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譯
《晏子使楚》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和借鑒。
《晏子使楚》原文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yì)王。王曰:“縛者曷(hé)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譯文
晏子被派遣到楚國。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
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可派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嚴肅地回答說:“齊國的都城臨淄有七千五百戶人家,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天就陰暗下來;一起揮灑汗水,就會匯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腳后跟,怎么能說沒有人才呢?”楚王說:“既然這樣,那么為什么會打發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要根據不同的對象,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賢能的國王那里去,不肖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肖的國王那里去。我晏嬰是最不肖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國來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消息,便對侍臣說;“晏嬰,是齊國的善于辭令的人,將要來,我想羞辱他,用什么辦法呢?”侍臣回答說:“在他來到的時候,請允許我們捆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這人是干什么的?’我們就回答說:‘是齊國人。’大王又問:‘犯了什么罪?’我們就回答說:‘犯了偷竊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賞賜晏子喝酒。當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從楚王面前走過。楚王說:“綁著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瞟著晏子說:“齊國人都善于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說:“我聽說這樣的事,橘子長在淮河以南結出的果實就是橘,長在淮河以北就是酸枳,(橘和枳)它們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果實味道卻完全不同。這是什么原因呢?是水土不同。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盜,來到楚國就偷盜,難道楚國的水土會使人民善盜嗎?”楚王笑著說:“圣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是自討沒趣了。”
注釋
選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晏子,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和外交家。
習辭:善于辭令,很會說話。
何以也:用什么方法呢?
楚王聞之,之:代詞:這個消息。
吾欲辱之,之,代詞:指晏子。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興時。
為:于。
何坐:犯了什么罪。坐,犯……罪。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別國。后面的兩個使字,一個作名詞即使者,一個作動詞即委派。
短:長短,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動詞用,就是請的意思。
儐者:儐,音賓。儐者,就是專門辦理迎接招待賓客的人。
臨淄:淄,音資。臨淄,地名,古代齊國的都城,在現今山東省。
閭:音驢,古代的社會組織單位,二十五戶人家編為一閭。三百閭,表示人口眾多。
袂:音媚,就是衣袖。
踵:音種,就是人的腳后跟。
命:命令,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張,這里是規矩、章程的意思。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國君。
不肖:不才。
謂左右曰 謂……曰:對……說
吏二縛一人詣王 縛:捆綁 詣:到(指到尊長那里去)
習辭者 習:熟練 辭:言辭
今方來 方:將要
嬰聞之,之:代詞:這樣的事
何坐 坐:犯罪 6、坐盜 盜:偷竊
通假字
1縛者曷為者也 曷通何,什么
2、人非所與熙也 熙通嬉,開玩笑
“淮南”是指:淮河以南,喻體就是“齊國”
古今異義詞
1、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其實:古義:它的果實 今義:實際上
2、謂左右曰,左右,古義:近侍 今義:左右表方位
3、反取病焉,病,古義;辱 今義;疾病
作者簡介:
劉向(公元前77年—前6年),原名劉更生,字子政,沛郡豐邑(今江蘇省徐州市)人。楚元王劉交(漢高祖劉邦異母弟)之玄孫,陽城侯劉德之子,經學家劉歆之父。漢朝宗室大臣、經學家、文學家,古琴家、中國目錄學鼻祖。
劉向十二歲時,以父德任輦郎。二十歲,擢諫議大夫。漢宣帝選賢,與王褒等獻賦頌數十篇。二十四歲,習神仙之說,因獻神仙方術,言黃金可成,試之不驗,下獄。后免死。翌年,待詔受習今文經《谷梁春秋》。前51年,劉向,與諸儒講《五經》同異于石渠閣。元帝初,擢散騎宗正、給事中。前47年,因為彈劾外戚宦官,被免為庶人。成帝即位,召拜中郎,領護三輔都水,又遷光祿大夫,更名為向。前26年,與步兵校尉任宏、太史令尹咸、侍醫李柱國以及班游、杜參等,校書秘閣,并領其事。前23年,任中壘校尉。向數上書言朝政得失,并譏刺王氏及在位諸大臣,成帝欲用作九卿,但終為王莽及群臣所阻。前6年,劉向去世。
劉向確定了一系列的校書原則,堪稱后世校讎書籍的典范。其所撰成的《別錄》為中國目錄學之祖。劉向等人的校書實踐與成果,不獨是校讎學、目錄學的范本,在學術史上也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劉向好古琴,對古琴理論的貢獻非常突出。曾著《琴說》一書,是最早的琴學專著之一。《別錄》今已佚失,僅存《戰國策》《晏子春秋》《荀子》《管子》《鄧析子》《說苑》《列子》七書敘錄,以及劉歆《上山海經表》。
【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晏子使楚翻譯及原文09-24
晏子使楚原文翻譯09-24
晏子使楚的原文及翻譯09-25
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譯02-04
《晏子使楚》的原文及翻譯12-14
晏子使楚原文、翻譯02-29
《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譯02-27
《晏子使楚》的原文翻譯及注釋08-27
《晏子使楚》原文以及翻譯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