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早產兒日活動總結(通用11篇)
在經歷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活動后,我們一定積累了不少感想吧,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活動總結吧。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無頭緒的狀態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世界早產兒日活動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世界早產兒日活動總結 1
一對雙胞胎兄弟在地上跑來跑去,媽媽和奶奶忙得不亦樂乎。三胞胎寶寶在襁褓中熟睡,奶奶、外婆、媽媽抱著三胞胎兄弟,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很難看出,這么多健康的寶寶都是二十多個周就出生的早產兒。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20多名早產兒在家人的帶領下,來到青大附院慶祝這個屬于他們的特殊節日。
三胞胎寶寶都快8斤啦
11月17日下午,青大附院舉辦第五屆世界早產兒日聯誼活動,現場最先吸引記者目光的,就是在觀眾席上的三胞胎兄弟。媽媽、外婆、奶奶齊上陣,一人抱一個 ,坐在一旁的爸爸樂得合不攏嘴。孩子的爸爸姓李,回憶起3個月前,李先生記憶猶新。
“我家三胞胎是早產兒,25周就出生了。剛出生的時候真的`就是巴掌大小。”李先生告訴記者,原本孩子是11月13日的預產期,提前出生了2個月左右。由于早產,現在孩子剛過完百天。“上次稱7斤多,現在都快八斤啦。”說到體重,李先生一臉高興,回憶起剛出生時老大僅僅990克,老二老三也才1060克,如今已經都快八斤了。
李先生一家特意從膠州趕來,參加17日的新生兒日,李先生告訴記者,平日里大約1周或者2周來復查一次,現在三個孩子都健康成長,“吃飯睡覺和正常孩子沒有什么區別。開始老大有點奶粉不耐受,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現在已經沒事了。”
爸媽希望孩子“健健”“康康”
活動現場來了20余名早產兒,最活潑的要數于女士的一對雙胞胎兒子。“我家這對寶寶26周出生的,2014年出生的時候老二有窒息,老大老二情況都不好。分別是1020克和1040克。現在哥哥24斤,弟弟26斤了。”于女士告訴記者,雙胞胎兄弟起名叫“健健”和“康康”,希望孩子以后可以健健康康。
現場的醫務人員組織了一場寶寶爬行大賽,“健健”和“康康”兄弟二人在比賽中脫穎而出,拿到了不少小玩具,看著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地成長,在一邊看著孩子的于女士覺得自己很幸福,“很感激青大附院的醫生護士們,對我的寶寶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讓他們健康成長。”
隨后,“健健”“康康”的爸爸,用簡短的視頻,給大家展示了雙胞胎寶寶的成長歷程,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驗。據記者了解,每年的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青大附院都會組織早產兒家長來參加活動,互相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
青大附院超早產兒存活率超80%
記者隨后采訪了青大附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姜紅。“我國每年有150萬到160萬早產兒,位居世界第二。”青大附院現在有70多名早產兒,出生最早的僅24周。一般來說過27到36周出生的寶寶屬于早產兒,小于28周的被稱為超早產兒,來到活動現場的大部分都是超早產兒。姜紅告訴記者,在青大附院的早產兒成活率達95% 以上 ,而國內總的成活率不到50%,青大附院超早產兒存活率能達到80%以上 。“今天來到這里的這些孩子,看起來和其他孩子并沒有什么差距。”
姜紅表示,如今早產兒越來越多,與許多因素有關,比如宮內感染、妊娠期合并癥、高齡 、多胎、生殖系統差、壓力大、體重比較重,這些都是影響胎兒早產的因素。對于早產兒,要注意兩部分:第一,在醫院的精心照料,“早產兒在醫院出生后,要比其他正常胎兒更需要照顧。”第二。出院后隨訪干預,“這是非常重要的,早產兒都有追趕生長的過程,由于早產兒宮外發育遲緩,我們要對其進行智能干預。”
“早產兒的追趕生長過程需要注意什么呢?”“使用普通奶粉是不可以的,最好使用母乳喂養再配合母乳強化劑,期間讓早產兒大腦神經發育,避免腦損傷。”
世界早產兒日活動總結 2
為降低早產兒死亡率,改善早產兒健康狀況,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呼吁社會各界更多關注早產兒,17日下午,肇慶市端州區婦幼保健院舉辦“世界早產兒日”專題講座,10多名早產兒家屬參加了講座。
