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照《擬行路難》原文翻譯賞析

時間:2024-04-23 14:45:38 智聰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鮑照《擬行路難》原文翻譯賞析

  《擬行路難十八首》是南朝宋詩人鮑照創作的一組樂府詩,有五言、七言及雜言各體,主要是抒寫人生感慨及表達寒門士人的仕途坎坷,也有描寫游子和思婦之作。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鮑照《擬行路難》原文翻譯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擬行路難十八首

  其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行路吟。

  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

  其二

  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

  千斵復萬鏤,上刻秦女攜手仙。

  承君清夜之歡娛,列置帳里明燭前。

  外發龍鱗之丹彩,內含麝芬之紫煙。

  如今君心一朝異,對此長嘆終百年。

  其三

  璇閨玉墀上椒閣,文窗繡戶垂羅幕。

  中有一人字金蘭,被服纖羅蘊芳藿。

  春燕差池風散梅,開幃對景弄禽雀。

  含歌攬涕恒抱愁,人生幾時得為樂。

  寧作野中之雙鳧,不愿云間之別鶴。

  其四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

  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其五

  君不見河邊草,冬時枯死春滿道。

  君不見城上日,今暝沒盡去,明朝復更出。

  今我何時當然得,一去永滅入黃泉。

  人生苦多歡樂少,意氣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數相就,床頭恒有沽酒錢。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貴賤付皇天。

  其六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

  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

  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

  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其七

  愁思忽而至,跨馬出北門。

  舉頭四顧望,但見松柏荊棘郁樽樽。

  中有一鳥名杜鵑,言是古時蜀帝魂。

  聲音哀苦鳴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

  飛走樹間啄蟲蟻,豈憶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變化非常理,中心惻愴不能言。

  其八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陽春妖冶二三月,從風簸蕩落西家。

  西家思婦見悲惋,零淚沾衣撫心嘆。

  初送我君出戶時,何言淹留節回換。

  床席生塵明鏡垢,纖腰瘦削發蓬亂。

  人生不得恒稱意,惆悵徙倚至夜半。

  其九

  銼蘗染黃絲,黃絲歷亂不可治。

  昔我與君始相值,爾時自謂可君意。

  結帶與我言,死生好惡不相置。

  今日見我顏色衰,意中索寞與先異。

  還君金釵玳瑁簪,不忍見之益愁思。

  其十

  君不見蕣華不終朝,須臾淹冉零落銷。

  盛年妖艷浮華輩,不久亦當詣冢頭。

  一去無還期,千秋萬歲無音詞。

  孤魂煢煢空隴間,獨魄徘徊繞墳基。

  但聞風聲野鳥吟,豈憶平生盛年時。

  為此令人多悲悒,君當縱意自熙怡。

  其十一

  君不見枯籜走階庭,何時復青著故莖。

  君不見亡靈蒙享祀,何時傾杯竭壺罌。

  君當見此起憂思,寧及得與時人爭。

  人生倐忽如絕電,華年盛德幾時見。

  但令縱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燕。

  持此從朝竟夕暮,差得亡憂消愁怖。

  胡為惆悵不得已,難盡此曲令君忤。

  其十二

  今年陽初花滿林,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謝紛交轉,我君邊戍獨稽沉。

  執袂分別已三載,邇來寂淹無分音。

  朝悲慘慘遂成滴,暮思遶遶最傷心。

  膏沐芳余久不御,蓬首亂鬖不設簪。

  徒飛輕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復遺。

  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懷悲。

  其十三

  春禽喈喈旦暮鳴,最傷君子憂思情。

  我初辭家從軍僑,榮志溢氣干云霄。

  流浪漸冉經三齡,忽有白發素髭生。

  今暮臨水拔已盡,明日對鏡復已盈。

  但恐羈死為鬼客,客思寄滅生空精。

  每懷舊鄉野,念我舊人多悲聲。

  忽見過客問向我,寧知我家在南城。

  答云我曾居君鄉,知君游宦在此城。

  我行離邑已萬里,今方羈役去遠征。

  來時聞君婦,閨中孀居獨宿有貞名。

  亦云悲朝泣閑房,又聞暮思淚沾裳。

  形容憔悴非昔悅,蓬鬢衰顏不復妝。

  見此令人有余悲,當愿君懷不暫忘。

  其十四

  君不見少壯從軍去,白首流離不得還。

  故鄉窅窅日夜隔,音塵斷絕阻河關。

  朔風蕭條白云飛,胡笳哀急邊氣寒。

  聽此愁人兮奈何,登山遠望得留顏。

  將死胡馬跡,寧見妻子難。

  男兒生世轗軻欲何道,綿憂摧抑起長嘆。

  其十五

  君不見柏梁臺,今日丘墟生草萊。

  君不見阿房宮,寒云澤雉棲其中。

  歌妓舞女今誰在,高墳壘壘滿山隅。

  長袖紛紛徒競世,非我昔時千金軀。

  隨酒逐樂任意去,莫令含嘆下黃壚。

  其十六

  君不見冰上霜,表里陰且寒。

  雖蒙朝日照,信得幾時安。

  民生故如此,誰令摧折強相看。

  年去年來自如削,白發零落不勝冠。

  其十七

  君不見春鳥初至時,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風蕭索一旦至,竟得幾時保光華。

  日月流邁不相饒,令我愁思怨恨多。

  其十八

  諸君莫嘆貧,富貴不由人。

  丈夫四十強而仕,余當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會應蘇息遇陽春。

  對酒敘長篇,窮途運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九醞滿,莫惜床頭百個錢。

  直得優游卒一歲,何勞辛苦事百年。

  【翻譯】

  其一

  獻給您金杯盛著的美酒,鑲嵌玳瑁玉匣里裝著的雕琴。

  繡著七彩芙蓉圖案和羽毛裝飾的帳幔,飾有九花葡萄紋樣的錦衾。

  青春凋零人生就面臨遲暮,寒冷的氣候預示一年的時光將盡。

  請您暫且減少悲傷和憂思,聽我打著拍子唱一曲《行路吟》。

  不見那梁臺或者銅雀樓上,難道有誰還能聽到古時候的管樂清音?

