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和解協議書
近年來,醫療糾紛時有發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醫療糾紛和解協議書,供大家閱讀與參考。
醫療糾紛和解協議書1
甲方:×××醫院乙方:××××(患者或其家屬)
鑒于患者**曾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在甲方處住院治療,甲、乙雙方因患者醫療問題發生爭議,但均愿通過協商解決;故,甲、乙雙方本著平等、自愿、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經充分協商,達成本協議如下,共同遵照執行。
第一條補償項目及計算方法;
甲方同意向乙方補償下述款項:
醫療費:
交通費:
住院伙食補助費:
殘疾賠償金:
死亡賠償金:
后續治療費:
殘疾輔助器具費:
精神損害賠償金:
其他:
第二條甲方同意于本協議生效后×日內向乙方一次性(或分期)支付本協議第一條規定的款項;
第三條在甲方依本協議約定支付全部款項后,甲、乙雙方因患者醫療問題引起的所有爭議即告終結,乙方不得再以任何理由和任何方式向甲方主張權利,否則乙方應無條件返還甲方已支付的全部款項,且不得以本協議作為其主張權利的依據;
第四條本協議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自雙方授權代表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方:
年月日年月日
醫療糾紛和解協議書2
醫療機構名稱:
醫療機構法定代理人:
調解機構:
患者的姓名: 年齡: 性別 : 籍貫: 住址: 職業:
協議地點:
患者 于 年 月 日因 在醫方處住院(門診) 科治療,其間,醫患雙方因患者醫療問題發生醫療行為爭議。經醫患雙方行為主體同意,醫患雙方均愿通過協商解決該醫療行為爭議;本著當事雙方自愿、平等、公平、合法、真實和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經充分協商,現達成如下協議,由醫患雙方共同遵照執行。
第一條:醫患雙方對自主協商解決該醫療爭議不持異議。
第二條:醫院同意向患方實行一次性經濟補償: (¥ 元 )
第三條:醫方同意于本協議生效后 日內向患方一次性支付本協議第二條規定的款項。
第四條:在醫方依照本協議約定支付全部款項后,醫患雙方因患者醫療問題引起的所有爭議即告終結,患方不得再以任何理由和任何方式向醫方主張權利,否則患方應無條件返還醫方已支付的`全部款項,且不得以本協議作為其主張權利的依據。
第五條: 本協議一式三份,醫患雙方各執一份,另一份由醫方交主管部門備案,協議自雙方代表人簽字后,醫方蓋上公章、患方蓋上指印之日起生效。
調解機構(代表人署名):
醫方代表人簽字:
醫方法定代表人(簽章):
患方簽字:
簽注日期: 年 月 日
相關知識:
一、哪些調解有法律效力?
我國調解制度主要包括法院調解、人民調解和行政調解三個部分。
法院調解又稱司法調解、訴訟調解,是指法院在審理各類案件時,由法院主持,當事人平等協商,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所進行的活動。行政調解是指具有調解糾紛職能的國家行政機關根據國家政策、法律,以自愿為原則,在分清責任,明辨是非的基礎上,通過說服教育,促使雙方當事人互諒互讓,從而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活動。人民調解,是指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對民間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規勸疏導,促使糾紛各方互諒互讓,消除紛爭的一種群眾性活動。而這起案件中涉及的醫療調解委員會就屬于人民調解的范疇。
三種調解形式中,只有法院出具的正式調解書具有法律強制力,當事人可以依據調解書直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行政調解和人民調解均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其性質是合同。
二、醫療糾紛調解協議簽訂后口否反悔或撤銷?
醫療糾紛調解或和解協議簽訂后,雙方、特別是處于弱勢地位的患方可否反悔或撤銷該賠償協議呢?一般來說,賠償協議的內容,是雙方經過充分溝通和平等協商達成的,屬于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是不能反悔或者被法院認定為無效或被法院撤銷的。
但是,如果發生了合同法規定的如下情形,則該協議有可能被法院認定為無效或被法院撤銷:
1、《合同法》第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 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2、《合同法》第54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因此,調解或和解過程中一定要征詢專家意見,以免發生上述情形
【醫療糾紛和解協議書】相關文章:
和解協議書12-10
醫療糾紛調解協議書05-25
醫療糾紛補償協議書12-06
醫療糾紛協議書格式12-06
個人醫療糾紛協議書12-06
醫療糾紛協議書模板12-05
醫療糾紛協議書范本12-05
訴訟和解協議書06-09
工傷和解協議書05-24
打架和解協議書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