講座上,肇慶市端州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彭鋒深入淺出地作了《早產兒出院后喂養管理》健康宣教。彭鋒表示,早產兒發育不成熟,消化吸收功能弱,宮內營養儲備不足,出生后并發癥多,快速生長需要更多的能量和營養素。“但不少家長因為擔心寶寶營養不足,過早給寶寶添加輔食,這樣反而會讓寶寶造成消化不良。”彭鋒建議,在校正胎齡4至6個月的時候才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圍產醫學發展,越來越多的早產兒存活,傷殘率也明顯下降。但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我市迎來了新一輪生育高峰,二胎的高齡孕婦早產發生率更高,使得目前早產兒數量明顯增多。彭鋒介紹,肇慶市端州區婦幼保健院去年收治早產兒大概200多人。到目前為止,今年收治的早產兒比去年大約增加了五六十人。
世界早產兒日活動總結 3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在門診大廳進行“提倡母乳喂養,促進早產兒的健康成長”義診宣傳。
醫院兒科主任馬建麗介紹,不到37周出生的新生兒,醫學上稱為早產兒。我國早產兒占新生兒的8%左右。每10個死亡的`新生兒中,7個是早產兒,并且可能有近一半存活的早產兒有遠期神經系統損傷,包括腦癱、腦發育遲緩、行為及情感異常、視覺及聽覺損害、癲癇等問題。母乳喂養對早產兒很重要,早產母乳中的成分與足月母乳不同,其營養價值和生物學功能更適合早產兒的需求。如蛋白質含量高,利于早產兒快速生長;母乳喂養為早產兒提供最理想的免疫防御,提供保護性物質。
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感染風險較大,他們比足月的嬰兒更需要母乳。
世界早產兒日活動總結 4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為降低早產兒死亡率,改善早產兒健康狀況,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呼吁社會各界關注早產兒。11月14日上午,宜賓縣普安鎮中心衛生院利用預防接種日人多密集的特點,在預防接種門診門口開展了以“有愛、有未來”為主題的'宣傳活動。
本次活動采取懸掛橫幅、發放資料和葉酸、現場咨詢、免費義診等多種形式,為廣大群眾宣傳早產兒相關科普知識,認真宣講了早產兒預防、早產兒營養與喂養,特別是母乳喂養、早產兒護理、孕產期保健要點、兒童中醫藥保健服務、預防接種程序等方面的知識。并就群眾提出的問題進行了面對面的咨詢和解答。此次活動共發放資料300余份,發放葉酸50余瓶,接受現場咨詢50余人。
通過此次活動提高了群眾對早產兒的認知度,增強了早產兒家庭的信心,提高了社會各界對早產兒的認知度,弘揚了醫務工作者的愛崗敬業精神,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世界早產兒日活動總結 5
11月17是世界早產兒日,秦皇島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健康中心舉辦了主題為“擁抱、護航早到的天使”早產兒寶寶家庭親子活動,共有40余組家庭參加活動。
首先由兒童保健部楊靜部長為活動致辭,介紹了我院產科、新生兒科、兒童健康中心致力于全方位、系統化、多層次為父母與兒童提供健康促進服務,同時呼吁公眾共同關注早產兒寶寶的健康發展。
活動中,我們邀請了一位特殊的“小嘉賓”,她就是我院出生體重僅580克的“拇指姑娘”小花,她還熱情活潑的和全場的叔叔阿姨打招呼問好。通過觀看幻燈片,讓大家了解了“小花”三年來在醫院進行系統化的早期干預訓練,促進其智能與體格發育的過程。在座的家長們紛紛感嘆,一個如此若小的生命,卻又有如此奮發的生命力,讓家長們意識到早期干預訓練的重要性,奮發起努力照顧好早產兒寶寶的信心。
隨后,早期綜合訓練師王瑛新老師對0-6個月的早產兒寶寶家長,一邊講解一邊演示小月齡寶寶在家庭教養中的早期干預訓練方法,讓家長意識到從出生就應開始進行干預訓練。接下來早期教育發展中心的楊丹老師、李靜老師帶領著6-18個月的早產兒寶寶一起體驗了早教課。課程根據不同月齡寶寶的生理特點,設置了難易不同的活動。通過“小貓繞花園、蟲蟲飛”等手指游戲,以及“捏攏放開、小鳥飛、劃小船”等大運動游戲,讓家長體驗了在游戲中也可以達到早期干預訓練的目的。在游戲過程中寶寶們完成的`都非常棒,將活動現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活動過后,一位家長和我們這樣說“通過這次的活動讓他意識到了早期干預訓練的重要性,重新認識到應該怎樣養育好一個早產兒寶寶,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操作都讓他受益匪淺。”希望更多的人能重視早期干預訓練,讓我們“早到的天使”遠離早產并發癥。
世界早產兒日活動總結 6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12日上午,寶安區婦幼保健院舉辦主題為“有愛,有未來——早產兒回娘家”世界早產兒日的系列活動。
