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科工作計劃集錦六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了。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學科工作計劃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學學科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本科組教研工作以學校工作計劃為中心,在學校“嚴、勤、實、活”的辦學理念下,大力推進教改工作,尊循學校的發展目標,深入開展課堂研究,強化質量意識,規范、務實、創新地做好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備課組的作用,以優化提高學生數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為目標,以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化水平為基礎,努力實現自然教學、和諧教學、常規與創新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關注新課改的走向,關注理論學習,關注常規教學和教研,關注培優輔差,關注畢業班的教學進度。全面開展以教帶研,以研促教的教研活動,開拓創新,形成特色教學,為新塘中學的復興夢作出貢獻。
二、工作目標
1、積極配合和落實學校、教研處各共項工作,抓好教學常規。
2、要求各位老師寫好個人的教學計劃。
3、強化敬業意識。敬業愛崗、教書育人、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風尚;關心愛護學生,既是良師又是益友,與學生共同發展。
4、加強備課組建設,充分發揮備課組的作用,圍繞“非線性主干循環活動型”單元教學模式構建與實施,進行集體備課。集體備課要做到“五有”:有專人負責、有固定時間、有明確內容、有中心發言人、有詳實的記錄,強化五個統一: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內容,統一教學進度,統一周測,統一試卷。通過共同研究討論,既增加了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增強了教師之間的凝聚力,又促進了研究氛圍的形成,從而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共同創造和諧、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
5、精心組織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模考的命題、閱卷與質量分析工作。
6、加強數學優秀生的培養工作,每個年級都要開展培優工作,組織高二學生優秀學生參加廣州市高中數學競賽,同時高三要開展數學輔差工作,做好高考的備考工作。
三、措施和方法
1、科組活動至少要活動6次,并且每次要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并做好記載。安排落實好9—5級老師校本培訓或專題講座一次。
2、繼續實行聽評課制度,要求每位老師每學年至少要上一次公開課或示范課,每學期至少要聽15節課,另外,評課要及時,典型課例要推廣和反饋記錄。
3、落實教學常規工作,有計劃進行統一測驗,并做好評價工作,堂上練習與課外作業題目要精選,要有作用和實效。
4、加強課題研究,本科組教師共同積累必要資料和優秀案例,互相交流,學期末進行階段性總結。要求各教師根據自身專長,加強學習,努力實踐,善于總結,積極參與科研,提高科研能力。
5、加強理論研究,認真做好經驗總結,撰寫教學論文,提高個人理論水平,提高個人的業務素質。注意:本學期至少要寫兩篇教學論文或反思,其中一篇在期中考前后交,另一篇在期未時交。
6、互相交流培優扶差心得體會,形成共識,超越自我。
7、把握好學習機會,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多渠道參與教研工作,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優化課堂結構,形成個性化教學和特色教學。發動教師積極參加聽課活動,集思廣益,對校級開設的公開課、示范課等要求無課的教師一律參加。
8、組織好老師的傳幫帶工作,由年青教師與指導教師結成對子,每位青年教師聽取指導老師的教學建議,常聽指導教師的課,共同研究,互促互進。
9、強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新的理念指導教學。教師要認識到教師在“促進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改變”中的重要地位,自覺做到面向全體,尊重學生,指導學法,優化過程,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藝術水平和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平臺,使教學手段現代化。
10、畢業班工作參考意見:
(1)力保每堂課的效率和質量。
(2)強化基礎落實,以扎實基礎制勝。
(3)備課加強研究,打整體戰。
(4)繼續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強化培優。
(5)加強與兄弟學校交流,廣開信息渠道,對信息加以分析,并采取相應對策。
