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新學期教研工作計劃三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計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學期教研工作計劃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新學期教研工作計劃 篇1
六年級是小學的最后一學年,其特殊地位要求六年級教材加強整合性,教材致力于綜合性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比較廣泛的文化積累,基本上實現能夠自學語文,切實推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目標的實現,
一、全冊教材分析:
六年級上冊教材由八個主體單元構成,每個單元由主體課文、拓展閱讀、綜合活動和單元小結四個部分組成。
“主體單元”內容集中、借題組合在一起,為學生學習語文創設一個情境,便于教師和學生借題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
每單元大致有五篇課文,前三篇要求精讀,后兩篇是拓展性閱讀。
習作主要從三個途徑創造習作練筆的情境,使學生愿意寫,有的寫①日記隨筆情感化很很強,不得提出內容或形式方面的具體要求;②與閱讀緊密配合,續寫、仿寫、改寫、想象作文。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③調查報告、小品、廣告等習作選擇空間更大,可以敘事、抒懷,也可以議論、說明、紀實。
綜合性學習,主要是為提高學生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動手能力,運用語文基礎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小結分“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兩欄,以自我評價為主,以文字陳述為主。
二、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全冊教學的重點是精讀課文的教學。
精讀課文是教材的主體,是進行語文基本功的教學憑借,應該注意從以下幾點突破:
1、加強詞語的訓練,要引導學生自覺地運用字典,聯系上下文的方法準確地理解詞語,
2、重視初讀的指導和訓練,在精讀課文的教學中,要安排比較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初讀課文,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初讀。
3、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學。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教學的難點是習作的教學:
本冊共有八次習作訓練,有記實作文,有所寫和讀后感,還有一定不提示任何要求的自由練習習作。
指導習作,突破難點,要注意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的觀察、思維和練筆的積極性,要鼓勵學生說其話、實話、心里話,表達真情實感。
三、課時安排
1、精讀課文24篇約50課時;
2、拓展性閱讀課文16篇約20課時;
3、習作八次約25課時;
4、綜合活動8個約18課時;
5、單元小結8個約10課時;
6、機動、復習、檢測約20課時。
四、改進教法提高教學質量的設想
(一)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二)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四)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五)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征,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新學期教研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語文教研組全體成員將繼續認真學認真學習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新課程標準》和教育工作會議的有關精神,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不斷地總結課程實施過程中形成的經驗,深入研究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抓教學常規的落實,開展課題研究,堅定不移地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交,領悟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特點和培養目標。真正確立以“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為軸心。努力發展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使教研組工作上一個新臺階。
二、工作要點:
1、加強教研組團隊建設,建設學習型教研組,以爭創先進教研組為動力,發揮優勢,改進不足,促使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一個優秀的團隊離不了組員們共同的努力。