  其二

  洛陽能工巧匠鑄就的銅香爐,形如金色的海上博山。

  再加上精心地雕琢鏤刻,上邊有跨鳳乘龍攜手飛升的秦女神仙。

  新婚后兩相歡好的清幽夜晚,它安放在帷帳里的明燭前。

  外面閃爍這龍鱗般美麗的光彩,里面散發出麝香那樣芬芳的紫煙。

  如今您一旦變心棄我而去,面對香爐不由叫人長嘆百年。

  其三

  椒房里有用美玉建筑的閨房和臺階,裝飾著花紋的窗戶上垂下了綺羅做的帷幕。

  其中有一人叫做金蘭,金蘭身穿著的細羅衣服充滿著藿香的芬芳。

  春燕在風吹落梅花的時節飛起,尾翼舒張參差不齊,掀開幃幔面對陽光,她逗弄停留在窗檻、枝椏上的鳥雀。

  可她卻含歌未發,攬涕無言,悒悒寡歡。人生的樂趣究竟在哪里呢?

  寧可像水鴨成雙成對棲息在草野,也不愿如別鶴高翔在云間。

  其四

  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會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樣,人生貴賤窮達是不一致的。

  人生也是有宿命的,怎么能在行走,坐著而嘆息又哀愁呢?

  喝點酒來寬慰自己,歌唱《行路難》,歌聲因舉杯飲酒而中斷。

  人心又不是木頭,石頭,怎么會沒有感情?聲將發又止,徘徊不前,我不敢再說什么了。

  其五

  您不會在意河邊生長的雜草,冬天枯萎而死,春天到來萬物復蘇,雜草又開始茁壯生長,鋪滿整個河岸。

  您不會在意城墻上的太陽,夜晚被云霧遮掩,等到明天清晨才會出來。

  我幾時候才能夠出名和成功,待我這一去之后,那就永世進入黃泉。

  奈何人活在時間痛苦的時日長久,而歡樂的時間短暫,只有在年輕時才會意氣風發和擁有喜悅的表情。

  我渴望能夠實現自己的抱負,唯獨床前那少量的買酒錢依舊在。

  功名利祿這些都不關我的事情,這都得看老天的安排。

  其六

  對著席案上的美食卻難以下咽,拔出寶劍對柱揮舞發出長長的嘆息。

  大丈夫一輩子能有多長時間,怎么能小步走路的失意喪氣?

  放棄官銜辭職離開,回到家中休養生息。

  早上出家門與家人道別,傍晚回家依然在親人身邊。

  在床前與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織布機前織布。

  自古以來圣賢的人都生活得貧賤,更何況我這樣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

  其七

  愁思忽然來到跟前,為了派遣愁思,跨上馬走出北門。

  抬頭四顧瞻望,只是一片荒涼的墳園,松柏荊棘遍地叢生。

  當中有一只鳥,名叫杜鵑,說是古代蜀國的國王杜宇死后冤魂所變。

  聽它聲音哀苦,啼鳴不息;看它毛羽頹脫,身形憔悴,恰似囚牢中的罪犯遭受了髡刑。

  可憐它如今只能飛走于林木之間,靠啄食昆蟲、螞蟻為生;怎么還能顧及往日天子尊顯的地位。

  念此死生變化,不是常理可言,心中的哀傷不能表達出來。

  其八

  院子中間種了五棵桃花樹,其中一顆桃花樹上先開了花。

  在這春光明媚的二三月里,桃花隨著春風飄飄蕩蕩落在另一家里。

  這家思緒重重的婦人見了以后更是心生悲傷之感,眼淚灑落在衣服上,捂著一顆愁心不停嘆息。

  想當初送我夫君離開家門的時候,并沒有說過會滯留在節后還不回來。

  現在屋子里床榻和梳妝鏡都落滿了灰塵,身體消瘦頭發散亂。

  人生也不能一直悲傷下去,惆悵傷心到半夜到將息下去。

  其九

  鍘切黃檗染成黃色的蠶絲,黃絲雜亂難以整理清楚。

  往昔與郎君開始相遇的時候,那時自己認為是符合郎君的心意的。

  你結系衣帶時跟我說,無論生死好壞都不會拋棄我。

  現在看我容顏姿色衰老,心里感到索然無味和冷漠與先前完全不同。

  歸還你送的金釵和玳瑁發簪,不忍心看見它們再增加憂愁的思緒。

  其十

  您沒見過木槿花朝開暮謝堅持不到一整天,片刻間就漸漸地飄零散落。

  壯年中妖冶艷麗虛浮不實一類的人,沒有多久也應當歸到墳墓里了。

  一旦離去就沒有返還的日期,千年萬代都沒有音訊。

  孤獨的鬼魂孤獨無依地徘徊在空曠的高地之間。

  往返回旋地環繞在墳墓的基石旁。只聽到風聲和野鳥的吟唱聲,豈能回憶思念平生盛年的光景。

  為此今天的人們悲傷憂郁,您應當放縱意愿自然就和樂喜悅。

  其十一

  您沒看見那枯萎的竹葉繞階亂,它怎么能返青再長到原來的竹枝上去。

  您沒看見那死去的亡靈空享祭祀,它怎么能舉杯重飲甜美的酒漿。

  您看見這些應當興起憂愁的思緒,豈能涉及得失而與時下的人們爭奪。

  人生迅速流逝好像斷絕的閃電,青春年華,盛美之事什么時候能見到。

  唯有今天放縱心意保存高潔的節操,美酒佳肴互相共同宴請。

  堅持從早晨一直到晚上這樣做,差不多就可以消除悲愁和恐怖。

  為什么惆悵不已,難以唱盡這歌曲使得您不快呢?

