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原文及賞析
原文:
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
雨霰疏疏經潑火。
巷陌秋千,猶未清明過。
杏子梢頭香蕾破。
淡紅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
病緒厭厭,渾似年時個。
繞遍回廊還獨坐。
月籠云暗重門鎖。
譯文:
經歷了一場桃花雨之后,又下了疏稀的雨夾雪。清明節還未到,街坊中的秋千蕩起來了。杏子梢頭的一花蓄開放,淡紅色的花脫掉而成白色的花,像被胭脂水粉浸染似的。
被對方多情帶來的痛苦的折磨,精神不振,簡直像度過一年時光似的。夫妻二人跑遍長廊,還各自獨坐回廊,已是“月籠云暗重門鎖”的深夜。
注釋:
①雨霰(xiàn):細雨和雪珠。蘇軾《蝶戀花·徽雪有人送》詞:簾外東風交雨霰,簾里佳人,笑語如鶯燕。
②經:曾經,已經。
③潑火:指寒食節,寒食節時下雨稱為潑火雨。《遁齋閑覽》:“河朔謂清明桃花雨曰潑火雨。”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蹴球塵不起,潑火雨新晴。”唐彥謙《上巳》:“微微潑火雨,草草踏青人。”
④巷陌:街坊。
⑤香蕾破:芳香的.花苞綻開了。
⑥胭脂涴(wò):胭脂浸染。韓愈《合江亭》:“愿書巖上石,勿使泥塵涴。”
⑦被(bèi):表被動。
⑧折挫:折磨。
⑨厭厭:精神萎糜貌。陶潛《和郭主簿》之二:“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⑩渾似:簡直像。
?年時:一年時光。史浩《千秋歲》:“把盞對橫枝,尚憶年時個。”
?個:語助詞,相當于“的”。
?還(hái):依然,仍然。
?月籠:月色籠罩。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云暗:云層密布。
賞析:
“雨霰”,細雨冰冷。稀疏貌。(唐)賈島《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夕陽庭際眺,槐雨滴疏疏。”“潑火”即潑火雨。舊俗寒食節禁火,這幾天下的雨叫“潑火雨”,也叫“清明雨”。(唐)唐彥謙《上巳》詩:“微微潑火雨,草草踏青人。”“涴”(wò),污泥著物。“折挫”亦作折銼、折磨,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許掾年少時,人以比王茍子,許大不平。時諸人士及林法師并在會稽西寺講,王亦在焉。許意甚忿,便往西寺與王論理,共絕優劣,苦相折挫,王遂大屈。”用此典以王遂暗指王朝云。
“厭厭”典出(宋)柳永《定風波·佇立長堤》:“厭厭病緒,邇來諳盡,宦游滋味。”“算孟光、爭得知我,繼日添憔悴。”柳詞引用《后漢書·逸民傳·梁鴻》“舉案齊眉”的典故:陜西扶風人梁鴻與妻子孟光到霸陵山中隱居,后流落山東、遷居到江蘇,給一個叫伯通的大方人家做大米生意。每次回家,妻子為她準備好飯菜,不敢在梁鴻面前仰視,舉案齊眉,伯通看到后認為梁鴻不是凡人,不再讓他干那些雜事。梁鴻閉門著書十余篇。一日,梁鴻生病困乏,對主人說:“以前延陵季(子)先生將兒子安葬在嬴博,沒有回家鄉,請不要讓我兒子帶著我的尸骨回家。”說完就去世了,伯通將其安葬完畢,妻子回扶風老家。“舉案齊眉”后泛指夫妻相敬愛。
柳詞本來寫自己生病,蘇東坡則寫老妻“孟光”生病:紹圣二年清明節后,王朝云已經病緒厭厭,院子里的秋千再也沒有用過,身上也沒有以前的香味了,粉紅的臉色變得蒼白,就像涂上污泥一般,總是一個人坐在回廊里落淚,臉上總是陰沉沉的,“苦被多情相折挫”,是因為多情遭受折磨搞成這個樣子。
【蘇軾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原文及賞析07-21
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翻譯賞析09-02
蘇軾《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譯文及鑒賞11-04
《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全詞翻譯賞析09-04
蝶戀花·春景原文、翻譯及賞析_蘇軾07-16
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后原文及賞析10-15
浣溪沙·花漸凋疏不耐風原文及賞析08-20
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后枝原文及賞析08-18
《水仙子 和盧疏齋西湖》原文及翻譯賞析02-23
《浣溪沙·花漸凋疏不耐風》原文注釋及賞析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