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韓延壽傳》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5-01-14 16:44:50 志華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漢書·韓延壽傳》原文及翻譯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漢書·韓延壽傳》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漢書·韓延壽傳》

  延壽字長公,燕人也;艄膺訅蹫橹G大夫,徙潁川。潁川多豪強,難治。先是,趙廣漢為太守,患其俗

  多朋黨,故構會吏民,令相告訐,潁川由是以為俗,民多怨仇。延壽欲更改之,教以禮讓。恐百姓不從,乃歷召①郡中長老為鄉里所信向者數十人,設酒具食,親與相對,接以禮意,問以謠俗、民所疾苦,為陳和睦親愛銷除怨咎之路。長老皆以為便,可施行,因與議定嫁娶喪祭儀品,略依古禮,不得過法,百姓遵用其教。數年,徙為東郡太守,黃霸代延壽居潁川,霸因其跡而大治。

  延壽為吏,上禮義,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賢士,以禮待用,廣謀議,納諫爭;修治學官②,春秋鄉射,陳鐘鼓管弦,盛升降揖讓,及都試講武,設斧鉞旌旗,習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賦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會為大事,吏民敬畏趨向之。又置正、五長,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閭里仟佰有非常,吏輒聞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煩,后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約誓明。或欺負之者,延壽痛自刻責:吾豈其負之,何以至此?吏聞者自傷悔,門下掾自剄,人救不殊③,因瘖不能言。延壽聞之,對掾吏④涕泣,遣吏醫治視,厚復其家。

  延壽嘗出,臨上車,騎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議罰白。還至府門,門卒當車,愿有所言。延壽止車問之,卒曰:今旦明府早駕,久駐未出,騎吏父來至府門,不敢入。騎吏聞之,趨走出謁,適會明府登車。以敬父而見罰,得無虧大化乎?延壽舉手輿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過。歸舍,召見門卒。卒本諸生,聞延壽賢,無因自達,故代卒,延壽遂待用之。在東郡三歲,令行禁止,斷獄大減,為天下最。 (取材于《漢書·韓延壽傳》)

  【注】 ①歷召:一一召請。②學官:學校。③不殊:沒死。④掾吏:下級官吏的通稱。

  【參考譯文】

  韓延壽字長公,是燕地人。霍光提拔韓延壽到潁川擔任諫大夫。潁川多豪強大戶,難以治理。在這之前,趙廣漢做太守,憂慮潁川同類的人為私利相互勾結的風氣,所以結合串通官吏百姓,讓他們相互揭發,潁川從此把這當作風氣,百姓之間產生很多怨怒仇恨。韓延壽想改變這種風氣,教育百姓以禮讓為先?峙吕习傩詹宦爮,便召集郡中被鄉里人信任的長者老人數十人,擺酒設宴,親自與人們相互應對,用禮節迎接,詢問徭役、風俗及百姓所痛恨、困苦的,給他們陳述和睦相處、親近友好、消除嫌怨的方法。年長的人認為便利,可以推行,于是和他們商議制定婚喪嫁娶的儀禮規格,要人們大體依照古禮,但不能越過法律,老百姓遵從他的教導。幾年后,韓延壽遷官為東郡太守,黃霸代替了他的官職,就沿襲他的做法而把政事治理得很好

  韓延壽作為官吏,崇尚禮節仁義,喜好古代教化,所到的地方一定聘用賢士,以禮相待,他廣泛征求意見,善于接納勸諫的良官;修建學校,在春天、秋天舉行鄉間射戲,陳設鐘器,彈奏樂器,倡導官職調動、賓主相見的禮節,等到匯集考試練習比武時,設置刀斧旗幟,練習射箭和駕馭車馬的本領。修建城墻,收取賦稅,事先宣告它的日期,來期望一起完成這件事,官吏、百姓嚴肅畏懼而跟從。又設置了正、五長,帶頭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不準容留壞人。鄉里之間有不正常的情況,官吏就會立即知道,壞人不敢進入他管轄的邊界。剛開始人們好像覺得麻煩,后來都因覺得便利而安于他的管理。他接待官吏,給以很多的恩惠但紀律嚴明。有人欺騙或辜負了他,他總是自己責備自己:難道是我對不起他們嗎?他們怎么會到了這種地步呢?官吏聽說后,都自己非常后悔,有的竟然自殺,經搶救,人沒有死,但因此成了啞巴說不出話來。延壽聽說了,對著掾吏流下了眼淚,派醫官診治,厚待他的家人

