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晨檢制度

時間:2024-12-31 18:03:16 制度 我要投稿

學校晨檢制度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制度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好的制度可使各項工作按計劃按要求達到預計目標。那么制度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校晨檢制度,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校晨檢制度

學校晨檢制度1

  一、晨檢、午檢工作制度:

  1、每一天早上、午時學生進班后,由班主任教師作為檢查人負責進行晨檢、午檢工作。主要采取詢問、觀察等形式,如發現學生身體不適,異常是出現發燒、咳嗽、咽痛等流感樣癥狀以及不能確定的其他癥狀時,立即通知衛生負責組及學生家長,同時將學生送醫院進行檢查確診。

  2、對未到校的.學生,班主任教師應及時電話聯系,問清原因并盡量與學生通話,以確定學生的真實情景。如果學生有病要問明病情及去向,如實登記到晨檢、午檢統計表上,并做好過程跟蹤了解,直至學生痊愈。

  3、班主任教師填寫好晨檢、午檢統計記錄簽字后交校長處檢查,安全負責人如實填寫匯總表。每日于上午、午時第一節課做好晨檢、午檢工作,要做到認真、細致,無遺漏。

  4、班主任要做好學生及家長宣傳工作,提倡學生之間相互督察。告知學生在家或校外出現發燒、咳嗽、咽痛等流感癥狀或其他不明癥狀時不能到校,應盡快報告學校并到醫院診斷治療,并進行暫時性隔離。

  5、病情痊愈,持滕州市級以上醫院痊愈證明到學校衛生室開具返校通知單方可回校上課。

學校晨檢制度2

  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根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要求,落實《中小學健康教育評價方案》和《傳染病防治法》,防止傳染病的.大面積流行,保證全體師生的身心健康,特制定辰風小學晨檢制度如下:

  一、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組長(一把校長):周澤偉

  副組長:(副校長)李富娜、陳學明、

  小組成員:李克勤、郭鳳英、季洪波、劉子成、李玉民、付忠強

  2、工作小組:衛生教師、年級組長、各位班主任教師。

  二、晨檢資料與基本要求:

  1、晨檢主要檢查學生個人衛生狀況,包括:頭發、指甲、面部脖子、衣著以及有無病癥或病兆等。

  2、具體要求:

  (1)頭發整潔,干凈,無異味,無頭虱,不燙發,不染發。

  (2)指甲干凈,無長指甲,無藏有污垢,無指甲油。

  (3)面部、耳部、脖子干凈。

  (4)手干凈,無皺裂現象。

  (5)衣服、鞋、帽干凈,整潔,身上無異味。

  3、學生病癥、病兆檢查:以學生是否發燒為主要決定方式。

  三、班主任晨檢職責:

  1、發現本班學生個人衛生狀況不貼合要求的,應及時進行教育采取相應的措施。

  如:讓學生放學回家后做好個人衛生,及時換洗臟衣服。

  2、發現帶有病癥或病兆的學生,勸阻該生不要進入教室并在第一時間與家長取得聯系,由家長親自陪同學生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

  3、經醫院確診已患有傳染病,要按照文件的規定精神將學生停課隔離治療。

  學生治療病愈,憑醫生的病愈證明方可回校,經校長批準后方可上課。

  4、班主任教師每日要認真填寫《晨檢日報表》將本班學生缺勤狀況、原因及時填入表內,在當日上午第三節課前(大課間活動課時)交送衛生室。

  5、如本班學生有患傳染病的,班主任教師應及時按《疫情報告制度》上報,并認真填寫《學生傳染病患病報告單》。

  四、衛生保健教師(大夫)職責:

  1、每一天驗收、整理《晨檢日報表》,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如發現學生患有傳染病,按文件規定及時上報。

  3、在發生傳染病例時,要及時采取消毒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4、要檢查醫院病愈復課證明、嚴格執行傳染病隔離期限。

