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魯閱讀答案及譯文

時間:2023-06-26 11:00:30 松濤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李仕魯閱讀答案及譯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對有關閱讀題所做的解答。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范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仕魯閱讀答案及譯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仕魯閱讀答案及譯文

  李仕魯,字宗孔,濮人。少穎敏篤學,足不窺戶外者三年。聞鄱陽朱公遷得末朱熹之傳,往從之游,盡受其學。太祖故知仕魯名,洪武中,詔求能為朱氏學者,有司舉仕魯。入見,太祖喜日:吾求子久。何相見晚也?除黃州同知,曰:朕姑以民事試子,行召子矣。期年,治行聞。十四年,命為大理寺卿。帝自踐阼后,頗好釋氏教,詔征東南戒德僧,數建法會于蔣山,應對稱旨盤輒賜金袈裟衣,召入禁中,賜坐與講論。吳印、華克勤之屬,皆拔擢至大官,時時寄以耳目,由是其徒橫甚,讒毀大臣。舉朝莫敢言,惟仕魯與給事中陳汶輝相繼爭之。汶輝疏言:古帝王以來,未聞縉紳緇流,雜居同事,可以相濟者也。今勛舊耆德成思辭祿去位,而緇流襝夫乃益以讒間。如劉基、徐達之見猜,李善長、周德興之被謗,視蕭何、韓信,其危疑相去幾何哉?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悉取德行文章之彥,則太平可立致矣。帝不聽。諸僧怙寵者,遂請為釋氏創立職官。于是以先所置善世院為僧錄司,設左右善世、左右闡教、左右講經覺義等官,皆高其品秩。一道教亦然。一度僧尼遭士至逾數萬。仕魯疏言:陛下方創業,凡意指所向,即示子孫萬世法程,奈何舍圣學而崇異端乎!章數十上,亦不聽。仕魯性剛介,由儒術起,方欲推明朱氏學,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見用,遽請于帝前曰:陛下深溺其教,無惑乎臣言之不入也。還陛下笏,乞賜骸骨,歸田里。逮置笏于地。帝大怒,命武士搏之,立死階下。

  (節選自《明史李仕魯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往從之游,盡受其學 游:求學

  B.雜居同事,可以相濟者也 濟:渡過

  C.視蕭何、韓信,其危疑相去幾何哉? 視:和比較

  D.皆高其品秩 高:提高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夸仕魯剛介的一組是 ( )

  ①足不窺戶外者三年

  ②惟仕魯與給事中陳汶輝相繼爭之

  ③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悉取德行文章之彥

  ④奈何舍圣學而崇異端乎

  ⑤章數十上,亦不聽

  ⑥遂置笏于地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李仕魯少年時聰明好學,潛心研究學問,又得到了陽朱公遷的教導,終于成為明初鄱著名儒士,參加科舉考試順利進入朝廷為官。

  B.明太祖很賞識李仕魯,見到李仕魯后,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于是先任命他為黃州同知,后來因政績卓著又讓他擔任大理寺卿。

  C.明太祖登基之后,崇尚佛教,重用僧人,委以高官,把他們當做親信,以至于那些僧人為非作歹,進讒言詆毀大臣。

  D.對于佛道二教的盛行,李仕魯深感憂慮,他竭力上疏勸諫皇帝,但是皇帝沒有采納他的意見,于是李仕魯堅決辭官。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數建法會于蔣山,應對稱旨者輒賜金袈裟衣。(3分)

  (2)方欲推明朱氏學,以辟佛自任。(3分)

  (3)陛下深溺其教,無惑乎臣言之不入也。(4分)

  答案:

  1)短:揭短。(2)臣:擔任大臣。(3)虎狼:像虎狼一樣。(3分,每小題1分)

  .B(B項然:代詞,這樣。A 項焉:兼詞,于之/語氣詞,與為合用,表示疑問語氣。C項以介詞。因為/連詞,用來。D項之:代詞,這件事/ 動詞,到去)(2分)

