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鄴《早發》原文譯文及賞析

時間:2021-10-29 20:20:51 古籍 我要投稿

羅鄴《早發》原文譯文及賞析

  早發

  羅鄴

  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

  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

  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羸客塞城。

  【詩人簡介】

  羅鄴:晚唐詩人,有“詩虎”之稱。與宗人羅隱、羅虬齊名,號“江東三羅”。一生不得志,參加科考十余次均不中,后經韋莊推薦被朝廷補闕,做了一些小官。在光啟末年至大順間(888—891),羅鄴以垂老之身,踉嚙北行,往單于帳前任職。生活在萬里沙漠中,舉目無親,舉事無成,前途無望,郁郁而終。

  【注釋】

  ①魯酒:人們邀請客人飲酒,常謙稱自己的酒為“魯酒”,表示酒很薄。②離程:離別朋友之后的征程。③事:服侍、侍奉。這里指相伴左右,相隨。④雞唱,猶言雞鳴、雞啼。此處有“雞唱”,原因是因為下文的“近關”,不然在茫茫胡天是聽不到雞唱的。⑤雁:詩人去北邊大漠時應是深秋時節,詩人北行,雁南飛,故曰背行。⑥白草:應為牧草,似莠yǒu而細,無芒,其干熟時正白色,牛馬所嗜。西北邊疆生長的`常見草類。⑦關,應為云伽關。

  ⑧微有路:微,不顯露,這里為什么“有路”?原因是這里與云伽關靠近,因常有人出入,但“微”又說明這地方雖然近關,但也還有較長的一段距離,詩人還得加緊趕路。⑨濁河,一為黃河之兼稱,一為水渾濁之河流,一為晉西北紫河。⑩迢遞:遙遠的樣子。

  (11)羸léi,瘦弱。(12)客:旅居他鄉。(13)塞城:邊塞之城。當時詩人是去唐朝的單于大都護府,單于大都護府也稱單于牙帳,它的前身是云中都護府,是唐代中央政府設在版圖內最北的軍政機構之一,位于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

  【詩歌大意】

  請人飲酒喝醉,醒來時,我發現客人散盡,只剩一點殘燈,盡管天還未亮,我早已便攜劍登程。我冒著飛雪前行,內心愁苦不堪,隱約能聽見雄雞唱曉的聲音。我獨自一人向寥廓、寒冷的大漠北行,列隊的大雁卻向溫暖的南方掠去。白草漫野,只有接近云伽關時,我才能微微辨出前行的道路。紫河冰封,無聲的嚴寒凝凍了往昔奔流的河水。京城和單于都護往來的距離本身就相隔萬里,更何況我這個被迫前來作客邊塞之城的老頭兒呢?

  【考題鏈接】20xx湖北高考卷

  (1)這首詩是如何表現“早發”之“早”的?請作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①第一、二句緊扣詩題,凸顯“早發”:宿酒初醒,殘燈未滅,長夜未盡,詩人已經攜劍登程。第三句寫詩人在路上聽到雄雞唱曉,也可見出行之早。②塞外風雪路,本來行人稀少,而“早發”就更無路人,只有詩人獨行,故“獨”與“早發”之“早”有關。③飛雪白草,道路本已難辨,早行時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現“早發”之“早”。(省考試院公布的答案)

  (2)請賞析“獨向長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達效果。(3分)

  參考答案:“背”是背著,也就是方向相反。一個“背”字,描寫了詩人與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詩人向北向寒與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強烈對比,表現了詩人旅程的艱辛和心情的愁苦(孤獨寂寞的飄泊之感和濃重的思鄉之情)。

【羅鄴《早發》原文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早發》原文注釋譯文及賞析10-29

早梅原文及賞析12-26

七發原文及賞析07-21

早梅原文翻譯及賞析12-13

《蝶戀花·早行》原文及賞析10-18

蝶戀花·早行原文及賞析07-16

漢廣原文、譯文及賞析10-30

《登高》原文和譯文及賞析12-23

北山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11-24

鄂州南樓原文譯文及賞析11-2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色精品 | 亚洲一区在线精品 | 亚洲AV综合色一区在线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视频 |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性爱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