學校晨檢制度3

  為了幼兒身體健康,根據國家衛生頒發的《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制度》要求,幼兒園制定以下消毒衛生制度:

一、空氣消毒。幼兒寢室每天用紫外線燈照60-90分鐘。

  二、水杯每日晚先用消毒粉調水浸泡20分鐘,用水清洗水杯,每日早上再用消毒柜消毒一次。

  三、毛巾每日晚先用消毒粉調水浸泡30分鐘,再用水清洗。

  四、桌椅、教室、活動室、床攔消毒。要求每日用消毒液擦洗一次。

  五、門把手消毒。教學區幼兒在園期間,每天用消毒液擦洗一次;活區幼兒每次回寢前,用消毒液擦洗。

  六、玩具消毒。幼兒玩具每周用消毒液浸泡一次,并曬干。

  七、廁所消毒。保持廁所清潔衛生,每日用消毒水沖洗消毒,做到無積水、無異味。

  八、床上用品消毒。要求家長床單、被套每月清洗、消毒一次,枕套每月兩次。被子、墊被、枕頭每月至少暴曬一次。

  九、做好幼兒每日晨、午、晚檢,做到:"一看、二摸、三問",預防疾病。

  十、如遇傳染病毒傳播時期等特殊情況,將另行通知加強衛生消毒工作。

學校晨檢制度4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共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要求,為增強學校疾病預防與控制力度,提高師生防病能力,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及時發現情況并及時處理,防止傳染病的流行和發生,結合我校情況,制定學校晨午檢制度。

  一、晨檢人員用體表體溫檢查,如高燒則需隔離,由班主任聯系家長,及時送醫就診。

  班主任對發熱學生進行體溫詳細檢測,并填寫記錄。

  二、晨、午檢等級

  常規晨檢,有特殊癥狀、因病缺課學生的班級由其班主任報告。實行零報告制度(無病例也要報告以利統計、上報)。

  三、晨、午檢報告、操作細則

  1、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并嚴格按照有關法規處理學校衛生工作。

  2、常規晨檢“特殊癥狀、因病缺課學生日統計報表”報告由班主任每天早晨8:20檢查并統計好,(重大情況第一時間統計)并及時匯報校領導。

  3、教師發現學生身體不適,有發熱癥狀,馬上通知其家長送醫院就診。

  4、學生患水痘、麻疹、風疹、腮腺炎等傳染病必須回家隔離治療,不得帶病上課,直至病情痊愈憑病愈證明方可回班級上課。

  5、學生患有氣管炎、胃腸炎等常見病、慢性病在發病時期,以學生身體健康為主,應勸其回家休息治療,堅決不帶病上課,以免貽誤病情。

  6、晨、午檢時應認真、細心,通過一看:仔細觀察學生的面色(紅潤,尚可,一般,差)、精神狀態(好,較好,一般,差),發現學生面色和精神狀態不佳時,要及時通知衛生保健老師采取相應的措施,必要時班主任通知家長帶學生到醫院就診,隨時和學校保持聯系;二聽:聽患病學生、其家長和同學的闡述;三問:每天了解特殊癥狀、因病缺課學生的家庭情況,家中有無成員發熱,是否有疫情接觸(不可隱瞞),有疫情接觸學生(有醫療和家長證明)要在家觀察兩周才可到學校上課,并上報;四聯系:對沒來校的學生,班主任要打電話了解情況并登記,如有發熱學生要及時報告學校,并及時上報情況。

  7、每日晨檢情況要做好記載,班主任早讀時間要檢查本班人數及學生身體情況,特別對異常情況更要做好詳細的記錄,內容包括學生姓名、性別、年齡、家庭住址、聯系電話,異常情況及時上報等。