  (1)況且您自己認為,與殷湯、周武五相比,誰更賢明?(2分,以為孰各1分)

  (2)只要是吳起想的、喜歡的就給他,讓他滿足欲望沒有其他的需求。(2分,予:足各1分)

  ①能力超凡的人如果不貪圖錢財,不會甘為人臣;②有了吳起這樣的將軍,其他五國才不敢輕舉妄動;③如果吳起離開,天下士人都將退卻離開,魏國將無人可用。(3分,每點1分)

  譯文:

  有一個中向魏武侯揭吳起短處的門客說:吳起貪心,不能重用。武侯(于是就)疏遠了吳起。公子成入宮覲見說:君王為什么要疏遠吳起呢?武侯說:有人說他貪心,我因此不喜歡他了。公子成說:您錯了,以吳起的能力,天下沒有人能超過他。正是因為他貪心,所以來侍奉你,不然你怎么能讓他稱臣呢?況且,您自認為殷湯、周武王比,誰更賢明呢?務光、伯夷是天底下不慕名利的人,因此湯不能讓務光稱臣,武王不能讓伯夷稱臣。現今君王的國家,向東面要抵御齊國,向南要抵御楚國,向北要抵御韓國、趙,向西還有如虎狼一樣狠毒的秦國,君王孤單地憑著四戰面受敵的土地處在他們中間,那五國也只是屯兵觀望,坐而靜觀,而不敢覬覦魏國,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魏國有吳起擔任大將。周《詩》說有威武的將軍,公侯才能管理好城池,吳起就是這樣的將軍。您如果顧念國家,只要是吳起想要的、喜歡的就給他,讓他滿足欲望沒有其他的需求,從而壯大魏國之軍隊,這樣做失去得很少,收獲卻特別大。您想讓他吃粗糧蔬菜,穿粗布短衣,徒步行走來聽您發號施令,吳起一定會離開。吳起離開了,天底下那些像吳起一樣的人,就會退卻而不進入大梁,那么您的國家就空了。臣私下里很堆場您擔憂這件事。武侯說:好。又一次起用了吳起。

  李仕魯,字宗孔,明濮州(李仕魯,字宗孔,明濮州(今山東鄄城)人今山東鄄城)人。自幼聰穎靈敏,學習勤奮,曾足不出戶在家專心苦讀三年。聞鄱陽朱遷公得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朱熹之真傳,便去拜訪從游,飽學朱熹學說。

  拓展:作者生平事跡

  仕途經歷

  洪武中,朱元璋崇尚朱熹學說,下詔尋訪深諳朱熹學說之儒士。有人舉薦李仕魯。入朝晉見時,朱元璋大喜曰:“吾求子久,奈何姍姍來遲!” 李仕魯感動得熱淚盈眶,拜伏在地曰:“臣愿為皇上拼死效命,不惜肝腦涂地!” 朱元璋遂任命李仕魯為黃州同知。臨行前,皇上親切勉勵曰:“官雖不大,可是親民之職,需要汝等飽學之士,行圣人之言,朕才安心。”

  仕途業績

  李仕魯上任后,忠于職守,治民有方,政績卓著。一年后,名聲遠播。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將李仕魯召至京城,提拔為大理寺卿。李仕魯為官剛直不阿,一身正氣,敢言他人不敢言之事,被朱元璋視為股肱(gong音共)之臣。

  錦衣衛頭目上官一鋒的哥哥因貪污被人告發,送至大理寺。上官一鋒找到李仕魯,為其哥哥求情,請求從輕發落。當時,正值朱元璋大肆清洗貪官,李仕魯不但沒對上官的罪行進行遮掩,反而如實向朱元璋稟報。朱元璋大怒,下令將上官一鋒的哥哥處死,并罰扣了上官一鋒一年的俸祿。因此,上官一鋒與李仕魯結下了不解冤仇。但由于朱元璋對李仕魯極為信任,李仕魯也沒有任何把柄可抓,上官一鋒一直沒有對李仕魯下手的機會。

