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嶺南道中作》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1-08-20 12:52:51 古籍 我要投稿

《謫嶺南道中作》原文及賞析

  謫嶺南道中作

  朝代:唐代

  作者:李德裕

  原文:

  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

  愁沖毒霧逢蛇草,畏落沙蟲避燕泥。

  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潮雞。

  不堪腸斷思鄉處,紅槿花中越鳥啼。

  譯文

  嶺南道中溪流縱橫交錯,地勢迂回曲折,置身其間,茫然不知身在何處。沿途隨處可見高大的喬木,綠樹叢陰下,溪流顯得格外幽深。我在旅途中提心吊膽,擔心遇上毒霧,碰著蛇草;為了躲避沙蟲,看見燕子銜泥也會急忙讓開。這里的風俗很特別,五月即收稻米,三更公雞就打鳴,每當漲潮,它還會按時啼叫,這時津吏就會通知鄉民潮汛要來了。這一切讓人一時難以適應,看著那鮮艷欲滴的紅槿花,聽著那樹上越鳥的鳴叫,想到想起家鄉,這謫居歲月何時是個盡頭,想起這些真是肝腸寸斷。

  注釋

  ⑴嶺南:指五嶺以南的地區,即今廣東、廣西等地。

  ⑵嶺水爭:指五嶺一帶山勢高峻,水流湍急,支流岔路很多。

  ⑶桄榔:一種常綠喬木,葉為羽狀復葉。蠻溪:泛指嶺南的'溪流。

  ⑷毒霧:古人常稱南方有毒霧,人中了毒氣會死去,大概是瘴氣。

  ⑸沙蟲:古人傳說南方有一種叫沙虱的蟲,色赤,進入人的皮膚能使人中毒死亡。

  ⑹畬田:用火燒掉田地里的草木,然后耕田種植。火米:指赤谷米。

  ⑺津吏:管理擺渡的人。潮雞:《輿地志》說,“移風縣有雞,每潮至則鳴,故稱之‘潮雞’。”

  ⑻紅槿:落葉小灌木,花有紅、白、紫等顏色。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于大中(唐宣宗年號,847—859)年間,是李德裕在唐宣宗李忱即位后貶嶺南時所作。公元847年(大中元年)秋,李德裕為政敵所排擠,被貶為以太子少保身份留守東都洛陽,不久再貶潮州司馬。公元848年(大中二年)冬,李德裕剛抵達至潮陽,旋踵之間貶書又到,這次以謬斷刑獄等罪名又被貶為崖州司戶。公元849年(大中三年)正月抵達珠崖郡。這首詩便是他在貶官途中所作。

【《謫嶺南道中作》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封丘作原文及賞析12-23

田園作原文及賞析01-12

《浣溪沙·江村道中》原文及賞析08-16

送王昌齡之嶺南原文及賞析08-17

新年作原文翻譯及賞析01-25

《沁園春·寒食鄆州道中》原文及賞析02-26

劉長卿新年作原文及賞析05-13

蝶戀花·河中作原文及賞析08-18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原文及賞析08-12

劉長卿新年作原文翻譯及賞析05-0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思思re久久精品66在热线热 | 在线视频国产制服丝袜 |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精品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负 | 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一线久 | 日本一道久久高清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