  8、嚴格執行疫情日報告制度。實行追蹤隨訪制,由班主任分別對患病的`學生進行每日追蹤電話隨訪,及時了解其診治情況。居家隔離病人做到“二不”即不上課、不外出。

  9、督促各年級的常規晨檢及“特殊癥狀、因病缺課學生日統計報表”工作。

  10、相關老師每天統計學校患病學生人數及情況,認真貫徹《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傳染病防治法》,加強疫情報告,建立健全疫情報告程序,確保有疫情立即報告。同時要及時通知總務處做好清潔消毒、切斷傳染途徑,及時對疫源地進行消毒處理。

  11、學校做好學生預防重大疾病教育工作,督促年級、班級做好晨檢工作。要做好任課教師的預防重大疾病的教育工作,任課教師在課堂上發現情況要及時通知班主任。

  12、總務處嚴格按照學校消毒制度按時消毒。

學校晨檢制度5

  一、每天統計患病學生人數及情況,確保有疫情立即報告,同時要及時做好清潔消毒、切斷傳播途徑。

  二、保健室(衛生室)是晨、午檢工作的督促管理部門,應具體做好晨、午檢工作的監督和指導。

  三、班主任為本班學生健康情況檢查報告第一責任人,負責本班學生的晨、午檢和登記并及時向保健室(衛生室)報告;保健教師(校醫)作為學校統計匯總和報告第一責任人,負責校(園)內學生的晨、午檢統計匯總和報告工作,托幼機構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人員協助保健教師(校醫)。

  四、班主任在保健教師(校醫)指導下對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了解并記錄學生出勤、健康狀況。做到“一看、二問、三摸、四量”,一看: 膚色、有無皮疹情形,二問: 有無腹瀉、腹痛、發熱等不適癥狀,三摸:有無發熱、發冷,四量: 必要時量體溫,并做好記錄。發現學生有發熱(體溫超過37.5攝氏度)、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眼結膜充血、腮腺腫大、咳嗽或身體異常等傳染病早期癥狀以及疑似傳染病時,及時登記并聯系家長,同時報告保健室(衛生室)進行保護性隔離觀察。保健教師(校醫)要及時排查,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

  五、嚴格執行疫情日報告及管理制度。

  (一)每天上午第一節課前,班主任要將晨檢結果向保健教師(校醫)報告: 若班級的學生無人出現上述癥狀,本要實行“零報告”制度。

  (二)發生疑似傳染病的學生必須回家或在學校專設隔高室隔離,早治早控,避免傳播;(三)保健教師(校醫)每天及時匯總晨檢情況,如發現聚集性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不明原因疾病的.,應按照相應流程和標準及時報告。

  (四)學校發生疑似傳染病聚集性疫情或暴發疫情時,學校應在每日下午第一節課前增加午檢,內容同晨檢;寄有制學校,安排宿舍管理員進行晚檢,內容同晨檢。發生傳染病的班級學生在該傳染病的最長潛伏期內,與其他班級學生在乘坐校車、用餐、游戲和體育等活動時要相對隔離。(五)在傳染病流行的高發季節,學校應避免舉行大和集體活動。如不可避免的活動,校方應提前做好應急預案并在活動前應加強晨、午、晚檢,充分隔離傳染源,及時規范處理公共場所嘔吐物,避免疾病傳播流行。

  (六)在晨檢時間以外,師生、教職員工中發現有疑似傳染病患者,都必須在第一時間向保健教師(校醫)報告并實行保護性隔離。

  (七)因晨檢不落實,或落實不到位導致疫情發生擴散或要延,對事發學校進行倒查,對緩報、嘴報、漏報者追究法律責任。

學校晨檢制度6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要求,為增強學校疾病預防與控制力度,提高師生防病能力,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及時發現情況并及時處理,防止傳染病的流行和發生,結合我校情況,制定學校學生晨午檢制度。

