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好學原文及注釋解析
在平日的學習中,大家對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相信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司馬光好學原文及注釋解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宋代:朱熹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譯文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時,別的兄弟會背誦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馬光卻)獨自留下來,專心刻苦地讀書,一直到能夠背的爛熟于心為止。(因為)讀書時下的工夫多,收獲大,(所以)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說、“讀書不能不背誦,當你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會非常大!”
注釋
1、司馬溫公、司馬光死后被追贈以溫國公的稱號,故稱溫國公。
2、患、擔憂,憂慮。
3、不若、比不上。
4、眾、眾多。
5、既、已經。
6、迨、到;等到。
7、倍誦、“倍”通“背”,背誦。
8、乃、于是,就。
9、嘗、曾經。
10、或、有時。
11、詠、吟詠。
12、下帷、原指漢代董仲舒下帷講學,三年不看窗外事。這里借此指專心讀書。
13、絕編、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讀《周易》,“韋編三絕”(意思是,翻閱的'次數多了,編木簡的牛皮繩子被多次折斷),這里借此指讀書勤奮。
14、終夜、半夜。
作者簡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閱讀訓練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患記問不若人 ②迨能倍誦乃止
③迨能倍誦乃止 ④詠其文
2.與“迨能倍誦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B.才美不外見
C.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 用力多者收功遠。
B. 其所精通乃終身不忘。
C. 書不可不成誦。
D.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4.文中“獨下帷絕編”意思是只有司馬光徇自苦讀。我們學過一個類似的成語也是形容讀書勤奮,這個成語是
答案:
①擔心②等到③才④吟詠
2.D
3.C
4.韋編三絕
答案:
1.D
2.①歐陽修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②只是致力
3.勤學苦練、專心致志
4.家長的善于教育,嚴格要求。
【司馬光好學原文及注釋解析】相關文章:
司馬光好學原文及翻譯03-07
司馬光好學原文及其翻譯06-14
司馬光好學原文以及翻譯06-14
司馬光好學翻譯和原文08-01
館閣藏書原文注釋及翻譯解析06-13
杜牧《泊秦淮》原文注釋解析08-05
王冕好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4-20
《司馬光》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11
《司馬光好學》文言文原文翻譯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