  洪武初,朱熹學說雖然開始成為顯學,并占據了統治地位,但是,人們對于事功的追求,給予了各種不同思想以一點活動的余地。當時的名臣宋濂便精通佛學,這或多或少對于朱元璋會有所影響。再加上朱元璋從一個年輕和尚脫下袈裟,投身到了農民起義的大潮之中,十六年后,登上了皇帝的寶座。由和尚到皇帝,這樣一個特殊的變化,也就必然給明初的佛教帶來一些特殊的影響,這也就決定了明初佛教的微妙地位。據《明史》記載:“帝自踐阼后,頗好釋氏教,詔征東南戒德僧,數建法會于蔣山,應對稱旨者輒賜金襕袈裟衣,召入禁中,賜坐與講論。”當時的僧錄司左善世宗泐與僧人來復齊名,都是兼通儒學的高僧,朱元璋稱之為“泐秀才”。

  朱元璋大力推尊佛教,在京城內外遍設高僧衙門。僧錄司是明代佛教最高管理機構,賦予其很大權限。設左、右善世各一人,正六品;左、右闡教各一人,從六品;左、右講經各一人,正八品;左、右黨義各一人,從八品。都提高了他們的品級和俸祿。各府縣則設有僧綱司,選精通經典、戒行端潔者掌之。并定全國僧人為三等:曰禪、曰講、曰教。朱元璋詔集名僧在京城舉辦各種大規模的法會,并親率文武百官向佛祖頂頂禮膜拜。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的蔣山太平興國寺廣薦法會,共征召了高僧十八人,宗泐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后來還俗為官的吳印也是其中之一。朱元璋親自組織刊刻佛教大藏經,即著名的《洪武南藏》,將佛教定為經典之學。朝廷還給僧人頒發度牒,允許僧人結壇說法,竭力保護寺院財產等等。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歷來有著較為廣泛的社會基礎。朱元璋起自民間,對于道教有特殊的感情,在他打天下時,身邊的周顛和鐵冠道人張中就都是道士。而他本人也經常閱讀道家的經典《道德經》。明初最為著名的功臣劉基,也是頗信道教的。傳說中他曾師從九江道士黃楚望,得其天文地理術數之法。在明初的功臣當中,劉基近道,而宋濂近佛。歷朝的統治者,都要宣傳、神化自己是有天命的。因此,明建國后道教與佛教一樣,成為朝廷確定的官方宗教。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西龍虎山第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被召入朝,朱元璋命去其天師之號,封為真人,世襲,稱龍虎山正一真人,秩正二品。另設法官、贊教、掌書各二人。閣山、三茅山各設靈官一人,正八品。另設太和山提點一人。這完全是一種特殊的恩封,對于當時全國道教的管理并沒有直接關系。掌管全國道教事務的機構還是與佛教的善世院同時成立的玄教院。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始置道錄司。設左、右正一各一人,正六品;左、右演法各一人,從六品;左、右至靈各一人,正八品;左、右玄義各一人,從八品,基本與佛教的管理一樣。對于地方道教的管理,則于府、州、縣分設道紀司,以掌其事。

【李仕魯閱讀答案及譯文】相關文章:

《空桑生李》閱讀題答案及譯文05-17

《李生論善學者》的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08-01

《舊唐書》閱讀答案與譯文07-08

《漢書》閱讀答案及譯文10-14

趙魯《父愛》閱讀答案07-19

《雪》閱讀答案魯彥09-16

《楊嗣昌》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11-01

荀子《解蔽》閱讀答案及譯文11-10

《史記》的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04-15

《列子》杞人憂天閱讀答案及譯文12-0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亚洲精品免费va在线 |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牛牛 | 一级做a过程免费在线观看 综合色天天鬼久久鬼色 | 亚洲精品高清一线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