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衛生院消殺工作計劃范文(通用6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又解鎖了新的工作,是時候開始寫工作計劃了。什么樣的工作計劃是你的領導或者老板所期望看到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鄉衛生院消殺工作計劃范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鄉衛生院消殺工作計劃1
為了加強我院感染控制管理,不斷提高消毒水平,有效預防控制院內感染,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保障醫療安全及全鎮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特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 加強組織領導
1、 成立醫院感染控制小組,由院長、內、外科醫生組成。
2、 成立消毒領導小組,由院長、防保人員、婦幼、護工等工作人員組成。
3、 成立醫療廢物處理領導小組,人員分工明確。
二、 培訓工作
1、 培訓內容:《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廢物消毒條例》和消毒液濃度正確配比和場所應有及個人防護好的有關知識。
2、 培訓對象:消毒組、護工、防保人員、鄉村醫生及醫院各功能科室人員等。
3、 培訓方式:集中培訓或以會代訓,全院及鄉村醫生接受培訓覆蓋率為100%。
三、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消毒制度、廢物處理制度、交叉感染制度、自檢自查制度、培訓制度、獎懲制度、購消毒產品索證驗收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和嚴格執行“五個一”制度(即一人一針一管一用一消毒)。
四、 建立消毒檔案
具體包括年度工作計劃、半年年終總結、培訓有講稿、試卷、消毒自測有記錄、自檢自查小結、獎懲辦法、醫療廢物處理記錄、購消毒產品驗收記錄等。
五、 定期督導檢查
為了深化消毒對全鎮各鄉村醫療機構,定期消毒管理,督導消毒效果,監測年度不少于兩次,把監測效果記錄做出具體說明。
鄉衛生院消殺工作計劃2
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內承擔各科室所有重復使用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無菌物品供應的部門,其工作質量直接影響醫療、護理質量。結合衛生部“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 本著“質量高于一切,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的服務理念,全心全意的為臨床服務,特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開展優質護理服務
1、繼續加強規范化護理服務培訓,不斷提升優質服務理念。
2、探索有專科特色的優質服務,提升優質服務的專業內涵。
3、落實分層崗位管理,完善績效考核方案,職責明確,獎罰分明,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
4、加強與服務科室溝通,多渠道收集意見和建議,滿意度達到98%。
5、定期進行服務質量分析會議,持續不斷質量改進。
二、繼續修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流程
1、參照《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監測標準》,結合三甲復審要求,繼續修訂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操作規程等,并組織實施。
2、繼續完善科室應急預案并進行實地演練,提升工作人員應急能力。
三、落實護理質量管理目標,提高工作質量
1、加強區域組長管理,真正落實組長的職責、職能,不斷提高區域工作質量。
2、繼續發揮科室質控小組的作用,加強各個工作環節質量控制,確保工作質量。
3、加強消毒員培訓及管理,做好各項滅菌質量監測及記錄工作。
4、認真落實感控措施,感染控制制度與措施執行率100%。
5、每月召開科室工作質量分析會,通報各區工作質量情況,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持續不斷質量改進。
四、落實安全生產目標,保障安全生產
1、以安全質量目標為標準,圍繞清洗質量、滅菌質量、滅菌物品監測、消毒隔離、設備設施管理、特殊感染器械處理等環節展開,完善各項措施并落實。
2、追蹤檢查工作人員查對制度執行情況,降低護理質量缺陷發生率。
3、強化工作人員安全意識,嚴格執行設備操作規程及工作流程,杜絕差錯事故發生。
4、加強個人防護,嚴格執行各區域管理標準,減少工作人員職業暴露的發生。