當日上午,50多位在該院出生的早產兒在父母的陪伴下來到醫院,與醫生護士會面,現場歡聲笑語,令人激動。一首優美動人的序曲“歡迎回家”蕩漾在活動現場的各個角落,小天使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昔日在“夢箱”里甜甜地睡著的小天使們已經成為半個小大人啦。可是你們知道嗎?小寶貝們出生時胎齡小、體重低,大多數胎齡小于32周,出生體重小于1500克,其中有幾位是超低出生體重(出生體重小于1000克),這些寶貝們曾面臨著嚴峻的生存挑戰,現在一個個長成健康、聰明的寶貝,甚至可以自己吃飯了,新生兒科的`“媽媽”們對他們的寵愛從未間斷過,通過隨訪,“媽媽”們統計了小天使們的身體尺寸,還專門為小天使們定制了“個性化”服務,為他們進行生長測量,健康查體,智力測評和發育評估,答疑解惑,家長代表們一起分享了小天使們不一般的成長經歷,通過家長之間的交流,增強了他們的信心,也為正在奮斗的家庭和住院早產的寶貝加油、打氣。
活動上,6名家長成為了醫院成立的“家長義務咨詢隊”的首批志愿者。今后,她們將參與分享早產養育經驗、母乳喂養、早產兒保健知識咨詢等工作,為促進早產兒優化發展提供經驗。
世界早產兒日活動總結 7
每年的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為降低早產兒死亡率,改善早產兒健康狀況,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呼吁社會各界更多關注早產兒,根據中、省、市《2016年世界早產兒日宣傳活動的通知》的工作要求,我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世界早產兒日”宣傳活動
(一) 開展主題宣傳活動,20xx“世界早產兒日”宣傳主題為“有愛、有未來”。各醫療機構要圍繞今年活動主題,利用電視、微信、led屏、懸掛橫幅、印發宣傳單等形式開展宣傳,宣傳早產兒相關科普知識,組織開展專家咨詢、義診等形式多樣的現場活動。通過宣傳,增強早產兒家庭信心,提高社會各界對早產兒的認知度,弘揚醫務人員敬業奉獻的精神。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要發揮孕前保健、孕期保健、產后管理方面的技術優勢,指導備孕、已孕人員的知識培訓及全區保健機構的技術指導工作。市一、二院要利用“孕婦學校”開展相關知識的`培訓宣傳,向孕婦講解早產兒預防知識。區中醫院要探索中醫保健、中藥服務,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各衛生院(中心)要利用宣傳欄、led屏、懸掛橫幅開展早產兒知識的宣傳活動。
(二)開展早產兒相關知識培訓。各助產機構要結合新生兒保健各項工作,針對產科、新生兒科、兒科、兒童保健等相關醫護人員,進行早產兒預防、早產兒營養與喂養,特別是母乳喂養,早產兒護理如袋鼠媽媽護理,早產兒救治、早產兒出院后管理等相關知識培訓,提高早產兒醫療保健水平。
(三)各醫療機構要結合工作實際,將宣傳活動與醫療衛生雙下鄉、創建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范工程相結合,創新方式方法,強化群眾參與互動意識,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世界早產兒日活動總結 8
20xx年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確定今年的宣傳主題為“有愛,有未來”。當天,義龍試驗區魯屯鎮衛生院在公衛樓一樓成功開展了一次“世界早產兒日”主題宣傳活動。此次活動共張貼條幅1條,發放宣傳資料600余份。
據悉,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且是繼肺炎之后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研究顯示,許多早產兒即使有幸生存下來,也將面臨終生殘疾,包括學習障礙和視力、聽力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出生1200多萬早產兒,我國早產兒的總體出生率約為8%,一年有將近200萬早產兒出生,居世界第二位。自二孩政策放開以來,高齡產婦增多,早產兒也呈現明顯增多的態勢。
活動中,義龍試驗區魯屯鎮衛生院醫務人員通過張貼條幅、發放葉酸片,發放宣傳資料、現場咨詢等多種形式,現場給群眾介紹婦幼保健的相關政策,給群眾講解早產兒的定義、早產兒產生的原因,介紹袋鼠育兒法、早產兒護理等相關知識,解答群眾的疑問,告誡大家要避免寶寶早產,提前預防是關鍵。呼吁大家關注早產兒,采取有效行動,減少早產導致的健康問題和死亡,用愛呵護,讓早產兒同樣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通過此次活動提高了群眾對早產兒的認知度,增強了早產兒家庭的信心,營造了全社會關注早產兒的良好氛圍。對降低早產兒死亡率、改善早產兒健康狀況、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具有積極作用。
世界早產兒日活動總結 9
為扎實做好全面兩孩政策配套工作,加強產科、兒科等婦幼保健服務能力建設,提升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11月11日,第七師醫院兒科、婦產科、防保科、計生辦聯合在七師婦幼保健中心舉辦了一期主題為“有愛、有未來”的國際早產兒日宣傳活動。