  其十二

  今年陽春之初鮮花開滿樹林,明年冬季末期瑞雪盈溢斷崖。

  時光推移,節氣代謝,紛繁交替,我的夫君守衛邊疆,獨自滯留沉寂無消息。

  手拉衣袖分手告別已經三年,從那以來淹沒沉寂沒有半分音訊。

  早晨的悲傷凄慘之情成為淚滴,暮晚的思念縈繞于心最受傷。

  潤發的油脂留下余香,很久沒有使用,蓬松雜亂的頭發插不上發簪。

  輕微的塵埃徒然在空虛的門帷飛揚舞動,盛脂粉的竹筐、畫黛眉的器皿只能浪費遺棄。

  自從出生留在人世悲苦不幸,心中驚恐不安總是胸懷悲傷。

  其十三

  春天的禽鳥早晚喈喈地鳴叫,最讓游子產生憂思的情緒。

  我當初離家從軍時,抱負很大,情緒很高,直沖云霄。

  經過三年的流浪之后,感到年華虛度,忽然看到白發白須生出,十分驚心。

  今天晚上對著水把拔白發白須拔盡,第二天對著鏡子看卻又長滿了。

  只是擔心長期居留在外,變為他鄉之鬼,羈旅之思歸于消滅,化為烏有。

  常常懷念故鄉,一想起家鄉親人就失聲痛哭。

  忽然發現有過客打聽尋找我,我便反問他:“你怎么知道我是南城地方的人?”

  他回答說:“我曾經住過你的家鄉,知道你在這個城里投軍服役。

  我將離開鄉邑遠赴萬里之外,現在也要投軍服役去遠征。

  走的時候聽到你的媳婦,在閨中獨居獨宿仍然忠貞,對你情愛如昔。

  又說她早上在閨房悲愁,晚上思念淚水沾衣。

  面容憔悴沒有了往日的喜悅,鬢發蓬松容顏衰敗不再梳理化妝。

  聽說這樣的情況讓人十分悲傷,愿你不要忘記這份情。

  其十四

  您沒看到那年輕力壯時投身軍旅后,到了白頭流浪離散不能得以歸還故鄉。

  故鄉遙遠日夜相隔離,音訊阻斷,隔絕鄉關。

  北風呼嘯,白云下寂寥冷清,胡笳聲哀傷急促邊地氣候寒冷。

  聞聽這聲音使人哀愁,無可奈何,登山遠望希望能排解心頭之愁,保留好自己的容顏。

  將要死在胡馬的足跡上,回家見妻和兒子實在是難啊。

  男兒生活在人世坎坷不平想要怎么講,連綿不斷的憂愁摧折壓抑而只能長久嘆息。

  其十五

  您不知道柏梁宮如今廢墟一片,野草橫生。

  您不知道阿房宮如今已經變成凄冷的荒地,野雞棲息在里面。

  那些美艷動人的歌姬舞女還有誰在那里,只留下一座座墳塋在山坡的角落。

  就算再怎么長袖善舞、精心謀算又如何,也是枉費工夫,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錦衣玉食、高貴雍容的人了。

  所以我要學會及時享樂,順我心意去生活,不要讓自己在黃泉路上還留著遺憾。

  其十六

  您沒看見那冰面上的寒霜,里外都陰濕并且寒冷。

  唯有承蒙早晨的太陽照耀,才得到片刻的安寧。

  民眾的生命原原本就是這樣,誰使人毀壞折斷強行施加的。

  年去年來時間自然過得飛快,白頭發凋零散落都戴不住冠帽。

  其十七

  您不知道春季的群鳥剛到來的時候,各種花草蘊含青翠色全都開花。

  有朝一日寒冷的北風蕭條凄涼來到,究竟有多少時刻能保住光鮮的色彩。

  時間流逝不會寬容,這使我大大增加了憂愁遺憾的思緒。

  其十八

  諸位君子用不著嘆息貧賤,富貴與否是由不得人的。

  男子漢大丈夫四十歲身強力壯而出仕做官,我現在才二十歲呢。

  不要說小草微木被冬雪欺壓,總會有機會蘇醒呼吸逢遇陽春的。

  對酒講述長篇大論,窮途末路時把命運交付給蒼天吧。

  只愿酒杯中斟滿美酒,不要吝惜床頭那一百個銅錢。

  只需要優哉游哉地過好眼前的一年,何苦要辛勤勞苦地工作一百年。

  【整體賞析】

  在鮑照最為擅長的樂府詩體中,《擬行路難十八首》稱得上是“皇冠上的珍寶”。這一組內容豐富而又形式瑰奇的詩篇,從各個側面集中展現了鮑照詩歌藝術的多姿多態。歷代凡矚目于六朝詩歌的選家和評論家,都不會遺漏了這組詩。

