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糧食生產工作總結

時間:2023-01-16 11:07:27 工作總結 我要投稿

全年糧食生產工作總結(精選5篇)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相信大家這段時間以來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工作總結了。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工作總結該怎么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全年糧食生產工作總結(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全年糧食生產工作總結(精選5篇)

  全年糧食生產工作總結1

  xxxx共有耕地面積51000畝,其中水田面積43000畝。我鎮作為全縣雙季稻主產區之一,通過強化責任,大力宣傳,嚴格考核等措施,全力推進全鎮糧食生產,今年縣里下達早稻指導性任務3.6萬畝,晚稻4.3萬畝。因今年旱情嚴重,全鎮僅落實早稻面積2.1萬畝,晚稻2.3萬畝。今年以來我們在糧食生產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領導重視,強化責任。

  一是成立班子。由鎮長任組長,分管副鎮長任副組長,農牧站、財政所、辦公室主任為成員的領導機構。二是分解任務。全鎮今年雙季稻計劃面積按照縣里的任務,下達到各村、組,分解到農戶。三是強化考核。將糧食生產工作納入年度村級目標考評責任制,考核分值由去年的3分增加到5分;鎮財政在相當困難的情況下拿出1萬元作為專項獎勵資金,設立雙季稻生產一、二、三類先進村,檢查驗收后獎金兌現發放到村。四是加大督導檢查,王鎮長、李鎮長在今年3月、7月先后多次下到各村開展雙季稻督導檢查,并取得一定成效。

  2、宣傳發動,營造氛圍。

  一是召開專題會議。召開各聯村干部、相關站所、村支部書記參加的糧食生產專題會,宣傳發動,傳達貫徹上級會議精神,提出具體要求,下達任務指標,簽訂責任狀。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在主要公路沿線,

  人流密集區,懸掛橫幅標語,出動宣傳車1臺,在全鎮各村流動宣傳2天。三是進村入戶指導。各聯村干部、鎮農技人員在春耕生產的高峰時期,深入村、組、農戶宣講糧食生產政策,提供技術服務和指導。

  3、辦點示范,樣板帶動。

  全鎮確定常慈公路沿線、基架線等兩個點共4個村為雙季稻高產示范片,農技站技術人員聯點到片。鎮政府在財政運轉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投入xx元用于全鎮早稻高產示范片建設,馬路村早稻使用軟盤集中育秧,建立500畝早稻高產示范片。今年糧食喜獲豐收,在去年基礎上每畝增產100-200斤。

  今年糧食生產存在的主要困難雖然我們在糧食生產工作上下了一定力度,但面積落實仍然存在一定缺口,推進過程中有一些主客觀困難:一方面如降雨偏少,農田缺水,無法耕作;糧食價格不高,種糧成本高,種糧優越性未體現,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外出務工人員多,缺少年輕力壯的勞動力,控制直播在心理上和體力上有難度;有些耕地受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限制,不適宜插雙季等。另一方面處于并村的特殊時期,更多的注重了開會宣傳,下達任務指標,鎮政府對于各村落實情況開展督導和檢查還不夠。

  全年糧食生產工作總結2

  20xx年度,在上級領導的悉心指導和殷實關心下,我鎮緊緊圍繞黨委、政府提出的“工業興鎮、農業穩鎮、商貿活鎮、文明新鎮”工作目標,以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為核心,狠抓工作落實,積極開展了糧食生產“123”工程(即保持糧食高產攻關一個亮點;強化水稻機插和糧食烘干二項重點;抓好糧食功能區、農民培訓、農業保險三項服務),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高產攻關,六創省農業吉尼斯紀錄。

