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技教育工作計劃(精選5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工作計劃。什么樣的工作計劃是你的領導或者老板所期望看到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科技教育工作計劃(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科技教育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落實胡錦濤提出的“要注重從青少年入手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鼓勵青少年參加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和社會實踐”的指示以及市縣關于科普工作會議精神;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以提高學生科技素質、增強探索創新精神、培養動手操作能力為宗旨,努力探索常規教學與科普教育相整合;以科普活動促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使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構建和諧校園。
二、工作目標
1、加強領導。學校已經成立的科普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組織領導科技教育工作,做到不斷統一認識,轉變工作理念,高效完成學校科技教育工作任務。
2、加強學習。按照科技輔導員素質要求,不失時機地安排科技輔導員到外地學習和培訓,力爭提高輔導員的業務能力,做到一專多能,充分發揮科技輔導的能動作用。
3、優化工作環境。積極建設科技工作基礎設施,構建良好的校園科普氛圍,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
4、健全制度。建立各項規章制度,構建行之有效的評估機制,充分發揮其導向和激勵作用,做到人員落實,經費落實,科普活動落實。
三、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抓校園環境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1、加強領導,高度重視。在校長正確領導下,我校經過多年的艱苦探索,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優化學生創新品格和提升學生創新能力,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責任。因此,學校配備了科技輔導員負責科技教育工作。
2、加強硬件環境建設。學校設立科普辦公室,建設科普櫥窗,努力營造濃厚的科普教育氛圍,使學生在校內有更多的科普活動場所。
3、加強校園軟環境建設。利用墻壁、宣傳櫥窗、黑板專刊、紅領巾廣播站、等及時播報(放)科普新聞,宣傳科普知識,將科普氣息滲透到校園的每一處。
(二)建設科普教師隊伍,培養高素質的師資
學校將健全校內科普教育網絡。由校長親自抓,教導處全面負責,并確定科技輔導員具體抓,工會、少先隊和班主任配合抓,全體師生積極參與。學校還將選送有科技特長的老師外出學習,并積極為教師訂閱科普圖書,努力為教師做到“三個一”作好保障服務工作(即訂閱一本科普報刊,輔導一個科技課外興趣小組,每周摘錄一條科普信息)。
(三)抓科學滲透,做到科普教育“學科化”
1、重視科普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現有各門學科具有科普教育的豐富內容,而且滲透的科普教育內容既是相對獨立的,又是相互聯系的,他們構成了科普教育的啟蒙基礎體系。充分挖掘學科教學中的`科普教育內涵,是學校開展科普教育的堅實基礎。一是做到科普教育在各學科中的有機滲透,要組織教師分學科,分系列,分層次整理編制了學科滲透科普教育的知識點,使科普教育在各學科中具有可操作性,從而達到有機滲透的目的。二是重視各學科間科普教育內容的相互溝通,使各學科教師能齊頭并進、相互貫通進行科普教育,使科普教育真正落實于各科教學之中。
2、改革課堂教學模式。使新課程改革工作與科技教育得到整合且落到實處,我們的課堂教學目標要以學生為主體,能使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能力。對此我們要做到:
(1)突出探求過程,給學生以豐富的感性知識;
(2)重視問題討論,讓學生在熱烈的氣氛中交流自己的觀點;
(3)強化活動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內趨力。
3、抓科技綜合實踐活動,做到科技教育“課程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蘊涵著豐富的科技教育內容,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為此,我們要做到科技教育與校本課程開發相整合。
(1)上好科技活動課。
(2)建好科技興趣小組,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四小”活動(小制作、小實驗、小論文、小發明)。
(3)做好科學課程中科技教育的滲透工作。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落實科技教育的實質在于體現“全面、主動”,即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主動發展。而開展科技活動是促使學生全面、主動發展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更是實施科技教育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為了抓好全體學生的科技教育工作,學校結合實際,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陣地開展各項科技活動:
1、以科技競賽為載體,認真組織輔導積極參加比賽。
