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夜·其一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1-08-19 17:22:39 古籍 我要投稿

上元夜六首·其一原文及賞析

  原文:

  崔液〔唐代〕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譯文:

  玉漏和銀壺你們暫且停下不要催了,宮家的城門和上面的金鎖直到天亮也開著。誰家看到明月還能坐著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聽說有花燈會不過來看呢?

  注釋:

  上元:節日名,即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玉漏、銀壺、鐵度、金鎖:都是美稱,并非真正全由玉、銀、鐵、金做成,應理解為“像……一樣的……”漏,壺:古代計時的器具,古人向銅壺里灌水,壺底打通一小孔,壺中立刻度箭,壺中的水逐漸減少,箭上的度數就依次顯露出來,然后根據刻度計時,是為漏刻之法。鐵度:宮家的城門,唐朝宮家森嚴,平時入夜即管度,天亮開放。徹:通,直到。

  賞析:

  上元夜,指舊歷正月十五夜,又稱元宵節。我國素有元宵賞燈的風俗。崔液組詩《上元夜》七絕,共六首。描寫當時京城長安元宵賞燈的繁華景象。據劉肅《大唐新語》記載:“神龍(唐中宗年號,公元705—707年)之際,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飾燈影之會,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貴族戚屬及下隸工賈,無不夜游。車馬喧闐,人不得顧。王、主之家,馬上作樂,以相競夸。文士皆賦詩一章,以記其事。作者數百人,唯中書侍郎蘇味道、吏部員外郎郭利貞(蘇、郭之作皆五律)、殿中侍御史崔液為絕唱。”這是崔液所作賞燈詩六首中的第一首。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玉漏銀壺”,計時的器具,古代以漏刻之法計時,具體方法是用銅壺盛水,壺底打通一小孔,壺中立刻度箭,壺中的水逐漸減少,箭上的度數就依次顯露,就可按度計時,擊鼓報更。元宵夜盡管解除了宵禁,但長安城的鐘鼓樓上,仍舊按時報更;人們聽了,都嫌時間過得太快,怕不能玩得盡興,于是說:滴漏箭壺,你不要這樣一聲比一聲緊地催促呀,也不要過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門要一直開到天亮呢!上句寫出了人們“歡娛苦日短”的感慨,下句是說在此太平盛世,應該通宵盡興。吃過晚飯,打扮一新的人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門,三五成群相邀著、呼喚著、嬉笑著,涌出巷口,融入大街,匯進似潮喧鬧歡騰的人流。人們興高采烈地燃放煙花爆竹,揮舞獅子龍燈,觀賞絢麗多彩的`燈火,評論著、嬉戲著、贊嘆著。越看越高興,越玩越興奮,“莫相催”襯托出氣氛之熱烈,景色之迷人、“徹明開”既寫出了元宵節通宵達旦鬧花燈時間和程度,又寫出了人們高漲而持續的勃勃興致。

  后面接著連用兩個問句:“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誰家”、“何處”,實際是指家家、人人說明萬人空巷的盛況。這包括了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各類人。因而,“誰家”“何處”這四字包涵的內容實在太多,它把人聲鼎沸、車如流水馬如龍,燈火閃爍,繁華似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語道盡。連用兩個詰句,不僅將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達得靈活傳神,而且給人以無限回味的余地,言有盡而意無窮。

【上元夜六首·其一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夢李白·其一原文及賞析08-21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賞析09-04

行路難·其一原文及賞析12-11

梅花絕句其一原文翻譯及賞析12-25

集靈臺·其一原文翻譯及賞析12-24

《歸園田居·其一》原文及賞析08-18

歸園田居·其一原文及賞析08-18

夢李白·其一原文翻譯及賞析08-21

望廬山瀑布其一原文及賞析08-16

上邪原文翻譯及賞析01-2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欧美亚洲精品少妇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久热 | 中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AV网站麻豆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