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課教學工作計劃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老師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有新的目標,讓我們對今后的教學工作做個計劃吧。教學計劃怎么寫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自己將來的工作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地方課教學工作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地方課教學工作計劃1
一 、教學目的要求任務:
1、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基本的安全意識,獲得一些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安全知識和技能。
2、樂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體生活之中去。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3、懂得珍愛生命,懂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4、學會禮貌用語,學做一個文明觀眾。
5、拓展知識領域,提高綜合素質,促進文化學習、了解家鄉、熱愛家鄉。
6、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樂于參與各種體育活動,懂得關心和養護自己的身體,提高自我保健意識。
7、樹立“居安思危”的國防觀念,激發愛軍習武、獻身國防的思想感情,培養吃苦耐勞精神。
二、教學主要內容:
專題教育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幾個方面。其內容全面,形式新穎,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體現知識性、綜合性和實踐性,促進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良好的心理品質;轉變對未成年人的人文關懷方式,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不斷的提高處理成長中的有關問題的能力。
三、學生知識狀況分析:
1、學生的安全意識及自我防范能力較差。
2、合作及創新能力有待提高。
3、資料收集的能力有待加強。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倡探究式、討論式、學習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
2、組織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感悟、體驗、提升的機會和平臺。
地方課教學工作計劃2
一、教材分析:
校本課程開發體現“促進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通過感知、感悟和體驗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強調體驗性活動等社會經驗,克服課程脫離社會生活的弊端,密切學生與本地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的聯系,使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增強建設家鄉的責任感;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年級共有7個班,大部分同學都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班級的學習風氣都較好,同學之間能相互團結互助,能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大膽創新,但有個別學生興趣不高,知識面較窄,本學期將繼續努力,爭取讓同學們都有進步。
三、教學目標:
根據校本課程的意義和本校實際,制定本校校本課程的開發主要目標如下:
1、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了解家鄉的鄉土文化,吸收鄉土文化的營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
3、能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時間能力,提供學生的科學素養。
4、初步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交流,發展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5、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
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學難點:
加強學生的民族熱情,使學生對自身安全引起重視。
六、教學方法:
地方課程是教學內容分成不同的專題,并不局限體裁,表現形式。每周圍繞一個專題來進行教學,結合我校各項資源開發利用的實際情況,進行安全、國防、環境保護的知識、國學啟蒙等方面的教育。地方課程本學期包括民族常識、預防毒品、寫字課程。預防毒品讓學生搜集、觀看有關資料和視頻,寫字課程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優美。
七、法制教育滲透點:根據每周的教學內容適當滲透。
八、教學進度:
由于校本課程沒有書,教案就以學校每周安排的主題班會為主題進行編寫教案上課,并交到相應的安排部門,最后傳一份到學校數字化平臺。
地方課教學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新一輪課程改革明確提出:“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這就需要地方課程具有鮮明的地方性、靈活多樣性和實用性。鄉土教材是開發地方課程的首選目標。通過鄉土教材的實踐和探索,關注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培養學生的社會實際能力和團隊精神中,鍛煉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二年級二班共有學生33名,經過一學年的訓練,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有了較大的進步,上課能懂得怎樣聽講,知道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能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同學之間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團結。大部分學生成績較好,出錯的`學生有個別的是知識的掌握較差,大部分學生是由于粗心,有些學生現在還是不會小組合作,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等。
三、教學目標(參照每課時的目標)
1、依據課程標準,把握學習目標。在準確把握各個內容模塊的要求基礎上,制定適合本校、本班學生實際的學習目標。絕大部分學習內容都是作為實施課程標準的“話題”或“引子”,不必將其作為識記的“知識”,更不必要求“掌握”,要把課程內容的學習視作達成課程目標的過程。
2、運用多種手段,突出學習效果。活動中要成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與經驗,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地方課程的內容看似多而雜,要求較高,但許多內容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所觸及的,或是通過其他信息渠道已有所了解的。因此,組織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體驗等因素服務于活動。
3、發揮課程資源,拓展教育功能。充分利用對地方課程事實具有支持性的人力、物力資源,如師資、活動場所、自然環境、社區文化生活設施、各種公益活動、網絡資源等,根據學校的地域文化特點和學生實際對地方課程的內容進行增刪,發揮教師的專業特長,突出地方特色。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程遵循少年兒童的認知規律,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五、活動時間安排
根據現行教學計劃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建議每一活動內容為1課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及實踐活動的需要作出靈活的調整,提倡地方課程與內容相關度很大的學科整合,提高活動效率。本課程二年級每周學習時間為1課時。
【地方課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年度地方課程教學計劃03-15
語文課教學工作計劃02-17
籃球課教學設計02-14
《觀潮》教學課例11-14
語文課教學工作計劃15篇02-18
地方課程教學工作總結12-28
高二課程教學工作計劃03-01
英語復習課教學課件09-28
音樂課教學設計02-18
英語課教學設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