此次活動重點宣傳了早產兒預防、早產兒護理等保健知識,懷孕生育心理及生理基本知識;實行計劃妊娠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以及孕前準備及孕期保健的相關知識,同時還給前來義診的60多位孕媽上了一堂生動的.早產兒預防、早產兒護理知識講座。
據了解,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11月17日定為“世界早產兒日”,旨在呼吁社會關注早產問題,減少早產導致的健康問題和死亡。
世界早產兒日活動總結 10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為降低早產兒死亡率,改善早產兒健康狀況,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11月10日上午,施秉縣衛計局組織縣婦計中心、縣醫院、城關鎮衛生院利用群眾趕集日在縣城人流密集地福樂多廣場開展“世界早產兒日”主題宣傳活動。
本次活動以“有愛、有未來”為主題,采取發放資料、現場咨詢、張貼標語,免費義診等多種方式,為廣大群眾宣傳早產兒相關科普知識,現場對群眾提出的早產兒預防、早產兒營養與喂養,特別是母乳喂養、早產兒護理、孕產期保健要點、兒童中醫藥保健服務、預防接種程序等方面問題進行了面對面咨詢和講解,并組織醫療機構專家現場開展義診活動。通過開展活動,提高了群眾對早產兒的'認知度,弘揚了醫務工作者的愛崗敬業精神。
據悉,在“世界早產兒日”宣傳活動期間,施秉縣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結合各自實際,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母乳喂養知識講座和服務活動。全縣共舉辦知識講座10期,培訓人員300人,開展宣傳活動8場次,發放宣傳資料10000余份、宣傳圍裙2000條,懸掛宣傳橫幅20條,咨詢服務500余人次,免費義診400余人次。
世界早產兒日活動總結 11
1月12日上午,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兒科舉辦的“世界早產日”公益活動在重慶萬有康年酒店舉行。本次活動的主題是“用心守護,用心關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兒科30多名專家、治療師、營養師、護士等參與此次活動,為到場的近100個早產兒家庭答疑解惑。
活動中,新橋醫院兒科的專家們就早產兒疾病、營養、護理及早期教育等家長們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專業講解,以打消很多家屬的顧慮,樹立他們對這些突然降臨的早產寶貝們的信心。同時,醫護人員和治療師還將對早產寶寶的體格生長、神經發育進行免費評估,為保障早產寶寶的健康成長提出合理化建議。最后,還舉行了親子游戲(抬頭比賽、翻身比賽、獨坐比賽、爬行比賽等),并分設各級獎品,此舉旨在鼓勵寶爸寶媽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正確的引導,促進寶貝健康成長。
據重慶醫療人才網記者了解,每年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早產兒數量居全球第二,每年有117萬早產兒出生,而重慶地區的早產發生率約為11.1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相關研究顯示,許多早產兒即使有幸生存下來,也即將面臨各種挑戰和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呼吁世人更多關注早產問題,加強相關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早產導致的健康問題和死亡。
對此,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兒科在20xx年就成立“早產兒聯盟”,充分發揮綜合醫院兒科的優勢,集新生兒、兒童保健、兒童康復、常規兒科等學科專業人員為一體,創立適合早產兒發育特點的規范化的評估系統及隨訪體系。實現了從早產兒出生后產房保障、院內救治、出院后隨訪、早期評估、早期干預和康復為一體的'“無縫連接”,通過專家門診、家長指導、專題講座、qq群醫患交流,嚴密監測早產兒的體格發育和神經發育,手把手指導家長如何在家對早產兒進行必要的訓練、對有發育遲緩問題的早產兒及時進行集中康復,有效地減少了后期傷殘的發生。據統計,在兩年多時間里,共為500余名早產兒提供了專業指導和訓練,為他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世界早產兒日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鄉鎮2016世界早產兒日活動總結08-18
2016年世界早產兒日活動總結08-16
世界環境日活動總結10-27
小學世界讀書日活動總結11-07
世界讀書日活動總結報告10-17
世界環境日的活動方案06-29
世界讀書日活動方案07-24
世界哮喘日活動方案07-22
世界環境日活動方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