  韓延壽有一次出行,臨上車,有一個騎馬的官吏遲到了,他便下令讓功曹把處罰的結果上報給他。等回來到了官府門前,有一個門卒擋住了他的車,希望韓延壽聽他說說自己的心里話。韓延壽停下車問他,門卒說:今天早上您駕車出門,我等了很久您還沒出來,我的父親來到官府門前,不敢進去。我聽說后,急忙出去迎接,恰好您登車出門。因為尊敬父親而被處罰,(這)豈不是有損教化嗎?韓延壽在車上揮了揮手說:如果沒有你,我差點不知道自己犯了大錯。回到官舍,他就召見了門卒。門卒本來是個書生,聽說延壽賢能,只是因為沒有讓自己得志,所以臨時當了門卒,韓延壽于是接待并任用他。他在東郡三年,有令即行,有禁則止,案件大減,天下名列第一。

  作者簡介:

  班固(公元 后32~92年)

  東漢史學家。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九歲能誦讀詩賦,13歲時得到當時學者王充的賞識,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陽太學,博覽群書,窮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學返回鄉里。居憂時,在班彪續補《史記》之作《后傳》基礎上開始編寫《漢書》,至漢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

  明帝時,曾任蘭臺令史,與陳宗、尹敏、孟異共同撰成《世祖本紀》,升遷為郎,負責校定秘書。又與人共同記述功臣、平林、新市、公孫述事跡,作列傳、載記二十八篇奏上。

  章帝時,班固職位很低,先任郎官。建初三年(公元78年)升為玄武司馬,是守衛玄武門的郎官中的下級官吏。由于章帝喜好儒術文學,賞識班固的才能,因此多次召他入宮廷侍讀。章帝出巡,常隨侍左右。奉獻所作賦頌。對于朝廷大事,也常奉命發表意見,與公卿大臣討論,曾參加論議對西域和匈奴的政策。

  建初四年,章帝效法西漢宣帝石渠閣故事,在白虎觀召集當代名儒討論五經同異,并親自裁決。其目的是廣泛動員經今古文學派的力量,促進儒家思想與讖緯神學緊密結合,加強儒家思想在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在這次會議上,班固以史官兼任記錄,奉命把討論結果整理成《白虎通德論》,又稱《白虎通義》。

  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大將軍竇憲奉旨遠征匈奴,班固被任為中護軍隨行,參預謀議。竇憲大敗北單于,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內的杭愛山),命班固撰寫了著名的燕然山銘文,刻石記功而還。班固與竇憲本有世交之誼,入竇憲幕府后,主持筆墨之事,關系更為親密。永元四年,竇憲在政爭中失敗自殺,洛陽令對班固積有宿怨,借機羅織罪名,捕班固入獄。同年死于獄中。班固自幼聰慧,九歲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就讀,所學無長師,不死守章句,只求通曉大義。及長,貫通群書,諸子百家之言無不窮究。在父親的影響下研究史學。居喪在家時,著手整理父親的《史記后傳》,并開始撰寫《漢書》。東漢明帝水平年間,有人告其私改作國史,被捕入獄。賴其弟班超奔走上書,其書稿遂送至京師。明帝閱后,很賞識班固的才學,召為蘭臺令史。后又遷為郎,典校秘書。至漢章帝建初七年(82)成《漢書》。繼司馬遷之后,整齊了紀傳體支書的形式,并開創了“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例,為后世“正史”之楷模。后從大將軍竇憲攻匈奴,為中護軍,竇憲因擅權被殺,班固因此受到牽連,被人陷害入獄,死于獄中。

  班固還擅長作賦,撰有《兩都賦》《漢書·蘇武轉》、《幽通賦》等。

【《漢書·韓延壽傳》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漢書·韓延壽傳》閱讀答案及翻譯04-28

《漢書·韓延壽傳》閱讀及答案參考08-15

《漢書·蕭何傳》原文及翻譯12-22

《漢書·李陵傳》原文及翻譯12-27

《漢書·張騫傳》原文及翻譯12-26

《漢書·霍去病傳》原文及翻譯12-22

《漢書·朱云傳》原文及翻譯12-22

漢書·傳·杜周傳原文和翻譯02-27

《后漢書蔡邕傳》原文及翻譯09-25

《漢書·東方朔傳》原文及翻譯10-1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在线电影 |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蜜桃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手机版 | 在线看日本中文字幕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