  顧名思義,《擬行路難》當為樂府古題《行路難》的仿作。后者本屬漢代民歌,多已失傳,據《樂府解題》記載,其大旨是“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東晉人袁山松曾對它的曲調和文句進行加工改造,而袁制亦已亡佚。故鮑照此詩雖云擬作,實為這一詩題流傳至今的最早篇翰,發攄的也是詩人自己胸中的磊塊,并不同于一般的擬古篇什,所以有的詩集收錄此詩時,去掉了題目上的“擬”字,徑稱作《行路難》。齊梁下及唐代不少詩人,也都襲用這個調名寫出了一批名作。

  這十八首詩涉及不同的題材內容,體式、風格也不盡一致,但把它們在同一詩題下編為一組,又絕非出于偶然。這不僅因為它們都采用了“行路難”的曲調,而且各首之間確有共同的主旋律貫穿著,那便是對人生苦悶的吟唱,表現世間黑暗和人生不幸。在形式上,這組詩都采用七言和雜言樂府體,音節流暢而富于起伏變化,以適應作者所要抒發的強烈而跳蕩的情緒。正是這樣一個統一的基調,加上作者構思、編排上的某些匠心,使得這些詩篇自然地發生聯系,合成了一個可以放在一起加以觀照和品評的整體。

  按照題材以及表現手法的不同,這十八首詩大體可分成兩大類。一是以直抒胸臆為主的。此類共十首,包括:其一(奉君金卮之美酒)、其四(瀉水置平地)、其五(君不見河邊草)、其六(對案不能食)、其七(愁思忽而至)、其十(君不見舜花不終朝)、其十一(君不見枯籜走階庭)、其十五(君不見柏梁臺)、其十七(君不見冰上霜)以及其十八(諸君莫嘆貧)。二是借助社會生活中的某些現象以寄意抒情。此類共八首,包括:其二(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其三(璇閨玉墀上椒閣)、其八(中庭五株桃)、其九(銼蘗染黃絲)、其十二(今年陽初花滿林)、其十三(春禽喈喈旦暮鳴)、其十四(君不見少壯從軍去)、其十六(君不見冰上霜)。

  首先以直抒胸臆為主的這十首詩,詩人面對自己生活的境況,從不同的角度來抒寫自己心中的憤慨及對人生無常、時光易逝的悲哀。詩人在苦苦的思索著,力圖使自己從人生短促的悲哀中解脫出來,追求內在人格與精神的覺醒與解放,探索個人存在的新的意義和價值。詩人或者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和人類歷史的興亡來抒發自己的志意,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如其五(君不見河邊草),詩人認為:河邊的青草、城頭的落日,在枯死、落去之后,還會再發芽或復出,而人的生命走的卻是一條不歸路。鮑照借自然之永恒悟人生之短暫,在人的生命的單向性與自然循環往復的強烈對比中,深刻地感受著自然的遷逝,也滲透著那么一層無奈,但詩人分明還是要努力走出這種無奈,積極尋找一種新的生活,“且愿得志數相就”中的“愿得志”三個字就是這種心態的生動寫照。再如:“君不見蕣華不終朝,須臾淹冉零落銷。……為此令人多悲悒,君當縱意自熙怡。”自然之永恒與人的生命短暫的對比激發了詩人心中的波瀾,蕣華由茂盛到零落的過程也同時激蕩著作者善感的心靈,詩人把自然景物的衰落與人的生命進行類比,生命如白駒過隙般的短暫。這種對生命的體悟中包含著作者深深的思索,作者還為怎樣消除這種悲悒給出了答案:應當縱意享受,快樂的生活。表現作者這種執著追求的心態句子,在詩中比比皆是,列舉如下:“寧及得與時人爭。人生倐忽如絕電,華年盛德幾時見。但令縱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燕。持此從朝竟夕暮,差得亡憂消愁怖。”“隨酒逐樂任意去,莫令含嘆下黃壚。”“莫言草木委冬雪,會應蘇息遇陽春。”這些詩對人生、生死的悲傷并不使人心衰氣喪,相反,獲得的恰好是一種具有一定深度的積極感情。另外,在抒發詩人高度憤慨的詩篇里,也還是能看到作者這種積極的人生態度的。如其六(對案不能食),詩人對時世和仕途的不得志的憤慨已達到極點,只能拔劍擊柱來泄憤。他在為自己不愿“蹀躞垂翼”尋找理由時,是“丈夫生世會幾時”,人的生命何其短暫,不必違心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這一點也正充分體現了詩人對生命的珍惜。詩后半部分寫棄官回家,描寫了家庭生活的樂趣,但仍然只是一種排解苦悶的方式,歡樂的表面掩飾的是一顆枯澀的心,最后兩句又是對這種枯澀的慰藉之辭。作者在這種自我的慰藉中深深地表明了自己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其四(瀉水置平地)和上面這首題旨基本相同,都旨在抒發遭遇的不平之慨,但其中也包含著對生活的執著。此外,鮑照這些詩中充滿著對死亡的恐懼,這種恐懼更加增添了詩人對生命的珍惜和積極探求理想生活的欲望。如其七中:“舉頭四顧望,但見松柏荊棘郁樽樽。中有一鳥名杜鵑,言是古時蜀帝魂。聲音哀苦鳴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飛走樹間啄蟲蟻,豈憶往日天子尊。念此死生變化非常理,中心惻愴不能言。”這里渲染的是一種哀苦、凄涼的情境:在黑黝黝的松柏荊棘之中,是一只鳴聲哀苦、羽毛憔悴的丑陋的杜鵑,天子的尊嚴一去不復返,尊貴的生命一逝而去,走向的是一個陰森恐怖的世界。還有其十:“盛年妖艷浮華輩,不久亦當詣冢頭。一去無還期,千秋萬歲無音詞。孤魂煢煢空隴間,獨魄徘徊繞墳基。但聞風聲野鳥吟,豈憶平生盛年時。為此令人多悲悒,君當縱意自熙怡。”當盛年過去,浮華的生活亦一去不回,經歷了一番繁華之后,最終的歸宿是冰冷的冢頭。這種對死亡的恐懼,直接導致了作者產生對現實生活的珍惜感以及“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的積極奮斗感。