2、在重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關注效益。其重點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包括計劃,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其核心是教學設計,其靈魂是教學目標;本學期教學時間相對較緊,要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二,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教研組將加強研究和學習。在研究和學習相互之中不斷來豐富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同時,要通過觀摩、交流、互助,在反思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課堂教改能力。將二者有機的結合,形成對重構課堂教學為最初原動力。
3、針對學區情況及學生情況的差異,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形成具有學科特色的教學成果。繼續加強古詩文的誦讀。以課堂教學質量為基礎,堅持教研活動前的文章學習,確定每次教研活動主題,做到有目的,有組織,有步驟,有結論。
三、策略和措施
為貫徹學校教學科研的指導思想,達成教學科研的基本目標,本學期我們語文組工作開展的'具體策略和措施如下:
1、抓好備課和集體備課。
開展好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活動,個人備課要鉆研教材及新課程標準,弄清本學科的教學目標,教材體系和學生在各階段必須達到的雙基要求,再與同年級教師進行交流討論,選擇較好的教學方法。集備要加強管理,做到開會及時,人員齊全,記錄認真,秩序井然,內容充實,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要定期檢查教師教案,教案除正常環節,還要有體現環保的相關內容,做到有記載,有反饋。
2、抓好聽課、評課工作,把聽課、評課作為語文教學的常規。各年級語文備課組要經常安排聽隨堂課,定期安排聽研究課,使教研活動正常有序開展,每位教師至少每周聽2節課。借鑒外校語文組的經驗,積極參觀兄弟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虛心學習,探討研究。
3、寫好教案,統一進度,及時組內集體備課,注重創新空間的設計。作到認真完成教學反思,及時彌補缺漏,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效果。加強教學方法研究,精心設計,認真實施每一堂課教學任務。
4、開展常規作業與特色作業相結合的作業設計活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適合學生的常規作業與特色作業。努力讓學生在課堂練習與課后練習中經過有效的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形成相應的技能。在輔導方面,要建立班組后進生輔導記錄、落實轉差目標、責任,盡最大努力轉化學有困難的學生。
5、狠抓寫字教學,每天安排學生不少于20分鐘的寫字時間,老師作認真指導,努力使學生的字寫得"入規、入軌、入體"。要重視對口語交際教學的研究,加強對作文教學的研究。
6、閱讀教學將繼續作為本學期教研組研究的重點。倡導師生積極參與閱讀,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加強對閱讀教學的指導實踐和研究,好的方法與經驗在組內推薦,進行經驗交流。加強閱讀與積累(自主識字與詩歌、經典古文、故事、散文,好詞佳句的積累,小短文與詩歌的寫作)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著力營造書香校園。要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擠出時間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讓書香浸潤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四、具體安排:
三月:
1、學習教學大綱及學校工作計劃,明確學期計劃制定和備課的具體要求。
2、檢查教師超雙周備課教案(開學后第三周)
3、完成組內教研課的安排及協調工作,組織教師參加本組的聽評課。
四月:
1、準備第一次月考。
2、組織檢查教師備課,課后的作業設計及課后反思。
五月:
1、自查教案與學生作業設計與批改。
2、組織期中的學生檢測,并探討教學方法的調整與改進。
六月:
1、討論并擬訂各年級各班級復習計劃。
2、進行教案及各項常規檢查。
七月:
1、檢查教師對學困生進行輔導轉化的資料記錄。
2、組織學生期末復習與測查。
新學期教研工作計劃 篇3
上學期教研工作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劃上了圓滿的句號。一個緊張、充實的新的學期悄然而至。新學期新起點,為使我學區教研工作更能扎實有效的開展,制定以下教研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校本教研是一種以校為本的學習、工作、研究三位一體的學校活動和教師行為。它不是一種具體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種研究取向;它不僅是教師的專業發展活動,也是一種經驗的理論提升過程;不僅是教師的個人行為,也是學校提高教育質量,創建個性化、特色化學校的主要途徑之一。教本教研要以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為指導,以教育理論為指南,以師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教育創新為動力,運用科學的態度和求實的方法去研究教育現象,揭示教育規律。為此,馬場垣金星學校開展的校本教研以本校校情為基本點,以推動素質教育為出發點,以促師資、促質量、促校風、促聲譽為根本點,向教研要質量,靠教研上水平。因此我校特制定校本教研計劃。