  20xx年,是洞橋鎮糧食生產成果輝煌的一年,高產攻關,春糧晚稻再創佳績。5月31日,由省農業廳農作局、浙江大學、省農科院和市農技總站組成的農業吉尼斯專家組對洞橋鎮百梁橋村全國優秀種糧大戶許躍進種植的揚麥12小麥高產攻關田和百畝示范坊進行現場驗收。實割三丘地塊,高產攻關田畝產5xx公斤,百畝方平均506.8公斤,創浙江省小麥單產和百畝方吉尼斯紀錄。12月3日,省市專家再次聚集糧食高產示范方,實割單季晚稻甬優12號三塊,其中1.28畝高產攻關田塊實現了最高產量943.1公斤,百畝方平均畝產達912.7公斤,再一次創造省吉尼斯單季晚稻單產和百畝方紀錄;同時甬優7538”連作晚稻,畝均產量達到693.3公斤,折桂全省連作晚稻單產紀錄;該坊內全年平均畝產達到1419.5公斤,創麥稻輪作“兩季超三綱”(指年畝產超過1200公斤)百畝方省農業吉尼斯紀錄,成為我鎮、我區、我市農業的一大亮點。

  二、全力以赴,確保水稻機插和糧食烘干重點落實。

  (一)傾心盡力,保障水稻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為進一步提高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增強“五統一”社會化服務能力,我鎮決定從20xx年起,實施水稻全程機械化區域性整體推進項目。為此,鎮農發基金安排專項經費10萬元,用于水稻全程機械化推進的補助;建立以南瑞糧機合作社為核心的示范基地;同時規范服務,提高社會化服務水平,統一簽訂機插服務協議,規定服務面積、服務質量、服務價格,補貼享受等服務項目內容,加強檢查監督,使社會化服務達到規范化的要求。據統計,全鎮水稻機插面積共達12057.2畝,水稻機插率達84.2%,主要農作物植保率達96%,機耕、機灌及主要農作物機收率達100%,農機合作社五統一作業覆蓋率83%以上。經區農機站驗收,我鎮達到市級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區域性整體推進示范鎮。

  (二)因地制宜,發揮糧食烘干應急中心服務功能。針對當前農業生產中重產前、產中,輕產后服務的現象,結合今年春糧收割期間連續陰雨,水分過高嚴重影響小麥品質導致無法入庫的實際,積極向區政府提出強化農業產后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獲得區領導的肯定。在梁橋米業創建糧食烘干應急服務中心,在去年投資869萬元,建成日烘干能力1000噸設備的基礎上,今年再投資280萬元,進行設備技術改造,新建潮谷堆放通風系統,保證收儲農民潮谷,使收儲的潮谷不發熱、不霉變;改造烘干設備,對烘干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噪音進行進行治理;同時建立健全糧食烘干服務運營機制,制定服務制度,以方便種糧農戶為出發點,以保本微利的服務價格,配合國有糧食收儲部門完成糧食訂單任務,達到企業和農戶雙贏的目標。今年以來,該中心共服務烘干小麥8000噸、早稻500噸、晚稻6000噸。

  三、扎實勤懇,夯實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

  (一)穩扎穩打,順利推進糧食功能區建設。

  根據上級文件精神,我鎮20xx年度在洞橋鎮仲夏畈落實區級糧食功能區建設2200畝,工程共投入45萬元,修建渠道2500米,包括潘家耷和洞橋2個標段、新建機坡xx只、功能區牌子1座、機耕路路面硬化462米。項目區通過建設溝、渠、路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改善了糧食生產功能區生產條件,提高了糧食生產規模經營水平,推進了糧食生產機械化、現代化程度,從而全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糧食功能區20xx年度種植糧食面積2951畝,其中春糧213畝、早稻736畝、中晚稻2002畝,糧食復種指數1.34,各項基礎設施完備,水稻的機收、機耕率達到100%,良種覆蓋率達到100%,良種統供率超過60%,機插率80%。