  一、晨午檢人員用電子體溫槍檢查學生體溫,如高燒則需隔離,由班主任聯系家長,及時送醫就診。班主任對發熱學生進行詳細體溫檢測,并填寫記錄。

  二、晨午檢登記。常規晨午檢,有特殊癥狀、因病缺課學生的班級由其班主任報告學生,實行零報告制度(無病例也要報告以利統計和上報)。

  三、晨午檢報告、操作細則。

  1、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并嚴格按照有關法規處理相關人員。

  2、常規晨午檢“安陽市安林學校學生晨午檢記錄表”由班主任每天上午和下午檢查并統計好,重大情況及時匯報校領導,并按照“突發衛生事件防控應急預案”處理,作統計直報。

  3、教師發現學生身體不適,有發燒癥狀,馬上通知其家長送醫院就診。

  4、學生患水痘、麻疹、風疹、腮腺炎等傳染病必須回家隔離治療,不得帶病上課,直至病情痊愈憑病情康復證明方可回班復學。

  5、學生患有氣管炎、胃腸炎等常見病、慢行病在發病時期,以學生身體健康為主,應勸其回家休息治療,堅決不帶病上課,以免貽誤病情。

  6、晨午檢時應認真、細心,通過一看:仔細觀察學生的面色(紅潤,尚可,一般,差)、精神狀態(好,較好,一般,差),發現學生面色和精神狀態不佳時,要及時通知學校校醫采取相應的措施,必要時班主任通知家長帶學生到醫院就診,隨時和學校保持聯系;二聽:聽患病學生、其家長和同學的闡述;三問:每天了解特殊癥狀、因病缺課學生的'家庭情況,家中有無成員發燒,是否有疫情接觸(不可隱瞞),有疫情接觸學生(由醫院和家長證明)要在家觀察兩周才可到學校復學上課,并及時上報;四聯系:對沒有到校的學生,班主任要及時打電話了解情況并登記,如有發燒發熱學生要及時上報學校情況。

  7、每日晨午檢情況要做好記載,班主任要認真組織學生晨午檢,檢查學生人數,特別對異常情況要做詳細的記錄,內容包括學生姓名、性別、年齡、家庭住址、聯系電話、異常情況等。

  8、嚴格執行疫情日報告制度。實行追蹤隨訪制,由班主任分別對患病學生進行每日追蹤電話隨訪,及時了解其診治情況。居家隔離病人做好“二不”,即不復學、不外出。

  9、督促各班級的常規晨午檢及“特殊癥狀、因病缺課學生統計報表”工作。

  10、相關負責老師每天統計學校患病學生人數及情況,認真貫徹《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傳染病防治法》,加強疫情報告,建立健全疫情報告程序,確保有疫情立即報告。同時要及時通知總務處做好清潔消毒、切斷傳染途徑,及時對疫源地進行消毒處理。

  11、學校做好學生預防重大疾病教育工作,督促年級、班級做好晨午檢工作。要做好任課教師預防重大疾病的教育工作,任課教師在課堂上發現情況要及時通知班主任。

  12、本制度自發布起實施,做到經常、安全,確保學校正常教學秩序。

學校晨檢制度7

  一、學生晨檢工作制度:

  1、每一天早上學生進班后,由班主任作為檢查人負責進行晨檢工作。晨檢主要采取詢問、觀察、觸摸等形式,如發現學生身體不適,異常是出現發燒、咳嗽、咽痛等流感樣癥狀以及不能確定的其他癥狀時,立即通知主管校長及學生家長,同時將學生送醫院進行檢查確診。

  2、對未到校的.學生,班主任應及時電話聯系,問清原因并盡量與學生通話,以確定學生的真實情景。如果學生有病要問明病情及去向,做好過程跟蹤了解,直至學生痊愈。

  3、每日于8:30做好晨檢工作,要做到認真、細致,無遺漏。

  4、班主任要做好學生及家長宣傳工作,提倡學生之間相互督察。告知學生在家或校外出現發燒、咳嗽、咽痛等流感癥狀或其他不明癥狀時不能到校,應盡快報告學校并到醫院診斷治療。