(6)加強心理輔導,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對中差生進行有的放矢指導。
11、高一、高二級必須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前完成教學任務,留2—3周復習迎考時間。
四、教研活動時間安排
1、結合學校教研處的工作計劃,落實好各級崗位老師的公開課聽課評課工作,具體公開課時間,由教研處安排另行通知。
2、第二周內,高三每個班都要選取5名學生(班級前5名)列出每個學生的增分點,包括和識,計算,題型,答題技術,解題規范等,措施包括課內、課外。列成表格交級備課組長,后匯總交發到z郵箱。
3、組織好青年教師參加20xx年4月13日舉行的“廣州市中學數學教師解題比賽”。
4、組織好學生參加20xx年5月10日廣州市高二數學競賽(備課組提前組織選拔賽,我校派15名學生代表)。
5、動員青年教師參加20xx年5月18日至23日由廣東省中學數學教師優秀課評比。
6、要對年青教師進行備課本檢查統計分析(備課規范性、課時數、課時內容、教學后記)。
中學學科工作計劃 篇2
一、 問題回顧:
我校校本教研的`骨架已經基本形成,校本教研工作依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按照輕重緩急,難易程度,明確主攻方向,全校整體布局,統一規劃形成四大板塊:展示自我活動(教研組為單位)、“1+N”活動(九鎮學校之間、學校師徒間)、校際交流活動(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之間)、課題牽動活動。四大板塊既有統一教研活動,又有單獨活動,教研分散與統一相結合的方式組成。從開展情況看存在以下主要問題:1.教研組活動學校要求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但缺乏監督,形式注意仍然嚴重。2.對校長、主任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沒有進行探索、實踐嘗試。學校內部管理層對校本教研工作的認識程度不一,在校本教研工作他們應該做些什么?3. 結合學校校情,自選課題進行了小課題研究顯得力量單薄。4.校本教研開展過程缺乏監督,特別是在集體備課、研討課評課上,以及研究的連續和準備的充分情況看問題較多。
二、本期校本教研主要內容:
1.校本教研四級具體制度建設。
一級———校長、部主任、教研室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二級——教研組(長)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三級————備課組(長)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四級------教師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2. 西部農村中學校際協作促進學校均衡發展教研活動實施。至少開2次以上的研討活動,以初三復習研討為重點。
3.規范學校校本教研活動的要求,著力從6個方面來規范:
①每兩周每位教師要求上校本研討課一次。學科以教研組為單位聽、評課。在學校規定的校本教研活動時間里研討課、聽評課同時進行。(至少2節課時間)
②每次校本教研活動要提前通知教導處,并通知學校校級領導參加。校本教研活動開一次上交檢查一次,每次上交的校本教研活動的資料要求規范,填寫要完整。研討課的老師在上課前經集體備課研究后,用專用備課紙備好課。
③教研組、備課組認真梳理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避免研究問題的隨意性,研究活動必須有針對性,研究必須有連續性,最終將問題上升為課題。校本教研活動圍繞問題來展開,集體備課圍繞問題備課,授課者帶著問題上課,聽課者帶著問題聽課,圍繞問題評課。
④研討課教師就是本次校本教研活動的中心發言人,發言圍繞以下內容來進行。(1.所授課課標解讀,并作簡單說明。2.對新授課的起點要求是什么?3.近年來在中考中出現的情況4.本次研討活動的主題是什么?解決問題的方法作簡單說明,留下了什么遺憾。)
⑤校本教研活動過程步驟:
1.帶著問題備課、圍繞問題上課、圍繞問題聽課
2上課者反思
3教研組成員評課
4授課者對大家提出的建議反思
5教研組總結,下次活動安排。
聽課之后要評課。評課要防止只唱贊歌,不提意見和建議的傾向。可堅持(123)原則,即每位聽課教師(即評課教師)對上課教師所上的那節公開課進行評議,“肯定一條最值得借鑒的優點,找出兩條突出性問題,提出三條操作性建議”,以幫助上課教師改進其存在的問題。教研組評課望參照評價量表進行。建議從教學思想、教材處理、教法選擇、學法指導、能力培養、師生關系等方面來認真評課。交流要有深度。
⑥教學幫扶活動是教研組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指導教師的幫扶活動最終要體現在幫上,所以每月至少2次的聽被指導教師的課。
4.做好《開展城市、農村等不同區域以校為本教研活動運行機制、模式與行為的策略研究》課題結題工作。
5.召開校級課題的階段總結工作會議,對課題實施情況作出監督。
6. 陳家橋中學電子資料庫建議籌備工作
電子資料庫建設是提高備課組備課水平,教研組研討水平的重要資源保障。為了作好陳家橋中學電子資料庫建設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議想法:
1. 注意從網上搜集各地的中考題(要可修改)、單元練習題、自命題、月考題,半期、期末考試題。特別是中考題按類型分類整理。
2. 根據平時的練習的錯題情況,歸納總結學生的易錯題。