  其次是借助社會生活的某些現象以寄意抒情的八首詩歌。在這些詩歌里,詩人通過對邊塞戍卒的生活以及思婦寡居的悲嘆的描寫,來抒寫自己對于人世炎涼、人生多艱的感受以及對于生活執著追求的人生態度。這些篇章里,盡管表面上看來是抒情的主人公改變了,由詩人自身變成了“征人”“思婦”;但實際上,隱藏在這些“征人”“思婦”后面的真正的抒情主人公還是詩人自己。從根本上說,這些詩篇還是要抒發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湯”變了,但“藥”卻沒有改變。其三(璇閨玉墀上椒閣)中婦女抒發的是“含歌攬涕恒抱愁,人生幾時得為樂。寧作野中之雙鳧,不愿云間之別鶴”感慨;其八(中庭五株桃)與其十二(今年陽初花滿林)中思婦流露的同是:“人生不得恒稱悲,惆悵徙倚至夜半”“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懷悲”的哀愁;其十四(君不見少壯從軍去)中的征夫發出的是“男兒生世轗軻欲何道,綿憂摧抑起長嘆”的悲憤;其二(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與其九(銼蘗染黃絲)同意,這些無異作者都是把他們上升到“人生”的高度來認識、探討的。詩人在這些詩里同樣不僅抒發了其對人世炎涼、人生多艱的感受,也在其深層次表達了其對人生的執著感。

  【第四篇賞析】

  《擬行路難》十八首中的第四篇,抒寫的是詩人在門閥制度重壓下,深感世路艱難激發起的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內容十分切合樂府詩原題《行路難》。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作品開篇便巧妙地從水瀉地面四方流淌這一現象入手,運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興手法,以其超常的感悟詮釋了人生的某種哲理,即那流向“東西南北”的“水”,恰似社會生活中高低貴賤不同處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勢造成的;人的處境,是門第決定的。由此可見,這兩句開篇語,通過“瀉水”這一尋常物象的描寫,形象地揭示出了當時社會門閥等級制度的不合理性*。詩人悲憤、抑郁的心情一瀉無余。

  接下來四句,詩人轉向對自己心態的剖白。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在這兩句詩里,詩人對眼前這些人間不平事不是去直接呼吁和吶喊,當然,這也是像詩人這等社會地位低微之人的呼吁和吶喊所不能起改變的。因此,詩人只能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論觀點來解釋社會與人生的不正常現象,并渴望從不能像他人那樣“行嘆復坐愁”的追求之中求得心靈深處的慰藉和解脫。從“人生亦有命”一句看,詩人的人生態度是消極的;而從“安能行嘆復坐愁”一句看,詩人的思想意識深處又蘊藏著不甘寂寞的積極向上的健康因素。

  “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酌酒以自寬”表現出來的是詩人一種內心的不平衡,一種無法改變現實的可奈。面對不平又無可奈何才借酒消愁,聊以自我安慰。然而,自古有道“借酒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腸愁更愁”。就連借以傾吐心中悲憤的《行路難》歌聲,也因“舉杯”如鯁在喉而“斷絕”了。詩句寫得含蓄蘊藉,寓意深厚,這一處理方式比起直接訴說心中的悲哀和苦悶的正面描寫手法來,表達程度和藝術效果都要好得多。

  “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作品寫到這里,詩人的情緒已經積蓄到了一定程度,再也抑制不住憤懣的情懷。人不是草木,不是石頭,長期處在這種門閥等級社會制度的壓制下,面對眼前社會的重重黑暗,豈能無動于衷,無所感慨啊?作品寫到這里,按常理說下文中的詩人應該是筆如刀一槍一,是滿懷激憤地去評擊時弊,去控訴世道的不公平,然而筆鋒一轉,確是令讀者瞠目的“吞聲躑躅不敢言”。 “吞聲”,話到舌前又咽回去了;“躑躅”,猶豫不決,徘徊不定的樣子。前句說“豈無感”?此處卻“不敢言”,可見當時的現實社會的黑暗到了極點。詩人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忍氣吞聲,打掉門牙往肚里咽。讀到這里,我們不得不重新品味前文的“人生自有命”的深刻內涵了。

  站在歷史的角度品讀這首詩,不難看出詩人在作品中流露了一定程度的消極思想成分,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人生亦有命”,帶有明顯的宿命論色*彩;另一方面,字里行間還流露了對殘酷、不平等的社會現實的妥協情緒。當然,詩人反映于作品中的這些消極思想情緒,是與其所處的時代和所受教育的歷史局限分不開的。

  從表現手法上看,作品最值得回味的一點應該是含蓄蘊藉,用清代沈德潛前輩的話來說就叫做“妙在不曾說破”,這一巧妙的藝術處理給讀者留下了極大的思考余地與想象空間。

  【注釋】

  1、擬行路難:摹擬漢樂府雜曲歌辭《行路難》而作的詩。

  2、奉:奉送。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一本作“匜”。這句是說把用金杯盛著的美酒獻給你。

