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致遠《雙調·折桂令(嘆世)》原文和翻譯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馬致遠《雙調·折桂令(嘆世)》原文和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雙調】折桂令
嘆世
其一:
咸陽百二山河⑴,兩字功名,幾陣干戈。項廢東吳⑵,劉興西蜀⑶,夢說南柯⑷。韓信功兀的般證果⑸,蒯通言那里是風魔⑹?成也蕭何,敗也蕭何⑺;醉了由他⑻!
其二:
東籬半世蹉跎⑼,竹里游亭,小宇婆娑⑽。有個池塘,醒時漁笛,醉后漁歌。嚴子陵他應笑我⑾,孟光臺我待學他⑿。笑我如何?倒大江湖⒀,也避風波。
注釋
⑴百二山河:謂秦地形勢險要,利于攻守,二萬兵力可抵百萬,或說百萬可抵二百萬。
⑵項廢東吳:指項羽在垓下兵敗,被追至烏江自刎。烏江在今安徽和縣東北,古屬東吳地。
⑶劉興西蜀:指劉邦被封為漢王,利用漢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戰勝項羽。
⑷夢說南柯:唐人李公佐傳奇《南柯太守傳》說:淳于生晝夢入大槐安國,被招為附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備極榮寵。后因戰敗和公主死亡,被遣歸。醒來才知道是南柯一夢。所謂大槐安國,原來是宅南槐樹下的蟻穴。
⑸韓信,漢高祖劉邦的開國功臣,輔佐高祖定天下,與張良、蕭何并稱漢興三杰。后被呂后所害,誅夷三族。兀的般:如此,這般。證果:佛家語。謂經過修行證得果位。此指下場,結果。
⑹蒯通:即蒯徹,因避諱漢武帝名而改。曾勸韓信謀反自立,韓信不聽。他害怕事發被牽連,就假裝瘋。后韓信果被害。
⑺“成也蕭何”二句:韓信因蕭何的推薦被劉邦重用,后來呂后殺韓信,用的又是蕭何的計策。故云“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⑻他:讀tuō,協歌戈韻。
⑼東籬:作者自稱。
⑽小宇:小屋。婆娑:枝葉茂盛貌。
⑾嚴子陵:嚴光,字子陵,東漢人。少與劉秀同游學。劉秀即帝位后,屢召不就,隱居富春江,以耕漁為生。
⑿孟光:漢代丑女,三十歲始與梁鴻成婚。后來一起逃到霸陵山中隱居,孟光舉案齊眉以進食。全世以“舉案齊眉”喻夫妻相敬相愛。臺:臺盤,盛食物的器皿。此指孟光的食案。
⒀倒大:大、絕大。
譯文
其一:
咸陽,萬夫難攻的險固山河,因為功名兩個字,曾發動過多少次戰亂干戈。項羽兵敗東吳,劉邦在西蜀興立漢朝,都像南柯一夢。韓信有功卻得到被殺的結果,當初蒯通的預言哪里是瘋話?成功也是因為蕭何,失敗也是因為蕭何;喝醉了一切都由他去吧!
其二:
我半生來虛度了光陰,在那通幽的竹徑中,隱映著一座小巧的游亭,走到竹徑的盡頭,就是小巧的庭院。在那兒有個池塘,我醒的時候輕聲吹起漁笛,醉酒之后又放聲唱起漁歌。嚴子陵一定會嘲笑我,孟光臺我要學他。笑我什么呢?偌大的江河湖海,也自有躲避風波的辦法。
寫作背景:
他在許多散曲中抒寫懷古傷今、羈旅宦游的情愫。特別是晚年時,馬致遠牢騷殆盡,對人間的榮辱得失、是是非非,幾乎全部失去了熱情,力圖從寧靜的隱士生涯中,求得精神上的解脫和滿足。這在其《嘆世》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整體感知:
這支曲子借秦漢之際的歷史事件,表現對功名事業的厭棄。既然劉項興亡,不過一夢,韓信這樣的功臣也落得殺頭的結果,那當前的功名事業還有什么值得留戀的呢?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否定,表現對現實政治的反感,這是封建社會走下坡路時詩人們慣用的手法。語言如飛流入澗,一瀉無余,表現了豪放派曲家的風格。
體裁沿革
折桂令是由唐宋詞牌演變而來的'一個曲牌。一名“秋風第一枝”,又名“廣寒秋”“蟾宮引”“蟾宮曲”“步蟾宮”“折桂回”“天香引”,是元曲中屬變化較多的曲牌,為北曲雙調“新水令”聯套里第一支上板的過曲,幾乎是這個聯套里不可或缺的一支過曲。
折桂令是一支能適應各種行當的人物演唱、能表達各種感情情調的可塑性很強的曲牌,各種行當都用它,如生行(含外、末)的《千忠戳·打車》《繡襦記·打子》《麒麟閣·打子》《永團圓·堂配》《黨人碑·酒樓》等;武生的《寶劍記·夜奔》《義俠記·打虎》等;旦行(含貼旦、武旦)的《漁家樂·羞父》《南柯記·情盡》《金雀記·醉圓》《桃花扇·寄扇》《白蛇傳·盜草》等;小生的《白羅衫·井遇》 《西樓記·錯夢》《牡丹亭·硬拷》 《荊釵記·男祭》等;凈行的有《惡夢》等;丑行的有《兒孫福·宴會》《玉簪記·佛會》等。此調與“水仙子”合為帶過曲。
格律說明
王季思在《論詞譜曲譜書》中道:折桂令原調較長,又可增刪,篇幅較寬,除七字句兩句外,全用四、六句,與五、七言詩格調全別,比較宜于鋪陳的賦體,抒豪邁的心情。這里雖主要談文詞,實際上已聯系到音樂調性。昆曲譜曲最不宜于連續七字句或五字句,而以四字句譜曲則伸縮余地大,進而加襯就變成了七字句,如《打虎》詞:“何用你虛擔怕恐,好叫俺羞澀囊空,按不住惡氣沖沖。”每句前三字都是襯字,加襯字就便于表達不同的感情心態。另外,四字句也便于處理音樂節奏。多種四字句節奏交叉使用,則表現出鏗鏘跌宕的力度。
【馬致遠《雙調·折桂令(嘆世)》原文和翻譯】相關文章:
馬致遠《折桂令嘆世》原文及翻譯賞析06-17
雙調折桂令翻譯及賞析02-16
《雙調·蟾宮曲·嘆世》原文及翻譯04-12
雙調折桂令元曲原文賞析07-04
馬致遠《(雙調)蟾宮曲-嘆世》鑒賞及譯文06-12
《雙調·折桂令·讀史有感》原文賞析07-05
雙調·沽美酒兼太平令·嘆世元曲原文及賞析07-07
《雙調·折桂令·贈胡存善》原文及賞析04-13
《雙調折桂令贈胡存善》原文及賞析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