5、鼓勵護理不良事件主動上報,做好不良事件統計分析 ,做到警鐘長鳴,防患于未然。
五、績效考核工作
結合XX年護理績效考核工作的實際,修訂考核方案,不斷完善績效考核。
六、工作人員培訓
(一) 全員培訓
1、科室相關制度、職責、流程
2、院感相關知識
3、應急預案及現場演練
4、讀書報告會
5、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二)護士分層培訓
1、新畢業/新調入護士按照《新畢業/新調入護士培訓計劃》執行。
2、按照護士年資、職稱安排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及專科知識、專科技能培訓。
(三)按時參加護理部舉辦的培訓考試
(四)定期對工人、保潔員進行相關理論知識培訓,并參與科室業務學習
(五)培訓要求
科內業務培訓要求參加率100%,每周晨會提問2次,每月業務講座1次、院感學習1次、技術操作考核1次、專科理論考試1次,院感每季度考核1次。
(六)考核
1、考核對象:科室全體工作人員。
2、考核內容:科室培訓相關內容。
3、考核方式:理論與實地操作相結合,護士、工人每月考核1次,消毒員每季度考核1次,臨時工人、保潔員每半年考核1次。
七、臨床教學
1、分析、評價XX年帶教反饋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2、加強帶教老師專科理論的學習,規范專科操作。
3、提高帶教講課水平,選擇經驗豐富、表達能力強的同志負責帶教。
八、護理科研論文
1、按時參加護理部舉辦的科研論文培訓班,提高選題和論文撰寫能力。
2、鼓勵科室成員總結經驗,書寫高質量論文,并將其納入績效考核。
3、年撰寫省級以上論文2篇,會議交流論文2篇。
九、積極配合醫院開展信息化建設。
十、協助護理部做好二級醫院消毒供應專業培訓工作。
鄉衛生院消殺工作計劃3
為進一步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加強我區醫療機構和幼托機構消毒質量監測工作,有效地預防、控制醫院感染和幼托機構傳染病的'發生。為確保監測工作規范、統一,特制定20XX年消毒質量監測工作計劃。
一、監測目的
(一)了解我區醫療環境、醫療器械和醫護人員手等項目的消毒質量,為預防傳染性疾病在院內暴發流行提供依據;
評價我區醫療機構消毒工作狀況,發布薄弱環節,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消毒監測策略和措施的建議。
(二)掌握我區托幼機構消毒工作開展情況;
評價消毒工作質量,以降低傳染病在托幼機構內的發生和流行。
二、監測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
三、引用標準及技術規范
《消毒技術規范》(2002版)
《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2-2012)
《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ws/t367-2012)
《消毒與滅菌效果的評價方法與標準》(gb15981-1995)
《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與標準》(gb50333-2013)
《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
《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ws/t508-2016)
《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ws/t512-2016)
《口腔器械消毒滅菌技術操作規范》(ws506-2016)
《軟式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ws507-2016)
《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ws/t313-2020)
《血液透析和相關治療用水》(yy0572-2015)
《血液透析及相關治療用濃縮物》(yy0598-2015)
《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ws310.3-2016)
四、醫療機構消毒質量監測
(一)監測項目與要求:
1.各類環境空氣:重點監測Ⅰ、Ⅱ類環境,如手術室、產房、新生兒室、燒傷病房、重癥監護病房等,兼顧Ⅲ、Ⅳ類環境的監測。
2.物體表面:重點監測Ⅰ、Ⅱ類環境,如手術室、產房、新生兒室、燒傷病房、重癥監護病房等,兼顧Ⅲ、Ⅳ類環境的監測。
3.醫務人員手:對重點部門醫務人員衛生手和外科手進行消毒質量監測。
4.醫療器材:重點監測高度危險性醫療器材(如手術器械、牙科手機、腹腔鏡、活檢鉗等)和中度危險性醫療器械(如胃腸道內鏡、氣管鏡、喉鏡等),兼顧低度危險性醫療器械的監測。
5.使用中消毒劑:重點監測侵入性操作多的科室。
6.血液透析液及透析用水。
7.紫外線燈輻射照度。
8.醫院污水。
(二)監測指標、方法、評價標準及采樣數量見附表1。
五、托幼機構消毒質量監測
(一)監測項目和要求:
1.空氣:教室、午休室及活動室靜態或動態環境空氣。
