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不畏虎原文翻譯及寓意道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小兒不畏虎》原文及翻譯
古籍,是指未采用現(xiàn)代印刷技術(shù)印制的書籍。圖書在古代稱作典籍,也叫文獻,兼有文書、檔案、書籍三重意義。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guān)于《小兒不畏虎》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兒不畏虎
《小兒不畏虎》出自北宋文學(xué)家蘇軾《東坡全集》,主要講有個婦人白天將兩個小孩留在沙灘上,自己去河邊洗衣服。老虎從山上跑來,婦人慌忙潛入水里躲避老虎,兩個小孩仍然在沙灘上自在嬉戲。老虎盯著他們看了很久,甚至用頭頂觸碰他們,想讓其中一個(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傻乎乎,竟然不知道害怕,老虎一會兒也就離開了。
原文
有婦人晝?nèi)罩枚荷成隙揭掠谒摺;⒆陨缴像Y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懼;而兒癡,竟不知。虎亦尋卒去。
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亦無所施歟!
譯文
有個婦人白天將兩個小孩安置在沙灘上,而自己去河邊洗衣服。老虎從山上跑了下來,婦人慌忙地潛入水里來躲避老虎,兩個小孩還是像剛才一樣在沙灘上玩耍。老虎仔細地盯著他們看了很久,甚至用頭來觸碰他們,希望讓其中一個能夠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最終還是不知道害怕,一會兒,老虎終于離開了。估計老虎吃人,總是先用其威風(fēng)施加在別人身上;可是對于不害怕的人,它的威風(fēng)也就沒有施展的地方!
寓意
1、面對困難我們要無所畏懼。
2、無知而無畏。
道理
1、人對人倒常常是這樣的。最終還是要憑實力決定一切的。
2、面對突如其來的艱難或挫折,只要我們鎮(zhèn)定自若,勇敢無畏,也一定能克服困難,取得成功。(望而生畏,自傷銳氣;無所畏懼,成功有望。)
3、初生牛犢不怕虎。
【道理二】
1、從字面意思來看是:天真的、沒有踏入過俗世的人對外界的事物毫無戒心,不知道什么叫做危險,或許能夠避免一場危險。
2、老虎不應(yīng)該是在外表上欺軟怕硬的,人對人倒常常是這樣的。最終還是要憑實力決定一切的。
3、對所有艱難困苦、挫折磨練都不應(yīng)該望而生畏,自傷銳氣,應(yīng)當無所畏懼,這樣才能成功有望。
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小兒不畏虎》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小兒不畏虎原文及翻譯02-27
小兒不畏虎原文翻譯及寓意道理02-19
蘇軾文言文《小兒不畏虎》原文譯文10-18
小兒不畏虎閱讀答案11-06
《小兒不畏虎》閱讀答案07-07
小兒不畏虎閱讀答案08-07
《小兒不畏虎》閱讀答案07-29
《小兒不畏虎》閱讀答案07-20
小兒不畏虎閱讀答案09-01
《愚公移山》《小兒不畏虎》的比較閱讀答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