  3、玳瑁(dài mào):一種和龜相似的海中爬行動物,其甲殼黃褐色,有光澤,可用做裝飾品。

  4、七彩芙蓉:多種顏色的芙蓉花圖案。羽帳:用翠鳥的羽毛裝飾的帳子。

  5、九華蒲萄:以許多蒲萄組成花紋的圖案。蒲萄,即葡萄。錦衾:用錦做成的被子。

  6、紅顏零落:容顏變得衰老。

  7、寒光:寒冷的氣候。宛轉:指時序的變化。時欲沉:時將晚。

  8、裁悲:制止悲傷。裁,免除。減思(sì):減少愁思。思,憂愁。

  9、抵節:擊節。抵,側擊。節,樂器名,又叫“拊”。行路吟:指《行路難》詩。

  10、柏梁:臺名,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建,在長安。銅雀:臺名,曹操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建,在鄴城(今河南臨漳)西北。柏梁臺和銅雀臺都是歌詠宴游的場所。

  11、寧:豈、何。清吹:悠揚的管樂。

  12、洛陽:洛陽城。位于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金博山:錯金博山爐,宮廷香爐的一種。因爐蓋形狀像重疊的山形而得名。

  13、斵(zhuó):即斫,精細地砍削。鏤(lòu):鏤空。鑿通。雕刻的一種手法,將物體中心掏空。

  14、秦女:秦國的舞女。特指春秋時秦穆公女兒弄玉,愛好音樂,嫁給了蕭史學習鳳吹(吹簫作鳳鳴)。夫妻歡愛相得,后雙雙騎鳳升天。攜手仙:牽手共游的仙人。應指弄玉的丈夫簫史。

  15、幃(wéi):幃幔。《廣韻》:幃,一曰單帳。

  16、麝芬:麝香。紫煙:紫色的煙霧。燃燒后有溫度的煙霧。

  17、此:指香爐。終百年:終了或終老于百年。

  18、璇(xuán)閨玉墀(chí):用美玉建筑的閨房和臺階。璇,美玉。墀,臺階上的空地。椒閣:即椒房。漢代后妃貴婦的住處用椒末和泥涂壁,取其芳香溫暖,叫做椒房。

  19、文窗繡戶:裝飾著花紋的窗戶。綺幕:用綺羅做的幃幕。

  20、纖羅:細羅。蘊:積聚。藿:藿香,一種香草。這句是說金蘭穿著的細羅衣服充滿藿香的芬芳。

  21、差池:一本作“參差”,不齊。這里是說燕子飛時尾翼張舒的樣子。

  22、景:指日光。爵:古代的一種酒器。這句是說掀開幃幕對著大好春光飲酒自遣。

  23、含歌:歌聲含而不發。攬涕:收淚。

  24、鳧(fú):野鴨子,是鳥中之低賤者。

  25、別鶴:失掉配偶的鶴,鶴是一種高貴的鳥。

  26、瀉水:下瀉的水流。置:放置在。

  27、安能:哪里能夠。行嘆:行路時嘆息。

  28、酌:用勺子舀取。《說文》酌,盛酒行觴也。斟,往杯盞里倒酒。以:用以。自寬:自我寬慰。

  29、斷絕:中斷杜絕。猶拒絕。形容極其悲傷。歌:(再)歌唱。路難:《行路難》的簡稱。

  30、木石:木頭和石頭。比喻無知覺無感情之物。豈無感:豈能無有感情或感覺。

  31、吞聲:不出聲;不說話。吞下哭泣不敢出聲。無聲地悲泣。躑躅(zhí zhú):用腳踏地,徘徊不前。躑,蹬踢。躅,足跡。踐踏。

  32、滿道:充滿道路。

  33、今暝(míng):今夕,今夜。暝,天色昏暗,引申為日落、黃昏。沒(mò)山去:隱沒于山嶺而離去。

  34、明朝:明天早晨。更出:更換方位出現。

  35、一去:一旦離去。黃泉:黃土地下的泉水。指人死后埋葬的地穴。亦指陰間。

  36、意氣:意志和氣概。情意和脾氣。偏激任俠的情緒。敷腴(fū yú):鋪展在肚腹肥肉上。敷,涂抹。施加。腴,腹部下的肥肉。

  37、數:數次。多次。相就:主動靠近;主動親近。

  38、酤酒:買酒或賣酒。酤,一夜釀成的酒。

  39、竹帛:竹簡和白絹。古代初無紙,用竹帛書寫文字;引申指書籍史乘。

  40、皇天:輝煌的天帝。指天,蒼天。皇,大。輝煌。《詩》:“皇矣上帝。”

  41、案:一種放食器的小幾。一說即古“椀”(碗)字。

  42、丈夫:指有所作為的男子。生世:活在世上。會:能。這句是說一個人生在世上能有多久呢?

  43、安能:怎能。蹀躞(dié xiè):小步行走的樣子。這句是說怎么能裹足不前,垂翼不飛呢。

  44、還:歸家。

  45、弄兒:逗小孩。戲:玩耍。

  46、孤且直:孤高并且耿直。

  47、蹲蹲:叢聚茂密的樣子。

  48、髡:古代剃去頭發的刑罰。

  49、惻愴(cè chuàng):哀傷。

  50、中庭:古代富貴人家住三進大宅院。有三個庭院,前庭為公事區,中庭為會客區。后庭為家眷區。

  51、先作花:首先作成花蕊。首先開花。

  52、沃若:光盛如若。肥沃茂盛如若。潤澤貌。二三月:農歷二三月,仲春和晚春時節。

  53、從風:隨從春風。簸蕩:顛簸飄蕩。西家:客居在中庭西廂房的人家。

  54、悲惋:悲哀惋惜。悲痛悵恨。

  55、淹留:掩留。滯留。長期逗留;羈留。淹,滯,久留。回換:回轉變換。年歲的回轉與季節的更換。

  56、垢:污穢不潔。污垢。

  57、瘦削:瘦的可以切削骨頭。極瘦。

  58、稱(chèn)意:合乎心意。稱心合意。

  59、惆悵(chóu chàng):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懊惱。惆,失意。悵,不痛快。徙倚(xǐ yǐ):移動和倚靠。走走停停。徘徊,來回地走,逡巡。