二、工作目標
1、大力加強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的校本教研理論水平,著力打造一支校本教研理論水平過硬的教師隊伍。加強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深刻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髓,準確把握課程改革方向。
2、以課題研究為依托,以優質課、新課程展示課、公開課為載體,大力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案例研究,努力形成具有實踐意義的研究成果。繼續加強校本教研組織建設,強化以備課為基本單位的校本教研組織體系,健全備課的校本教研功能。
(1)注重對跨學科、跨年級教師的組織、引導和幫助,使其真正發揮學科綜合的校本教研作用。
(2)重視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資料的整理和保存,力爭使我們的校本研訓發揮長效作用。
三、工作思路
1、以自我反思為依托,加強教師的理論培訓。
教師的自我反思包括課程實施前的反思,課程實施中的反思,課程實施后的反思;包括課程實施者的反思。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較高的理論認識水平,對自己的課程有較高的理論分析,這就促使教師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組內組織的校本培訓,同時自己積極學習有關理論。
2、以同伴互助為載體,提高教師的校本教研實踐能力。
通過集體備課、聽課、評課、議課等活動,使教師在自我反思的同時,開放自己,形成相互交流經驗、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團隊。在同伴的互動中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從而達到提高教師的校本教研實踐能力的目的。
3、以專業引領為契機,提升教師校本理論研究與校本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水平。
專業引領,就其實質而言,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我們的教師都具有較為豐富的校本教學實踐經歷,也都具有一定的校本教研理論水平。但在如何將校本教研理論較好地運用于校本教學實踐,在校本教學實踐中如何總結概括出自己的校本教研理論方面還是比較薄弱的。專業引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四、具體措施
1、健全業已存在的良好的學習機制,加強教師的校本教研理論學習,夯實教師的自我反思的理論基矗
堅持每周三下午的學習時間不動搖,平時加強自我學習。通過學習,掌握先進的校本教研理論。著重把握、理解新課程標準的精髓,學通、學透,力爭把握課程改革的方向。
2、積極投身于校本教研實踐,提高校本教研實踐能力。
(1)積極參加學校校本研討。通過研討,教師們交流校本教研心得體會,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也可以展現我校近年來的校本教研成果。
(2)大力推薦富有特色的新課程教學課和優秀遠程教育資源課程,參與學校的新課程展示。形成展示課設計、案例、反思等多樣形式的呈現。
(3)以示范公開課為載體,大力推進教學案例分析研究,教學反思撰寫,教育敘事研究以及富有教師個人特色的教學設計的撰寫,同時注意保存研究資料,及時上交教導處,真正使我們的研究成果能發揮長效作用。
(4)增強集體備課的實效,真正發揮集體備課的同伴互助效能。每次重大的校本教學活動(如優質課、新課程展示課、教學論文等)都應該以備課組為組織單位進行集體備課,至少本備課組的成員都應該參加,必要時可以教研組全體成員共同參與,務必使每次集體備課都能發揮集體的智慧,集體成員之間的思想相互交流,互相碰撞,產生集體智慧的火花,從而達到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真正提高校本教研能力的效果。
(5)重視聽課調研,進行階段小結與反饋,促進校本教學實踐能力的進一步提高。聽課調研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教師在實施新課程校本教學過程中,對校本教學理念的領會貫徹情況,教學行為的轉變情況以及師生角色的定位等情況。對好的、富有特色的課堂及時總結推廣,對存在問題的課堂及時指出,及時改進。
(6)以課題研究為突破口,將教校本教研實踐中的問題理論化,通過理論研究,形成理論系統,再對校本教研進行理論指導。課題組定期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對階段性研究成果進行匯總,及時形成研究成果,同時注意材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3、依靠專業引領,提升校本教研整體水平。
1)真正發揮我校名師、新秀、骨干等的引領、示范作用,帶動整體校本教研水平的提升。
2)發揮教研組的優勢,經常性的進行教研組的交流,互通有無,通過向其他教研組學習,博采眾長。
3)通過走出去的方式,積極主動向上級領導、專家及兄弟學校取經,通過引進來的方式,請一些專家來講座,來引領。
【新學期教研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新學期教研工作計劃08-10
新學期教研工作計劃11-24
新學期音樂教研工作計劃03-15
學校新學期教研工作計劃10-18
新學期學校教研工作計劃06-25
美術教研新學期工作計劃12-19
學校新學期教研工作計劃10-18
新學期的教研工作計劃范文01-08
新學期教師教研工作計劃12-18
小學新學期教學教研工作計劃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