  (二)強化培訓,提升農民科學栽培管理水平。

  為進一步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經營管理水平和生產技能,根據我鎮是全區產糧大鎮的實際,圍繞糧食生產開展“雙千工程”農民專業技能培訓,緊扣農業生產季節規律開展包括無公害八戒西瓜生產技術、早稻機插育秧技術、晚稻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等在內的農民實用技術專項培訓,認真組織實施農業科技培訓的各項工作。一年來,共舉辦糧食“雙千工程”專業技能系統培訓5期,培訓學員458人次;農村實用技術專項培訓xx期,授訓人員675人次,超額完成區下達計劃任務的12.5%;同時完成中央農廣校農民中專學歷教育招生計劃5名。重點培訓了承包面積20畝以上的100個種糧科技示范戶,示范帶動了600多個農戶。

  (三)實事求是,凸顯農業保險惠農助農作用。

  20xx年是我鎮實施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第五個年頭,該項工作在區保險事業部、保險公司和各村協保員的通力合作下,取得了較好成績,顯著增強了農民抗災能力和災后及時恢復生產能力,切實保障了種養大戶的安全生產,有力促進了我鎮特色農業的持續發展。今年,全鎮承保了水稻、小麥、毛竹大棚等8個農險品種,共有20個村1099農戶參保,參加保險費718914.3元,其中農戶繳費83469.6元,占xx.%;種植業參保率達91.2%,完成區下達指標101.8%。另外,根據“村級上報信息、鎮級現場勘驗、區級確認定損”原則,按照“及時、真實、高效”工作要求,全年累計出勤田間勘驗34次,共計理賠金額達xx元,主要包括小麥倒伏、西瓜大棚受損和晚稻臺風受災等,切實為農民挽回了部分損失,幫助農戶盡快恢復了生產。

  成績屬于過去。隨著中央和各級政府對糧食生產的進一步重視,我們相信新的糧食高產紀錄、好的糧食生產經驗會不斷涌現,我們也將一如既往,繼續開展超高產攻關活動和落實糧食生產工作,力爭在新的一年有新的提高,為全市、全區的糧食生產再爭光添彩。

  全年糧食生產工作總結3

  20xx年,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糧食局的精心指導下,以踐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為統領,緊緊圍繞穩定和發展大局,立足本業,銳意進取,經過全體干部職工的辛勤努力,各項工作取得了良好地進展。現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簡要總結如下:

  一、完善機制,落實黨風廉政建設。

  年初制訂了《關于落實“兩個責任”有關重點工作的實施方案》,落實了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縣局與基層公司、主要負責人與班子成員、班子成員與分管股室層層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狠抓工作落實。扎實開展了清理“吃空餉”、“會員卡”、嚴格婚喪嫁娶節儉辦理、禁止重大節假日亂發津補貼、利用公款購買年貨節禮等活動,機關風貌煥然一新。積極開展“講做評”活動。以“講規矩、守紀律、轉作風”教育整頓活動為載體,先后開展了以 “廉政建設”、“重點工作任務”、“黨建兩項活動”等為主題的“講做評”活動。撰寫體會文章30余篇,通過“講做評”活動的開展,在全局上下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全體干部職工工作干勁十足,達到共同提高和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拓寬渠道,加大“愛糧節糧”宣傳

  為了倡導“愛糧節糧”風尚,傳承“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我們與時俱進,創新思路,拓寬糧食工作宣傳渠道,充分利用現代網絡媒體,扎實開展“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建立了“蒲城糧食人”微信公眾平臺和移動短信平臺,共在兩個平臺發布了33條以愛糧節糧為主要內容的糧食工作動態宣傳內容,受眾對象達一萬人以上,有力的提升了群眾對糧食安全的認知度。在10月16日第35個世界糧食日,到永豐鎮楊家溝村開展“興糧惠農進萬家”為主題的愛糧節糧活動。參加活動的人員共計百余人,當天共發放糧食生產儲藏知識讀本百余本,愛糧節糧宣傳單二百余份,解答群眾有關糧食收購政策及倉儲知識二十人次。達到了宣傳國家糧食政策,普及科學儲糧知識,倡導愛糧節糧的目的。