3. 單元專題復習(可修改)復習資料(包括專題復習測試題,專題復習課件)
4. 注意從網上搜集課時教案,課時課件,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再修改使用。正在讓老師去研究教案,提高教案,而不是為了教案而寫教案。
5. 理科實驗圖片,學生演示實驗flash 動畫。幫助學生建立模型、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演示動畫。
中學學科工作計劃 篇3
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學處工作目標,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師師德修養和業務能力,調動全體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力爭20xx年高考大面積豐收。樹立我為三中增光添彩的思想,進一步提高我校生物學科的教學質量,爭創佛山市名優科組。
工作目標及要求
1.高一教學,重點突出“趣”、“廣”、“新”。完成必修模塊1的教學和檢測。籌建“廣東省中學生物奧林匹克競賽培訓班”。
2.高二教學,重點突出“穩”“精”“高”,理科班完成必修模塊2和必修模塊3的教學和檢測;文科班完成必修2和必修3的部分內容的教學。積極做好參加廣東省中學生生物聯賽的準備。
3.高三教學,特別強調“扎實、快捷、實用、高效”的八字備考方針,爭取第一輪復習取得好的效果。文基、理基在廣州一模前完成第一輪復習,生物選修班結束第一輪復習,并在14周左右開始第二輪復習。
4.教師要形成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和風格;重視對自身教學工作的思考,要積極撰寫優秀教學個案、教學反思和論文;要積極參加國家、省、市組織的各種競賽活動。
本學期主要工作內容
1.進行師德教育,做好教學常規管理工作,提高教師的基本素質。
2.重視“職初教師”的適應性發展,促進年輕教師銀必豐和張遠芬在近三年內向“經驗型教師”成長;重視“經驗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促進魏麗瓊、鄧學基等教師快速成長為“學科骨干教師”。
3.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確保教學進度,保證學生考試的成績和質量。
4.做好備課組的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備課組集體備課的優勢。
5.配合學校落實各年級的活動課計劃及實施。
6.配合學校做好教育教學優秀論文征集、評比活動。
主要措施
1.加強教師師德建設,深入研究新課程標準,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法。
2.教學常規檢查內容及要求
(1)備課本檢查:①學期教學計劃;②教學進度表;③教案的編寫(教學目標、難點、重點、練習、教后記等);④備課本內不要有粘貼現象。
畢業班要有復習計劃,復習課教案檢查要素基本同上。
(2)聽課本檢查:①聽課節數;②聽課簡評;③聽課記載情況等。要求:5年以上教齡的教師每月聽課不少于2節,每學期至少聽課10節;5年以下教齡的教師每月聽課不少于3節,每學期至少聽課15節。
(3)作業批改情況:①是否全批:②是否改正;③有無評價等級;④有批改無日期;⑤批改的到位情況;作業量是否符合。
3.培養年輕教師
(1)通過“師傅帶教新手成長制”,以師徒結對的傳統方式,讓銀必豐和張遠芬等新手的教學知識有效轉化為教學能力,促進經驗的快速形成。師傅:繆運良;徒弟:銀必豐張遠芬。
(2)組織本學科資深教師進入課堂視察、引導,對科組內的“一級教師”貼近觀察并嚴加剖析,不斷提煉經驗,促使他們較快成長為“學科骨干教師”。
4.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確保教學進度
以學校第八周“高效課堂活力課堂”教學開放周為鍥機,探究“高效、活力”課堂教學模式,保證學生考試的成績和質量。
5.加強年級備課組管理
(1)每個備課組成員都要有中心發言;備課組成員間資源共享;養成良好的集體備課習慣;做到教學進度統一、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一致;充分發揮備課組集體備課的力量;鼓勵有創新思維和有個人特色的教學。
(2)各個備課小組要豐富集體備課的形式,建議除中心發言的活動形式外,每個教師在本備課組內至少上一堂公開課。
(3)高一和高二備課組要進行新高考的研究,進行大綜合科教學研究和資料積累。
6.配合學校作好教育教學優秀論文征集、評比活動。
7.小課堂—活動課程的開設:高一、高二分別開設“中學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培訓班”。輔導教師:高一輔導班繆運良;高二輔導班高謙增。
中學學科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在學校的領導下,認真貫徹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提升教學管理水平、師資隊伍水平,素質教育水平、效能建設水平,努力促進學校教育事業科學、和諧發展。
二、工作目標
1、繼續開展高效課堂試驗,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加強教學理論研究,以科研促教學,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
