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管理條例4篇
課題管理條例1
二、課題組負責人按月交給校教科室研究活動記錄表。
三、課題組在課題研究之中,(如一年期限的,在一學期結束時)交給校教科室中期匯報表。
四、結題:課題組在研究工作結束申請結題。
1. 填寫結題報告,由教科室組織專家組審核驗收。
2. 不能按期完成的,課申請延期半年。
3. 無法結題的,為失敗課題,不能完成課題的研究者不能申報新課題。
4. 完成課題情況良好,經專家組驗收合格的,學校應為存檔,并給予一定獎勵。
5. 完成課題后可申報新課題為更高一級課題。
五、本條例試行期間皆由學校教科室負責實施。解釋權歸校長室。
課題管理條例2
一、總則
課題研究是指對教育教學理論和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專題的系統的研究,揭示出教育現象的因果關系,探討教育規律和獲得深層理論認識的活動。本著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目標,全體參加研究的人員必須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按期完成課題研究任務。
二、組織
根據相關部門的要求,課題實行組長負責制。組長主持全面工作,向上級各部門負責,成立課題組,加強集體領導和協作攻關,課題組成員由組長聘請,課題組下設若干個子課題,協助組長工作。子課題的任務是:設計子課題的研究方案,組織子課題實施。子課題組長有組長聘任。子課題組成員由子課題組長聘任并報課題組備案。
三、課題的日常管理
1.計劃管理。要經常檢查課題研究計劃的執行情況。
計劃要求:
(1)明確本學期課題研究的主要任務;
(2)研究工作的安排。各課題組研究人員每人每學期至少上1節探討課。各課題組每學期組織一次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匯報會。
(3)擬對課題實行的措施。通過對課題研究的階段性匯報,集中研究中發現的問題,以對課題研究的方案、方法、計劃措施作出及時的補充與修改。
2.中期檢查和年度小結。每年由課題審批單位定期進行中期檢查。
檢查內容:課題進行情況(本階段的研究計劃,活動進展情況的記錄等過程材料、階段性小結);有無階段成果(包括論文、優秀教學設計、課題研究課的教學設計、教學后記與反思);有無重大調整;經費使用情況等。
課題申報人須按規定向審批單位提出書面報告,書面報告包括課題研究的階段小結和下一階段的具體實施計劃等內容。
3.人員管理。
培訓、考核課題研究人員,選拔學術帶頭人,形成學術梯隊,發揮課題研究人員的整體作用。課題研究人員,尤其是課題組長的重大調整,須向課題審批單位書面匯報。
4.課題檔案管理。
檔案很重要,是驗收、評估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成果推廣的重要資料。課題組應十分重視課題檔案工作。課題檔案包括。
(1)課題申請議定書、課題研究方案和計劃。
(2)系列電教教材、課例(教案、教學實錄)、專著(學科教材教法、教學設計等)、課題報告、課例、專著等。
(3)問卷調查的原稿及其統計分析。
(4)階段性研究計劃、每一階段的活動記錄、階段性研究成果和階段性研究小結。
(5)階段性研究小結時,如果對下一階段的研究要進行調整時,應提供具體方案。
(6)中期檢查報告、年度小結。
(7)課題報告、成果和鑒定書。
(8)其他研究工作資料:學術研討活動資料;調研、測試的資料和數據;有關來往文書;成果鑒定和推廣意見等。
(9)課題經費預算和決算。
(10)實驗工作日志:逐日記載課題進展情況。
5.經費和設備管理。
學校對課題組投入經費的收據、發票、購置的物品單以及針對課題研究成果發放的獎勵等憑證的復印件。
四、課題評估和驗收
1、課題研究完成后,課題申報人即可提出要求評估、驗收的申請,課題審批單位應及時組織評估、驗收。
2、課題驗收時評估材料的整理。課題組按課審批單位的結題評估表,逐級按指標準備材料。材料來源于本課題組貯存的各項過程材料和教科室備案的材料。
3、教科室做好課題組與課題審批單位的.聯絡工作,并提出指導意見。
課題管理條例3
一、國家級、市級和區級教育科研課題管理辦法
1.學校鼓勵教師積極承擔或參與國家級、市級和區級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并在課題的立項、實踐研究、成果評審等方面根據需要提供一定的經費支持。
2.承擔或參與國家級、市級和區級教育科研課題研究的教師在課題立項之初應在學校教科室備案,提供課題級別、內容等證明或材料,并及時提交課題中期評審報告、結題報告和相關論文。
二、學校教育科研課題的立項、中期檢查與結題評審
(一)立項
立項時間:每年9、10月份
立項單位:學校各部門及其成員,可以個人立項,也可以集體立項,集體立項可以吸收能夠對課題研究起重要作用的外單位人員參與。
