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保潔衛生管理制度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我們可以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是指一定的規格或法令禮俗。那么擬定制度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醫院保潔衛生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醫院保潔衛生管理制度1
1、診療區域內應當保證環境整潔,每日對口腔診療、清洗、消毒區域進行清潔、消毒每日定時通風或者進行空氣凈化;對可能造成污染的診療環境表面及時進行清潔,消毒處理。每周對環境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潔、消毒。
2、進入病人的口腔內的所有診療器械,必須達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滅菌”的要求。
3、對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須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時必須帶口罩、帽子,必要時配戴防護鏡。
4、凡接觸病人傷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機、車針、擴大針、拔牙鉗、挺子、鑿子、手術刀、牙周刮治器、潔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應滅菌,常用口腔科檢查器、充填器、托盤等每人用后均應消毒。
5、凡接觸病人體液、血液的'修復、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須消毒。
6、用后的敷料等感染性廢物應及時清理、密閉、焚燒。
醫院保潔衛生管理制度2
1、對血液透析機定期消毒,嚴格監測;一次性透析器不得重復使用。
2、工作人員定期體檢,操作時必須注意消毒隔離。加強個人防護。
3、進入血液凈化室應更衣、換鞋、戴帽子、口罩,嚴格洗手。
4、應對病人常規進行血液凈化前肝功能、肝炎病原學等化驗檢查。
5、傳染病患者血液凈化在隔離凈化間內進行,固定床位專機透析,采取相應的`隔離、消毒措施。急癥病人應專機透析。
6、加強透析液制備輸入過程的質量監測。
7、對透析中出現發熱反應的病人,及時進行血培養,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8、每月必須對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進行監測,當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嚴重感染病例時,應增加采樣點,如原水口、軟化水出口、反滲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時進行監測。
醫院保潔衛生管理制度3
1、內窺鏡室診查區、洗滌消毒區、清潔區劃分明確,保持室內清潔,操作結束后嚴格進行消毒處理。
2、不同部位的內鏡的診療工作應當分室進行;不同部位內鏡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設備應當分開。
3、工作人員清洗消毒內鏡時,應當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滲透圍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4、內鏡及附件的數量應當與醫院規模和接診病人數相適應,以保證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達到相應的消毒、滅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5、進入人體無菌組織或器官的內窺鏡及附件,如腹腔鏡、關節鏡、腦室鏡、膀胱鏡、宮腔鏡等必須滅菌;消化道內窺鏡、陰道鏡等必須消毒;活檢鉗應滅菌處理。
6、用后的內窺鏡及附件應立即用流動水清洗,再用多酶洗劑刷洗,清水沖洗清除管道中的殘留組織,瀝干水分后再進行消毒。
7、浸泡內窺鏡的消毒液選擇應符合要求,浸泡完全,時間符合要求。
8、每日監測使用中消毒劑的有效濃度,記錄保存,低于有效濃度立即更換。
【醫院保潔衛生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醫院衛生保潔管理制度03-02
醫院保潔衛生管理制度04-17
醫院保潔衛生管理制度2篇04-25
醫院保潔衛生管理制度(精選5篇)01-29
醫院衛生保潔管理制度(精選10篇)08-15
醫院衛生保潔管理制度(通用12篇)09-11
保潔衛生管理制度01-27
保潔衛生管理制度07-27
醫院保潔管理制度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