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2-04-15 17:09:46 古籍 我要投稿

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原文翻譯及賞析

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原文翻譯及賞析1

  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宋朝 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jié)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譯文

  深秋霜降時節(jié),水位下降,遠處江心的沙洲都露出來了。酒力減退了,才覺察到微風吹過,讓人覺得涼颼颼的。破帽卻多情留戀,不肯被風吹落。

  重陽節(jié)如何度過,只借酒消憂,打發(fā)時光而已,世間萬事都是轉眼成空的夢境,因而不要再提往事。重陽節(jié)后菊花色香均會大減,連迷戀菊花的蝴蝶,也會感嘆發(fā)愁了。

  《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注釋

  南鄉(xiāng)子: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原為單調,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體,平仄換韻。單調始自后蜀歐陽炯。南唐馮延巳始增為雙調。馮詞平韻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韻。另有五十八字體。又名《好離鄉(xiāng)》、《蕉葉怨》等。

  此詞于公元1082年(元豐五年)在黃州作。

  涵輝樓:在黃岡縣西南。宋韓琦《涵輝樓》詩:“臨江三四樓,次第壓城首。山光遍軒楹,波影撼窗牖。”為當地名勝。蘇軾《醉蓬萊》序云:“余謫居黃州,三見重九,每歲與太守徐君猷會于西霞樓。”

  徐君猷:名大受,當時黃州知州。

  重九: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

  水痕收:指水位降低。

  淺碧:水淺而綠。

  鱗鱗:形容水波如魚鱗一般。

  若為酬:怎樣應付過去。

  尊:同“樽”,酒杯。

  休休:不要,此處意思是不要再提往事。

  破帽句:《晉書·孟嘉傳》載孟嘉于九月九日登龍山時帽子為風吹落而不覺,后成重陽登高典故。此詞翻用其事。

  明日句:唐鄭谷《十日菊詞》:“節(jié)去蜂蝶不知,曉庭還繞折空枝。”此詞更進一層,謂重陽節(jié)后菊花凋萎, 蜂蝶均愁。蘇軾《九日次韻王鞏》:“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故其《與王定國》中提到此句。

  《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賞析

  詞的上片寫樓中遠眺情景。首句“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描繪大江兩岸晴秋景象。江上水淺,是深秋霜降季節(jié)現象,以“水痕收”表之。“淺碧”承上句江水,“鱗鱗”是水泛微波,似魚鱗狀:“露遠洲”,水位下降,露出江心沙洲,“遠”字體現的是登樓遙望所見。兩句是此時此地即目之景,勾勒出天高氣清、明麗雄闊的秋景。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此三句寫酒后感受。“酒力漸消”,皮膚敏感,故覺有“風力”。而風本甚微,故覺其“力軟”。風力雖“軟”,仍覺有“颼颼”涼意。但風力再軟,仍不至于落帽。此三句以“風力”為軸心,圍繞它來發(fā)揮。晉時孟嘉落帽于龍山,是唐宋詩詞常用的典故。蘇軾對這一典故加以反用,說破帽對他的頭很有感情,不管風怎樣吹,抵死不肯離開。“破帽”這里具有象征隱喻意義,指的是世事的`紛紛擾擾、官場的勾心斗角。作者說破帽“多情戀頭”,不僅不厭惡,反而深表喜悅,這其實是用戲謔的手法,表達自己渴望超脫而又無法真正超脫的無可奈何。

  下片就涵輝樓上宴席,抒發(fā)感慨。“佳節(jié)若為酬,但把清樽斷送秋”兩句,化用杜牧《重九齊山登高》詩“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怨落暉”句意。“斷送”,此即打發(fā)走之意。政治上所受重大打擊,使他對待世事的態(tài)度有所變化,由憂懼轉為達觀,這乃是他黃州時期所領悟到的安心之法。

  歇拍三句申說為何要以美酒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是化用宋初潘閬“萬事到頭都是夢,休嗟百計不如人”句意。“明日黃花蝶也愁”反用唐鄭谷詠《十日菊》中“節(jié)去蜂愁蝶不知,曉庭還繞折殘枝”句意,意謂明日之菊,色香均會大減,已非今日之菊,連迷戀菊花的蝴蝶,也會為之嘆惋傷悲。此句以蝶愁喻良辰易逝,好花難久,正因為如此,此時對此盛開之菊,更應開懷暢飲,盡情賞玩。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這與蘇軾別的詞中所發(fā)出的“人間如夢”、“世事一場大夢”、“未轉頭時皆夢”、“古今如夢,何曾夢覺”,“君臣一夢,古今虛名”等慨嘆異曲同工,表現了蘇軾后半生的生活態(tài)度。他看來,世間萬事,皆是夢境,轉眼成空;榮辱得失、富貴貧賤,都是過眼云煙;世事的紛紛擾擾,不必耿耿于懷。如果命運不允許自己有為,就飲酒作樂,終老余生;如有機會一展抱負,就努力為之。這種進取與退隱、積極與消極的矛盾雙重心理,在詞中得到了集中體現。