  5、病情痊愈方可回校上課。

  二、教職工晨檢工作制度:

  1、高度重視教師晨檢工作,由學校辦公室承擔晨檢檢查和信息報表等有關工作。

  2、教師晨檢工作應在每一天早上第一節課前完成。

  3、教師應主動配合協助部門檢查人的晨檢工作。出現發燒、咳嗽、咽痛等流感癥狀或其他不明癥狀時,不能進課堂,應立即報告,盡快到醫院診斷治療。教師在校外出現病情癥狀時不能到校,應及時請假并盡快到醫院診斷治療。

  4、對生病請假的教師要問明病情及去向,如實登記,并做好過程跟蹤了解,直至痊愈。

學校晨檢制度8

  為了確保學校食品安全,有效防止食物中毒及傳染病的發生,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學校衛生管理工作條例》、《傳染病防治法》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特制定學校食堂從業人員晨檢制度。

  一、每天上班前,學校食品衛生管理員及食堂負責人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個人衛生情況及工作衣帽等穿戴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二、每天上班前,學校食品衛生管理員及食堂負責人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晨檢和健康觀察,及時掌握食堂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食堂從業人員有急性發熱、頭痛、化濃性皮炎、腹瀉等癥狀,要及時將其調離工作崗位,勸其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待病痊愈后經醫生證明后方可上崗。凡發現有從業人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疾病須及時調離工作崗位。

學校晨檢制度9

  為了規范學校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更高效地做到對傳染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我校學生晨檢制度及因病缺勤學生病因追查制度。

  一、學校晨檢及因病缺勤學生病因追查與登記工作由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領導與落實。

  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晨檢午檢。

  1、學校晨檢午檢在學校校醫指導下進行,校醫要注意了解近期本地區傳染病流行動向,及時通過校園網絡向班主任發布晨午檢注意事項,指導晨檢午檢工作。

  2、由班主任在早晨上課前和下午上課前到班級查看學生健康情況及出勤情況,通過詢問學生有無身體不適,通過觀察學生有無精神欠佳、有無傳染病可疑癥狀(如發熱、咳嗽、皮疹、眼紅、腹瀉、嘔吐、黃疸、腮部腫等),及時發現患病學生,并告知校醫,讓學生及時到醫務室排查病因,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三、因病缺勤學生病因追查。

  班主任應當密切關注本班學生的出勤情況,對因病缺勤學生,班主任要向家長了解孩子具體患病情況、發病日期、就診情況及醫院診斷等,及時通過校園晨午檢系統上報病因追查結果。對病因不清楚或請假時間較長學生要繼續追蹤患病孩子的病情進展及原因,多次向醫務室上報因病因追查結果。不得漏報瞞報。

  四、晨午檢及因病缺勤學生病因追查上報登記。

  班主任應當在上午9:00時之前,下午3:00時之前將班級晨午檢及因病缺勤學生病因追查記錄,通過校園網絡晨午檢及病因追查上報系統,上報醫務室疫情報告人,以便做到傳染病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早處置。

  五、醫務室的晨午檢工作。

  1、對各班到醫務室來的可疑傳染病學生及生病學生進行病因排查,發現可疑傳染病及傳染病學生及時隔離。

  2、校醫要督促班主任及時上報晨檢午檢及因病缺勤學生病因追查結果。對未及時上報的.班級要及時去落實上報情況。

  3、校醫根據各班上報的晨午檢及因病缺勤學生的病因,認真填寫因病缺勤學生病因追查記錄表,對可疑傳染病及可疑傳染病聚集情況要認真核實,監測疫情。及時向校長、疾控中心、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上報疫情。

