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聲齊·砧面瑩》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1-10-16 13:29:57 古籍 我要投稿

《杵聲齊·砧面瑩》原文及賞析

  杵聲齊·砧面瑩

  朝代:宋代

  作者:賀鑄

  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寄到玉關應萬里,戍人猶在玉關西。

  賞析

  這首詞從怨女的角度,展現了一幕人鑄間悲劇。通過描寫閨中人思念遠戍征人,表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

  上片起二句從搗練的工具運思下筆,而字里行間自有搗練之人。從“砧面瑩”的“瑩”字,可以想見,作為一位征人的妻室,搗練帛,作征衣,早已是她的繁重的家務勞動的一部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以至那面砧石已經被磨得如此光瑩平滑。從“杵聲齊”的“齊”字,則可以想見她的搗練操作之熟練,以及與同伴合作之協調。而那一記記有節秦的杵聲中,正傾注了她辛勞持家的全部心力。傳出了她憶念遠人的萬縷深情。

  下面“搗就征衣淚墨題”一句。道破題旨,點明其搗練制衣的目的是寄與遠戍邊關的丈夫,而題寫姓名、附寄家書之際。一想到丈夫遠在萬里外,歸期渺茫,生死難卜,今世今生,相見無日,不禁愁腸千轉,淚隨墨下。“淚墨題”,一邊磨墨,一邊落淚,淚水和著墨水寫信。這三個字,飽含了一位失去家庭幸福的.婦女的無限辛酸苦痛。

  結末兩句與“搗就征衣”句緊相承接,從戍人的角度進一步加重了這幕悲劇的份量。句中的“玉關”即玉門關,但此處不一定是實指,只是極言戍地之遠,也暗含班超上疏所說“但愿生人玉門關”(《后漢書·班超傳》)及李白詩“玉關殊未人”(《塞下曲》六首之五)之意。

  結末兩句采用了翻進一層的寫法。這兩句先寫玉關之遠,再推進一層。寫戍人所在地之遠,從而使上、下句間有起伏轉折之致,而且,每轉愈深,把這一家庭悲劇顯示得更其可悲,把悲劇中女主角的傷離懷遠之情表現得更深更曲。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這負載著她的柔情蜜意的征衣包裹,寄到玉關已要經歷千山萬水,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寄到遠在玉關之西的戍人手中,就更遙遙無期了,更不知這包寒衣寄到時戍人是否尚在人間。這樣一個最凄慘、最殘酷而又可能出現的悲劇結局,正是長期籠罩在她心頭的一片陰影,也正是她題寄這包征衣時淚墨難分的一個最痛楚的原因。

  歐陽修名句“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頗為人稱道,此詞結尾句式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全詞精煉含蓄,概括集中,感情真摯,余韻悠長,正如張炎在《詞源》中所述:“詞之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不過十數句,一句一字閑不得,末句最當留意,有有余不盡之意始佳。”

  譯文

  搗衣石的表面因年長日久的使用,早已光潔平滑,杵聲協調、齊整。搗完制成衣服給丈夫寄去,可是在題寫姓名、附就家信時卻止不住涕泣連連。寄到玉門關已是萬里之外了,可是戍守邊關的人還在玉門關的西邊。

  注釋

  砧(zhēn)﹕捶衣服的墊石。瑩:光潔、透明。

  杵(chǔ):捶衣服的木棒。

  淚墨題:淚和著墨汁寫信。

  玉門:古通西域要道。

  戍(shù)人:守衛邊疆之軍人。

  創作背景

  詞人是一位對人民疾苦深懷同情的文學家,面對這種殘酷的社會現實,他創作了《搗練子》組詞,代思婦征夫們訴說他們的痛楚。原詞共有六首,第一首已經殘缺,其余五首題依次為《夜搗衣》、《杵聲齊》、《夜如年》、《剪征袍》、《望書歸》。

【《杵聲齊·砧面瑩》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題齊安城樓原文及賞析07-20

李商隱《齊宮詞》原文及賞析12-23

題齊安城樓原文翻譯及賞析12-23

蘇軾《八聲甘州》原文翻譯及賞析09-05

沁園春·靈山齊庵賦時原文及賞析08-24

九日齊山登高原文及賞析08-18

《趙威后問齊使》原文、翻譯及賞析12-03

水調歌頭 隱括杜牧之齊山詩原文及賞析08-16

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原文及賞析08-16

浣溪沙·蓮漏三聲燭半條原文及賞析08-1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大全寸在线看片 | 天天看影视在线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五月 |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另类 | 一级a一级a国产爰片免费免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