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詩長歌行原文及翻譯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古詩長歌行的原文及翻譯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古詩長歌行的原文及翻譯,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歌行
兩漢:佚名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澲粒瑹j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譯文
園中的葵菜都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
?帜敲C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注釋
、砰L歌行:漢樂府曲題。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
、瓶骸翱弊鳛槭卟嗣,指中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对娊洝め亠L·七月》:“七月亨葵及菽!崩顣r珍《本草綱目》說“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之種者頗鮮。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大葉小花,花紫黃色,其最小者名鴨腳葵。其實大如指頂,皮薄而扁,實內子輕虛如榆莢仁!贝嗽姟扒嗲鄨@中葵”即指此。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為陽光照耀。
、取标柎骸熬洌宏柺菧睾。陽春是露水和陽光都充足的時候,露水和陽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謂的”德澤“。布:給予。德澤:恩惠。
、汕锕潱呵锛尽
、薀j黃:形容草木凋落枯黃的樣子。華(hu。和盎ā薄Kィ阂徽f讀“cuī”,因為古時候沒有“shuāi”這個音;一說讀shuāi,根據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漢語》,除了普通話的規范發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讀法都是不可取的。
⑺百川:大河流。
、躺賶眩耗贻p力壯,指青少年時代。
⑼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賞析
此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長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節奏如此,人生也是這樣。一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斗,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后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因為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這是一首詠嘆人生的歌。唱人生而從園中葵起調,這在寫法上被稱作“托物起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園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葉片上滾動著露珠,在朝陽下閃著亮光,像一位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年。詩人因為園中葵的蓬勃生長推而廣之,寫到整個自然界,因為于有春天的陽光、雨露,萬物都在閃耀著生命的光輝,到處是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四句,字面上是對春天的禮贊,實際上是借物比人,是對人生最寶貴的東西──青春的贊歌。人生充滿青春活力的時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樣美好。這樣,在寫法上它同時又有比喻的意義,即所謂“興而比”。
自然界的時序不停交換,轉眼春去秋來,園中葵及萬物經歷了春生、夏長,到了秋天,它們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輝的葉子變得焦黃枯萎,喪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因為青春勃發而長大,而老死,也要經歷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這是一個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則。詩人用“?智锕澲痢北磉_對“青春”稍縱即逝的珍惜,其中一個“恐”字,表現出人們對自然法則的無能為力,青春凋謝的不可避免。接著又從時序的更替聯想到宇宙的無盡時間和無垠空間,時光像東逝的江河,一去不復返。因為時間尺度來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復生。在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葉上的朝露一見太陽就被曬干了,就像青青葵葉一遇秋風就枯黃凋謝了。詩歌因為對宇宙的探尋轉入對人生價值的思考,終于推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一發聾振聵的結論,結束全詩。
這個推理的過程,字面上沒有寫出來,但讀者可循著詩人思維的軌跡,用自己的人生體驗來補足:自然界的萬物有一個春華秋實的過程;人生也有一個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過程。自然界的萬物只要有陽光雨露,秋天自能結實,人卻不同;沒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萬物經秋變衰,但卻實現了生命的價值,因而不足傷悲;人則不然,因“少壯不努力”而老無所成,就等于空走世間一趟。調動讀者思考,無疑比代替讀者思考高明。正因為于此,使這首詩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厭的人生說教,使最后的警句顯得渾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鐘長鳴一般,深深地打動了讀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長:一是說老大無成,人生等于虛度了;二是說老年時才醒悟將于事無補,徒嘆奈何,意在強調必須及時努力。
創作簡介
《長歌行》是漢樂府中的一首詩,屬《相和歌辭》,是勸誡世人惜時奮進的詩篇。此詩主要是說時節變換得很快,光陰一去不返,因而勸人要珍惜青年時代,發奮努力,使自己有所作為。全詩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來葉落、百川東去等鮮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葉秋落、流水東去不歸來,發出了時光易逝、生命短暫的浩嘆,鼓勵人們緊緊抓住隨時間飛逝的生命,奮發努力趁少壯年華有所作為。其情感基調是積極向上的。其主旨體現在結尾兩句,但詩人的思想又不是簡單的表述出來,而是從現實世界中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體形象,寓教于審美之中。
創作背景
樂府是古代音樂機關,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的官署。西漢設樂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漢漢武帝時期,收集編纂各地漢族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它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配樂演唱外,還擔負采集民歌的任務。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此詩是漢樂府詩的一首!堕L歌行》古辭共三首,此詩為第一首,最早見于蕭統《文選》。張玉谷認為,“此警廢學之詩”。
【古詩長歌行的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古詩長歌行原文及翻譯07-26
長歌行古詩原文及翻譯02-24
《長歌行》古詩原文09-29
長歌行白居易古詩翻譯04-20
《長歌行》古詩和翻譯12-05
關于古詩長歌行翻譯10-04
長歌行原文賞析及翻譯03-21
燕歌行原文翻譯及賞析古詩12-21
短歌行原文、翻譯古詩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