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9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9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1
本冊教材編排的特點、本冊教材采取自然發展的方式編寫,單元的遞進主要是為了突出閱讀,防止附加的關于文體、寫法之類的說教,以便促進兒童的大量閱讀、課文中反復出現詩歌和兒歌,這不僅是增加情趣,更是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逐步讓他們感受美,創造美、學生的寫作不僅僅成文,都有情感的支持、召喚,都有韻律、節奏的配合,所以對這些課文的教學也應視作是更深的層次上的寫作基礎、本冊共有課文48篇、在語文訓練上,既注意圍繞重點設計一個大體的序,又注意訓練的整合以及訓練重點的循環往復、螺旋上升、本著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在教學上我們有以下幾點計劃:
一、根據不同類型課文的特點采用不用的教學方式
只有認真鉆研教材,準確把握教學內容,才能為上好課打下較好基礎、通過讀思查,反復誦讀課文,認真思考與教材和教學有關的主要問題,然后適當地去查閱或參讀教學參考資料,做到多讀多思、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關鍵,精心設計教學
首先教學設計樹立大單元教學意識,從單元整體出發,從宏觀上考慮好教學要求,安排好教學時間,分配好每篇課文所要完成的任務,然后從微觀上來精心設計每篇課文、每個課時的教學、其次教學設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感知理解分析綜合運用的閱讀過程去設計教學、最后教學設計注意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在教學中交錯使用講、讀、議、練、問、答等多種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根本,注重學生的學
在教學中把學生的學時刻掛在心上,考慮怎么學,學得怎樣、抓好學生的預習,給預習的硬任務;注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學好自主、合作、探究,目標讓學生明確,教材讓學生感知,過程讓學生參與,新知讓學生發現,問題讓學生提出,方法讓學生歸納,內容讓學生小結,效果讓學生評價;運用共同學習的原理,組織學生共同討論,相互啟發,盡量通過合作解決問題、加強學法指導,努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堅持學教合一、
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出路,課內外相結合
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的思想性和工具性,光學習課本上的幾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課本的文章無非是例子,讓學生根據此掌握學習方法,大量的實踐活動應靠課外去完成、
9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2
新的一學年又開始了,為使本班的語文教學工作能更加有效地完成,現結合教材特點和教學要求及本班學生實際情況,特擬定了如下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設計了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細心觀察、燦爛的中華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科學的思想方法、獻出我們的愛、每個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每組由導語、三篇精課課文、一篇略讀課文、一個語文園地組成、精讀課文后面有會認和會認的字,略讀課文后面沒有安排會認的字,哪字屬于生字就隨文注音、精讀和略讀之間有連接語,并適當提出略讀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資料袋,有兩組課文安排了綜合性學習、
二、學生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3人、根據上學期任課教師介紹,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由于年齡較小,頑皮的較多,作業基本上都能做完、經過幾天的觀察了解,我發現全班有幾人認識能力停留在一年級,甚至不如一年級的孩子、書寫能力不強、全班大部分學生分析能力不夠靈活,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了解祖國壯麗的山河、富饒的物產,培養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厚博大,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學習革命領袖、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受到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教育、
2、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開始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描紅、
3、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繼續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四、教學重難點
1、學會240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確書寫;會認85個生字,只要求讀準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注意語言的積累,初步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五、教學措施
1、準確把握三維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并且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進行合理的教學、
2、扎實進行語言訓練,著重進行段的訓練——讀懂一段話,寫好一段話,繼續對學生的識字、寫字給予重視,幫助他們積累詞匯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默讀和做其他各種練習的時間、要擴大訓練面,使全體學生參與訓練,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個體活動時間,訓練應嚴格要求,及時反饋和矯正,講求實效、
3、注意聽說讀寫的聯系、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學表達,從讀中學寫、在作文訓練中,要充分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注重學生平時知識的積累.