  《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是蘇軾貶謫黃州期間,于元豐五年(1082年)重陽日郡中涵輝樓宴席上為黃州知州徐君猷而作。

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jié)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翻譯

  深秋霜降季節(jié),江上水淺,淺碧的江水,泛著鱗鱗微波,登樓遙望,水位下降后,露出了江心沙。酒力漸消后,敏感的皮膚感受到了軟軟的涼風,仍覺有“颼颼”涼意。世事的紛紛擾擾、官場的勾心斗角,我渴望超脫而又無法真正超脫,如同破舊的帽子多情戀頭,不肯被風吹走。

  只應縱情痛飲酬答佳節(jié),不必懷憂,就用清酒打發(fā)走寥落的秋意。世間萬事,皆是夢境,轉眼成空;榮辱得失、富貴貧賤,都是過眼云煙;世事的紛紛擾擾,不必耿耿于懷。明日之菊,色香均會大減,連迷戀菊花的蝴蝶,也會為之嘆惋傷悲。好花難久,此時對此盛開之菊,更應開懷暢飲,盡情賞玩。

  賞析

  這首詞是詩的意境、語言和題材、內容入詞,緊扣重九樓頭飲宴,情景交融地抒寫了自己的胸襟懷抱。

  詞的上片寫樓中遠眺情景。首句“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描繪大江兩岸晴秋景象。江上水淺,是深秋霜降季節(jié)現象,以“水痕收”表之。“淺碧”承上句江水,“鱗鱗”是水泛微波,似魚鱗狀:“露遠洲”,水位下降,露出江心沙洲,“遠”字體現的是登樓遙望所見。兩句是此時此地即目之景,勾勒出天高氣清、明麗雄闊的秋景。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此三句寫酒后感受。“酒力漸消”,皮膚敏感,故覺有“風力”。而風本甚微,故覺其“力軟”。風力雖“軟”,仍覺有“颼颼”涼意。但風力再軟,仍不至于落帽。此三句以“風力”為軸心,圍繞它來發(fā)揮。晉時孟嘉落帽于龍山,是唐宋詩詞常用的典故。蘇軾對這一典故加以反用,說破帽對他的頭很有感情,不管風怎樣吹,抵死不肯離開。“破帽”這里具有象征隱喻意義,指的是世事的紛紛擾擾、官場的勾心斗角。作者說破帽“多情戀頭”,不僅不厭惡,反而深表喜悅,這其實是用戲謔的手法,表達自己渴望超脫而又無法真正超脫的無可奈何。

  下片就涵輝樓上宴席,抒發(fā)感慨。“佳節(jié)若為酬,但把清樽斷送秋”兩句,化用杜牧《重九齊山登高》詩“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怨落暉”句意。“斷送”,此即打發(fā)走之意。政治上所受重大打擊,使他對待世事的態(tài)度有所變化,由憂懼轉為達觀,這乃是他黃州時期所領悟到的安心之法。

  歇拍三句申說為何要以美酒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是化用宋初潘閬“萬事到頭都是夢,休嗟百計不如人”句意。“明日黃花蝶也愁”反用唐鄭谷詠《十日菊》中“節(jié)去蜂愁蝶不知,曉庭還繞折殘枝”句意,意謂明日之菊,色香均會大減,已非今日之菊,連迷戀菊花的蝴蝶,也會為之嘆惋傷悲。此句以蝶愁喻良辰易逝,好花難久,正因為如此,此時對此盛開之菊,更應開懷暢飲,盡情賞玩。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這與蘇軾別的詞中所發(fā)出的“人間如夢”、“世事一場大夢”、“未轉頭時皆夢”、“古今如夢,何曾夢覺”,“君臣一夢,古今虛名”等慨嘆異曲同工,表現了蘇軾后半生的生活態(tài)度。他看來,世間萬事,皆是夢境,轉眼成空;榮辱得失、富貴貧賤,都是過眼云煙;世事的紛紛擾擾,不必耿耿于懷。如果命運不允許自己有為,就飲酒作樂,終老余生;如有機會一展抱負,就努力為之。這種進取與退隱、積極與消極的矛盾雙重心理,在詞中得到了集中體現。

【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原文及譯文05-08

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詩詞鑒賞07-08

《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蘇軾詩詞鑒賞10-29

蘇軾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試題答案09-01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原文翻譯及賞析03-26

思君恩原文翻譯及賞析04-03

浣溪沙重九舊韻原文翻譯及賞析01-12

自君之出矣_徐照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南鄉(xiāng)子·端午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4-01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原文翻譯及賞析03-2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第一Aⅴ天堂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片国产精品 |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 日韩欧美国产传媒第一区二区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 亚洲午夜成人Av电影 | 日本欧美高清乱码一区二区 |