2.環境物體表面:課桌椅、床圍欄、玩具、衛生潔具、毛巾、水龍頭等表面。
3.手:教師、保育員及其他工作人員。
4.使用中消毒液:浸泡體溫表、便器等消毒液。
5.紫外線燈輻射照度:托幼機構內衛生消毒使用的紫外線燈。
(二)監測指標、方法、評價標準及采樣數量見附表2。
六、監測方式和頻次
根據上級實施方案要求,采用不定期的方式進行監測,不提前通知被監測單位。縣級及以上醫療機構每年監測2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及民營醫療衛生機構每年監測1次,其中市第一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院、仁濟骨科醫院、中鐵上海局醫院、手足醫院、華康醫院、濟民醫院消毒質量由市疾控中心監測。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及個體診所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開展,全年抽查不少于轄區機構總數的30%。抽查轄區托幼機構開展消毒監測工作,全年抽查不少于轄區托幼機構總數的20%。
七、工作報表及總結
全區監測資料匯總、統計、分析后及時通報,并將監測結果及時反饋給區衛健委和區教育局,并于每年的1月15日前上報上一年度的醫療機構、托幼機構消毒質量監測報表和工作總結上報給市疾控中心。
鄉衛生院消殺工作計劃4
供給室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分,它集中了全院的醫療用具的回收、清洗、消毒和滅菌。在醫療、護理、教學中起側重要作用。我院供給室現在面臨著新的改革,今年將是一個新的出發點,我科已作出新的計劃。
1、加強科室管理,制定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各項操縱規程。
2、對滅菌物品進行全程質量控制,手工追溯記錄齊全,建立完善的監測制度,延續質量改進,規范植進物及外來器械的管理,質量控制過程符合要求。
3、重視醫院感染管理,進步安全意識,強化每位工作職員的安全防護意識,預防為主,提升消毒隔離知識新理念,做好手衛生及職業防護,控制醫院感染事件的發生,確保醫療安全。
4、轉變服務理念,拓展服務項目,主動征求臨床科室意見,滿足臨床要求,有效保障臨床優良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5、加強科內職員的業務培訓,重視全科職員綜合素質的提升,進一步做好職員的門路培訓,加強三基及專科理論與技術的培訓與考核。
6、加強裝備的安全管理,定期維護保養。
鄉衛生院消殺工作計劃5
為加強醫療機構消毒質量管理,給廣大患者提供一個安全的就醫條件,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衛生部《消毒管理技術規范》2002年版的規定,結合我縣本年度工作實際,制定消毒監測工作計劃。
一、監測對象
1、城區醫療機構:縣人民醫院、中心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 院、計劃生育指導站。
2、十九個鄉鎮及辦事處的醫療機構。
3、轄區內的村級衛生室226。
二、監測項目、頻次及監測依據
(一)監測依據
1、《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
2、GB15982━1995、GB 9671━1996、GB18466━2005及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2002年版。
(二)監測內容與項目
1、室內空氣(手術室、監護室、燒傷病房、層流病房、產房與母嬰同室病房、治療室、換藥室、侯診室等);監測項目:細菌總數、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
2、使用中消毒液(產房與母嬰同室、注射室、門診、病房、檢驗科與血庫、口腔科);監測項目:有效成份含量、污染菌量、金黃色葡萄球菌、霉菌。
3、醫護人員手(手術室、監護室、產房與母嬰同室、注射室、治療室、檢驗科、供應室無菌區等);監測項目:細菌總數、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
4、物體表面(產房與母嬰同室、傳染病房與門診、檢驗室、監護室、治療室、換藥室、手術室等);監測項目:細菌總數、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
5、滅菌物品;監測項目:無菌試驗。
6、托幼機構的消毒監測
轄區內13所托幼機構
監測范圍和內容:
(1)空氣:檢驗項目:做菌落總數
每個幼兒園選大中小班各一個,監測教室樣品一份。
玩具:檢驗項目:做致病菌
每個幼兒園選大中小班各一個,監測玩具樣品一份。
餐具:檢驗項目:做大腸桿菌
(三)監測頻次:對縣級的醫療機構每年監測2次;對鄉鎮級的醫療機構及村衛生室每年監測1次,托幼機構每年監測1次。
三、監測時間
四月中旬及十月中旬各開展1-2次計劃完成采集樣品670份。
對十三所托幼機構在四月中旬同時開展監測,全年監測1次。監測內容:空氣(教室 、宿舍)物體表面。
四、工作要求
