稿

5.班會課評課稿

6.灰雀評課稿

7.《大海睡了》評課稿

8.會走路的樹評課稿

9.班會課評課稿5篇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最新永久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a在线视频 |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男人2020 | 日本在线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中文字日韩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