  4、指導全校晨檢午檢工作,查看晨午檢匯總表,必要時要協助有傳染病發生的班級班主任晨檢午檢。

  5、密切監視患傳染病的學生請假復課情況,確保做到隔離到位。

  六、學校各級領導要重視晨檢午檢工作。

  1、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應對學校晨檢午檢工作常抓不懈。

  2、醫務室要與班主任保持密切聯系,加強對晨檢午檢的指導和督促。使晨檢午檢及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工作上報及時準確,提高疾病防控效率。

學校晨檢制度10

  為增強學校疾病預防與控制力度,提高師生防病本事,保障師生身體健康,防止傳染病的發生,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景,制定學校晨檢制度。

  一、晨檢人員

  衛生小干部、班主任教師、保健教師、值日校領導

  二、晨檢報告

  1、在“非典、”“禽流感”等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時期后,實行每日晨檢零報告制度,并嚴格按照有關法規處理。

  2、在傳染病流行時期,實行每日晨檢,有情景者由班主任報告衛生室并報校領導,并按照傳染病應急預案處理。

  3、常規晨檢報告由衛生小干部統計并報告班主任教師或保健教師,作相應處理。

  三、報告資料

  1、發現學生身體不適,通知衛生室檢查,有發熱癥狀(38度以上),立刻通知其家長送醫院就診。

  2、學生患水痘、麻疹、風疹、腮腺炎等傳染病必須回家隔離治療,不得帶病上課,直至病情痊愈方可來校上課。

  3、學生患有氣管炎、胃腸炎等常見病、慢性病在發病時期,以學生身體健康為主,應勸其回家休息治療,堅決不帶病上課,以免貽誤病情。

學校晨檢制度1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法》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傳染病防治法》及教育部、衛生部對中小學生“因病缺課監測網絡直報”工作的要求,為增強學校疾病預防與控制力度,提高師生防病能力,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及時發現情況并及時處理,防止傳染病的發生,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訂學校晨午檢制度。

  一、晨午檢人員班主任(任課老師)

  二、晨午檢等級

  我校每日晨午檢等級分橙色(常規)和紅色(疫情流行期)兩級,平時橙色做到警鐘長鳴、疫情流行期或特殊時期由學校通知紅色預警的升降和持續時間。

  1、橙色:常規每日晨午檢,各班級必須切實開展并做好晨午檢記錄;有特殊癥狀、因病缺課學生的班級由其班主任或任課教師及時報告學校。

  2、紅色:疫情流行期每日晨午檢,實行零報告制度。

  三、晨檢報告操作細則

  1、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如非正常狀態而沒有報告,學校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2、常規晨午檢、“特殊癥狀、因病缺課學生日統計報表”報告由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統計,沒有異常情況的,每兩個星期一次將晨午表送到學校;如學生出現特殊癥狀時班主任或任課教師必須第一時間聯系家長并送醫院,實際情況匯報校領導。

  3、班主任出差或請假時,晨午檢相應工作由學校臨時指定的教師代理(具體由教導處安排)。

  4、師生發現學生身體不適,班主任必須及時通知其到醫院檢查,并立即通知其家長送醫院就診。

  5、學生患水痘、麻疹、風疹、腮腺炎等傳染病必須回家隔離治療,不得帶病上課,直至病情痊愈憑病愈證明經校醫復查后回班級上課。

  6、學生患有氣管炎、胃腸炎等常見病、慢性病在發病時期,以學生身體健康為主,應勸其回家休息治療,堅決不帶病上課,以免貽誤病情。

  7、晨午檢時應認真、細心,通過一看:仔細觀察學生的面色(紅潤,尚可,一般,差)、精神狀態(好,較好,一般,差),發現學生面色和精神狀態不佳時,要及時報告學校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必要時班主任通知家長帶學生到附近的`醫院就診,隨時和學校保持聯系;二聽:聽患病學生、其家長和同學的闡述;三問:每天了解特殊癥狀、因病缺課學生的家庭情況,家中有無成員發熱,是否有疫情接觸(不可隱瞞),有疫情接觸學生(有醫療和家長證明)要在家觀察兩周才可到學校上課,并上報;四聯系:對沒來校的學生,班主任要打電話了解情況并登記,如有發熱學生要及時和醫院聯系。