2、以校園科技節為載體,圍繞《小探索者》、《少年百科知識報》、《科學大眾》開展科技系列活動:中高年級的科普黑板報比賽、科普演講賽;低年級的科技小報(剪報)比賽;航天科普知識競賽,我的夢想飛翔在藍天。
3、以校園能手評比為載體,開展繪畫、貼畫、剪紙、手抄報、板報設計、科技小論文等能手比賽。
4、以科技類興趣小組活動為載體,開辦“科技實驗小組”、“科技制作小組”、“紙模型飛機”等科技興趣小組,充分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長。
5、以紅領巾廣播站為載體,專門開辟一個《科技博覽》欄目,定期利用午間活動,組織學生閱讀、學習《科學大眾》、《少年百科知識報》、《小哥白尼》(趣味科學)、《學習方法報》(自然科學版)、《小探索者》等報刊的科普知識。
6、營造濃厚的班級、校園文化科技氛圍。學校精心布置“科技櫥窗”展現學校科技教育方面的特色,是學校科普宣傳的窗口。宣傳櫥窗,有老師專門負責宣傳資料的選擇、張貼、更新和管理;各班開辟“生物角”,讓學生觀察動植物;同時利用班級黑板報這個平臺,各年級在黑板報中,專門開辟一個“科普角”,作好科普知識的宣傳。
(五)重視評價的推動激勵作用
依據多元智慧理論,努力實現評價的多元化,評價要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共同發展。對于學生要重視過程評價。在學生參與的過程中激發他們自主活動的興趣,鍛煉和發展他們的各種能力。在每一個學期末開展“科普之星”評選活動。對于教師的評價。要重視師德,重科普素養,重視過程,重成果。抓實教學“六認真”,推動教師對教學實踐進行不斷的探索、反思、改進,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科普教師要及時總結年度工作,學校進行考核。
小學科技教育工作計劃2
把科技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突破口,貫徹落實《徐匯區關于深化學校科技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學生科技素養的實施意見》,做精做優學校科技特色項目,在我校被評為區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的基礎上,繼續努力創建區級綠色學校。緊密依托區域內有效整合的各種科技教育力量和資源,充分發揮校內各方的工作積極性,全方位、多渠道的實施科技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結合區科技教育工作和學校工作,制訂本計劃。
一、工作目標
1、注重三個整合,即科技教育的實施與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相整合,與課程教材改革相整合,與現代信息技術相整合。重視滲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弘揚敢于創新、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
2、開展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創新實踐活動,從由點帶面到全面推進,實施以探究型學習活動為中心的科技教育,提升我校學生的科學技術素養,提高我校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發展我校的科技特色,推出我校的'科技明星。
二、工作內容
1、積極參加市區級的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
從學校具體情況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和特長,有選擇性、有重點地參加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以及各級各類科技“杯賽”。
2、繼續開展知識產權教育主題的科技活動。
我校已成為“上海市知識產權教育試點校”,爭取在原有基礎上加快發展,并為全區的知識產權教育貢獻力量。以所承辦的“市二初中杯”知識產權科普系列競賽活動(4月)為載體,開展知識產權普及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從小建立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按照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和法律法規實現青少年的科學發展。把青少年發明創造與知識產權保護相結合,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和專利申請的實踐。
小學科技教育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十八大會議精神和各級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將科技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予以全面推進。全面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及《青浦區科普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對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相關要求。創新機制,深化課程改革,利用地域優勢,整合各類資源,整體提高科技教育工作品質。著力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
二、工作措施
堅持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普及教育與特色項目建設相結合的原則,以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為工作目標,以學校科技類師資隊伍建設為抓手,以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科技教育課程體系為重點,以加強科技特色項目建設為著力點,以制度機制建設為保障,提升學校科技教育工作品質,整體推進學校科技教育工作全面發展。
