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實施方案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實施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實施方案 1
為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辦法》精神,根據《關于印發〈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實施方案>的通知》和《關于印發〈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為進一步加快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建設進程,切實做好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工作,構建覆蓋城鄉、均衡發展、體制順暢、充滿活力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提高學前教育普及率,確保2025年順利通過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政府主導、科學規劃、分步實施、普及普惠”的工作思路,深化學前教育改革,多措并舉,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切實增強辦園活力,完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健康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使教育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為全面建設美麗新萬載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努力構建覆蓋城鄉、均衡發展、體制順暢、充滿活力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提高學前教育普及率。到2025年,全面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8%,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6%,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占比達到60%。
(二)年度發展目標
——20xx年,新建3所公辦幼兒園,其中新建小區幼兒園1所,村級公辦幼兒園2所。啟動新的一輪民辦普惠性幼兒園認定工作,認定60所民辦幼兒園為新的一批惠性幼兒園,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4%,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2%,公辦在園幼兒占比達53%。
——20xx年,新建4所公辦幼兒園,其中新建小區幼兒園1所,村級公辦幼兒園2所,鄉鎮第二公辦中心幼兒園1所。認定20所民辦幼兒園為新的一批普惠性幼兒園,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3%,公辦在園幼兒占比達55%——2023年,新建4所公辦幼兒園,其中新建小區幼兒園1所,村級公辦幼兒園2所,鄉鎮第二公辦中心幼兒園1所。認達96%,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4%,公辦在園幼兒占比達57%。
——2024年,新建4所公辦幼兒園,其中南部新城區新建小區幼兒園1所;新建村級公辦幼兒園2所,鄉鎮第二公辦中心幼兒園1所。認定16所民辦幼兒園為新的一批普惠性幼兒園,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7%,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6%,公辦在園幼兒占比達59%。
——2025年,新建3所公辦幼兒園,其中南部新城區新建小區幼兒園1所;村級公辦幼兒園2所。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8%以上,公辦在園幼兒占比達60%。
三、工作任務
(一)全力擴充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
1.大力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科學規劃幼兒園布局,結合人口密度、生源發展趨勢、服務半徑等因素,合理布點。一是繼續推進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凡城鎮單個小區800戶及以上必須配建1所不低于6個班的幼兒園,800戶以下采取統籌合建的方式配套建設。到2025年,預計配建或合建小區幼兒園5所,可增加學位1440個。二是在辦好每個鄉鎮(街道)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的同時,擬在黃茅、株潭、潭埠三個人口較多、經濟較為發達的的鄉鎮建設集鎮第二公辦園,按每園360個學位計算,可增加學位1080個。三是加快村級公辦園建設,常住2000人口以上行政村須建1所村級公辦幼兒園,2000人以下聯合辦園。至2025年,計劃新建10所村級公辦幼兒園,每所幼兒園按一軌制90名幼兒規模計算,預計可新增學位900個。到2025年通過多措并舉。
2.啟動第二輪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工作。根據《關于印發〈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及扶持辦法〉(試行)的通知》規定,20xx年啟動第二輪民辦普惠性幼兒園認定工作,加大普惠性民辦園占民辦園的比重。采取優先選派教師參與各級各類培訓研究、入園開展教研指導、集團化管理資源中心共享、督學掛牌督導全覆蓋、全員納入集團化管理和綜合獎補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由縣教育主管部門牽頭,衛健委、市監局等部門配合,每年對申報的民辦幼兒園進行普惠性達標評估與認定。
(二)全面提升保教保育質量。
1.堅持科學保教。貫徹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3-6歲兒童研究與發展指南》《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十項規定》等規定,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防止和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科學做好“幼小銜接”。實施學前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全面開展幼兒園達標升級活動,深入推進省、市級示范園建設,推動各園持續改善辦園條件。充分發揮幼教協會作用,深化幼兒園課程改革,大力推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生活化和園本化,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好人文化、核心價值觀教育。建立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監測體系,加強對各類幼兒園的規范管理和監督檢查,建立一支立足實踐、熟悉業務的專業化質量評估隊伍。
2.加強學前教育教學教研。配備學前教育縣級教研員,建立區域教研和園本教研制度,完善分層次、分類別、分區域的立體教研指導網絡。推進集團化辦園管理資源中心建設,加強對農村學前教育的業務指導,發揮優質示范、鄉鎮中心幼兒園的輻射作用,探索城鄉村幼兒園一體化管理模式,提升村級幼兒園辦園水平,幼兒園教研水平整體得到提升。
(三)強化學前教育規范管理
1.嚴格準入制度。所有民辦幼兒園必須獲得辦學許可證,完善和落實民辦幼兒園年檢制度,及時向社會公布幼兒園資源信息,實行動態監管。
2.嚴格落實安全防范制度。各幼兒園嚴格按照國家、省、市相關文件要求,健全幼兒園安全責任制及責任追究制度,完善幼兒園校舍安全監測制度,強化校車檢測和駕駛人員的資質審核與管理,落實幼兒園衛生防疫、食品安全、安全保衛和消防安全制度,確保在園幼兒安全健康成長。
3.嚴格規范收費行為。公辦幼兒園收費實行政府定價,其收取的'費用納入財政專戶管理,實行專款專用。民辦幼兒園收費實行辦園成本核算、報備、審核和公示制度,嚴禁人為抬高成本,高價收費。幼兒伙食費要保證全部用于幼兒膳食,不得營利或結余,不得擠占、克扣和挪用。幼兒園不得以開辦實驗班、特色班和興趣班等為由收取額外費用,不得收取與幼兒入園掛鉤的贊助費、支教費。對不合理的收費要堅決查處。20xx年12月底前,由縣發改委牽頭完成公辦幼兒園新的收費標準定價調整工作。
4.全面改善辦園條件。對照《幼兒園基本辦園標準(試行)》對縣域內公、民辦幼兒園辦園條件進行逐一核實,建立整改臺賬,督促指導現有不達標的公、民辦幼兒園按時限完成辦園條件的達標整改工作任務,滿足保教基本需求。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加大公辦幼兒園園長和骨干教師編制配備,采取同工同酬的方式及時補充編外教師。引導和監督民辦幼兒園依法配齊配足教職工并保障其工資待遇。依法依規足額足項為幼兒園教職工繳納社會保險。