3、加強學生化學基本功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5、逐步打造“和諧教育”,研究學生個性差異,突出學生個性發展,多渠道搭建各種平臺,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快樂。
三、具體措施
本科組的工作計劃依據學校及教務處的工作計劃而制訂,盡力以好的方式及高效率提高本科組人員的教學水平及教學教研能力。主要的措施:
1、開學初,各教師根據學校的要求制定好自己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并以此開展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認真完成授課任務,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
2、以高效課堂教學為模式,抓好備課組的各項工作,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根據各年級不同學生的情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制定出適合本年級的教學及輔導方法,以多種形式開展教研,平時學科成員之間在課余時間多碰頭交流教學體會。
3、以年級備課組為主體,充分發揮集體備課作用,統一教案,統一進度,統一測試及限時訓練。上好本學期的示范課及公開課,利用一切有利的條件開展課內外的各種教研活動,讓每一位教師都能有所成長。
4、要求科組教師多聽課,并在集體備課時各抒已見,發表不同的看法,使我們科組的化學教學能適應新課標的教學。
5、做好學校的各項教學常規工作,高三做好學生的復習輔導,完成第一輪復習計劃,高二做好學業水平考試的有關準備工作,高一做好學生高中知識的衍接輔導工作。
6、落實好十二五規劃課題的相關工作
中學學科工作計劃 篇5
一、教研工作指導思想
以溫州市20xx年第一學期體育、藝術信息教研工作計劃為指導,結合我校本學期工作思路,進一步推進“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立足綜合學科特點,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繼續推進課堂教學變革項目,挖掘一批模塊教學能手和實踐創新課程,全面推出精品拓展課程。
二、本學期工作設想與計劃
根據《溫州市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意見》和《溫州市山繡中學課程建設方案》的指導思想,結合我學科的特點,新學期的工作將圍繞以下幾點:
各年級段、各校區普及拓展課程,培育精品課程。
在原有校本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體育、藝術和信息學科的潛在課程,發揮本學科的優勢,在普及的基礎上逐漸培養精品校本課程,成為山繡中學的品牌課程。
重點培養青年教師的成長。
根據學校計劃對三年內的新教師進行教師教學業務培訓以及各種比賽,從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方面入手,培養科研探究、寫作能力,加快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
落實常規教研活動。
本學期我們計劃以校以備課組為單位分別開展教研活動,做好“四定”,在此基礎上進行大組的教研活動,并利用外部政策條件積極引進學科專家參與活動,切實提高整體教研的有效性。
深入課堂教學。
全體教師要通過聽課、評課、座談等方式加強“學為中心”教學變革項目的研究與落實,了解教學情況,發揮有經驗的老教師的示范輻射作用,帶動一批教師的成長,努力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與素養,切實促進課堂教學規范化
三、教研活動安排
周次 日期 內容
1 8.29-9.4校本教研;拓展課程統計;集體備課資料上傳
2 9.5-9.11拓展課程上報;各備課組明確集體備課事項;備課組長會議;暑期作業評定,七、八年級體能測試;
3 9.12-9.18校第九屆田徑運動會籌備;20xx年度市級課題結題工作;師徒結對工作;拓展性課程網上選課;市直屬體育組長會議市音樂教育“新體系”實踐學校第一次督導浙江省中小學美術論文評比
4 9.19-9.25拓展課程開始上課20xx年浙江省中小學書法課堂教學評比
5 9.26-10.2浙江省美術學科一師一課優課評比和選送
6 10.3-10.9國慶放假;足球外教開始支教工作綜合校本課程調研(本部)
7 10.10-10.xx校第九屆田徑運動會(10.11--13)體育節開幕以及系列活動九年級調研反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信息技術組教研活動(z開課)
8 10.17-10.23七年級調研綜合校本課程調研(濱海)市直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比
9 10.24-10.3020xx浙江省中小學生藝術節現場展演學生體質健康數據上報體育組八年級教研活動:10月26號(周三)地點在本部,zz三位新教師開課。下午組內教師互評活動。最后zz老師講座并最后總結。美術組教研活動:周四下午,在本部美術室,zz三位青年老師的開課展示活動,課后組內成員互評與總結。
10 10.31-11.6市音樂教師小課題“真問題、好問題”評選活動期中考試
11 11.7-11.13綜合校本課程調研(錦江)全市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比活動