三、主要工作
1、依據《青浦區生態文明與環境保護教育課程》,加強學校科技教育建設,形成學校科技教育課程系列。在基礎型課程實施中滲透科學方法;在研究型、拓展型課程中為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為學生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發展空間。
2、構建科學、完善、合理的學校科技教育工作管理體系,形成校領導、分管領導、科技總輔導員、學科教師等通力合作的科技教育工作團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角度,結合學校全局工作,合理謀劃學校科技教育工作發展。關注較強科技總輔導員的培養,關注總輔導員的成長。
3、充分運用社會科普資源,加強校際聯動。以“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評選”為契機,引導組織教師、學生走進科普基地、場館,積極將社會資源與課程改革相結合,構建適合本校學生學習的.科技類課程,提高學生科技素養。
4、積極參加市科技節各項活動,圍繞市科技節主題,做好宣傳發動工作。針對活動項目店面結合,精心輔導,讓學生參與市級比賽,拓展視野,得到學習和鍛煉。
5、積極參加區舉辦的第八屆學生科技節。做強學校優勢特色項目,不斷提高學校科技項目活動品質。結合學校實際,根據科技節活動主題和項目,舉辦蒸淀小學“潛能杯”科技藝術節活動節,發動學生積極參加,力爭班班有作品,人人都參與,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
6、學校進一步加強科技隊伍建設,把有專業特長、有發展潛力的教師放到科技教育的崗位上培養,優化學校科技教師隊伍。
7、積極參加青浦區科技教師發明創造作品展示活動;參加區科技總輔導員專題研討。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研、指導培訓活動,提高教師自身的科學素養、提升教師活動指導能力與科技工作組織管理能力。
8積極參加青浦區科技教育論文評選活動。倡導“學”、“研”、“做”相結合的專業成長模式,鼓勵教師用于發現問題,大膽實踐研究,注重積累反思。
小學科技教育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我校堅持以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學素養為宗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科普系列活動,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我校今年的科技工作的口號是:我參與,我學習,我快樂。
二、整體思路
1、以第二課堂為主陣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技普及教育,了解科技教育工作對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意義。面向全體,積極推進科普活動的創新。廣泛發動,形成合力,提高本校科技教育的效率。
2、加強領導,健全學校科技教育工作機制。依托科學、美術、體育、綜合等課堂,發揮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探索課堂教學與科普教育一體化、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走出去、請進來,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身邊的、生活中的科學。在實踐中了解并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識,領略科技前沿的風景。(參觀科技實踐基地、參觀科技館、聽科普講座,參與科普實踐活動等)。
3、建立自己的品牌項目,充分發揮其示范和輻射作用。繼續深入開展”搗蛋部隊”項目,讓”我搗蛋、我創新、我快樂”的口號響遍校園內外。本學期”搗蛋部隊”要上檔次加難度。要邀請學生家長積極參與,促進家校聯合。
4、強化科技興趣小組日常訓練工作,本學期計劃組織學生進行航模比賽一次。帶領學生到城關河實地進行航模訓練2次。
5、創建自己的品牌教師,培養巢偉老師積極參加科技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研究,能以先進的教育理念引領科技教育的實踐。本學期由巢偉老師帶隊參加鐵嶺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參觀遼寧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三、具體工作
1、開展全校性的科技普活動,結合市、縣的科技創新大賽和大規模的科普活動,采用緊密型的管理方式,由校和班級兩個層面展開。如:科幻畫比賽、”搗蛋部隊”結構設計大賽、金點子頭腦風暴創意設計大賽、科技演講比賽、科技知識競賽等。
2、搞好校內宣傳活動。學校利用櫥窗、板報、電子屏等,定人定期更換宣傳資料,結合社會熱點印發科普資料對學生進行科普宣傳。班主任利用晨會課、班隊會、“快樂的十分鐘”等時間讓學生以自主比賽、有獎問答等形式掌握和鞏固科技知識。對學生進行科普教育。
3、積極參加省、市、縣級的科技比賽。我們將根據本校自身特點,選擇性地參加縣級、市級、省級比賽項目。對于學校本來的重點項目、強項,如綜合實踐活動、科技創新活動、科學DV活動等項目要鞏固好。同時,適當選擇一些其它項目進行發展、壯大。具體的參賽項目根據通知而定,建立校內科技興趣小組。科技小組要做到五個“定”,即定指導、定記錄、定內容、定時間、定地點。
4、建章立制、創造條件、營造良好氛圍,定期召開科技工作會議,布置、協調相關事宜。為科技指導教師創造條件,積極支持并保障落實他們參加各類學習活動的時間。進一步加大投入,保證活動經費及活動必須設備的到位。在現有的.獎勵機制上,進一步加大對那些工作卓有成效,成績顯著的科技指導老師的獎勵力度。對重點項目指導老師的任課節數減少,對在各類科技創新活動中獲獎的老師予以重獎。
5、結合校長三年任期目標和辦學發展規劃,用科教新理念、新思想在辦學層面指導特色的建設,推動科技辦學特色朝內涵、優質方向發展。注重校園科學文化的積淀,注重校本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注重科技教育的基地建設,努力營造校園科技文化氛圍。