  三、優化服務,規范糧食收購市場。

  為進一步適應當前新常態,貫徹國務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精神,落實轉變職能簡政放權政策,總結分析了以前辦理糧食收購許可證情況,提出了5條改進措施:一是實行一次性告知;二是及時快速實地核查;三是可以實行委托檢驗;四是放寬網點布局限制;五是改15天為7天縮短辦理時限。今年共辦理收購資格證15戶,全縣累計有收購資格的達到了102戶,遍布全縣各鎮村,為農民賣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超前安排糧食收購工作。夏秋糧收購是糧食部門的重頭戲,在收購前多次深入田間地頭和收儲、加工企業,了解夏糧生產形勢及糧食流通現狀,全面開展了倉容騰并、資金籌集、器材校驗、人員培訓等前期工作。同時結合實際適時制定了收購預案,引導各市場主體正確認識當前糧食流通格局,全面安排收購工作。截至目前,累計收購糧食18000萬公斤,銷售12000萬公斤,超額完成了政府下達的收購、銷售任務。

  四、抓早抓細,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按照國家糧食局關于倉儲設施專項調查的通知要求,3月份利用一個月時間對我縣糧食企業的倉儲設施進行了調查統計,定位拍照、數據逐項錄入、審核匯總等程序,經調查,全縣涉及的14戶企業的16個庫點、112棟倉庫,總倉容27.7848萬噸,于4月5日上報市糧食局。夏收前積極聯系省市質檢部門對我縣涉糧企業的45臺檢化驗儀器進行了校檢,全力保障夏季收購糧食質量。夏糧收購時節,也是火災、水災和其它不安全事故的.多發季節,為了強化涉糧企業的消防安全意識, 6月5日舉辦了《XX縣糧食行業消防安全演練及知識培訓會》,參加培訓的人員共80余人,培訓會后組織進行了火災現場模擬演練,進一步增強了全員防火技能,為蒲城糧食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礎。在夏糧秋糧收獲期間,抽調專人分五個區域,采取深入田間地頭、村組入戶的形式對今年的夏季小麥和秋季玉米進行了扦樣,共扦樣75份,其中各取出10份作為我縣品質及衛生測報樣品上報省市糧油質監站,其余作為我縣自檢樣品,這些糧食質量及品質調查信息為領導決策、企業收購、經營及生產提供了依據,為農民來年種植增收提供了參考。

  總之,20xx年來,經過全局上下團結一致,奮力拼搏,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還有差距,今后,我們要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市糧食局的指導下,繼續發揚成績,攻難克堅,為推進糧食產業可持續發展和我縣糧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貢獻。

  全年糧食生產工作總結4

  20xx年來,我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工作,積極發展糧食生產,擴大糧食種植面積,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耕地拋荒治理工作上下了很大的決心,從主要領導到鎮、村干部以及農技站工作人員,都下村入戶到丘到塊,治理耕地拋荒,把責任落實到人,落實到田間地頭,并增加了晚稻種植面積360多畝,得到了全鎮廣大群眾的好評,現就鎮鎮20xx年發展糧食生產工作自評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群眾種糧積極性大大提高。

  入春以來,我鎮黨委、政府一把手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工作,一把手親自抓糧食生產工作,想方設法擴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并且成立了鎮落實生產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任顧問,鎮長人組長,黨委委員、武裝部長任常務副組長,及各村支書、主任為成員。并且層層簽訂了鎮20xx年度糧食生產責任狀。20xx年,全鎮糧食播種面積1.98萬畝以上,總產量0.93萬噸以上,其中水稻種植面積1.61萬畝以上(早稻0.65萬畝,中稻0.96萬畝,晚稻0.72萬畝),總產量0.83萬噸以上;玉米種植面積550畝以上(其中春玉米150畝,秋玉米400畝以上),總產量12.49萬公斤以上;其他糧食作物面積3000畝,總產量4.5萬公斤;良種覆蓋率達到96%;優質稻種植面積1.2萬畝.例如在村創建了雙季稻高產示范區,面積達600多畝,每畝超噸糧,真正起到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重要作用。在今年遭遇百年難于的大干旱之年,由于領導重視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及早組織維修、疏通、清淤水渠,帶領全鎮廣大干部群眾投身抗旱工作,我鎮農作物基本沒有受到大干旱的影響,糧食總產穩中有增,增產率達8.5%。

