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研工作計劃三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是時候開始制定計劃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計劃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研工作計劃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研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思品教研組將根據上級和學校的教研計劃,在教研室、教務處的具體領導下,以提升教學質量為主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課堂改革為重點,以《新課程標準》和《中考說明》為綱,依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圍繞“以情智發展課堂研究”為突破口,以傳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為宗旨”,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力爭教研活動踏實有效,重點工作有突破,積極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增強我組的整體的教學實力。
二、工作舉措
。ㄒ唬┘訌妼W習,提高思品教師的學科素養
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基于以上內容要求教師學習心理學和教育學。關心國家大事,留心學生身邊的案例,不斷知識更新,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所以,思品教師必須加強業務學習。
1、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掌握學科教學的基本要求。組織信息技術的培訓,增強學科教學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2、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中考說明”,研究教材和政治試題,提高教師的學科能力。
3、組織教師學習《中小學教師行為規范》、《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
4、認真參加市、教育培訓中心和校教研部門組織的學習,認真記錄。
5、組織學習語數英學科“情智發展課堂”教學模式,聽課和研討,進一步改善本學科模式。
。ǘ┘訌姵R幗萄谢顒,提高教學質量
1、完善和實施本學科“情智發展思品學科教學模式”。
2、圍繞“推門進課堂,提升常態課”校內教研活動,進行集體教研、評課議課等常規形式,拓展組內教師的學習渠道,更新教育觀念,把“情、思、讀、問、啟、用、絕”七項內涵融入課堂教學。
3、積極參加第五屆“發展杯”課堂教學大賽活動,注重信息技術與“情智發展課堂”整合,通過大賽著眼教師專業成長,特別是加強對中中年教師的培養。
4、日常教研活動中,要求本組教師嚴格遵守學校教學教研制度。按時參加教研活動,注重上課、備課、聽課、評課、專題教研活動中,落實各項考核與檢查,注重實效性,不流于形式,以此來規范本組教師的從教行為,使組內教師養成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從而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ㄈ┓e極抓好市級小課題結題工作
1、繼續做好課題的研究工作,注重資料的整理和積累,包括照片、文檔、問卷等。
2、對前一階段的課題進展情況進行資料匯總,撰寫階段研究總結,收集和整理相應的課題培訓資料、教學設計、課件、上課視頻等與課題有關的材料。
(四)熱愛家鄉,做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傳播者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影響深遠,是時代精神的體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重要內容。也是大慶提前實現小康社會的精神動力。為此,思品教師要把傳承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為己任,開展研究工作、進行學案設計、課件制作、練習題設計,整理學生學案。通過課堂教學和學校宣傳,增強學生的熱愛家鄉的情感,立志為家鄉努力學習,長大為家鄉做貢獻!
。ㄎ澹╅_展“本土、特色、發展”教師論壇活動
為了促進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深刻思考,為教師提供交流和展示平臺,我校舉辦第五屆“教師論壇活動。本組根據實際情況,推選教師代表參加論壇活動。其他教師共同幫助代表完成講演稿和課件制作。
教研工作計劃 篇2
一、目標:
1、以課程改革為契機,堅持有效教學理念,繼續落實課堂教學評價機制,實現三個“轉變”:由重視教學效果向重視教學過程轉變;由重視知識傳授向重視方法設計轉變;由封閉性課堂價值取向向開放性價值取向轉變。
2、加強集體備課,注重合作,做到節約勞動、提高效益、資源共享,切實注重教學效果,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尤其加強高三畢業班工作,科學安排教學計劃,重視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突出集體備課的優勢,實現學科資源優化共享。
3、把握語文教學的新動向,加強學科教學科研工作,強化備課組的功能,提高全組教師的業務水平,集思廣益,博采眾長;運用語文教學,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審美情趣的教育。
二、教研工作現狀分析
1、活動形式單一,觀摩聽講居多,自主研究不夠。
我校目前教研工作,總體上看顯得非常單一。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進行看和聽,自主參與,獨立思考的時間總體上還是很不夠的。
2、觀摩課涉及內容單一,解讀新課居多,教法探討不夠。不注重研究學生怎樣“學”多數教師都是為了解決教師“上”的問題,而不是在研究“怎樣上得更好更有效”的問題,不是在研究學生怎樣“學”。因此,我們都是在圖解教材流程,教師缺少對新理念的真正理解和研究問題的創造欲望與創造能力。
3、教研方面理論水準淺薄,實戰摸索居多,經驗提升不夠。
備課組活動,大多數教師認為只需要將前人的經驗或做法加以運用就可以了,對理論的學習不重視,專題討論一言堂,其它教師閉口不談。
4、教學研究方面系統研究缺失,零散示范居多,歸類研究不夠。
在主客觀原因的影響下,我們學校教研活動缺少系統性的問題。絕大多數的`教研活動內容還顯得零散和不系統。
5、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缺乏。
三、具體措施:
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抓好各年級的常規教學,認真備課,認真反思并總結個人的教育、教學心得,切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繼續開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研究,努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高一年級,加強新教材研究,把握新教材的特點,深入學習、研究新教材的內容,探討新教材的編寫理念及適應學生的教學方式,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積極探索如何將課改的基本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的途徑和方法。
教研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在“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總體指導思想指導下,以學校領導的現代教育理念為方向,認真貫徹課程改革精神,以學生為中心,注重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創業能力,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
二、加強教研團隊建設,做好校本教研工作。
積極組織教研組成員學習課程改革相關的教學理論和信息技術知識,不斷提高信息素養。通過開門聽課等活動,共同研究探討信息技術的教學。同時,積極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堅持每兩周組織一次教學科研小組活動,保證教學科研活動的有效性,每次活動重點解決一兩個問題。通過試講、小組講座、經驗交流等教研活動,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做好學校的日常管理,扎扎實實做好。
這學期第一年教學以基本功訓練為主,第二年教學以提高計算機操作技能為主,堅持理論與實踐訓練同步。教學訓練任務雖然艱巨,但要求每個老師都要認真準備,每節課都要教,爭取40分鐘的質量和效率。
第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1、配合教務處組織全校計算機課程學生競賽;
2、要求組員完成各自的教育教學任務,為新老師講課做準備。課前要求組員認真備課,在課堂上對學生持認真負責的態度,認真耐心地回答學生的問題,平等對待學生;
3、完成教務處和教育部門制定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通過教學研究提高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質量,發現教學中的新問題,研究解決;
4、積極培養優秀中青年教師,通過參加各種比賽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
5、組織和指導學生完成學業水平考試,爭取100%以上的學生通過考試。
6、準備并組織6月份的教師信息化技能大賽。
五、配合學校的其他任務。
除了做好工作,積極配合學校布置的其他任務。此外,作為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專人負責機房的維護和管理,確保學生的正常運行,團隊成員也需要熱情生動地為相關學科的教師提供技術幫助。
【【精選】教研工作計劃三篇】相關文章:
1.教研工作計劃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