4、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根據課文特點,選擇學法指導的時機,有的可以在學習課
文前,如查字典確定字義、多音字確定讀音等;有的宜在學習課文中,如連句成段的兩種方法(總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學完課后再次總結,如說一段話的意思、在學法指導時不-多地講道理,應多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練習,在實踐中達到熟練的程度、
5、繼續做好培優補差工作,采用一幫一等不同的形式來鼓勵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持之以恒的幫助潛能生,建立對學習的信心、
9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3
一、學情分析
這學期,我擔任了三(3)班的語文教學工作,本班人數是39人,本班的男女生比例男生偏多,女生較少,男生28人,女生11人、
本班中等學生占班級學生的大部分,優生和后20%學生占一小部分、本班由我從一年級帶上來,所以,對他們較為了解,本班學生大部分的學生基礎較扎實,兩年多的閱讀能力的培養,學生們的識字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是不錯的,特別是像:章滿、鄭旭陽、鄭詩諾、劉泉等這些學生、本班中有部分學生記憶力在較低、學生多動記憶力容易渙散,所以很多知識點,對他們來說是需要比常人多點時間去識記的,所以對于他們的閱讀能力的培養,我會適當降低難度,對他們的寫話,我也盡量讓他們做到能夠寫點東西出來,這樣的學生如沈盈盈、汪詩蒙、章益彤等、處于這兩者之間的中間群體中,有部分學生,由于父母的過于溺愛和父母對孩子作業的不夠關注,學生的作業習慣、閱讀習慣較差,這部分學生如:鄭晨豪、陳冰雪、黃勇強等,對于他們這些習慣的糾正,還是成為本學期的重點、
三年級上冊我們已經開始了寫作、現在第二學期對于寫作的壓力,我們更大了,需要我們把握孩子們的特點,真正因材施教,為我們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材內容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教材后面還編排8篇選讀課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會認的字;生字表(二),要求會寫的字;詞語表、教材共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護周圍環境,怎樣看待總是、怎樣想問題;豐富多采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說、每個專題人文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本冊的要求認200個字、寫3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和會寫的字在精讀課文后標出、此外,教材在語文園地二、五、六、七還歸類安排了一些要認的字、
每個語文園地仍是由五個欄目組成、其中有四個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第五個欄目是機動欄目,分別為“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成語故事”,這些欄目是在八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二)教材的特點
1、圍繞專題組織單元,進一步加強教材的整合性
以專題組織教材內容,體現整合,這一編寫思想在教學實踐中已經得到了老師們的充分肯定、本冊教材的整合性進一步得到加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強化導語的導學功能、在三年級上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對每個單元前的導語編寫更加著力,除達到點明專題,揭示學習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外,還進一步增強了教材的親和力、
(2)、每一單元教材從導語到課文、到語文園地,不僅是圍繞本單元的專題合理安排,而且加強了單元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聯系與整合、在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之間,用一段流暢的文字,很自然地過渡到略讀課文,并提示略讀的方法與要求,使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形成一個整體,更好地發揮陶冶情操和訓練閱讀的功能、
(3)、聯系本單元專題,繼續設計聽說讀寫的一系列語文實踐活動,加強本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為了方便課文的學習,在教材導語中指明了學習的途徑,在第一篇課文后不知了課外手機的任務、完成了這一任務,也是為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做了很好的準備、在第四篇課文學完后,要求學生寫感受,目的是繼續加深學生對專題內容的理解和感悟、這樣,各種活動之間的相互聯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后面有落實、單元內各部分內容成為了一個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有利于全面實現課程目標、
2、結合專題繼續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
本冊共安排了兩次綜合性學習,一個是調查周圍環境,一個是回憶、了解父母的關心愛護,分別編在“愛護周圍環境”和“可貴的親情、友情”兩個單元中、這兩次綜合性學習涉及的范圍廣、針對性很強,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以及自主合作學習的空間、綜合性學習與閱讀、口語交際、習作有著緊密的聯系,是該單元的.有機組成部分、綜合性學習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為一些聽、說、寫的訓練創造了條件,提供了有意義的話題,還為學生課外閱讀指明了方向,同時加強了課堂內外的銜接、語文與生活的聯系、
3、大量更新課文,精心安排精讀和略讀兩種課文類型
本冊新編選的課文一半,更加注意密切聯系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新課程標準新選的課文,體裁豐富,有散文、詩歌、神話、寓言、科學小品,語言活潑,生動有趣,蘊涵著豐富的人文內涵,使學生不僅是學到語言,在思想上也是受到啟迪,在情感上得到熏陶、本冊新編選的課文超過一半,注意密切聯系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單元內課文繼續分為精讀和略讀兩種類型,教材在部分課文的后面安排了“資料袋”、