  60、銼蘗(cuò niè):砍伐幼林。銼,一作“銼”。蘗,一作“檗”。

  61、黃絲:黃色的蠶絲。

  62、玳瑁簪:亦作玳瑁簪,指玳瑁制作的發簪。

  63、蕣(shùn)華:木槿花,朝開暮謝。“蕣”,即木槿。“華”古通花。不終朝:(花開)不能整個早晨。終,終久。

  64、須臾:極短的時間;片刻。淹冉:慢慢淹沒。猶漸冉。零落:指草木凋落。銷:銷溶。

  65、妖艷:妖冶艷麗。浮華:表面上豪華動人而實際內容空虛無用。指虛浮不實的榮華富貴。輩:之輩。一類的人。

  66、詣:前往,去到。晉謁;造訪。冢(zhǒng)頭:墳頭。冢,墳墓。冢塋。

  67、一去:一旦離去。還期:返還的期限或日期。

  68、音詞:猶音信,言語,音辭。

  69、煢(qióng)煢:孤獨無依貌。煢煢孑立。空隴間:空曠的高地之間。隴,山岡高地。通“壟”。田埂。

  70、獨魄:孤獨的魂魄。徘徊:往返回旋;來回走動。猶彷徨。游移不定貌。繞:縈繞。環繞。

  71、但聞:唯有聞聽。但,僅,只。吟:吟唱。呻吟。

  72、豈憶:豈能回憶思念。平生:平素;往常。

  73、悲悒:悲傷憂郁。悒,愁閑不安。

  74、縱意:放縱意愿。肆意,隨心所欲。熙怡:和熙愉悅。和樂喜悅。

  75、枯籜(tuò):干枯的筍殼;竹皮。竹筍外層一片一片的皮。階庭:臺階前的庭院。

  76、復青:再返青。著:附著在。故莖:原來故舊的竹筍莖干。

  77、亡靈:死亡的靈魂或祖靈。蒙:承蒙。享祀:餐饗和祭祀。享,饗。享用。

  78、傾杯:傾倒酒杯(亡靈喝酒)。壺罌(yīng):酒壺和裝酒的罌瓶。罌,罌缶(陶瓶瓦罐)。大腹小口的瓶。

  79、寧及:豈能涉及或及時。時人:當時或時下的人們。

  80、生人:活著的人。眾人。倏忽:頃刻,極短的時間。形容時間或光陰迅速流逝。絕電:斷絕的閃電。

  81、縱意:放縱心意。高尚:指高潔的節操。指志行高潔的人;隱逸之士。

  82、旨酒:美酒。帝王下旨賜予的美酒。佳肴:味色上佳的菜肴。相胥宴:互相共同宴請。胥,互相。

  83、竟:竟直到。一直。

  84、差(chà)得:差點兒就得以。亡憂:滅亡憂思。愁怖:悲愁和恐怖。怖,畏懼;非常害怕。

  85、胡為:何為。為何。為什么。胡,文言疑問代詞,為什么,怎樣。惆悵: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懊惱。惆,失意。悵,不痛快。已:停止。

  86、此曲:指《行路難》。令:使得。忤(wǔ):忤逆,抵觸,不順從。

  87、陽初:陽春之初。陽氣初升。

  88、雪盈岑:瑞雪盈溢斷崖。岑,小而高的山。

  89、代謝:節氣的代謝。交轉:(年歲的)交替回轉。

  90、邊戍:邊境的衛戍。稽沈:滯留沉寂。稽,稽留,延遲。沈,沉。沉寂無消息。

  91、執袂:指手拉衣袖。形容分別時依戀不舍。

  92、邇來:從某時以來,從那以來。近來。邇,近。淹寂:淹沒沉寂。無分音:無有半分的音訊。

  93、朝悲:早晨的悲傷。遂成滴:遂既成為淚滴。

  94、繞繞:縈繞于心。彎曲纏繞。

  95、膏沐:洗發潤發。古代婦女潤發的油脂。《詩·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久不御:很久沒有梳理。

