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譯文及賞析答案

時間:2022-11-15 14:35:04 古籍 我要投稿

《牧童》譯文及賞析答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作的詩。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牧童》譯文及賞析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牧童》

  唐代: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牧童》譯文

  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牧童斷斷續續悠揚的笛聲。

  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后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牧童》注釋

  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鋪:鋪開。

  橫野:遼闊的原野。

  弄:逗弄,玩弄。

  飽飯:吃飽了飯。

  蓑衣:用草或棕毛編織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來遮風擋雨。

  臥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牧童》賞析

  這首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原野、綠草、笛聲、牧童、蓑衣和明月。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詩人的視野里的;寫出了農家田園生活的恬靜,也體現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勞,是一首贊美勞動的短曲。草場、笛聲、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讀者的心靈感到安寧。

  “草鋪橫野六七里“描述了視覺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一個“鋪”字,表現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草場的寬闊無垠為牧童的出場鋪墊了一個場景。

  “笛弄晚風三四聲。”描述了聽覺上的感受,側耳傾聽,晚風中牧笛聲聲。一“弄”字,更顯出了一種情趣,把風中笛聲的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笛聲的悠揚悅耳,反映出晚歸牧童勞作一天后的`輕松閑適的心境。未見牧童,先聞其聲,具有無限美好的想象空間。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聲”不是確指的數字,只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和鄉村傍晚的靜寂。

  “歸來飽飯黃昏后”,詩人筆鋒一轉,開始直接描寫牧童,牧童吃飽了飯,已經是黃昏之后了。

  “不脫蓑衣臥月明”描寫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饑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詩人沒有描寫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賞月色。詩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見如實地寫了下來,卻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牧童》一詩,不僅讓讀者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與恬靜,也讓讀者感受到了牧童心靈的無羈無絆,自然放松。該詩反映了詩人心靈世界的一種追求,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一種向往。詩中盡道牧童生活的閑逸與舒適。此詩委婉勸說鐘傅趁早離開那爾虞我詐、角名競利的官場,回歸田園,過牧童那樣無欲無求的生活。在此詩中,牧童即是以智者的化身出現為迷失在宦途中的鐘傅指路,而其人未必真是牧童。本詩語言樸直清新,明白如話,表現出一種“由工入微,不犯痕跡”的精湛功夫。

  《牧童》創作背景

  鐘傅在鎮守平涼(今甘肅省平涼縣)的時候,曾經與一位道士閑游,看見一個牧童牽著一頭大黃牛來到院子里。道人說此牧童會作詩,鐘傅不信。牧童應道人之請,即興作下此詩。

  《牧童》作者介紹

  呂巖,也叫做呂洞賓。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世稱呂祖或純陽祖師,為民間神話故事八仙之一。較早的宋代記載,稱他為“關中逸人”或“關右人”,元代以后比較一致的說法,則為河中府蒲坂縣永樂鎮(今屬山西芮城)人,或稱世傳為東平(治在今山東東平)人。

  呂巖是哪個朝代的

  唐朝人。生于唐德宗貞元十二載丙子年(796年)的永樂縣招賢里。

  呂巖介紹

  [唐](約公元八七四年前后在世)一名巖客,字洞賓(即呂洞賓),河中永樂(一云蒲坂)人。(唐才子傳作京兆人。此從全唐詩)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咸通初中第,兩調縣令。值黃巢之亂,遂攜家歸終南,放跡江湖間。相傳他后來在長安酒肆,遇到仙人鐘離權,遂得道,不知所終。這就是民間盛傳的“黃粱夢”故事,許多小說家戲曲家,都取以為小說、戲曲的題材。巖所作詩,流傳甚多,全唐詩輯為四卷,行于世。

  【生平】

  他大約生于唐末,卒于宋初,與陳摶為同時代人。至于后人將他的生活時代上推至唐開元(713~741)中,則是附會唐人沈既濟《枕中記》所記道者呂翁事。此外尚有頗多傳說,紛紜不一。比較可信是《國史》的記載:呂洞賓本儒生,因科場不利,而轉學道,遇五代隱士鐘離權授以內丹道要,隱居終南山,活動于關中等地。“年百余歲,而狀貌如嬰兒。世傳有劍術,時至陳摶室”,與陳摶、李琪(一作“李奇”)等傳奇人物交往。好以詩言內丹旨要,對鐘呂金丹道的形成作出了貢獻。有弟子北宋施肩吾(華陽子)傳其道。 呂洞賓以內丹為修仙徑路,兼攝禪宗,自稱“幼習儒業,長好性宗,修天爵而棄人爵,鄙頑空而悟真空。天爵止于人事,真空不離因緣”

  呂巖,就是我們常說的呂洞賓,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樂鎮)人。是道教祖師,目前道教北派(全真教)、南派(張紫陽)、東派(陸潛虛)、西派(李涵虛)皆源于呂祖。原為儒生,40歲遇鄭火龍真人傳劍術,64歲遇鐘離權傳丹法,道成之后,普度眾生,世間多有傳說。

【《牧童》譯文及賞析答案】相關文章:

牧童古詩的原文賞析及譯文06-12

《清人》譯文及賞析答案01-02

《寒食》譯文及賞析答案12-31

《黃鳥》譯文及賞析答案01-01

《牧童詩》黃庭堅《牧童》呂巖閱讀答案對比賞析12-28

《宋史》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06-16

《楊嗣昌》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11-01

《清明》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06-18

修身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06-1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 在线a人片免费观看 | 亚洲步兵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aV人在线视猫咪 | 亚洲欧美性综合在线 | 亚洲不卡在线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