2.加強師資培訓。要確保增加教師數量與提高師資質量同步發展,以適應學前教育改革發展需要。大力開展以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為重點的幼兒教師培訓,建立每五年一周期的幼兒教師全員培訓制度,加強公、民辦幼兒園骨干園長和骨干教師培訓,開展名師工作室工作,培養一批名園長和名教師,帶動幼兒師資整體素質提升。
3.加強園長隊伍建設。全面實行幼兒園園長持證上崗制度,規范幼兒園園長任職資格標準,幼兒園園長應選派思想政治素質好、組織管理能力強、業務水平高并經園長崗位培訓合格的學前教育工作者擔任。建立民辦幼兒園園長報備制度,民辦幼兒園園長應具備規定的任職條件,并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后方可任職。強化幼兒園園長崗位培訓和提高培訓,提升辦園理念和管理水平。
四、保障機制
1.組織保障
成立以縣政府縣長為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教育、編辦、發改、財政、人社、住建、衛健、市監、自然資源、公安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教育主管部門,由教育主管部門局長任辦公室主任。各鄉鎮(街道)、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強化責任,精心組織,務求實效,加強分工協作,定期總結工作推進情況,解決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凝聚促進學前教育發展的強大合力。各鄉鎮(街道)要比照成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相關會議制度,統籌協調學前教育重大事項,破解學前教育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
2.經費保障
一是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按在園幼兒按標準足額撥付。二是從20xx年開始,對評估認定且年檢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普惠性民辦園,按照省級補助標準進行撥付扶持;對年檢考核不達標的幼兒園限期整改達標后的幼兒園當年不享受補助,次年達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次年納入扶持;對整改不到位,次年仍不達標的幼兒園取消其資格,不再享受扶持。
3.師資保障
按每班兩教一保配備,尚缺的專任教師以同工同酬方式,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招聘學前支教志愿者解決。
五、加強督導
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納入對各鄉鎮(街道)、各職能部門的綜合考評范圍,大力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進度。并以此作為縣政府對鄉鎮(街道)、各職能部門及其主要負責人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教育發展水平綜合評估的重要依據。對履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職責不力、不按時認真開展自評自查、弄虛作假等行為或未如期實現目標任務問題的鄉鎮(街道)和職能部門,按照有關規定,采取對相關負責人進行約談、通報批評等方式進行問責處理。
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實施方案 2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堅持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以提升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為目標,確保適齡兒童享有公平、安全、優質的學前教育。
二、工作目標
1.提高普及率:確保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較高水平,如98%以上,滿足適齡兒童就近接受學前教育的需求。
2.優化資源配置:通過新建、改擴建幼兒園,增加普惠性學位供給,確保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或超過國家目標,如90%以上。
3.提升教育質量: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結合,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三、主要措施
1.科學規劃普惠性資源
根據人口分布、交通狀況、城鎮化發展趨勢等因素,科學制定幼兒園布局專項規劃和項目建設規劃。
優先在人口密集、學前教育資源短缺的地區新建、改擴建幼兒園。
2.持續擴大普惠性資源供給
支持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鼓勵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等舉辦公辦幼兒園。
落實財政補助、劃撥方式供地、減免稅費和租金等政策,鼓勵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發展。
3.完善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機制
建立政府投入、社會舉辦者投入、家庭合理分擔的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機制。
政府要切實履行學前教育投入主體責任,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和教育支出結構,突出學前教育的優先支持地位。
4.加強學前教育教師管理
規范聘用教師控制數的使用與管理,科學編制實施學前教育教師發展專項規劃。
創新公辦幼兒園教師補充機制,實行教師編制配備和購買工勤服務相結合。
依法依規配齊配足公辦園教職工,落實每班“兩教一保”的人員配備標準。
保障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落實公辦園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政策,提高非在編教師工資待遇,縮小與在編教師的`工資差距,逐步實現同工同酬。
5.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探索幼兒自主游戲模式,遵循幼兒學習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結合、因材施教。
推進托幼一體化工作,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解決2\~3歲幼兒的教養和看護問題。
推動特殊教育融合發展,支持特殊教育學校增設學前部或附設幼兒園,鼓勵普通幼兒園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兒童就近入園隨班就讀。
6.加強家園共育
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和管理工作,共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建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家長會,加強家園溝通與合作。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學前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實。
2.加強督導評估
建立健全學前教育督導評估機制,定期對學前教育工作進行督導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將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范圍,確保工作目標的實現。
3.加強宣傳引導
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廣泛宣傳學前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定期開展學前教育宣傳活動,提高家長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參與度。
五、實施步驟
1.制定計劃階段: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和措施,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
2.組織實施階段:按照工作計劃,分階段、分步驟推進各項工作的落實。
3.督導檢查階段:定期對學前教育工作進行督導檢查,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得到有效執行。
4.總結評估階段:對工作進行總結評估,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
【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普及普惠督導評估自評報告(精選17篇)12-13
幼兒園普及普惠督導檢查簡報(精選16篇)12-12
普惠金融工作總結08-26
普惠金融工作總結03-18
普惠金融工作總結07-07
銀行普惠金融工作總結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