科技教育基地的建設要以點帶面,推動全校的科技教育工作。結合探究性活動,開展一次科普小征文比賽,并給予必要的獎勵。鼓勵學生的小發明、小創造,要求各班學生把自己的小作品、小制作上交學校,學期結束時,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開展一次學生作品的展覽會。
科普工作的推廣與深入,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必備因素,更是學校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的集中體現。認真周密的計劃是成功的良好開端。我們將充分調動全體師生的積極性,努力將新學期的科技工作提升一個臺階。
小學科技教育工作計劃5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學校科技校本課程建設為抓手,促進學校尚新教學內涵發展,打造學校科技教育品牌。在品牌化發展中,培養高素質、善思考、能創造的學生品格。
二、工作目標
1、進一步完善學校科技基地建設,給學校所有植物掛牌,完善學校植物系統管理。
2、圍繞各個科技基地開展班級小課題研究活動。
3、參加南京市四個一比賽,爭取能獲得十個以上獎項。
4、協助江寧區教育局,組織好江寧區2017年科技創新大賽活動,利用我校承辦的優勢,鼓勵全校師生積極參加,爭取多獲獎。
5、積極參加南京市第十八屆青少年科創大賽,爭取能有好的名次。
6、精心設計辦好以創意扮靚生活為主題的第十六屆銅小科技節。除傳統的活動繼續保留外,注重廢物利用,創意展示的主題活動。
7、做好航模輔導工作,參加江蘇省紙飛機比賽。
8、與其他處室通力合作,編制好《科技教育實施綱要》,發揮綱要對科技校本課程的指導作用。
9、繼續加強學校少科院的建設,開展常規活動,積極參加各級少科院舉辦的的評比活動。
10、配合校長室,積極籌備郭榮幸勞模工作室的有關工作。
11、加強對全校科技教師的培訓工作,建立三級科技輔導員機制,完善有關獎勵制度。
12、做好科學新課標的培訓工作,尤其是兼職科學、科技教師的業務培訓活動定期開展。
13、做好本學期的科學賽課工作,推出新人,力爭能進入區級比賽。
三、工作措施
1、積極發動全校教師,開展輔導學生發明創造活動,為新一輪的省市區科創大賽做準備。
2、加強各個科技基地的管理,尤其是結合科技基地開展校級小課題的研究,以校級研究帶動班級研究,培養學生的`愛研究的興趣。
3、成立新一屆班級種養殖活動領導小組,開展班級種養殖活動觀察日記評比,培養學生勤于觀察、忠于事實的科學品質。
4、繼續加強黑色育種基地的建設工作,做好基地的管理,積累黑色植物的種植經驗。
5、繼續保持國際生態學校創建成果,發動全校師生繼續開展低碳生活,保護學校環境活動,繼續開展廢紙回收、廢物利用等環保活動。
6、辦好第十六屆科技節。圍繞創意扮靚生活的主題開展一系列的活動,用小發明、小研究來改變我們的生活,開展創意畫展、創意大比拼等專題活動。
7、開展好校本教材的課堂教學研究,加強科技、科學課堂聽課的力度,扎實有效的落實課程實施計劃。
8、在五、六年級開展3期主題科普小報的創作評比活動,(三期科普小報活動主題分別是:《創意生活秀》、《我的創意我做主》、《創意改變生活》。)
9、開展校內外科普宣傳活動,主題為廢物再利用、垃圾分類好處多等。
10、全力以赴配合校長室設計、籌備好學校校本課程現場會以此提高學校科教特色知名度,打造學校尚新教育品牌。
四、具體安排
九月份
1、全校植物插牌,做好資料收集。
2、出一期主題為《創意生活秀》的科普小報。
2、加強養殖基地管理,繼續進行提高雞兔同籠存活率的研究,做好過程性資料的收集。
3、加強種植基地管理,收集黑色植物育種研究的有關數據,為后期研究總結做好準備。
4、發動全體教師輔導學生開展小發明創作,為江寧區、南京區市新一輪科技創新大賽做準備。
5、開展廢紙回收、廢物再利用等活動,鞏固國際生態學校成果。
6、配合江寧區關工委,承辦南京市四個一比賽。
十月份
1、配合江寧區教育局辦好江寧區2017科技創新大賽活動。遴選優秀的的科技作品,參加區、市科技創新大賽,爭取能有一等獎作品參加省級比賽。
2、成立航模小組,購置紙飛機比賽材料,輔導學生開展航模比賽訓練,積極參加區、省航模比賽。
3、開展班級小研究申報活動。
4、撰寫第十六屆銅山小學科技節活動方案,成立科技節活動領導小組。
5、出一期科普小報,主題為我的創意我做主。
7、開展一次科普宣傳活動,主題為廢物再利用
十一月份
1、繼續完善科技基地建設,做好科技基地、科技場館的利用和展示工作。
2、舉行第十六屆科技節開幕式,開展主題為創意扮靚生活的科技節活動(具體見科技節方案)。
3、科技節活動中期檢查指導。
4、科技節活動總結、評比、表彰。
5、出一期主題為《創意改變生活》的科普小報。
6、參加南京市科技創新大賽。
十二月份
1、組織班級學生進行小課題研究。
2、校級小研究進行結題準備。
3、完善提高學生的小發明作品。
4、帶領學生走出校園,開展一次校外科普宣傳活動,主題為垃圾分類好處多。
5、參加省航模比賽。
一月份
1、進行三期科普小報總評、表彰。
2、配合校長室做好校本課程建設的有關資料總結。
3、評比小課題研究先進班級,組織學生撰寫小課題研究報告。
4、做好科技節活動材料收集歸檔工作。
5、進行學校科技教育活動總結,撰寫小學科技教育總結報告。
【小學科技教育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科技教育工作計劃01-25
小學科技教育工作計劃10-09
小學科技活教育活動總結05-23
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總結11-16
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總結01-23
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總結05-02
科技教育活動總結05-31
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總結精05-24
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總結通用12-23
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總結最新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