  96、蓬首:蓬松的頭發。亂鬢:雜亂的鬢發。簪:發簪。

  97、徒飛:徒然飛揚。輕埃:輕微的塵埃。空帷:空虛的門帷。空無人影的帷幔。

  98、粉筐:盛脂粉的竹筐。黛器:畫黛眉的器皿。靡:浪費。

  99、苦:苦于。

  100、惕惕:指驚恐不安心緒不寧貌。懷悲:胸懷悲傷。

  101、喈喈:鳥叫聲。

  102、素髭:白胡須。

  103、向:原作‘何’,從錢振倫校。

  104、孀居:獨居。

  105、窅窅:形容遙遠。

  106、音塵:音訊。塵,指來人身上的塵土,喻來人或信使。

  107、胡笳:胡人的一種吹奏樂器。木制管身、三孔、蘆為簧,類似笛子。

  108、得留顏:希望留住過去的容顏。留顏,猶駐顏,使容顏不衰老。

  109、轗(kǎn)軻:坎坷。道路不平,喻人生曲折多艱或不得志。欲何道:想要如何說道。

  110、綿憂:綿長的憂慮。摧抑:摧折壓抑。挫折壓制。

  111、阿房(ē páng)宮:秦始皇所建宮殿,遺址在今西安市西阿房村。

  112、山隅:山角,山曲。

  113、黃壚:黃泉,墳墓。

  114、陰且寒:陰濕并且寒冷。

  115、唯蒙:唯有承蒙。

  116、信得:相信得以。信,放任。隨便。誠然。

  117、故:因故,所以。同“固”,原來,原本。

  118、摧折:毀壞;折斷。挫折。強:強行。強迫。

  119、如削:如刀削一般。嚴苛銳利貌。飛快貌。

  120、零落:凋零散落。不勝:不能勝任。禁不住。冠:戴冠帽。

  121、春鳥:春季的群鳥。初至時:初期到來的時候。

  122、122含青:蘊含青翠色。俱:都。全。作花:開花。

  123、簫索:蕭索。荒涼冷落,蕭條凄涼。索,索然無味。寡淡。一旦:一天之間。有朝一日。至:來到。竟得:究竟得以。

  124、光華:光陰的精華。光芒,光彩。

  125、流邁:流淌超越。猶流逝。謂傳播遠方。相饒:互相饒恕。饒恕;寬容。

  126、怨恨:埋怨和遺憾。

  127、不由人:由不得人。不由,猶不容。禁不住。

  128、仕:出仕做官。出任官職。

  129、余當:我(出仕)應當在。余,我。弱冠:男子20歲稱弱冠。這時行冠禮,即戴上冠帽,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冠,皮冠,帽子。辰:時辰。

  130、莫言:不要言說。委:委身于。

  131、會應:一會兒應當。猶會當。總會應當。蘇息:蘇醒呼吸。復活。休養生息。遇:逢遇。遇到。

  132、窮途:窮盡的路途。絕路。比喻處于極為困苦的境地。運命:命運和生命。委:委托于。皇天:指天,蒼天。天道。

  133、樽:木質酒樽。后指各種酒杯。尊,指金屬或玉石酒杯。后通用。九醞:九醞春酒。經過重釀的美酒。《四民月令》稱正月所釀酒為春酒。“九醞春酒”恰是在“臘月二日清曲,正月凍解,用好稻米施去曲滓便釀”的春酒。

  134、莫惜:不要吝惜。

  135、直須:應當。竟至于。優游:優哉游哉。悠閑自得從容灑脫。指生活悠閑自在。優,舒適美好。游,各處從容地行走。卒:完畢,終了。

  136、何帶:為何攜帶。一說‘何勞’。辛苦: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艱難困苦,辛勤勞苦。事:事奉。

  【創作背景】

  《擬行路難十八首》是鮑照擬漢樂府雜曲《行路難》而作的組詩作品,《行路難》原辭已不傳,鮑照這十八首擬作是今傳此曲的最早作品。

  這十八首詩題材不盡相同,當非一時一地之作。元嘉二十八年(451)到元嘉三十年(453)間,鮑照先是自解侍郎,后離開始興王任永安令,接著劉劭謀反,自己又被“禁止”,蒙受株連。仕途坎坷,幾度沉浮,對照組詩的內容,有許多與這個時期景況暗合之處。《擬行路難十八首》當作于這個時期。

  【古詩今譯】

  將水傾倒在水平地,水會自然地向四處流淌。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哀嘆抱怨呢?

  想要借喝點酒、唱幾句《行路難》來寬慰自己,可是卻因舉杯飲酒而唱不下去。人心不是草木石頭,怎么會沒有感情?然而想說又不能說,還是不說了吧。

  【作者簡介】

  鮑照(412?—466),字明遠,南北朝時期東海(今江蘇漣水北)人。鮑照出身于平民家庭,社會地位卑微,曾做過王府參軍,統治集一團一內亂時為亂兵所殺。后人稱他為鮑參軍。

  鮑照的作品在藝術風格上直接繼承了建安傳統,俊一逸豪放,奇矯凌厲,對后世李白、岑參、高適、杜甫都有較大影響。特別是他的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思想內容上,多表現為國建功立業的愿望、對門閥社會的不滿、懷才不遇的痛苦、報國無門的忿懣及理想幻滅的悲哀,真實地反映了當時貧寒士人的生活狀況。亦有少部分作品描寫了邊塞戰爭和征戍生活,被后人視為唐代邊塞詩的萌芽。

  鮑照詩作今存204首。其中的《擬行路難》十八首,主要抒發詩人對人生艱難的感慨,表達寒門士人在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也有描寫游子和思婦之作,大多感情強烈,語言遒勁,辭藻華麗。

  本組作品成于群雄割據、社會不定的南北朝時期。當時實行的是士族門閥制度,而鮑照出身寒微,他雖然渴望能以自己的才能實現個人的價值,但是卻受到社會現實的壓制和世俗偏見的阻礙,于是常借助于詩歌創作來抒發其心中建功立業的愿望,傾吐寒門志士備遭壓抑的痛苦,表達寒士們慷慨不平的呼聲,流露了對門閥社會的不滿和抗爭。

【鮑照《擬行路難》原文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擬行路難·其六原文、翻譯及賞析02-22

擬行路難原文及翻譯06-12

擬行路難·其六原文及賞析03-05

擬行路難·其四原文及賞析03-18

行路難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4-11

行路難原文翻譯及賞析09-16

行路難·其一原文,翻譯,賞析08-11

行路難原文翻譯及賞析8篇05-01

行路難原文翻譯及賞析(8篇)05-01

《行路難·其一》原文及翻譯賞析11-1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 在线观看1024精品国产 | 一级特黄录像免中文 |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五区 | 日本性视频高清天天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