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稿2000字的精選范文
光影無限,心語飛揚!HELLO大家好,這里是明德中學風鈴廣播站的中學生心理健康專題欄目《花季心語》。我是主持人xxx。
我是主持人XXX。
上期節目中我們給大家講了網絡危害的案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從中吸取教訓?現在我們再給大家講幾件因網絡的危害所造成的案例,以及分析一下沉迷網絡的危害,希望同學們引以為鑒。
第一個案例:沉迷網絡游戲危害身心健康成都某高校的一個大學生,有這樣一張作息時間表:13∶00,起床,吃中飯;14∶00,去網吧玩網絡游戲;17∶00,晚飯在網吧叫外賣;通宵練級,第二天早上9∶00回宿舍休息……這位大學生幾乎把所有的空余時間都拿來打游戲,并開始拒絕參加同學聚會和活動。大約兩個月之后,他發現自己思維跟不上同學的節奏,腦子里想的都是游戲里發生的事,遇到事情會首先用游戲中的規則來考慮。他開始感到不適應現實生活,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目前,有不少中國年輕人像這位大學生一樣,長時間沉迷于網絡游戲后,發現自己身心上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據統計,目前中國網絡游戲玩家人數已達700萬至1000萬,其中相當一部分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網絡游戲成癮引起的社會問題已經出現。今年2月,湖北一名16歲少年沉迷網絡游戲,竟半夜持刀砍傷母親,搶走8000元錢;3月,湖南沅江一名14歲少年因網絡游戲入魔產生幻覺,從4樓跌落身亡。網絡游戲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已引起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的關注。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副院長楊鈴指出,在網絡游戲的虛擬世界里,青少年不需要面對現實中的挫折,不需要接受社會規范和其他人的監督,可以隨心所欲地宣泄情感。長此以往會淡化現實社會規范的要求,給暴力犯罪埋下隱患。中國有關部門已經認識到網絡游戲成癮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產生的嚴重危害。由于大多數年輕人是在網吧上網,因此,開設網吧在中國受到嚴格限制:網吧經營者必須在許多方面滿足要求后才能繼續營業,其中包括網吧與學校的直線距離必須在200米以上、非節假日時間在校學生不能進入網吧、未成年人在一定時間段不能進入網吧、上網必須出示有效身份證明等。一些專家還認為,在目前情況下,對網絡游戲進行審查和分級,是防止更多年輕人沉迷網絡游戲的有效途徑。第二個案例:市區某中學的學生阿項(化名)因過分沉迷網絡游戲,升上初中后不到半個學期就患上了精神分裂癥,其父母不得不為他辦理休學手續,帶著他四處求醫。天到晚走神,經常自言自語;性格孤僻,喜歡玩電腦游戲,不喜歡與人溝通;情緒變化無常……盡管阿項休學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但其在校期間的種種怪異言行,不少老師和同學至今仍然印象深刻,對其因過分沉迷網絡游戲而導致精神分裂,更是表示可惜。據曾擔任阿項課程的劉老師稱,阿項一天到晚經常精神恍惚,上課時不斷自言自語。
劉老師好奇之下,問其跟誰說話,不料阿項竟說有人在他耳邊說話。劉老師聽了大為驚訝,立即將此事反映給家長,家長將其送到醫院作詳細檢查。經檢查,發現阿項患的是精神分裂癥,估計是因長時間沉迷網絡,精神一直處于緊張狀態而得不到有效松弛所致。由于阿項已無法正常上課,父母只好給阿項辦理了休學手續。記者在阿項曾就讀過的學校采訪時,他的部分同班同學表示,阿項在班上絕對算是一個另類,行為古怪,平時沒什么交往。“他的喜怒哀樂變化很快,一會兒高興得手舞足蹈,一會兒又顯得很沉悶,著實讓人摸不透。
”一位同學表示,阿項在班上沒有什么要好的朋友,上課不聽老師講課,下課后喜歡看窗外,臉上經常會浮現出詭秘的笑容。有段時期,有同學曾試圖與他交朋友,但每每跟他談話,他卻從不回話,只是用笑容來回應,根本無法進其內心世界,最后只好放棄。由于阿項在校期間的.行為越來越讓人難以捉摸,其班主任曾就此向學校領導呈遞了一份報告,阿項成為了校方重點關注的對象。記者在這份內部報告中看到,班主任稱阿項自20XX年開學以來,問題越來越多:不講衛生,隨處吐痰和吐口水,有時甚至還故意吐在同學身上;開學后性情大變,膽子越來越大,多次主動無事生非挑釁同學;復仇心態較重,對同學有暴力傾向,同學間有小小的摩擦他都會進行復仇,缺乏同情心,嚴重影響課程秩序和同學的團結;在校表現怪異,對自己的種種失常行為不能自我控制。
目前,阿項因精神分裂癥已經休學,至今還在求醫途中。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發現,阿項沉迷于網絡游戲,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當要負上相當大的責任。據了解,阿項的父親是做生意的,經常早出晚歸,根本無暇管教孩子。阿項的母親文化水平不高,下班回家后除關心兒子的生活起居外,其他方面則十分縱容。自阿項上小學五年級,父母就為他購置了電腦,不料兒子竟然用電腦玩起網絡游戲,而且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經常玩到凌晨兩三點。盡管父母發現后加以干涉,軟硬兼施讓他休息,可當他們一走開,阿項馬上又爬起床來繼續忘我“奮戰”。
專家介紹,那些網絡暴力游戲往往設置為積分制、對抗情景和類似于現實的場景,長時間感受這種近似逼真的體驗,使青少年習慣了打打殺殺與血腥場面,已經分不清虛擬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把游戲與生活實際相混同,從而使他們的思想、情緒變化更劇烈,富于攻擊性,暴力傾向更強,一旦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體驗到類似網絡暴力的情感和環境時,往往容易喪失理智,毫不猶豫地把在虛擬游戲中的行為運用于現實的人際沖突,導致一些悲劇發生,這正是當前青少年犯罪的一個重要的誘發因素。
【廣播稿的】相關文章:
廣播稿資料:人物廣播稿03-28
關于讀書廣播稿-廣播稿01-04
關于畢業的廣播稿-廣播稿01-11
期末廣播稿范文-廣播稿01-26
感恩教師廣播稿-廣播稿07-25
關于校運會的廣播稿-廣播稿07-25
關于校園廣播稿-廣播稿07-25
防火安全廣播稿-廣播稿07-25
經典廣播稿04-30
新學期廣播稿廣播稿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