12 11.14-11.20校體育節系列球類比賽信息技術創客教育課程評比活動音樂組教研活動:11月18日(周五)地點在本部,上午實習生匯報課兩節,下午zz召兩位老師開課,隨后組內教師互評活動,最后備課組長總結。
13 1.21-11.27浙江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評比綜合學科拓展課程交流分享活動
14 11.28-12.4九年級勞技中考體育組七年級教研活動:12月1號(周四)地點在本部,zz四位新教師開課。下午zz老師和zz老師主評,隨后組內教師互評活動。最后zz老師講座并最后總結。
15 12.5-12.11體育組外出學習觀摩
xx 12.12-12.18創客教育基地學校調研體育組九年級教研活動:12月xx(周五)地點本部,上午zz兩位老師開課,下午任海東老師主評,組內教師互評,隨后楊zz老師講座,最后備課組長總結。
17 12.19-12.25進入期末考核階段市初中、小學美術拓展性課程教學展示、論壇活動
18 12.26-20xx.1.12017年元旦放假(按國家規定執行)
19 1.2-1.8
20 1.9-1.15期末考試總結
21 1.xx-1.221月18日(農歷十二月二十一)寒假開始
中學學科工作計劃 篇6
一、工作目標:通過學校制定科學合理的獎勵制度,鼓勵理化生、通用技術教師、實驗員在實驗教學及科技制作、科技發明投入時間和精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青少年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科技實踐能力,為實現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目標 ,培養一批有科技制作能力和愛好的優秀教師和學生。
二、具體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為使科技創新教育健康有效、有序、有質的開展,成立以校長為組長,主管教學副校長為副組長,以保證科技創新教育的順利開展。
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王勉 副組長:馮春(主管領導)
教研處分管領導:張全興
成員: 理化生、通用技術各備課組長、實驗員及任課教師
2、開展科普工作宣傳工作。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意識,創新思維,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
3、將學校實驗室、作為科普活動基地充分利用起來,設計布置一間科技活動室,為學生深層的科技活動提供足夠的實驗場所。 設立科普宣傳畫廊,并建立科技小發明、小制作成果展示柜,主要陳列學生的科技小發明與小制作,使科技展廳充滿著學生永不枯竭的夢想和樂趣。
4、將科技教育活動納入班級綜合考核管理工作中去(與德育處協商),發動學生廣泛參與。
5、每年開展一次烏蘇一中科技創新活動成果展”。倡導組織學生完成“五個一”中的其中一項至三項內容,“五個一”內容是:“讀一本科技書;做一件小制作或搞一件小發明;知道或了解一個科學家的故事;參加一次科技考察活動;學會電腦制作作品,會畫一張科幻畫,在校內營造濃厚的崇尚科學、探索創新、挑戰新科技的濃厚氛圍。
6、創新科技工作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成立四個組:
(1)、制作類:科技小發明、根據新課程標準設置,為突破學科知識難點,進行相關實驗教學學具改進制作活動;或對生活中常用的物品進行改造、發明等。
(2)、信息傳播類:電腦繪畫、網頁制作、動畫制作等;
(3)野外考察探究類:初步設想:理化生和地理學科聯合進行一些作為中學生可以完成的課題研究,對烏蘇的地理環境、生態環境,及動植物種類進行研究記錄。為烏蘇史料增添內容。
(4)、攝影、繪畫類:開展“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為主題的攝影、繪畫比賽。
7、要求及:理化生、通用技術、計算機老師及實驗員自己每學期每人完成一件作品。且教師要輔導學生至少3名,出作品至少一件。(高三教師只完成二者之一即可)。不論是個人作品或輔導學生作品按照學校要求完成一件作品并經學校科技創新常務工作組認可的,在學期末或年終考核中加1分,兩件作品加2分,封頂2分,經選拔優秀的作品,在學期末或年終考核中加3分,并按照學校獎勵辦法獎勵。且作為上報參賽作品。
8、如果哪個班的學生作品獲獎,可以作為哪個班評選優秀班主任條件之一。
9、具體分工:(以下名單中沒有列入的可以自愿報名參加)
常務工作組:組長、張全興,成員:劉建輝、王君、彭新磊、孫鵬、
劉應斌、蘇明建、段志林、劉敬濤老師兼通用技術實驗室實驗員。
科技室設計布置:組長:劉應斌、成員:蘇明建、彭新磊、王君、劉敬濤。時間3月份
攝影作品宣傳欄:組長、孫鵬、成員:劉超、實驗員。
小制作、小發明作品:組長,蘇明建:組員:理化生老師、實驗員及通用技術老師。
電腦制作作品:組長、段志林、成員、信息技術組老師
機器人技能比賽訓練組:組長:劉敬濤、組員:趙發虎、魏丁紅、謝斌斌
考察活動組:組長:彭新磊、組員理、化、生、地理教研組長及實驗員。
【中學學科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中學科組工作計劃01-21
中學科組工作計劃08-03
中學科學組的工作計劃03-04
中學科學組工作計劃12-24
中學科研工作計劃10-01
中學科學組工作計劃09-25
中學科研室的工作計劃01-30
中學科研室工作計劃05-04
中學科研處工作計劃12-01
中學學科工作計劃3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