4、著力改進課文和課后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①、改進課文的導學系統、繼續靈活地在課文之前、課文之中、課文之后,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逐漸悟到讀書時應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樣想、
②、改進課后練習的設計、課后練習,都是策略性的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談感受、展示學習成果,或用舉例的方式,鼓勵大家討論、交流、每篇精讀課文至少有一個能統領全篇的重點題目、如《七顆鉆石》的重點題目是討論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到了什么?能夠完成這個題目,本課的主要內容和教育意義基本上也就把握了、
有的課后練習鼓勵學生自己獨立閱讀思考,盡量自己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提出來討論交流、部分課后練習從學生個體差異出發,不作統一要求、在有些課文練習后安排了小附錄,一次是有關時間的格言,在《和時間賽跑》后,一次是關于月亮的精彩描寫,在《月球之謎》后、這樣安排,一是拓展學習內容,二是引導學生隨時隨地搜集積累材料、
本冊繼續安排適量的“小練筆”,強調讀寫結合,而且一般是先說后寫的題目、部分課后練習中安排了選做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決定是否選做、
5、保持“語文園地”的框架結構,加強內容的整合和創新
為了更好地體現內容與訓練的整合,本冊教材繼續把“口語交際”和“習作”這兩個版塊提前,語文園地中的內容依次為:“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第五個板塊,則由以前的“展示臺”“寬帶網”擴充了內容,變為“展示臺”“成語故事”“趣味語文”“寬帶網”這四項交叉安排,使語文園地的學習內容更豐富、更有趣、
6、完善圖像系統,注重圖文并茂
在語文教材中,圖像的系統是配合文字系統的一個獨立的符號系統,也是影響學習效果優劣的重要因素、本冊教材加大創新力度,對每一篇、每一單元的圖像進行了精心的構思和編排、目的是增強教材的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給師生的審美感受創造良好條件、教學時,如果能在注意文字內容學習的同時,不忽視圖像的價值和作用,就一定會有很好的教學效益、
三、教學目標
(一)識字、寫字
1、能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
2、激發學生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好習慣、
3、學會300個生字,認識200個生字、
4、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5、能使用硬筆熟練的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
(二)閱讀
1、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7、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9、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10、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萬字、
(三)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對習作有興趣、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感動的內容、
3、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5、嘗試的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8、完成課內習作8次、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提高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2、加強寫字教學的指導,指導學生練好鋼筆字、
3、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
4、學習聯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與難點理解課文內容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2、多渠道、多角度提高學生習作的興趣,提高學生習作的能力、
3、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鋼筆書寫的習慣、
五、具體措施
1、繼續重視字的教學、識字仍然是三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堅持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完成識字任務,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習慣、
2、指導學生用好鋼筆,寫好鋼筆字、
3、鼓勵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生活材料、
4、開展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5、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
6、扎實進行語言訓練,著重進行段的訓練——讀懂一段話,寫好一段話,繼續對學生的識字、寫字給予重視,幫助他們積累詞匯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默讀和做其他各種練習的時間、要擴大訓練面,使全體學生參與訓練,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個體活動時間,訓練應嚴格要求,及時反饋和矯正,講求實效、
7、注意聽說讀寫的聯系、培養學生通過閱讀學表達,從讀中學寫、在作文的訓練中,要充分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9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語文下冊《木蘭詩》教學反思10-03
小學語文教師下冊教學計劃03-15
初二語文下冊《木蘭詩》教學設計12-08
八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語文04-06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工作計劃04-06
一年級教學工作計劃下冊語文04-06
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1-04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課件09-25
九年級語文下冊鄉愁教學反思11-20
九年級語文下冊《鄉愁》教學反思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