  8、每日晨午檢情況要做好記載,班主任早讀時間要檢查本班人數及學生身體情況,特別對異常情況更要做好詳細的記錄。

  9、嚴格執行疫情日報告制度。實行追蹤隨訪制,由班主任分別對患病的學生進行每日追蹤電話隨訪,及時了解其診治情況。居家隔離病人做到“三不”即不上班、不上課、不外出。

  10、本制度自發布起實施,做到經常、安全,確保學校正常教學秩序。

學校晨檢制度12

  校園內的健康、安全需要有一個與之相配套的衛生預防措施。學校的每日晨檢制度就是一項重要的預防措施。事實證明,學校是群體集聚的場所,一些群體傳染病的流行,往往是個體傳染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因此,學校每一天晨檢制度,讓學生做到健康上學,對于確保校園內的衛生安全,關系重大。根據上級有關要求,修訂本制度如下:

  (一)、每一天進入校門前理解學校值班人員的晨檢。

  (二)、各班晨會課任課老師負責在上課前對每位學生進行身體一般狀況的.詢問檢查。如有學生發生不良身體狀況如發熱、紅眼睛、水痘等要及時報告。

  (三)、各班主任負責每一天班內因病缺課同學的聯系工作,如有因傳染性病缺課,要將狀況報告學校,并作進一步的家庭聯系。

  (四)、各班衛生委員負責每一天的班內因病缺課的統計,如有發熱、紅眼睛、水痘等缺課的學生要及時報告班主任。

  (五)、告知學生每一天晨起后感到不適,要及時測量體溫。如有發熱、出疹等可疑傳染病狀況,應要求家長及時處理,不可在原因不明狀況下帶病到校上課。

  (六)、班主任對邊治療邊要求上學的同學及家長要做好說服勸止工作,在家中治療休息。在校期間如有不適要及時與家長聯系。在家就醫的要將就醫結論報告學校,并實行傳染病復學醫學診斷報告制度。

  (七)、衛生室對因病缺課報告進行統計,并按要求上報有關部門。

學校晨檢制度13

  學校內的健康、安全需要有一個與之相配套的衛生預防措施。學校的每日晨檢制度就是一項重要的預防措施。事實證明,學校是群體積聚的場所,一些群體性的傳染病的流行,往往是個體傳染病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所以,學校每一天晨檢制度讓學生做到健康上學,對于確保學校內的`衛生安全,關系重大。根據上級有關要求,特定本制度如下:

  一、學校在預防傳染病的高發期間,每一天早晨、中午對學生進行身體健康情景調查,即晨、午檢,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如發現有疑似病例,要及時登記,并上報保健教師,做到一日一報。

  二、各班晨會班主任負責在上課前對每位學生進行身體健康狀況詢問調查。如有學生發生不良身體狀況如發熱、紅眼睛、水痘等及時報告保健教師。

  三、班主任負責每一天班內因病缺課同學的聯系工作,如有因傳染性疾病缺課,要將病情及時報告保健教師,并進一步進行家庭聯系。

  四、班主任負責每一天班內因病缺課同學的統計工作,如有發熱、紅眼睛、水痘等缺課的學生要及時上報保健教師。

  五、告知學生每一天晨起后感到不適,要及時測量體溫。如有發熱、出疹等可疑傳染病情景,應要求家長及時處理,不可在原因不明的情景下帶病到校上課。

  六、班主任對要求邊上課邊治療的學生及家長要做好說服勸止工作,在家中治療休息。在校學習期間如有不適要及時與家長聯系。在家就醫的要將就醫結論報告學校,并實行傳染病復學醫學診斷報告制度。

