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即事》翻譯賞析

時間:2021-02-03 17:15:30 古籍 我要投稿

《戊辰即事》翻譯賞析

  《戊辰即事》作者為宋朝詩人劉克莊。其古詩全文如下:

  詩人安得有青衫,今歲和戎百萬縑。

  從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樹養吳蠶。

  【前言】

  《戊辰即事》是宋末文學家劉克莊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諷刺了南宋統治者為保茍安的局面,不惜向金人輸絹賠款,以至國衰民窮。但不直言國事,而從青衫、柳、桑蠶等具體的事物著筆,委婉地進行諷刺。

  【注釋】

  ⑴戊辰: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時宰相韓侂胄當政,為了“立蓋世功名以自固”,讓自己千古留名,草草出兵北伐,結果招致大敗。戰后和約,以南宋每年向金人交納大量錢財為代價。

  ⑵青衫:古代讀書人或一般人穿的衣服。

  ⑶和:和議。戎:北方民族,指金人。縑:黃絹。兩句意思是,朝廷和約賠款的絹帛,達百萬之巨,讓詩人連青衫也穿不起了。

  ⑷剩:全、都的意思。吳蠶:蘇州是當時著名的絲綢出產地,故曰吳蠶。兩句意為,從今后西湖邊上不要再插楊柳了,全種上桑樹養蠶,以供政府“和戎”算了。兩句是諷刺的話。

  【翻譯】

  詩人從哪里覓綢緞做一領青衫?就因為今年與敵人簽訂了和約,每年要貢上百萬匹綢絹。我看來,從此后西湖邊不要再種楊柳,全種上桑樹,用來飼養吳蠶。

  【賞析】

  以調侃的語氣寫政治諷刺詩,讀來雖感幽默風趣,卻令人倍為心酸,這首絕句的特色就在于此。

  詩人沒有青衫穿,這樣講當然是到了超越現實的程度,夸張過了頭。但是,以不可能存在的現實來反襯極度的憤慨的感情(詩人對朝廷為和戎而用“百萬縑”的無比憤怒),這種“超極表至極”的曲達方式在詩詞創作中已是屢見不鮮了,比如李覯的《鄉思》,范仲淹的《蘇幕遮·碧云天》等,用的都是這種手法。

  青衫是讀書人的象征,是與一般平民區別的特征之一,代表了士子們的體面。詩一開始就抓住這件象征物,說如今我這個詩人連想穿一襲青衫都沒辦法了!極其憤疾的`一句話,劈頭而來,不啻在說如今斯文已經掃地。言外之意,當然掃地的何止是斯文,劉克莊正以此代指整個朝廷國家的體面都丟盡了。何以會連讀書人想一件青衫都得不到?詩第二句立即指出,這是因為做青衫的絲綢都孝敬金虜去了。這兩句是倒裝,因了和戎,詩人才沒綢做衣服,詩把因果關系調轉順序,就突出了胸中的憤憤不平。此外,詩人沒有青衫,百姓們為了交納額外的賦稅,窮困的程度就用不著多說了。

  三、四句忽生奇想:金虜如此欺負我們,朝廷卻一味忍讓,這些貢銀及綢緞從哪兒來呢?我看西子湖邊的楊柳桃花不如全都拔掉,種上桑樹養蠶織絹,用以填金人的無盡欲坑吧!這兩句寫得很冷。當然,詩人并不是真的認為在西湖邊種桑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是隨機而發,加深前兩句所述的憤慨而已。把白堤、蘇堤、“柳浪聞鶯”,這些西湖著名景點上的柳樹都砍光拔盡,種上桑樹以養蠶,自然也是荒唐至極的想法,但是,這種作法卻有合理性,總得讓人有衣穿,不養蠶就沒有什么能拿來織縑的。“衣”與“食”事關國計民生,西湖沒有柳可以,人民沒吃沒穿可不行。詩人的話雖說得很率直,而表現出來的心思卻很曲折,這種表達方式叫做“直中含曲意”,運用這種手法,以小見大,可使作品顯得格外委婉含蓄。

  全詩雖然很短,但緊緊抓住朝廷不顧恥辱向金人貢獻大量絲綢這一中心做文章,有激切的鞭斥,有幽默的調侃,諷刺性很強,而詩又不顯得直露,讀后容易引起人們的深思和共鳴。

【《戊辰即事》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山居即事翻譯及賞析02-12

鐘山即事翻譯賞析02-05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山居即事翻譯賞析02-22

山居即事賞析及翻譯03-17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01-11

上京即事原文,翻譯,賞析08-19

端午即事原文、翻譯、賞析03-19

端午即事原文賞析及翻譯04-2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成αⅴ人 | 亚洲中文高清乱码 | 亚洲精品91福利在线观看 | 色久综合AV在线 | 香蕉大伊亚洲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