  二、突出重點,積極引導群眾種植雙季稻。

  今年來,我鎮黨委政府組織全體駐村干部,全力以赴抗旱奪豐收,例如:村種糧大戶曹桂才中稻正是抽穗時期,不能缺水,鎮主管領導曹紅義通知帶領水管站的工作人員現場辦公,當時從天堂村紅旗水庫引水到井一、井二組灌溉受旱中稻,整個水圳嚴重淤塞,無法引水,后來,通過鄉鎮黨政領導研究決定,籌資3000多元,及時修通水圳,為曹桂才同志挽回經濟損失6.2萬元。

  三、強化措施,大力推進耕地拋荒治理。

  我鎮對于拋荒治理工作,成立了專門的領導班子,由鎮長任組長負總責,主管農業領導為副組長專門抓,各駐村干部和農技站工作人員為成員具體抓,強化拋荒治理責任意識,把拋荒治理工作抓緊、抓好、抓落實。通過組織召開村主要負責人會議,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由駐村鎮干部和村支書、主任具體負責抓落實,認真把拋荒治理工作細化到組入戶,采取改種方式,如對于深泥田種蓮藕,水沖沙壓類水田種植中稻、烤煙,缺水嚴重田種植玉米和大豆,做到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丘,扎實做好耕地拋荒治理工作。根據縣、鎮兩級組織核查,通過鎮、村兩級再組織進行到組入戶到丘塊,可分為如下類型:深泥泉水田有228.44畝,水沖沙壓32.5畝,缺水田127.49畝。我鎮的具體措施是:落實到戶種植,樹頭村、石橋村、村、廳頭村、小浦村由種糧大戶及種煙大戶曹忠誠同志種植烤煙和中稻,天堂村由種糧大戶曹桂才種植烤煙和中稻,湖塘村、曹子芳村流轉給大戶種植烤煙、中稻及向日葵,上應村、仙水村由種糧大戶王義勇種烤煙及中稻,大嶺村流轉集中種植蓮藕和中稻。鎮政府專門召集了種糧大戶開會,并要求其必須完成公路沿線拋荒治理面積的20%。全鎮共投入資金16萬元,增加糧食產量達16萬公斤以上,從而促進了我鎮的農業發展,為農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加大土地流轉力度,積極引進種糧大戶。

  我鎮進一步加大土地流轉力度,20xx年,我鎮只有一個種糧大戶,20xx年,我鎮積極引進種糧大戶四戶,而且種植面積擴大不少,如村曹桂才,去年種植面積只有153畝,而今年已發展291.3畝。群眾自發治理耕地拋荒面積達36.5畝,種植油菜300多畝,其他戶共種植中稻1200多畝,為我鎮落實生產工作打下了夯實基礎。

  總之,我鎮雖然在糧食生產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離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還存在一些差距,今后我鎮將在糧食生產工作上,更進一步抓好抓落實,把全鎮“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為鎮糧食生產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而努力奮斗。、

  全年糧食生產工作總結5

  沙門鎮糧食生產功能區位于沙門鎮東北部,四至范圍:東以雙斗村為界,西以76省道為界,北以溫嶺為界,南以墩頭村為界,涉及上山頭等3個村,區域面積1082畝,耕地集中連片,全部為標準農田,遠離城鎮等建設用地,為糧食生產區,交通便利,示范帶動效果好。一年來,我鎮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嚴格根據《浙江省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標準及驗收認定辦法(試行)》(浙糧區辦[20XX]3號)文件精神和要求,不斷規范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切實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充分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在確保完成省定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實現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和保障糧食安全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領導重視,建立組織