  七、保健教師對因病缺課報告進行統計,并按要求上報有關部門。

學校晨檢制度14

  為了確保幼兒園食品安全,有效防止食物中毒及傳染病的發生,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學校衛生管理工作條例》、《傳染病防治法》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特制定幼兒園食堂從業人員晨檢制度。晨檢是保證食堂人員能安全地從事食品操作的重要環節,晨檢是對食堂人員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檢查。

  一、每天早晨食堂工作人員上班后,由校醫對每位工作人員進行身體健康狀況檢查,檢查內容如下:

  1、查看食堂工作人員精神狀態是否有過度疲勞和病態;

  2、查看食堂工作人員眼球、面色是否特黃(有患肝炎的可能);

  3、觀察食堂工作人員有否咳嗽、咯血(有患肺病的可能);

  4、觀察食堂工作人員雙手有否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

  5、詢問食堂工作人員有否痢疾和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

  6、觀察食堂工作人員有否帶戒指、項鏈等違規飾品,指甲是否剪短,個人衛生是否符合要求。

  二、如檢查中發現個別食堂工作人員不符合衛生要求或患有傳染性疾病,按以下方法處理:

  1、食堂工作人員帶戒指、項鏈等違規飾品,要求在工作前脫下。

  2、對指甲過長,個人衛生不符合要求的,責令其搞好個人衛生后上班。

  3、對患有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的,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食堂工作人員及管理負責人在出現咳嗽、腹瀉、發熱、嘔吐等有礙于食品衛生的疾病時,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礙食品衛生的病癥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崗。

  三、對晨檢中有疑問的,食堂管理員應立即通知其離崗,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四、因疾病暫時離崗的工作人員,如需重新上崗應持醫院相關證明。

學校晨檢制度15

  校園內的健康、安全需要有一個與之相配套的衛生預防措施。學校的每日晨檢制度就是一項重要的預防措施。事實證明,學校是群體積聚的場所,一些群體性的'傳染病的流行,往往是個體傳染病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因此,學校每一天晨檢制度讓學生做到健康上學,對于確保校園內的衛生安全,關系重大。根據上級有關要求,特定本制度如下:

  一、學校在預防傳染病的高發期間,每一天早晨、中午對學生進行身體健康狀況調查,即晨、午檢,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如發現有疑似病例,要及時登記,并上報校醫,做到一日一報。

  二、各班晨會班主任負責在上課前對每位學生進行身體健康狀況詢問調查。如有學生發生不良身體狀況如發熱、紅眼睛、水痘等及時報告保健教師。

  三、班主任負責每一天班內因病缺課同學的聯系工作,如有因傳染性疾病缺課,要將病情及時報告保健教師,并進一步進行家庭聯系。

  四、各班衛生委員負責每一天班內因病缺課同學的統計工作,如有發熱、紅眼睛、水痘等缺課的學生要及時上報保健教師。

  五、告知學生每一天晨起后感到不適,要及時測量體溫。如有發熱、出疹等可疑傳染病狀況,應要求家長及時處理,不可在原因不明的狀況下帶病到校上課。

  六、班主任對要求邊上課邊治療的學生及家長要做好說服勸止工作,在家中治療休息。在校學習期間如有不適要及時與家長聯系。在家就醫的要將就醫結論報告學校,并實行傳染病復學醫學診斷報告制度。

  七、保健教師對因病缺課報告進行統計,并按要求上報有關部門。

【學校晨檢制度】相關文章:

學校學生晨檢制度10-12

學校晨午檢制度05-16

學校晨檢制度(精選15篇)08-29

學校晨檢制度(精選10篇)09-16

學校晨檢管理制度10-31

學校學生晨檢制度(通用10篇)06-22

學校學生晨檢制度優選(5篇)10-13

學校晨午檢制度(通用10篇)07-20

學校晨檢工作總結11-0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精油按摩视频福利精品 | 日本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 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午夜网站在线看 | 亚洲日韩最新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