工作人員嚴格按規范做好樣品采集,記錄完整,保存規范,返回及時將樣品及送檢單送交檢驗科以被檢驗,工作時間嚴禁喝酒,嚴禁以工作名義辦私事,違者按有關規定給予處理。
鄉衛生院消殺工作計劃6
為進一步加強愛國衛生工作,保護人民身體健康。按照全國愛衛會、衛生部《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管理規定》和《病媒生物綜合管理技術規范—城鎮》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20xx年度病媒消殺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根據安吉縣愛衛會統一部署,在原有工作成果的基礎上,統一部署,廣泛發動群眾,依法組織開展病媒消殺活動,落實綜合性防制措施,確保各項指標達到國家有關標準,為全鎮人民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二、組織領導
1、在縣政府的領導下,鄣吳鎮愛衛辦按照上級愛衛會的要求,全面負責對病媒消殺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督導檢查。同時,鎮愛衛會將探索病媒消殺長效管理機制,推廣新型滅鼠劑,選用低毒、低殘留藥物,加強消殺藥物管理。
2、調整病媒消殺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強化責任落實,依法開展監督管理工作,爭取在病媒消殺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3、全鎮6個行政村負責落實所轄區域內除四害工作,各村委會愛衛辦要根據病媒生物的季節消長特點,制定病媒消殺方案,開展經常性病媒消殺活動。
三、工作安排
1、滅鼠工作。在堅持常年滅鼠的基礎上,報愛衛會分別于4月份和11月份組織開展全鎮春秋兩次集中滅鼠活動,各村委會和各部門、單位按照有關部署要求,除了搞好春秋季集中統一滅鼠外,堅持常年滅鼠,室內和室外環境一起投藥滅鼠,確保滅鼠有效覆蓋率達100%,鼠密度、流行性出血熱發病率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
2、滅蚊、蠅和蟑螂工作。堅持標本兼治、治本為主的原則消滅蚊蠅和蟑螂。全鎮各村、單位,要結合4月份全區開展的“愛國衛生月”活動,廣泛動員發動群眾,大力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清理衛生死角,清除暴露垃圾點,鏟除蚊蠅和蟑螂孳生地。食品與餐飲行業、各集貿市場、單位食堂、公共場所、窗口單位、垃圾集中處理場所及公共廁所是治理重點。5月-10月是蚊蠅孳生旺季,全鎮開展消滅蚊蠅突擊活動。確保蚊蠅和蟑螂密度各項指標均控制在國家標準范圍內。
四、措施制度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村和各部門、單位應強化對除四害工作的組織領導,緊密結合本轄區和本單位實際,在人員、經費、制度和措施上認真落實病媒消殺工作。將病媒消殺工作落到實處,同時大力改善農村衛生環境,以消滅四害滋生場所。同時,鎮愛衛辦將對各村和各部門、單位病媒消殺工作實行督查考核。
2、廣泛宣傳,全民參與。大力宣傳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管理規定》、《病媒生物綜合管理技術規范—城鎮》和《湖州市除四害工作管理辦法》。除四害是愛國衛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要通過各種渠道、多種方式廣泛宣傳四害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影響,教育引導群眾自覺認清除四害的重要意義,學會并掌握科學的消殺滅方法,號召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除四害活動中來。
3、統一行動,提高實效。各村和各部門、單位要按照“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原則認真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實施綜合防制;根據鎮愛衛會的統一部署,在重點季節、重點時間、重點區域展開集中行動,采取治理四害孳生地和藥物消殺相結合的方法,把四害密度降低到不足為害的程度。
4、依法行政,鞏固成果。依靠衛生監督所發揮職能作用,除四害監督員積極配合,組織開展檢查,加大行政監督力度,對四害密度嚴重超標的單位進行上門指導并確保整改到位。
【鄉衛生院消殺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衛生院消毒消殺簡報(精選13篇)12-14
衛生院消毒消殺工作實施方案12-15
衛生院開展消殺培訓簡報(精選5篇)12-12
鄉鎮衛生院消殺工作簡報(精選14篇)12-12
鄉鎮衛生院消殺工作簡報(精選14篇)12-15
衛生院消毒消殺培訓簡報(通用6篇)12-17
衛生院消毒消殺簡報范文(通用12篇)12-14
餐廳消殺制度12-12
物業消殺方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