  為搞好糧食生產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經鎮黨委、政府專門研究決定,成立以鎮長陳榮世為組長,副鎮長顏通富為副組長,農辦主任洪浩、工作人員蔣定杰、羅文紅、王鵬為成員的沙門鎮糧食生產功能區領導小組,負責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土地流轉、生產服務、管理保護、科技提升、技術推廣等各項工作。經過一年的努力,我鎮投資50.26萬元,新建機耕路260米,改建機耕路1170米,修復及清理渠道3200米,使新建機械下坡14只,使功能區內農田基礎設施齊全,規模經營面積達100%。

  二、強化投入,基礎設施。

  根據《關于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與保護工作的意見》(浙政辦發[20XX]7號)文件精神和要求,我鎮多方籌集資金,增加投入,保證糧食功能區的建設任務。

  一是立地條件。耕地集中連片,面積1082畝,四至清楚,田面平整,水資源豐富,遠離城鎮,無工業污染,土壤肥力好,高標準、旱澇保收的噸糧田。

  二是水利設施。排灌渠道設施齊全,桐麗河貫穿區內,今年修復清理渠道3200米,全區渠道能全面滿足農業生產要求。

  三是田間道路。區內田間道路布局合理,能適應中大型農機下田作業和農作物運輸。今年新建機耕路260米,其中6米寬水泥路面150米,10米寬石渣路110米;改建機耕路1170米,3.5米寬石渣路320米,4米寬是石渣路130米,4米寬石渣路170米,3米寬石渣路550米。

  四是農電網絡。功能區內農電網絡齊全,農用輸電線路等設備齊全,可滿足農業生產安全用電需求。

  三、配方施肥,培育肥力

  根據糧食功能區現狀,我鎮通過施用有機肥、配方肥、秸稈還田以及種種綠肥等措施,大大地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剖面構型良好,排水通暢,無明顯障礙層。

  四、機制創新,提高效益

  為提高糧食功能區內示范作用,我鎮在機制上創新,采用政府引導、政策激勵、生產服務、管理保護的辦法,促進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經濟。

  一是搞好土地流轉。在功能區能,把分散的耕地向種植大戶集中,土地集中流轉,種植規模化,提高規模效益,區內耕地面積1082畝,向種糧大戶集中進行規模經營面積1082畝,規模經營面積比例為100%。二是做好生產服務。以玉環農場為主體為主體,大量使用機械化操作,提高機械化水平,使水稻育秧、機插率達到50%,水稻生產機耕機收率達到100%,全程機械化率達到80%。

  三是做好“三新技術”推廣。在功能區內推廣新品種、新農藝、新機械,采用早稻、蔬菜和單季晚稻輪作的新型農作制度。

  五、數據檔案,建后管護。

  在功能區建設過程中,我鎮注意檔案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功能區管護制度。同時建立電子地圖和數據庫檔案及紙質地圖和數據檔案,實行紙質和電子化雙重管理辦法。并做好糧食生產功能區內的道路、渠道、泵站進行管理和維修工作。并把耕地面積、路、渠、泵站按各村所在地分解到各村進行管護,明確了責任人和管理人,加強了對功能區內基礎設施管理。

【全年糧食生產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糧食生產工作總結07-26

全年工作總結01-07

全年的工作總結11-07

糧食生產調研報告01-15

關于全年工作總結03-23

消防全年工作總結04-02

銷售全年工作總結01-02

團委全年工作總結10-14

保潔全年工作總結06-04

2023年糧食生產工作總結范文(精選10篇)01-1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欧美a∨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 欧美国产日韩亚洲精品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一区 三级国产99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