立項辦法:立項申請者填寫并提交立項申請表,學校教科室組織專家評審,在校級課題立項的基礎上,擇優推薦申報區級課題,并在校教科室備案,建立各課題的電子、文本檔案。
立項申請表中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
1.基本數據:課題名稱、負責人、主要參加人員、部門單位、職稱等。
2.開題報告:闡述課題研究背景、實踐意義、理論價值、國內外研究綜述,研究目標、研究的主要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驟、研究的創新點及其預期研究成果等。
3.課題研究方法:說明課題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以及采用這些方法的理由。
4.課題研究計劃:包括課題研究的時間(學校課題時間以年為單位計算,校級課題一般不超過兩年),人員分工,分階段研究目標、研究過程、檢測手段和階段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成果的呈現形式等。
5.課題經費預算:包括必要的資料費、調研費、軟硬件支持費、成果鑒定費。
(二)中期檢查
區級及以上立項課題要進行中期檢查,校級課題為期一年,在年中進行一次檢查,兩年或兩年以上的課題每年進行一次中期檢查。撰寫中期研究報告,圍繞課題研究目標、內容開展研究的情況,提交課題研究手冊及相關研究資料作附件。課題中期報告要回答以下主要問題:課題是否按照計劃正常進行?開展了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下階段課題研究的思考等。
區級及以上級別課題的中期檢查主要由學校教科室負責聯絡區教科室、市教科院規劃辦,組織專家參與舉辦中期專題研討會的,中期檢查報告及其附件交各級科研部門備案。
(三)結題評審
校級及區一般課題的結題評審由學校教育科學研究室主持進行,根據需要可以聘請有關領域的專家參與。
區重點以上課題由課題組成立由校外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審小組,進行通訊或會議鑒定 。市級課題按照市教委科研處規劃辦要求,撰寫好結題報告,填寫結題登記表等,與相關重要研究成果一并送交市規劃辦統一進行結題及研究成果鑒定。
課題組需要提交課題結題報告和相關附件。結題報告要對課題的提出、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課題研究的目標、課題研究方法、課題研究過程和成果、課題成果及其分析等做出詳細的闡述。附件包括相關論文(正式發表或未發表)、研究專著、實驗報告、調查報告等。
說明:不能通過中期檢查的課題將被終止。不能通過結題評審的課題根據實際情況延期或終止。凡此類情況,課題負責人將不能申請下一年度的課題。
凡需提交的報告及相關材料(論文、數據等),均要求同時提供電子文檔。
課題管理條例4
1、我校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探索教育規律,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促進教師提高教育教學研究能力。
2、我校教育科研課題的管理思路為:基礎性前瞻性課題由校領導主持,研究時限為5年以上;更新性發展性課題由教務科、教研室主持,研究時限為2—3年;常規性提升性課題由教研組、年級組主持,研究時限為1年;個別性實用性課題由備課組、專任教師主持,研究時限為0.5年。
3、每個教研組、年級組均須承擔一項以上課題研究任務。
4、校級課題(個別性實用性課題或常規性提升性課題)每三年一屆,由課題主持人向教科室申報,市級或市級以上課題由教科室組織向相關部門申報。
5、凡申報課題必須填寫申報表,設計課題研究方案,并報相關部門進行開題論證。
6、研究的課題必須符合價值準則(有應用價值或理論價值)。創新準則(有時代感、內容新、角度新)、可行準則(在課題組研究能力范圍之內)及準確準則(申報、結題材料準確規范)。
7、教科室負責組織對校級以上課題進行業務指導、形成性檢測、結題驗收等工作,創造條件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及研究任務的圓滿完成。
8.課題承擔者可獲得學校提供的規定數額的課題研究經費,優先借閱圖書館的資料,使用科學樓的電教實驗儀器和網絡設備。
9.達到研究期限、完成研究任務的課題可申請結題。學校對實驗效果顯著的校級課題組織評審,市級以上課題由教科室聯系有關教科研部門和專家進行評審。
10.凡教育科研課題獲市三等獎以上者,可申報學校教改實驗課題優秀獎,按獲獎級別發給獎金。
【課題管理條例】相關文章:
課題管理條例11-03
課題實驗課題研究報告10-18
車輛管理條例10-26
公司管理條例11-02
影樓管理條例11-12
影樓管理條例11-19
拆遷管理條例09-10
儲蓄管理條例09-10
課題:翠鳥12-29
班級管理條例準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